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南岳下九世

首山念禅师法嗣

汾阳善昭禅师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太原俞氏子。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随机叩发,历参知识七十一员。后到首山,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山曰:“龙袖拂开全体现。”曰:“师意如何?”山曰:“象王行处绝狐踪。”师于言下大悟,拜起而曰:“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 始应知。”有问者曰:“见何道理,便尔自肯?”师曰:“正是我放身命处。”

后游衡湘及襄沔间,每为郡守以名刹力致。前后八请,坚卧不答。洎首山殁,西河道俗遣僧契聪迎请住持。师闭关高枕,聪排闼 而入,让之曰:“佛法大事,靖退小节。风穴惧应谶 ,忧宗旨坠灭。幸而有先师,先师已弃世。汝有力荷担如来大法者,今何时而欲安眠哉?”师矍起,握聪手曰:“非公不闻此语趣,办严吾行矣 。”

住后,上堂,谓众曰:“汾阳门下有西河师子,当门踞坐。但有来者,即便咬杀。有何方便,入得汾阳门,见得汾阳人?若见汾阳人者,堪与祖佛为师;不见汾阳人,尽是立地死汉。如今还有人入得么?快须入取,免得孤负平生。不是龙门客,切忌遭点额。那个是龙门客,一齐点下。”举起拄杖曰:“速退!速退!珍重。”

上堂:“先圣云:‘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阿那个是三玄三要底句?快会取好。各自思量,还得稳当也未?古德已前行脚,闻一个因缘,未明中间,直下饮食无味 ,睡卧不安,火急决择。莫将为小事。所以大觉老人 ,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想计他从上来行脚,不为游山玩水,看州府奢华,片衣口食,皆为圣心未通。所以,驱驰行脚,决择深奥,传唱敷扬 。博问先知,亲近高德。盖为续佛心灯,绍隆祖代。兴崇圣种,接引后机。自利利他,不忘先迹。如今还有商量者么?有即出来,大家商量。”

僧问:“如何是接初机底句?”师曰:“汝是行脚僧。”曰:“如何是辨衲僧底句?”师曰:“西方日出外。”曰:“如何是正令行底句?”师曰:“千里持来呈旧面。”曰:“如何是立乾坤底句?”师曰:“北俱卢洲 长粳米,食者无贪亦无瞋。”乃曰:“将此四转语验天下衲僧,才见你出来,验得了也。”

问:“如何是学人著力处?”师曰:“嘉州打大象 。”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曰:“陕府灌铁牛。”曰:“如何是学人亲切处?”师曰:“西河弄师子。”乃曰:“若人会得此三句,已辨三玄。更有三要语在,切须荐取,不是等闲。与大众颂出:‘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

师为并汾苦寒,乃罢夜参。有异比丘振锡而至,谓师曰:“会中有大士六人,奈何不说法?”言讫而去。师密记以偈曰:“胡僧金锡光,为法到汾阳。六人成大器,劝请为敷扬。”

上堂:“凡一句语须具三玄门,每一玄门须具三要。有照有用。或先照后用,或先用后照,或照用同时,或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且要共你商量。先用后照,你也须是个人始得。照用同时,你作么生当抵?照用不同时,你又作么生凑泊 ?”

僧问:“如何是大道之源?”师曰:“掘地觅天。”曰:“何得如此!”师曰:“不识幽玄。”

问:“如何是宾中宾?”师曰:“合掌庵前问世尊。”曰:“如何是宾中主?”师曰:“对面无俦侣 。”曰:“如何是主中宾?”师曰:“阵云横海上,拔剑搅龙门。”曰:“如何是主中主?”师曰:“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 扑帝钟 。”

上堂:“汾阳有三诀,衲僧难辨别。更拟问如何,拄杖蓦头 。”时有僧问:“如何是三诀?”师便打,僧礼拜。师曰:“为汝一时颂出:第一诀,接引无时节,巧语不能诠,云绽青天月。第二诀,舒光辨贤哲,问答利生心,拔却眼中楔 。第三诀,西国胡人说,济水 过新罗,北地用镔铁 。”复曰:“还有人会么?会底出来通个消息。要知远近,莫只恁么记言记语,以当平生,有甚么利益?不用久立,珍重!”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青娟扇子足风凉。”

问:“布鼓当轩挂,谁是知音者?”师曰:“停锄倾麦饭,卧草不抬头。”

问:“如何是道场?”师曰:“下脚不得。”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彻骨彻髓。”曰:“此意如何?”师曰:“遍天遍地。”

问:“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未审不见个甚么过?”师曰:“雪埋夜月深三尺,陆地行舟万里程。”曰:“和尚是何心行?”师曰:“却是你心行。”

