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主编序言

培根之土 润苗之泉 启智之钥 强国之基

王国维在其《蝶恋花》一词中写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似乎是自然界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然而,人们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借助于各种媒介,留住了人们对时光的记忆,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希冀。

图书,尤其是纸版图书,是数量最多、使用最悠久的记录思想和知识的载体。品《诗经》,我们体验了青春萌动;阅《史记》,我们听到了战马嘶鸣;读《论语》,我们学习了哲理思辨;赏《唐诗》,我们领悟了人文风情。

尽管人们现在可以把律动的声像寄驻在胶片、磁带和芯片之中,为人们的感官带来海量信息,但是图书中的文字和图像依然以它特有的魅力,擘画着发展的总纲,记录着胜负的苍黄,展现着感性的豪放,挥洒着理性的张扬,凝聚着色彩的神韵,回荡着音符的铿锵,驰骋着心灵的激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辞海》中把书籍、期刊、画册、图片等出版物的总称定义为“图书”。通过林林总总的“图书”,我们知晓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发明,了解了集成电路科学技术、市场、应用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规律。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开拓者踏上了筚路蓝缕的征途。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基础研究、设计、制造、封装、设备、材料等各个领域均有所建树,部分成果也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

为总结昨日经验,描绘今日景象,展望明日梦想,编撰“集成电路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构想成为我国广大集成电路科学技术和产业工作者共同的夙愿。

2016年,“丛书”编委会成立,开始组织全国近500名作者为“丛书”的第一部著作《集成电路产业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撰稿。2018年9月12日,《全书》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书》正式进入读者的视野,受到教育界、科研界和产业界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其后,《全书》英文版 Handbook of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的编译工作启动,并决定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和全球最大的科技图书出版机构之一——施普林格(Springer)合作出版发行。

受体量所限,《全书》对于集成电路的产品、生产、经济、市场等,采用了千余字“词条”描述方式,其优点是简洁易懂,便于查询和参考;其不足是因篇幅紧凑,不能对一个专业领域进行全方位和详尽的阐述。而“丛书”中的每一部专著则因不受体量影响,可针对某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度与广度兼容的、图文并茂的论述。“丛书”与《全书》在满足不同读者需求方面,互补互通,相得益彰。

为更好地组织“丛书”的编撰工作,“丛书”编委会下设了14个分卷编委会,分别负责以下分卷: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发展史话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产业经济学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产业管理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产业、教育和人才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发展前沿与基础研究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产品与市场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设计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制造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封装测试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产业专用装备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电路产业专用材料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化合物半导体的研究与应用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集成微纳系统

☆ 集成电路系列丛书·电子设计自动化

2021年,在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约有10部“丛书”专著陆续出版发行,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以此为开端,2021年以后,每年都会有纳入“丛书”的专著面世,不断为建设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厦添砖加瓦。到2035年,我们的愿景是,这些新版或再版的专著数量能够达到近百部,成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丛书”。

在集成电路正在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今天,集成电路已成为世界大国竞争的重要筹码,在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伟业的征途上,集成电路正在肩负着新的、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相信,无论是作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教材,还是作为科研和产业一线工作者的参考书,“丛书”都将成为满足培养人才急需和加速产业建设的“及时雨”和“雪中炭”。

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永无止境。当2049年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后来人可能在21世纪20年代书写的“丛书”中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仍会在“丛书”著作的严谨字句中,看到一群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做出奉献的前辈们的清晰足迹,感触到他们在质朴立言里涌动的满腔热血,聆听到他们的圆梦之心始终跳动不息的声音。

书籍是学习知识的良师,是传播思想的工具,是积淀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愿“丛书”永远成为培育我国集成电路科学技术生根的沃土,成为润泽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甘泉,成为启迪我国集成电路人才智慧的金钥,成为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强国之梦的基因。

编撰“丛书”是浩繁卷帙的工程,观古书中成为典籍者,成书时间跨度逾十年者有之,涉猎门类逾百种者亦不乏其例: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130卷,526500余字,历经14年告成;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著,294卷,历时19年竣稿;

《四库全书》,36300册,约8亿字,清360位学者共同编纂,3826人抄写,耗时13年编就;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30卷,17目,凡609条,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被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著,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3卷18篇,123幅插图,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些典籍中无不蕴含着“学贵心悟”的学术精神和“人贵执着”的治学态度。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在编撰“丛书”过程中应当永续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秀传统。希望“丛书”全体编委以前人著书之风范为准绳,持之以恒地把“丛书”的编撰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为丰富我国集成电路的知识宝库不断奉献自己的力量;让学习、求真、探索、创新的“丛书”之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王阳元
2021年7月1日于北京燕园 S8xoFr+2XyW324pm3FM0aaDy1zcHm95kspCvV8e6qlFToksZBYBAEZk14vAvh4K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