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叛逆时的特别关爱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以下简称《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的作者杰弗里·伯恩斯坦,是美国有名的家庭教育专家。他经常出现在美国的公共媒体上,已帮助了2000多个叛逆的孩子和家庭重建亲子关系。

叛逆的孩子通常容易发脾气,喜怒无常,总是拒绝大人的要求,不接受大人的管教,人际关系也受到严重的挑战,经常气愤不已地大喊大叫,等等。

父母可能尝试过不理他、奖励他、贴小红花等很多强硬或柔软的方法,但都不太起作用。因为叛逆的孩子缺乏成熟的情感,他不能够理智地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不能够从错误中很快地吸取教训。父母简单地用处理成人关系的方法来对待他不会有效。

还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叛逆的时候说:“没关系,这是到了叛逆期,叛逆期过了就好了。”实际上,消极、被动地等着孩子的叛逆期过去,孩子的叛逆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父母用这个借口放弃了自己去努力的可能性。有的人20岁,有的人30岁,我见过有人甚至40岁才开始回归家庭。

叛逆控制不好的话,除了回归家庭的周期会很长,还有很多叛逆的孩子最后会出现沮丧或者抑郁的情绪,甚至会导致犯罪。父母要学习真正地理解孩子的叛逆。

理解叛逆的孩子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英文直译的名字是“用10天去减少孩子的叛逆”。作者所开发的10天计划是在他本人已经拥有25年咨询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

第一天,父母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叛逆。

诱发一个孩子叛逆有多种多样的可能:在学校里被同伴拒绝;学习遇到困难;与父母相关的问题,比如说父亲酗酒,母亲用暴力的方式管教他;外部的创伤,比如说性骚扰;对自己的外貌形象不佳的焦虑;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的冲突;认为叛逆是一件很酷的事。

多种多样的原因会诱发叛逆,但是归根结底,所有叛逆的孩子都不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他们最需要的是帮助。

这时候,请父母永远记住:你一点儿都不孤独。那些在电视上看起来很棒、接受采访,或者看起来非常和睦的家庭,只是其中一面,另外的一面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着孩子叛逆的问题,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而已。你只要坚持下来,平静地面对叛逆的问题,坚持10天,就会看到改变。

第一天,家长要检查自己是否有以下行为:

·对孩子微笑

·拍拍孩子

·跟孩子站得很近

·对孩子说“我爱你”,跟孩子目光接触,然后拥抱他,点头、握手

·参加孩子学校的会议

·给予孩子表扬

·给予孩子赞美

·敦促孩子上课

·安排孩子的生日聚会

·敦促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这些活动每做一项,父母就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当你做到了以上所有的方面,即使你的孩子口头上不承认,也会在心里非常高兴和感激。

父母是否有消极行为,也可做如下检查:

·吼叫

·嘲笑

·讽刺、挖苦

·打骂

·忽视

·唠叨

·说教

·经常打断、羞辱孩子

·批评

·引发内疚

·刺激、挑衅

·撒谎

·跟其他家长说闲言碎语

·威胁

·贬低

·摔东西

·否定感受

·没有耐心

·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过于严厉

如果你检查以后,发现错的事做得太多了,也不要太难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让自己减压。父母的行为和态度以及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照顾好你自己才是对孩子负责的行为。

父母可以锻炼身体、看电影,和家人处好关系,让自己的状态变好。当你放松时,孩子的叛逆就会减轻。

你的孩子需要你帮助他克服叛逆行为。

第二天,父母要学会理解叛逆的孩子。

少有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部分家长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

叛逆的孩子几乎都会觉得不被家人理解,家人也确实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那样。理解是最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

倾听是关键,父母不要带着评判听孩子说话,不要总是想给他建议,说应该怎么样。这种话讲出来的时候会让孩子放弃讲述,因为父母又开始“上课”了。如果父母不表达出理解,孩子就会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父母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多看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才能够耐心地倾听下去。很多父母之所以不愿意倾听,是因为他们一听孩子讲话,就已经有结论了。总下结论,叫作“不会聊天”。

父母要保持良好的倾听状态:第一,不要给予未经请求的建议,孩子没有问你应该怎么做,你就不要说“你应该怎么做”,这种话不是倾听的语言;第二,不要轻易跟孩子谈论你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孩子在讲他的事,你却想讲你的事,这是倾听的大忌;第三,别忽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他的痛苦并不重要。

有一天,我儿子早上起来发现他的书包前一天放在我们另一个家里,没带回来。他紧张得要命,觉得没有带书包无法上学,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他妈妈说:“这有什么好哭的?你为这么小的事就哭,将来怎么做男子汉?”这就是忽视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觉得更加委屈、更加难受,他的表现会更糟糕。父母没帮他快速从难过中走出来,导致孩子事后不再向父母倾诉。