问:“大悲千手眼,如何是正眼?”师曰:“瞎!”曰:“恁么则一条拄杖两人舁。”师曰:“三家村里唱巴歌。”曰:“恁么则和尚同在里显。”师曰:“谢汝殷勤。”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三玄开正道,一句破邪宗。”曰:“如何是和尚活计。”师曰:“寻常不掌握,供养五湖僧。”曰:“未审吃个甚么?”师曰:“天酥陀饭非珍馔,一味良羹饱即休。”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新神更著师婆赛 。”曰:“见后如何?”师曰:“古庙重遭措大题。”

上堂,谓众曰:“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 。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与人天为眼目,决断是非。如鸟飞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断弦。弦断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飞。弦壮翼牢,空的俱彻。作么生是十智同真?与诸上座点出: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志,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又曰:“与甚么人同得入?与阿谁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杀?甚么物同得失?阿那个同具足?是甚么同遍普?何人同真志?孰能总同参?那个同大事?何物同一质?有点得出底么,点得出者,不吝慈悲。点不出来,未有参学眼在,切须辨取。要识是非,面目见在。不可久立,珍重!”

龙德府尹李侯与师有旧,虚承天寺致之 ,使三反不赴。使者受罚,复至曰:“必欲得师俱往,不然有死而已。”师笑曰:“老病业已不出山,借往当先后之,何必俱邪?”使曰:“师诺,则先,后唯所择。”师令馔设,且俶装 曰:“吾先行矣!”停箸而化。阇维,收舍利起塔。

【概要】

善昭禅师(947~1024年),宋代临济宗僧。太原(山西)人,俗姓俞。少有大智,于一切文字常能自然通晓。十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遂剃发受具足戒,游历诸方,参访七十一位硕德尊宿,至汝州首山参省念禅师而大悟,嗣其法。后游衡湘、襄沔之间,郡首力邀,请住诸名刹,禅师皆不允。及首山省念入寂,方应西河道俗之请,住汾阳太子院,广说宗要,以三句四句、三诀、十八唱等机用接化学人,名震一时。禅师足不出户达三十年之久,道俗益重,不敢直呼其名,而以“汾阳”称之。宋仁宗天圣二年示寂,世寿七十八,法腊六十五。谥号“无德禅师”。有《汾阳无德禅师语录》《汾阳昭禅师语录》《汾阳昭禅师语要》等著述传世。

【参考文献】

《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天圣广灯录》卷十六;《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一;《禅林僧宝传》卷三;《联灯会要》卷十一;《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

叶县归省禅师

汝州叶县广教院归省禅师,冀州贾氏子。弱冠依易州保寿院出家,受具后游方,参首山。山一日举竹篦,问曰:“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唤作甚么?”师掣得掷地上曰:“是甚么?”山曰:“瞎!”师于言下豁然顿悟。

开堂,僧问:“祖祖相传传祖印,师今得法嗣何人?”师曰:“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曰:“汝海一滴蒙师指,向上宗风事若何?”师曰:“高祖殿前樊哙 怒,须知万里绝烟尘。”

问:“维摩丈室不以日月为明,和尚丈室以何为明?”师曰:“眉分八字。”曰:“未审意旨如何?”师曰:“双耳垂肩。”

问:“如何是超师之作?”师曰:“老僧眉毛长多少!”

问:“如何是尘中独露身?”师曰:“塞北千人帐,江南万斛船。”曰:“恁么即非尘也。”师曰:“学语之流 ,一札万行。”

问:“如何是和尚深深处?”师曰:“猫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尸之德 。”曰:“莫便是也无?”师曰:“碓捣东南,磨推西北。”

问:“如何是金刚不坏身?”师曰:“百杂碎 。”曰:“意旨如何?”师曰:“终是一堆灰。”

问:“不落诸缘,请师便道。”师曰:“落。”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厕坑头筹子 。”

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破家具。”

师一日升座,僧问:“才上法堂来时如何?”师拍禅床一下,僧曰:“未审此意如何?”师曰:“无人过价,打与三百。”

问:“忽遇大阐提 人来,还相为 也无?”师曰:“法久成弊。”曰:“慈悲何在?”师曰:“年老成魔。”

上堂:“宗师血脉,或凡或圣,龙树马鸣,天堂地狱,镬汤炉炭,牛头狱卒,森罗万象,日月星辰,他方此土,有情无情 [1] 。”以手画一画云:“俱入此宗。此宗门中,亦能杀人,亦能活人。杀人须得杀人刀,活人须得活人句。作么生是杀人刀、活人句?道得底,出来对众道看。若道不得,即孤负平生。珍重!”

