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年轻人,在今天的社会转型中,不停地跋涉。从故土到异乡,从小城到大城,从国内到国外,经历了太多艰难,每一步都很不容易。
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学、就业、住房、医疗,都是被国家安排的。那时候物资很贫乏,但生活很稳定,人生的曲线可以预计,长期主义是生命的主调。改革开放之后,快速的社会发展中,个体承担起了自己的种种生活难题,在迅速涌来的剧烈变化里应接不暇。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成家立业,处处充满焦虑。负重前行的路上,一个个小目标耸立在眼前,让年轻人尝尽每一天的苦辣甜酸。
但是另外一方面,亿亿万万人的努力聚合起来,汇成了时代的洪流,打开了伟大的工业化时代。从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已经迈出了走向现代社会的伟大步伐。
个体的焦虑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之间,构成了我们一个时代性的反差,在人类历史上,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大时代给每个人提供的是未来,能不能认识到这种未来,认识到历史核心部分的发展方向,是我们每个人要去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像一只工蚁一样,在自己的蚁巢里每天忙忙碌碌,毫无思考,可能永远就这样盲目下去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看到自己的辛苦,更要看到自己的奋斗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关联。有了这样的反思,我们才能够寻找面向未来的劳动,去寻找生命的价值。岁月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定律:人不但活在当下,而且活在明天。今天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下一步。一个人有没有对下一步的认识,就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去哪里。
所有的辛苦都需要有价值,我们不能身处大时代,视野却仅仅停留在小格局里。小格局实际上是对自己生命的限定,也是需要我们去打破的精神障碍。
前两年,很多学生过年不能回家,但我发现有的学生特别高兴,因为他们回家需要面对父母的催婚,走亲访友时也会被七大姑八大姨多嘴多舌地问,有时家里人还旁敲侧击,一会儿说哪个孩子又结婚了,一会儿说谁的孩子多大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社会中传宗接代是基本的生存前提,演化成伦理后变成了刚硬的需求。尽管它听起来很古老,但我们要意识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还是农业社会,民族文化、历史理论在上一辈人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父母总是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孩子结婚,这时,两代人之间的文化裂缝、文化撞击就出现了,各有各的历史逻辑,各有各的现实道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因为这是多元化的世界,男女关系发生了变化,人生并非只有婚姻一条路。而一百多年前,男女关系还是非常单一的生存和繁衍,女方怀孕后就必须组建家庭,否则就是违法。避孕技术出现以后,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变革,男女关系成为娱乐关系,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产生了性开放、性解放的浪潮。巧合的是,80年代后,中国的独生子女的政策,对这一代人的影响非常大。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90后乃至00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不适合结婚的一代人。
曾经的人,是被集体包裹着,被家族包裹着,被父母包裹着,他们都是被外部支配的人。如今的年轻人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必然会导致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和混乱。每一个年轻人都是一种可能性,互相之间缺乏精神的共识,所以他们特别适合自由自在地一个人生活。
