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母爱的羁绊:妈妈如何与女儿相处

《母爱的羁绊》的作者是卡瑞尔·麦克布莱德。这本书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伤痛回忆,也可能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应,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本书太夸张了。它所揭示的矛盾是大多数女孩和妈妈之间的矛盾。

对女孩影响最大的人是妈妈,妈妈的某些特质会导致女儿产生一些问题:有的女孩对自己特别严苛;有的女孩总是不自信,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干了很多工作,还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有的女孩总是特别容易内疚;有的女孩希望自己美了还要再美,瘦了还要再瘦……

这些可能是因为妈妈有自恋的特质。自恋的妈妈有强烈的自我关注,情感的贫乏也是来自强烈的自我关注。她做任何事情,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

自恋导致取悦,而非爱

有自恋母亲的女性会面临一些和她的兄弟们完全不同的困境,妈妈并不会将儿子视为自己的反映和延伸,但会给女儿压力。比如,对女儿过分严苛、过度关注。她在女儿身上事事处处提出的要求,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要求。

作者卡瑞尔总结了自恋的妈妈的九种特质。

第一个特质是她对自身的重要性有着不切实际的理解,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做什么都是最好的,希望别人都按照她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比如,女孩结婚后,在做家务方面,两个家庭的习惯不一样,会因为家务产生冲突。很多家里的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

第二个特质是她专注于对成功、权力、才华、美貌、爱情的幻想。

我观察到很多家庭里,最能带着孩子上兴趣班的不是爸爸,而是妈妈。妈妈会不遗余力地骑个电单车,带着孩子,一天跑五六个兴趣班。妈妈觉得不能失败,一定要出人头地。

第三个特质是她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她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她觉得自己可以被更高层的人理解。

她总是孤芳自赏,觉得自己如果能够跟那些更高层的人见面的话,就能被更好地理解。

第四个特质是她特别需要过度的崇拜。

女儿要给她足够的赞美,吃了她做的饭,一定要说“特别棒”“妈妈什么都好,妈妈一切都比别人强”,她才能得到满足。

第五个特质是她觉得自己享有特权。

我爱人开美容院,她有一个感受:有的女性一进店,就是一种女王的姿态。她约时间,随时可以改,但她如果临时来了,还要等,就发飙了。

第六个特质是人际关系上的剥削。

她喜欢利用别人,喜欢通过别人来实现目标。她认为别人帮自己很正常,当对方不再对自己有用的时候,她会把对方排除在朋友之外。

第七个特质是缺少同情心。

当女儿哭和难过的时候,妈妈回应的是“你应该坚强一点儿”。她甚至没有共情地过去搂着她,关爱地问要不要紧。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女主角的母亲在女儿出现问题时,首先担心的不是女儿痛苦不痛苦、伤心不伤心、有没有受伤,而是别人知道了怎么办。当然,这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但是女儿此时会觉得特别伤心,因为妈妈关心的根本不是自己。

第八个特质是常常会嫉妒。

有很多妈妈甚至会嫉妒自己的女儿。当然,中国妈妈很少这样。

第九个特质就是傲慢,目中无人。

这九个特质是自恋的妈妈通常拥有的特征。

妈妈自恋,女儿就会努力地做各种各样的事取悦妈妈。但就算女儿做得再好,都不会得到自恋妈妈的欣赏,因为自恋妈妈的关注点在女儿没有做到的地方——挑毛病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

她会说:“你下次应该再努力一点儿,你这次只得了一个区里的冠军,那么你下次要得市里的冠军。”甚至有的家庭里,妈妈攒钱,给女儿送的礼物是用于整形的手术费。

此时,女儿和妈妈之间的这种感情不是爱,是取悦和被取悦。

妈妈如果有自恋的人格障碍,会导致女儿出现下面的状况:

第一,总是觉得没人爱自己。

第二,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工作的时候特别拼命,但自我评价很低,总觉得自己没干好。