问:“如何是和尚四无量心 ?”师曰:“放火杀人。”曰:“慈悲何在?”师曰:“遇明眼人举似。”

问:“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未审在甚么处?”师曰:“南斗六 ,北斗七。”

问:“如何是毗卢 师、法身主?”师曰:“僧排夏腊,俗列耆年 。”曰:“向上更有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万里崖州 君自去,临行惆怅怨他谁。”

上堂,良久曰:“夫行脚禅流,直须著忖 。参学须具参学眼,见地须得见地句,方有相亲分,始得不被诸境惑,亦不落于恶道。毕竟如何委悉?有时句到意不到,妄缘前尘,分别影事。有时意到句不到,如盲摸象,各说异端。有时意句俱到,打破虚空界,光明照十方。有时意句俱不到,无目之人纵横走,忽然不觉落深坑。”

问:“如何是古今无异路?”师曰:“俗人尽裹头。”曰:“意旨如何?”师曰:“阇黎无席帽。”

问:“己事未明 ,以何为验?”师曰:“闹市里打静槌。”曰:“意旨如何?”师曰:“日午点金灯。”

问:“布鼓当轩击,谁是知音者?”师曰:“眼中有涩 钉。”曰:“未审此意如何?”师曰:“乔翁赛南神。”

僧请益“柏树子”话,师曰:“我不辞与汝说,还信么?”曰:“和尚重言,争敢不信!”师曰:“汝还闻檐 头水滴声么?”其僧豁然,不觉失声云:“ icon !”师曰:“你见个甚么道理?”僧便以颂对曰:“檐头水滴,分明历历。打破乾坤,当下心息。”师乃忻然

问僧:“日暮投林,朝离何处?”曰:“新戒不曾学禅。”师曰:“生身入地狱。”下去后,有僧举到智门宽和尚处,门曰:“何不道锁匙在和尚手里?”

师因去将息寮 看病僧,僧乃问曰:“和尚!四大本空,病从何来?”师曰:“从阇黎问处来。”僧喘气,又问曰:“不问时如何?”师曰:“撒手卧长空。”僧曰:“ icon !”便脱去。

【注释】

[1] 或凡或圣,龙树马鸣,天堂地狱,镬汤炉炭,牛头狱卒,森罗万象,日月星辰,他方此土,有情无情 :都是列举排比哪些众生,他们都是禅师所说宗门的普渡对象,中间不能用句号,旧校本标点有误。“龙树马鸣”是两位大菩萨,“镬汤炉炭,牛头狱卒”是地狱里面的景象。

【概要】

归省禅师,生卒年不详,俗姓贾,冀州(今河北冀州)人,北宋临济宗僧人。他青少年时期(弱冠)在易州(今河北易县)的保寿院出家,受具足戒之后,在游方的过程中,曾到汝州(今河南汝州)的首山参访省念禅师。

有一天,首山省念禅师举起竹篦说:“这个物件,要称它为竹篦,就相触。要不称它为竹篦,则相背。那么,究竟应该称它为什么呢?”

“触”,指触犯真谛,因为竹篦只是一个相,缘起而性空。称它为竹篦,就看不到其性空的一面。“背”,指违背俗谛,世俗认为它就是一个竹篦,如果你不称其为竹篦,就违俗。首山禅师的这个问题,莫有契之者,禅林中称为“触背关”。相类似的还有本书第十七章“黄龙祖心禅师”条:“师室中常举拳,问僧曰:‘唤作拳头则触,不唤作拳头则背。唤作甚么?’”

僧肇曾讲,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对于这个真俗二谛关系的处理,僧肇认为要即俗即真。首山省念的问题,也在于提醒要超越二元对立。

归省禅师听后,一把夺过竹篦,掷在地上,问:“是什么?”首山省念禅师说道:“瞎!”归省禅师“于言下豁然顿悟”。

一个“瞎”字,本是禅林呵斥语,斥责那些不名宗旨的人。但归省禅师听到这个“瞎”就开悟了。为什么呢?“瞎”的表面上是眼睛瞎了,什么也看不见,但从“悟”的层面来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是清净心显露的时候。所以,当禅师把竹蔑拿在手里的时候还实有竹蔑的存在(俗谛),而把它抛弃到地上的时候,省念禅师一个“瞎”字,使他看到竹蔑虽然仍旧存在,而心中已经没有竹蔑了(真谛)。这就是僧肇所说“真俗不二”的含义。

对于这个开悟因缘,大慧宗杲禅师颂曰:“背触非遮护,明明直举扬。吹毛虽不动,遍地是刀枪。”

枯木元禅师颂道:“不触又不背,徒劳生拟议。开口更商量,白云千万里。”