有一年我到上海政府做讲座,婚姻登记处的主任跟我说,上海郊区登记结婚的平均年龄是三十五岁,我听了很高兴,因为三十五岁是成熟的年纪。很多孩子在十七八岁进入社会,品尝各种滋味,最终结婚了,我知道有人是经历的情感太多,筋疲力尽了。但无论如何,这是有史以来很多中国人没有享受到的年轻阶段。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现在上海女孩的择偶标准,包括:收入、房车、户口和颜值,等等。按照女孩们的标准,四百个上海男孩里恐怕只有一个才符合。以前,一个女孩喜欢一个男孩就结婚了,现在却要考虑很多。但是,人类社会都是在这种对生活的丰富多元的想象之中逐渐进步的,这是因为复杂之后会有一种沉淀。传统社会中是没有这么多复杂想象的,同时也没有沉淀,也就没有对生活的自觉、对生命的理解。现在,我们向着复杂前进,一点点穿透,一点点去把它变得明澈,这时,我们找到的生活会更符合内心的向往。
以前的人催促你传宗接代,而现在的人更注重现实利益,注重生活质量。父母那一代对生活的理解是温馨的日子,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但现在的年轻人认为结婚一定要有爱情。他们表面上不结婚,实际上是在坚守爱情。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福的。”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是生命的缺失。”他们婚后没有细节,没有情趣,穿衣、吃饭、生娃,一切都像程序。
有爱情的夫妻是有情趣的,生活充满细节。我到一个朋友家做客,这对夫妻感情特别好,老公吃完一碗米饭,战战兢兢地站起来跟老婆说:“老婆,我能不能再吃一碗?老婆万岁。”大家知道他是故意出洋相,让大家笑话他。老婆便骂他,让他赶快吃。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好的婚姻就是有这些活泼、灵动、温暖的细节。
如果上一代过得很成功,示范作用很大,年轻人当然愿意那样生活。只是年轻人有更大的精神追求,只是过日子是不够的,这样上一代的催婚就变成了对下一代的压力。
父母认为自己的催婚,是给儿女找幸福,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念过日子,柴米油盐就完事了。但时代变了,看起来是父母给孩子找幸福,实际上是在给孩子挖坑逼他们往下跳,毕竟现在离婚率太高了。所以,爱情是全人类生活里最不能催的事情。水果可以催熟,杧果在云南、海南、广东被摘下来时都是绿的,不然等熟透了再运过来早烂掉了。但你要知道,你吃到的杧果,其实是后来被催熟的。如果你到了南方,去品尝刚摘下来熟透了的杧果,那么你会感受到死虾和活虾之间的区别。婚要是被催成了,那可能比催熟的杧果还要难吃,不香甜,危机重重。
作为生灵,两人彼此要情投意合,才能成为一对。虽然有句话叫作:“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何必勉强。”但是作为儿女来说,也需要感谢父母的催婚,因为这里面有温度、有情感,因为这是符合他们观点的。而且你一定要认识到,没有上一代人的艰苦打拼,哪有下一代人的物质基础,哪有现在宽松而自由的生活?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伟大贡献,当然也有每一代的局限,我们要将贡献和贡献相比,而不要将局限和局限相撞。
对于年轻人来说,要体会父母的那份心情,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坚守那份爱情的重要性。从心理上来看,要父母那一代人改变是很困难的,而年轻人的活性是很强的。你不能妥协,但是从认识上可以灵活一点儿。
前两年,好多人过年不回家了,少了和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家人团聚的温暖。一年到头奔波在外,过年的时候回不去,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可以说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在外打拼的浓浓乡愁。
乡愁对我们当今的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很无奈的情感,我看到有人说:“北上广容不下肉体,家乡留不住灵魂。”所谓的为难、自我矛盾,就在这里。
然而我觉得,年轻人拥有这份乡愁,要比没有好很多,我们要珍惜。因为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在不断发展,可能我们是最后一代有乡愁的人。四十年来,农村进入城市的人达到了近四亿,接下来的二十年,还有几亿人要迁往城市,他们都会有乡愁。等到实现城市化,乡下没有人了,他们的后代就不再会有乡愁。
在城市定居的人把孩子带回故乡,孩子们玩得很高兴,但他小时候没有在这儿抓过鱼,也没在这里爬过树,更没有在这里上小学,参加劳动,还有什么乡愁呢?乡愁是割不断的情感,就像台湾地区乡土作家吴念真,写的大多是那些从乡下到城市打拼的人们,对家乡的情怀割不断。尤其是在中国价值观里,对于传统生活的留恋是很浓厚的。