女性容易过于谦虚,比如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里写道,男人经常觉得自己是专家,女人却会说“别叫我专家,其实我不是,我没有那么成功”。有一位女士接受诺贝尔奖时的致辞是那么谦卑,把自己的贡献讲到几乎快没了,把一切荣誉都归于别人。

第三,经常觉得空虚,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不知道该干什么。

第四,总是不自信。

如果一个女性在这四个方面有特别强烈的感受,就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妈妈和自己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些问题。

母女关系的十根毒刺

卡瑞尔把与母性自恋有关的十种母女互动关系称为“十根毒刺”。

第一根毒刺是女儿总是想得到爱和赞许,但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

很多女儿在生气、抓狂的时候说:“为什么我怎么做,你都不满意?”取悦永远换不来满意。

第二根毒刺是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女儿感觉怎么样。

有的母亲在孩子出门之前,会把孩子打扮得很漂亮,至于孩子穿这身衣服去运动到底舒不舒服,她不在乎。

有的母亲不关心女儿工作开心不开心,只关心女儿的头衔讲出去好不好听。

有的母亲甚至要求未来的女婿怎样才看起来有面子、门当户对,或是符合大家的看法。如果女儿找了一个不高不帅的男人,母亲就不能接受。问题是,这个人可能更爱女儿。她不去关心谁更爱自己的女儿,她关心的是谁看上去更好看。

我还见过有的妈妈会以死威胁女儿,说你要是不跟谁结婚,我就死给你看。这就是母亲觉得女儿和谁结婚,自己才觉得好。从表面上看,母亲过的桥比女儿走的路还多,但这背后是母亲在替女儿做人生决策,这会给女儿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第三根毒刺是妈妈嫉妒女儿。

第四根毒刺是妈妈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达。

比如,女儿想跟妈妈谈一谈,妈妈找一个借口就走了。当女儿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感受的时候,妈妈就哭、发飙,说:“你们都不理解我,干脆都别管我,我之前做的事都白做了……”她用吵架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不会平心静气地与对方交流心中的感受。

第五根毒刺是所有的事都得围着妈妈转,所有的事一定是以她为中心的。

母亲是全家的女王。所有人都要跟着她的节奏,所有人都要配合她的计划。别人改变计划,她不会接受,但她改变计划,会觉得理所当然。

第六根毒刺是母亲在母女关系中缺乏同情心。

她只会对女儿提要求,只会说怎样会做得更好,但是对女儿的遭遇没有同情:不会搂着女儿,也不会给女儿一个依靠的肩膀。

第七根毒刺是妈妈没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妈妈在女儿面前突然发飙,用大喊大叫、摔东西、摔门的方式解决问题,甚至打女儿。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其实也是一种自恋的表现,因为她认为“为了我的情绪,我可以破坏周围的一切”。

我见过个别在机场里突然大闹的女性。在那一刻,周围那么安静,有那么多双眼睛。按理说,她不该这么冲动,但是她管不了自己,她已经失控了,把个人情绪置于一切规则之上。

如果这根毒刺扎在女儿的身体里,女儿会更无助。因为女儿内心有一个文化的压力,就是指责母亲是大逆不道的,她的压力会更大。

第八根毒刺是母亲爱挑毛病。

不光是针对女儿,母亲看到谁都会挑出毛病。

第九根毒刺是母亲把女儿当朋友。

有一种妈妈和女儿像是闺密,两个人看起来形同姐妹。母亲也乐于让别人把她们看作姐妹,打打闹闹,互相抢着衣服穿,讲一些闺密之间的私房话。

这是一根毒刺!虽然看起来很好,但会给女儿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女儿找不到母爱的感觉,只是多了一个玩伴儿。

更可怕的是很多妈妈还会把女儿当“妈妈”,多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妈妈。她会在家里发脾气、不讲理、撒娇,要求女儿在她与丈夫吵架的时候调停、评理、维护自己。当一个女儿充当了妈妈的角色时,这就着了道了!妈妈会更喜欢在女儿面前扮演孩子的角色。她的身体甚至会变得越来越不好,希望女儿多来照顾她。

