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的话

如果你现在手里捧着这本小册子,那我猜你可能已经读过《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了。对于上一本书的老读者来说,我接下来要坦白的这件事估计也不会让你们太吃惊:我从没想过会出这么一本工具书。

读过上一本书你就会知道,无论是朱莉、瑞塔、约翰、夏洛特的故事,还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关键都在于:当我们允许他人见证自己的故事,才有机会开启深刻的变化与觉察。我一直都希望《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可以帮到别人,但我从来没想把它打造成一本心理自助书。因为它更像是一种经验的分享,而不是在描绘未来的蓝图。书中没有任何处方,也没有什么实践指南,我只是希望大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并点燃微妙而强大的自我意识。

但在那本书出版之后,我听闻许多读者都渴望读到更多更深入的内容。他们说自己在书上划重点,一遍遍反复阅读,页角都卷起来了,他们希望能有另一本书来指导他们更好地活用那些划下的重点和记下的笔记。读者们在那本书里得到了比我预想中更丰富的体验,这令我十分欣慰,但我依然无法想象什么样的配套书才能契合读者的需求——我不想只是提供一本金句集锦,我想要创造能带来变革的内容。所以我把这个愿望搁置了起来,归档在“我以后会考虑的事情”这一列,转身投入了忙碌的生活。

后来我基于《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在TED上做了一次演讲。那次演讲的底层逻辑也建立在“故事”之上——我们都是讲故事的人,而我们讲述的故事就是我们理解生活的方式;那么,当我们得知自己对这些故事的描述并不准确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那些不准确的描述并没有帮助我们往前走,而是在阻碍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换一种叙事方式就可以改变生活的航道,我们要不要试着换一个新的角度,修改一些细节,填补缺失的视角?

那次的TED演讲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我要感谢那些写邮件给我的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心得的读者,还有在读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之后来找我交流的那些读者,是你们使我终于开始构想,如何为这本书写一本伴读指南。

原书和本书的宗旨是一样的,但在本书里我们要开始和自己对话了。你在阅读《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时或许已经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而这本手册将引导你将这些洞察付诸实践,提出探索性的问题,提醒你从新的角度看问题,鼓励你直面内心的不安,并帮助你抽丝剥茧地认识从前的盲区和未曾理解的行为。最后,你会得到一份内心转化过程的记录。你可以把它放在床头柜上,触手可得,而它也会像治疗师一样见证你的蜕变。

所有的好故事都需要被大刀阔斧地编辑,你的生活也是一样。这本手册将教会你像一个编辑那样去思考,它会为你提供工具,让你开始做出你想要的改变。我希望这本手册能让你发现,有时为自己保留一点点纠结的权利,也有其妙处和意义。你要努力破壳而出,用韧劲、希望和真理书写人生的新篇章,让自己借此脱胎换骨。

我很高兴你已经准备好要开始了!

洛莉 dR55zIe8IJIM5PH+B53an7athrB5IWRcE/17B5gWQxHGZ7Vdb4FNJnQb2IpgqwM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