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童年的玉米地

暑假期间,带着大儿子回了一趟老家。

时值初秋,故乡的上空开始呈现秋高云淡的景象。

这个季节是玉米入仓、黄豆收割的时候。一进门,我就迫不及待地问询二姐是否还有嫩玉米、青黄瓜,想解久违的口馋。其时已过最佳时令,但二姐说想办法满足我的口馋之念,让我重温玉米粥的味道,忆起儿时的时光。

母亲离世后,二姐在生活琐事上替代了母亲的角色,处处为我们着想、打点。晚餐,她果然为我们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玉米粥。甜香糯口的玉米粥一碗下肚还不过瘾,又盛一碗,才痛快解馋。玉米粥的香醇还在唇齿间绵绵不绝,我不禁回忆起童年时家里的玉米地。

老家的小村庄坐落在与云南只有一山之隔的大石山区里的高山上,这里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土层浅薄,大部分土地只适宜种植玉米,还常年缺水,雨水是唯一的水源,是真正的靠天吃饭。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饥馑年代,日子过得紧巴拮据,粮食总是不够,我们全家人经常食不果腹,饥饱无常。玉米地是全家的希望,也是一年四季全家人为之劳碌不休的地方。

春节过后,春的气息尚未到来,屋外还有丝丝寒意,父母和哥哥姐姐就早早踏上尚未解冻的玉米地,翻土、锄草、积肥、挖沟、砌石、筑坎。当惊蛰的一声春雷在夜里乍响,一场春雨随之从天而降,玉米地也就喧嚣起来。人耕牛犁,锄起锄落,粗的细的泥土在锃亮的犁铧下纷纷扬扬,像有着韵律的诗行。父亲扬着牛鞭开行起垄,母亲和姐姐撒种放肥,哥哥碎土盖土。没几日,玉米地又回归了寂静,但在这寂静的土地上,深埋着希望的种子与丰收的希冀。

时序更迭,夏天到了。雨水日渐丰沛,朝夕水汽氤氲,嫣红的花儿开得正欢,玉米及间种的红薯、黄豆、竹豆、高粱、花生、南瓜等竞相吸吮着水分旺盛生长,郁郁葱葱,勃发生机。尤其在雨后,碧绿的叶子,嫩黄色的花儿,还有带着“刺儿”的细小黄瓜,都让人心生喜悦。为使这些农作物保持良好的长势,减少病虫害,父亲早出晚归,天天到地里除草、杀虫、施肥。一顶破草帽,一壶白开水,一包旱烟,伴随他在地里细数风雨,轻声细语和各类作物交流谈话。玉米地离家并不远,但倾情劳作的父亲从没有按时回家吃饭,经常从清晨干到日暮。

在父亲汗水浸润的土地上,杂草一天天被清除,玉米也好像知道父亲的虔诚与用心,浅绿色的叶子左一片右一片舒展开来,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墨绿。那些伴着玉米共同生长的黄瓜、黄豆、芝麻、高粱也不甘示弱,讨喜地随风而舞,遇雨而歌,长势十分喜人。

夏天是漫长的,因为全家人都在窘迫的日子里等待秋天的收获。待玉米经过抽雄、吐丝、授粉等过程后,暑假过了一半,秋色开始渲染村庄四周,玉米就成熟了。那是全家人最期待的日子,是父母心里最踏实的时刻。玉米地也是最吸引我的童话世界和美丽家园。

清晨起来,我首先吃到的是母亲早早从玉米地里摘回来煮好的玉米棒子,之后就带上镰刀、肩扛扁担兴高采烈奔向玉米地。我的任务是从已饱满成熟的玉米秆上割取玉米叶给牛马当草粮。当我卷起裤脚扎进玉米地、淹没在玉米林中,就仿佛走进一个生机盎然的童话世界,蟋蟀声声,热闹非凡,往来的蜂蝶在新开的瓜花上起舞。那丰茂浓密的玉米地在我的视线里一直延伸着,已熟或将熟的粗壮的玉米棒子,裹着绿衣稳稳地坐在玉米秆和叶子组成的杈上,那几乎是我们全家人一年的生计啊!在锋利镰刀的舞动下,玉米叶纷飞飘落,不到半个小时,一担沉甸甸的玉米叶很快拾掇备足。