父母要想做到良好地倾听,得蹲下来或者坐下来,认真地跟孩子有眼神的交流,耐心地听孩子讲,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

第三天,父母要做的是在大喊大叫的陷阱边上学做情绪教练。

很多家长习惯用喊叫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因为太有效了。父母只要大喝一声,小孩儿就会立刻愣住。从此,父母只要一喊、声音一高,孩子就听话。只要父母的声音不高,孩子就不听话,因为他等着父母喊他。他认为只要不喊他,一切就是正常的。他并没有学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只是凭家长的吼叫来判断事情的正确性。

经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会有对别人人身攻击、语言攻击或者缺乏积极的行为表现。父母大喊大叫的时候,孩子其实找到了父母的弱点,成功地干扰了父母,并且他也学会了大喊大叫。

大喊大叫看起来非常有用,但它导致孩子怀疑父母到底是不是爱他。它让孩子觉得特别孤独、害怕。只要父母一翻脸、声音一高、一拍桌子,孩子立刻会觉得父母不爱他,他会把自己的一切错误都归咎为“反正你不爱我”。

他会用叛逆的办法来跟父母对抗,这就是父母越喊,孩子叛逆得越严重的原因。

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你的配偶或者领导每天冲着你大喊大叫,你觉得你能改好吗?反正我的经验是不会,我的经验是想办法对抗,证明我是对的,或者我做这件事不让他知道,等等。

当你想大喊大叫,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时,你可以先告诉孩子:“我现在真的快要疯掉了,在我平静下来之前,我得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跟孩子说完,你就去干自己的事。

找到大喊大叫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有如下原因:一是来自遭受强烈挫折的反应,觉得自己无能,怎么连这件事都搞不定;二是我的父母这样对我,我也学会了大喊大叫;三是大喊大叫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四是大喊大叫是唯一的选择。

想要避免大喊大叫,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通过理解让自己平静下来。

要意识到自己愤怒的信号,让自己冷静或者先离开,等自己平静的时候再处理这个问题。

用轻声细语来替代大喊大叫,声音越小,威力越大。如果你把孩子拉到一边小声地、认真地跟他说话,会比你大声地喊更容易让他听进去。

还有一些奇招儿,比如,想象一下你家正在做电视直播,像真人秀一样,到处都有摄像机。这时候,你会喊吗?会在十几亿观众面前疯狂吗?在这一刻,你会冷静。

想象一下美国总统就站在你身边,你还会喊吗?

还有一个挺绝的招儿,就是想一想这是你最后的日子。假如这是要离别的日子,你还会这样跟孩子度过今天吗?

当你能够用这么多的方法去提醒自己的时候,大喊大叫的习惯会逐渐减少。这时,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你减少了大喊大叫,孩子更容易关注你所说的话。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我儿子的书包忘带这件事,我送他上学的路上拉着他的手,一边走一边跟他谈心,发现时间有点儿紧张,差几分钟就要迟到了。

我问:“你觉得今天咱们为什么可能迟到呢?”

他说:“时间可能浪费在哭上了。”

我说:“那你觉得哭有用吗?”

他说:“哭其实没什么用。”

他接下来问我:“爸爸,什么情绪才有用呢?”

当他跟我讨论什么情绪才有用时,我说:“有用的情绪是乐观的情绪、积极的情绪、正向的情绪,这种情绪会有用。沮丧、痛苦、抱怨、难受,通常是没有用的,而且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他听着听着,就很高兴地跟着我去上学了。

当父母轻声细语地跟孩子讲话的时候,他几乎记得住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超越权力之争

第四天,要超越权力之争。

权力争夺是孩子认为他有权这么做,而父亲认为“你必须听我的”。

我的一位朋友有一个4岁的女儿。有一天,他女儿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就去玩了。爸爸让女儿把香蕉皮捡起来,女儿说不捡。爸爸说必须捡,否则别的都不能玩了。

女儿去看电视,爸爸把电视关掉;女儿去看书,爸爸把书收起来。女儿拿一个水果给她爸爸吃,她回避那个香蕉皮,但想和爸爸缓和关系。爸爸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吃,因为你没捡香蕉皮。”女儿哇的一声就哭了,这就是典型的权力争夺。

没有什么比你和叛逆的孩子之间进行权力争夺更加糟糕的事了。权力争夺战通常非常激烈、情绪化,而且可能丑态百出,往往落得两败俱伤。

你以为你在坚持原则,其实,只是你的心在受输赢感的控制。

叛逆的孩子对自己有权做什么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他认为自己跟父母是平等的,才会有权力争夺。权力争夺之后,他会强烈地感觉到父母不爱他。