这样的母亲,可能在她小时候就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她在女儿面前会以缺乏爱的状态来索取对她特别重要的那种母爱。如果母女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无论是朋友还是反过来的母女关系,都会使真正的关系受伤。

第十根毒刺是母女之间没有隐私。

母亲认为自己当然可以看女儿的日记,随便打开女儿的包,听女儿和朋友之间的电话,去看女儿手机里的信息和资料,她觉得母女之间完全没有界限。她侵入女儿的生活,让女儿根本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

这十根毒刺如果存在,女儿就会出现不自信、永远对自己要求高、过度在意外貌等很多问题。

自恋妈妈的六张面孔

怎么识别一个妈妈到底是不是自恋?卡瑞尔研究区分了自恋妈妈的“六张面孔”。

第一张面孔,叫作“浮夸外向型”。

《六人行》里钱德勒·宾的妈妈经常跟小伙子们乱开玩笑,参与他们的游戏,在任何场合都是中心。这种浮夸外向型的妈妈是典型的自恋妈妈,剥夺了女儿应该有的位置。

这种妈妈在中国很少,但在家庭聚会时,也能够看到有的妈妈要让自己永远是中心。

第二张面孔,叫作“成就导向型”。

妈妈要求女儿事事都要比别人强,一定要做到最好。她评价女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通过女儿能够做什么来做出的。

当你说“樊登是一个什么人”的时候,第一种评价方式:樊登是一个老师,会讲课;是一个创业者,每个月能挣多少钱。第二种评价方式:樊登是一个正直、包容的人,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对家庭很重视的人。

第一种是用一个人外在的东西来证明他在社会上的价值,第二种则是从内在进行评价。一个人只有充满了安全感,才能自然地用到第二种评价方式。

以此类推,我们评判孩子,是说宝贝特别聪明、成绩特别好、特别听话,还是说宝贝性格很开朗、特别懂得关心别人、善于与人沟通?

从内在评价一个人尤为重要。我觉得,孩子的成绩可能不是太好,可他善于与人沟通,也应该欣慰。可成就导向型的妈妈觉得女儿要善于沟通,考试成绩还得是第一名。

第三张面孔,叫作“心身疾病型”。

妈妈总是柔弱,总需要人照顾。有的妈妈跟孩子讲,她的身体不舒服。孩子就带她去看病,做完各种检查,医生却说她没病。妈妈说换个医院再检查,于是又做了一遍检查,结果依然是没病。妈妈还是觉得不正常,那就再看中医,中医号了脉也说没病……就算所有的医生都说没病,她还要求孩子带她去检查。

这样的妈妈往往缺少关爱,等女儿长大了,妈妈便去寻找补偿——去寻找被人照顾的感受。

第四张面孔,叫作“成瘾型”。

比如说吸毒、酒瘾、家庭暴力,现实生活中不多见。

第五张面孔,叫作“不怀好意型”。

这类妈妈经常会欺负孩子。孩子表现得好的时候,她经常会出其不意地过来泼冷水,给予打击,在公开场合又显得彬彬有礼、和蔼可亲。

第六张面孔,叫作“情感饥渴型”。

极端的案例是有的妈妈会跟自己女儿的男朋友谈恋爱。

无论是哪一张面孔,所带来的结果都可能让女儿有如下特征。

第一个是过度在意形象。有很多女孩子已经很瘦了,但是她们说“我还得再瘦一点儿,我还要去做削骨”。她们超出常态地节食,可无论怎样,一看镜子还觉得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对。

看了这本书,我才理解了以前的一个段子:男人照镜子的时候,无论身材怎么样,都会觉得自己还挺健壮的;女人一看镜子,无论身材好不好,都会觉得“哇,怎么这么胖”。

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女儿可能被母亲过度要求,导致觉得自己的形象不够完美,还要再美。就像一些演艺人员,已经很美了,还要不停地整容。