哼着歌儿捆好玉米叶摆放停当后,我开始在地里转悠闲逛,看着绿叶间一个个粗壮的玉米棒子,乐从心起,喜上眉梢,怎么看也看不够。目光所到之处不时有各种小生灵闪现或消失在视线里。附近母亲用来深埋红薯过冬的窑洞口,一大一小的松鼠探头探脑向我靠近,忽而又转头飞窜到角落的李树上怯怯张望。我想大的那一只一定是松鼠妈妈,小的那一只该是它的孩子吧?它们可能知道我也是这片玉米地的主人,否则它们怎么会提防我呢。蚂蚁是地里最常见的昆虫。雨后,玉米地有许多积水,一洼一洼的,深浅不一,有的汇成涓涓细流,蚂蚁过不了细流,就在细流边上上下下惊慌乱跑。我用一枝条在细流上给它们架了“天桥”,看着蚁群浩浩荡荡地从“天桥”上通过,心中泛起一丝喜悦,这是多么有意义的童趣啊!

玉米地里有各类小鸟,有时,我会循着鸟儿的叽喳叫声寻找鸟窝,经常有所收获。挂在玉米秆上的鸟窝不大,是鸟爸爸和鸟妈妈衔来玉米丝和玉米叶精筑而成的。我蹑手蹑脚凑近,看见带着斑点的鸟蛋在鸟窝里头静静躺着,过几天再去看,便看见长出绒毛的雏鸟张着小小的红嘴,嗷嗷待哺。万物有灵,为了不惊扰它们,看着看着,我便悄悄走开,内心生出几分舒畅之感。

玉米林中,也有一些授粉不良的玉米秆。由于茎秆内营养没有分流至果穗,结不成玉米棒儿,秆黄中泛红。这样的玉米秆大人往往整株砍掉,但那却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我们拿它当甘蔗来啃,那甜甜润润的水汁啊,越咀嚼越有味道,多年之后还深深铭记着!

又过了一些日子,夏天成了故事,秋天成了风景。天气转凉,玉米在雁群的鸣叫声中忽然变得黄灿灿的,更加炫目。南瓜、高粱、黄豆,以及其他农作物也在秋天的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要抓紧时间收摘玉米及那些可以入仓的粮食了。全家上下进入秋收农忙时节,从早到晚,起早贪黑,忙收紧收,亲戚互帮,人挑马驮,来来往往,玉米地俨然是热闹的集市,回荡着丰收喜悦的笑声、喊声……

秋收后,喧嚣繁忙的玉米地迎来了寂静的寒冬。冬天的玉米地虽然没有夏秋那样多姿多彩,流光飞舞,但同样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与回忆。放寒假之后,我和要好的同伴把牛群放到山上后,就到玉米地里寻找收割时遗落的玉米、红薯、黄豆,然后再捡拾干玉米秆烧火,当火势渐旺后,就把它们投到火堆里,随后在玉米秆噼里啪啦的火声里便飘来一股股香味。熊熊的火焰随着风向忽左忽右,并伴着大伙儿的追逐嬉笑化作缕缕青烟,一圈一圈向天空飘散。火堆燃尽后,大家争先恐后在火灰里翻找烧熟了的玉米、黄豆、红薯,它们成了我们的口腹之欢,久久留香。那些寒冬的日子,就在无拘无束的玉米地中变得生动有趣。那情那景那童趣,直到春天开学了还令人念念不忘!

春去秋来,玉米地的玉米种了一茬又一茬,玉米地的主人更替了一代又一代,而我也从当年的孩童变成了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工作已经三十余年的游子。曾经在玉米地里含辛茹苦、深耕细作的父母也已在几年前回归了玉米地,永久长眠。此后,我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山深处的故乡也在我的生命中渐渐变得遥远。小时候我是为了不吃玉米粥而努力读书,工作后确实可以不吃玉米粥了,但每次记起那片给我温饱、给我快乐童趣的玉米地,我依然感慨万千,它已然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里,绵绵不绝,令我永生难忘。 wspOXBQ/Ig8LNfuXpUXjFYJOEYI6BuuPhMi3FgIkSxy/V+uiq9qvzLy5fY6Nuv8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