中国的春运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节日性人口移动,一般都有五亿人口在迁徙,其他国家是没有这种现象的。有些在深圳打工的农民平时省吃俭用,但为了回趟家甚至不惜花一两千元买机票,花钱都不是事儿,能回家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是这份对家乡的留恋,理性一点儿,我们完全可以分批放假,错峰回乡,这样就消除了春运的人山人海。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文化的消失,中国人相互之间的亲情和乡情没有了。从文化的角度看,当下中国人的乡愁特别值得去珍惜,它把一个人对乡土的感情带到了城市,这是人们对古老的农业文明的集体依恋,让人非常感动。
不过,也有一些人说,自己恨不得把原来乡村的根都砍掉,抹去前半生,移植一次,嫁接到一座新的城市,当一个崭新的“城里人”。在新的城市生活,他们虽然满怀拼劲,却依然会被本地人鄙视,被骂“乡巴佬”,因此而感到自卑。“乡下人”因此变成一个贬义词,变成落后和土气的代表。在这样的风气下,人们想尽量摆脱自己的乡村风气,清理自己来自农村的痕迹,这很不成熟,也非常可笑。家乡是我们精神和成长的发源地,是生命的基础和支撑,赋予我们一种成长力,塑造我们热爱劳动、热爱自然、朴素坚韧的品质。
我有一个毕业的学生,他的家乡在江苏省泰兴市的一个乡村,我到他们的乡村里,感到特别温暖。一家人正吃着饭,这时一个邻居或远亲来了,这家人问他:“吃了没有?”他说:“吃过了。”他也不客气,坐在旁边跟大家聊天,非常亲切,这种情况在城市里根本见不到。人情社会当然有它的弊端,彼此介入,互相压制,但另外一方面,它也体现了人类彼此的感情。人们从乡村进入城市,就是要把乡村最宝贵的东西带进去,同时吸收现代社会的平等、自由,两相结合,就是现代生活。
我观察一个年轻人会看两点:
第一点,是看他身上有没有朴素的农夫气质,有没有春种秋收的长情。因为现在的社会是流动的社会,甚至是碎片化的社会,每个瞬间都在变化。但是,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坚持,需要慢慢地播种、养育、去除杂草,然后收割、精细加工,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有内涵的产品。这是一个年轻人应当具备的朴素耕种能力。
第二点,是看他有没有水手一样远航的能力,面对世界有没有自由探索的心志,有没有面向远方的开拓性。自从1492年进入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历史开始了“哥伦布大交换”,整个世界飞速发展,人流、物流穿梭不停,流动不止的新世界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原创。所以,年轻人光靠农民那种春耕秋收的能力还不行,还需要有凿空开创的激情。
具备以上两种能力,他才是一个优秀的当代青年。
一个人,特别是从乡村来到城市的人,如果连乡愁都没有,该是多么可怕、冰凉、单薄和脆弱。一个人只有在精神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文化、土地、人类生活有非常丰富的理解,身上有一种全面打开的多元性的时候,他才会对家乡有深情的依恋。
前两年,我去雄安新区调研,跟当地人交流时,一个村委主任告诉我,雄安出现了一个情况,很多五十来岁的人,原来准备在外定居,现在却回到雄安了,为什么呢?他们在外打拼多年,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了,没有温饱之忧,开始怀念儿时的村庄,于是都回来了。他们在白洋淀上驾着小船,钓钓鱼、吹吹风、唱唱歌,当然也做一些新的产业,比如新农业、新渔业,等等,活得很快乐,不用朝九晚五,把自己挤压得像一个工具。这种“归来”的新感觉,必须建立在“出去”的奋斗历程之上,不然人生会很遗憾,从来没看到外面的世界。在外奋斗那么多年后,乡村反而是他们想要回归的地方。
我相信,再过一二十年,你现在很想与之割裂的乡村,最终还是你离不开的地方,你的童年、你的少年、你的精神深处就是你的故乡。那时候你会有一种愿望,把自己的生命再投射回去,让家乡有新的发展。那时回到乡村的人,他看到的将是一个经历过种种发展的新空间,他可以把城市里的资金、技术和自己的能力、事业以及观念带回去,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家乡,他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事实证明,再造乡村,往往要依靠那些有乡愁的人。比如,海南省海口市郊区的博学村就是出去读书的大学生陈统奎等人领头建设的。陈统奎早些年在广州打拼,担任《南风窗》的时政记者,事业有成之后,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设新农村,推动了很多新事物的改造。后来他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个尝试是非常宝贵的。再比如台湾地区的垦丁,现在很有名,但那里曾经是个古老的村落。也都是从垦丁去城里的人在外打拼后,最终回到家乡进行再建设,带给家乡很大的变化,家乡变成了一个著名的地标。
我希望进入城市的乡村青年,千万不要一刀斩断自己的根,变成一朵浮萍,在城市里漂流,最终想回去却回不去,因为你精神上经历了一次斩断后,再想重建自己跟乡土的关系,就很难了,所以,青年们千万要保住自己身上的那一股乡土气。
有乡愁是件好事,它既是我们今天的心情,也是我们生命的未来,更是我们对新农村的期待,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