第二个是永远自我加压。自我加压的好处是出色、成功,缺陷是感受不到幸福。她觉得等自己有了哪种成就才能够幸福,没有的时候,就不幸福。一生都在要求自己做到下一步,才能够享受生活。但幸福是一种能力,只有当下幸福才是幸福。

第三个是向外寻找补偿。很多好女孩没有找让自己这一辈子都开心的人做伴侣,而是找了一个“妈”——找了一个能够给她带来妈妈没有带来的感觉的人。

因为女儿没有得到母爱,所以她找对象会找一个宠着她的人。她并不爱这个人,但这个人对她足够好,对她逆来顺受。她以前被妈妈欺负,后来找了可以欺负的对象。她根本不是出自爱,而是出自依赖,或者欺压,能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她的婚姻未必会幸福。

四步走出自恋的深渊

《母爱的羁绊》提供了四个步骤,帮女儿走出妈妈自恋的深渊。即便有的妈妈已经去世了,这四个步骤也能对女儿有帮助。

第一步,首先要告诉自己,感受比外表更重要。

比如,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是说,吃东西吃饱就行了,不必把东西做那么好看,好看就是浪费。又如,有个地方住就行了,不讲究外在装饰。

这一点,孔子跟老子有区别:孔子讲究文质彬彬,人既要有文又要有质,才能够被称为“君子”;老子说文的东西不重要,有质是最重要的。

自恋的妈妈过于看重文,女儿要学习建立起新的意识:外在的表现重要,但内在的感受更重要。

第二步,慢慢地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女儿可以尝试搬家,搬到离母亲稍微远一点儿的地方,也可以尝试一些小事不按照妈妈的想法去做。要慢慢地让妈妈知道:女儿是有底线的,有些事有自己的原则;女儿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应该自己来做决定。

第三步,治疗中,要和母亲和谐相处。

我以前参加过一个德国的心理学训练营,做家庭系统排列。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在心里说“我原谅我妈妈了,虽然我妈妈很自恋,虽然我妈妈没有爱我的能力……”,而是要感谢——感谢妈妈用她的方式把我养大。在心里对妈妈讲讲感谢的话,有可能母女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发生变化。即便有的家庭,妈妈已经不在了,女儿也可以想象妈妈,并在心中对妈妈表示感谢。有很多女孩在家庭里所受的煎熬让她无法理解妈妈,但如果想要达到自我治疗的效果的话,要努力尝试。

作者卡瑞尔提醒女儿们,对妈妈的理解能够超越过去那种做一个不高兴的、受伤的孩子的感觉,它让你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

第四步,要学会建立爱的体系。

妈妈自恋的习惯不能遗传下去,女儿要学会去关注自己的下一代。当女儿把这份爱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时,自恋的“魔咒”就会即刻被解除,否则它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导致一代一代的女人都生活在内疚、痛苦和不满足中。

读这本书,我得出的结论是,一位女性如果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得内心富足、开心、快乐,一定要调整好和妈妈的关系。

在教育女儿这件事情上,父亲真的没有妈妈重要,尤其当妈妈是一个自恋型的妈妈时,父亲也会被她管束。

女儿可以去做的事就是自己了解这些知识,必要的时候,带着妈妈去进行心理治疗。

我在进行家庭系统排列时,学到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理顺母女关系:当妈妈表现出种种状况的时候,女儿要学会跟妈妈说“你是大的,我是小的”。这句话是有疗愈效果的。比如,妈妈跟爸爸出现一些情况时,女儿会意识到这不归我管。女儿不在父母面前扮演父母的角色,不管父母的争执,只负责照看他们的健康。

此外,女儿最好不介入父母的生活,扭头出门,把爱给自己的孩子。这时候,女儿才能够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而不会被妈妈的自恋所培养出来的那种剥夺的价值体系束缚住。 g0Sb0JzDidSKJDffR3HVOizoCX/yhsCh62MvIMsOPG3qe192/dBblCsXQq84b4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