避免权力争夺的重要工具叫作“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永远是爱他的。这时,父母跟孩子之间不需要进行权力争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共同协商来解决,因为目标是一致的,大家的目标都是爱这个家。

父母越是放弃掌控权,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就越多。有这样一句话:“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不要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如果父母让孩子知道他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他可以做出选择,父母只是给出建议,孩子可能就会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

超越权力之争,父母要改变心态,记住:应对叛逆孩子时,你不要操控他,而要赋权,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当你心平气和、果断而坚决地表达你的看法和信念的时候,你的孩子更可能会听;没有哪个成年人讲过由于父母太理解他们而度过一个可怕的童年。

改变你的心态后,学会给孩子选择权。

告诉孩子不同选择的结果,冷静、坚定地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不是跟他进行权力的争夺。《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这本书里有19个秘诀:

1.想一想“预防”,也就是在平静的时候多加强沟通和爱;

2.思考用回应代替反应;

3.尝试把自己悬在天花板上来看孩子;

4.注意时间和过渡;

5.观察你在做什么示范;

6.注意你的情感节奏;

7.一直坚持你的界限;

8.说出你的想法后就走开;

9.有礼节地提出要求;

10.想一想“妥协”;

11.避免负面标签;

12.顾及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3.运用幽默;

14.用恰当的方法向孩子表达他有权做什么;

15.记住少说为妙;

16.给予选择,并且要求选择;

17.说“我理解,但是”;

18.给你的孩子赋权;

19.不是每件事都会引发权力之争。

在我家,当我和嘟嘟有可能面临权力之争的时候,我的办法就是共同制定规则。比如玩手机,我说:“嘟嘟,你觉得玩手机怎么样是合适的?前提是爸爸要告诉你它的危害性:第一是对眼睛不好;第二是怕你上瘾。上瘾之后会导致你没心思干别的任何事,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就完蛋了。”

讲完后,让他来选择,他自己定的是每天最多玩五局游戏,超过五局就一定把手机还回来。

有时候,他一天一局游戏都没打。他并不需要父母每天一定盯着他玩够这五局才行,因为他很放松,他觉得这不是一件敏感的事。

反过来,如果他只要一拿手机,我就非要让他还给我。产生这种权力争夺后,他会觉得玩手机是一件特别过瘾的事。很多孩子后来就变得玩手机特别上瘾。

强化积极转变

第五天,父母要强化孩子的积极转变,懂得夸孩子,要在他做对事的时候告诉他为什么是对的。

口头表扬的方式特别有助于塑造孩子的行为。不要轻易用物质来进行“贿赂”,千万不要以为给他买一双鞋就代表了表扬。你给他买双鞋,他未必知道这件事好在哪儿。最有利的奖励是简单的、没有任何成本的口头表扬。

·表扬的时候,态度一定要真诚。

同一件事情不要重复提及太多次,别让孩子觉得不舒服。

·表扬的时候说出事实。

比如说:“今天早上,咱们在时间那么赶的情况之下,你还能够坚持不迟到,这说明你特别重视不迟到这件事,你是一个守时的孩子。”

·表扬越及时越好。

·表扬要多样化和见机行事。

父母不要吝惜表扬,认为对孩子表扬过多会让孩子骄傲是过虑了。很多父母的眼睛整天就盯着孩子的错误。

此外,父母可以邀请孩子来做一个游戏,让孩子参与设计一个奖励池。表扬可以出乎意料,但父母答应的奖励一定要给孩子。除了表扬孩子,父母偶尔表扬自己一次也是很不错的,会让自己更有动力。

第六天,要依靠纪律来约束。

孩子被表扬了很多次,逐渐出现了很多正确行为,也与父母建立了亲密的感情。接下来要有可靠的纪律,可靠的纪律是关爱和理解。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和理解的时候,他会倾向于不轻易犯规。

不肯悔改有时候是叛逆的孩子伪装自己的一种表现方式,比如说,他有时候特别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注: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想要报复、充满嫉妒、感到害怕、身体不舒服。

使用后果惩罚不会有好的效果,因为孩子对惩罚强度已经逐渐适应了。父母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会变得越来越严厉,惩罚逐渐升级,甚至失控。同时,孩子的恐惧、愤恨、痛苦会淹没他们学习的潜力。

正确的方法是学会换位思考,这才能让孩子承担后果的同时又做到“非控制”。

比如说,哥哥打了妹妹,爸爸如果大喊“你给我立刻回房间”,这就是控制的手法,爸爸表达的是自己愤怒的情绪。哥哥有可能被吓坏或者哭,离开房间,甚至影响他和妹妹的关系。

如果用非控制的方法,爸爸可以说“你刚刚打了你的妹妹,我感到很担忧,我希望你回到房间想想自己的行为。等我们大家都平静下来后,再来讨论这件事”。

纪律约束有一些注意事项:言行要一致;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后,要及时给予纠正,或者做出处罚;愿意协商。

想发挥出最佳管束孩子的能力,还要做到:树立好的榜样;设定限制,但别强加太多规则;制定家庭规则时,尽可能让孩子多参与;帮助孩子理解规则以及破坏规则的后果;私下给予回应;告诉孩子父母多么爱他;做积极行为选择,比如帮孩子从错误里学到人生经验。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惩罚结束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我不喜欢的是你刚刚的那个行为,而不是你这个人,爸爸妈妈无条件地爱你。”只有无条件的爱存在,惩罚才会有效。否则,惩罚会成为孩子叛逆的借口,他最后会说“我之所以叛逆,就是因为你们根本就不爱我”。

纪律是靠爱来维系的,爱也需要纪律。如果父母没有纪律,不能够回应叛逆孩子的错误行为,就会失去威信和孩子的尊重。

当下,纵容型的家长导致的叛逆性的孩子和专制型的家长导致的叛逆性的孩子一样多。很多家长小时候被父母管得太严了,所以对孩子过度纵容。

温柔但是有边界永远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原则。有两个长得很像的名人的孩子在看守所相遇,两家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一家是完全纵容,一家是严格控制,孩子都没有很好地成长起来。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父母都没有给予无条件的爱和让孩子知道边界在哪里。

调动全面支持

第七天,要调动家人的支持。

不要仅靠你一个人跟孩子互动,你的配偶、家里的老人、你的兄弟姐妹都可以加入与孩子的互动。单亲家庭也一样可以想办法获得更多亲友的支持,让大家都融入孩子的生活。

作者杰弗里给出了建议:父母之间要结成联盟,夫妻关系要远远优于亲子关系;综合运用策略;做让大家一起开怀大笑的事,比如全家一块儿看电影,一块儿做拼图游戏,一块儿搭乐高,一块儿猜字谜,一块儿出去春游、野餐。

第八天,要减少孩子在学校里的叛逆行为。

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里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叛逆孩子会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争执,逃课,不做作业,不参加班级活动。

老师对学生的自我认知的影响是巨大的。叛逆的孩子很难适应并且管理好他们的挫败感和其他情绪。他们通常会向那些让自己感到威胁的老师和同学发起攻击。他们不停地告诉自己和他人“老师是不公平的”,以此来确认自己的感觉。这未必被界定成说谎,因为这就是叛逆孩子当下的感受。

当老师向你反映孩子有纪律问题的时候,你可以用如下方法:

·保持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态度;

·积极、主动地了解更多的情况;

·参与其中,成为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不是认为“这事不归我管”;

·找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请教;

·对自己想要什么有清楚的认识;

·告诉老师,他需要了解你的孩子的哪些方面;

·表扬老师;

·支持学校的工作而不恼火。

你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的话,孩子在学校里的问题,老师会更愿意帮你来解决它,你和老师会有很好的互动。

第九天,要解决顽固性的障碍。

比如,孩子注意力缺失、抑郁、焦虑、酗酒、心悸、肠胃不适、头痛、肥胖、失眠等。遇到这些情况,你要寻求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十天,要从长远来看,以减少叛逆的行为。

孩子的叛逆可能会反复,一段时间状态好了,过一段时间又出现叛逆。当孩子用叛逆来试探你的耐心的时候,请你不要失去信心,坚持下去,不要恐慌,思考自己的价值,保持前进的步伐,承认自己的不足,远离消极、质疑的陷阱。你要对孩子始终保持宽松的态度,邀请老师、家人共同参与。同时,也不要忽视你自己的业余生活。当你有了精彩的人生时,孩子才会感受到真正安全。

我总结这十天行为的关键原则是不要试图控制孩子,不要试图利用强权来“屈打成招”。

解决叛逆最好的方法,是父母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叛逆,倾听、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权,跟孩子一块儿制定“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的规矩。要看到孩子的优点,表扬和肯定孩子,教孩子养成更多正确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避免权力上的争夺——父母不应该跟孩子是权力争夺的关系。父母应该是帮助孩子的角色。当孩子崇拜、喜欢父母的时候,他才更愿意跟父母在一起。

爱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要做到无条件地爱,父母自身的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很重要。父母有了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才不会轻易被孩子小小的叛逆行为激怒。大的叛逆都是从小的叛逆开始的,小小的叛逆能激怒你去骂他、打他,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叛逆。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你能够冷静而不会轻易发飙,能够和颜悦色地跟孩子谈话时,孩子一定会发生改变。 6tIWRJiQk/atC3qR/S/iPITxhXpt9no6+O8zZu2Q7lIGfBSoaSvHgum8mPzZCoO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