归省禅师后来在叶县(今属河南省平顶山市)广教禅院开法,世称“叶县归省”。

【参考文献】

《宗鉴法林》卷二十九;《天圣广灯录》卷十六;《联灯会要》卷十二。

神鼎洪 icon 禅师

潭州神鼎洪 icon [2] 禅师,襄水 扈氏子。自游方,一衲以度寒暑。尝与数耆宿至襄沔间,一僧举论宗乘,颇敏捷。会野饭,山店中供办,而僧论说不已

师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是甚么人语?”僧曰:“法眼语。”师曰:“其义如何?”曰:“唯心故根境不相到,唯识故声色摐然 。”师曰:“舌味是根境否?”曰:“是。”师以筯 菜置口中,含胡而语曰:“何谓相入邪?”

坐者骇然,僧不能答。师曰:“途路之乐,终未到家。见解入微,不名见道。参须实参,悟须实悟。阎罗大王,不怕多语。”僧拱而退。

后反长沙,隐于衡岳三生藏。有湘阴豪贵,来游福严,即师之室。见其气貌闲静,一钵挂壁,余无长物。倾爱之,遂拜跪,请曰:“神鼎乃我家植福之地,久乏宗匠,愿师俱往,何如?”师笑而诺之,即以己马负师至。十年始成丛席。一朽床为说法座,其甘枯淡无比。又以德腊俱高,诸方尊之,如古赵州。

僧问:“诸法未闻时如何?”师曰:“风萧萧,雨飒飒。”曰:“闻后如何?”师曰:“领话好!”

问:“鱼鼓 未鸣时如何?”师曰:“看天看地。”曰:“鸣后如何?”师曰:“捧钵上堂。”

问:“古涧寒泉 时如何?”师曰:“不是衲僧行履处。”曰:“如何是衲僧行履处?”师曰:“不见有古涧寒泉。”

问:“两手献尊堂 时如何?”师曰:“是甚么?”

问:“学人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师曰:“腊月三十日。”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

问:“如何是和尚为人句?”师曰:“拈柴择菜。”曰:“莫只这便是也无?”师曰:“更须子细。”

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佛亦是尘。”

问:“如何是道人活计?”师曰:“山僧自小不曾入学堂。”

官人指木鱼问:“这个是甚么?”师曰:“惊回多少瞌睡人。”官曰:“洎不到此间?”师曰:“无心打无心。”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灰头土面 。”曰:“为甚么如此?”师曰:“争怪得山僧。”曰:“未审法身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毗卢顶上金冠子。”

问:“菩提本无树,何处得子来?”师曰:“唤作无得么?”

问:“持地菩萨 修路等佛,和尚修桥等何人?”师曰:“近后。”

问:“和尚未见先德时如何?”师曰:“东行西行。”曰:“见后如何?”师曰:“横担拄杖。”

上堂,举:“洞山曰:‘贪嗔痴,太无知,赖我今朝识得伊。行便打,坐便槌,分付心王子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问汝三人知不知?’”师曰:“古人与么道,神鼎则不然。贪嗔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随,分付心王拟何为?无量劫来元解脱,何须更问知不知?”

【注释】

[2] icon (yīn):禅师名。

【概要】

icon 禅师,宋代禅僧。俗姓扈。襄水(今属湖北)人。参首山省念禅师得悟,嗣其法。初隐南岳衡山,一钵自足。遇湘阴豪贵来游,请主其邑之神鼎寺,洪 icon 允诺。至其寺则已败毁,唯余残迹。洪 icon 清苦自持,居住十年,道侣渐集,犹以破朽木床为狮子座,踞以说法,其淡泊多如此。以年腊俱高,诸方尊之如赵州从谂。惠洪《禅林僧宝传》称赞他:“譬如夜月行空,任运而去至,甘于枯淡,以遂夙志,依林樾以终天年。可以追媲其师也。”他的确是一位令人景仰的禅师。卒年八十余岁。著有《神鼎山第一代 icon 禅师语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记载,洪 icon 有法嗣十四人,其中澧州夹山子英禅师、随州善光山兰禅师、天台妙智光云禅师、潭州龙兴禹禅师、江陵开圣宝情山主等五人有机语见录。

真观在《禅》刊发表了《挟菜置口的说法人——神鼎洪 icon 禅师的生平》:

神鼎洪 icon 的生卒年皆不可考。仅能从文献中估计他是出生于954年(后周世宗显德一年),卒于1038年(仁宗景佑三年),误差大约十年。基本上他是生于五代末期,卒于北宋仁宗时代。

《禅林僧宝传》记载,洪 icon “得道时未壮,隐于南岳二十年,乃领住持事。又二十年,方开堂说法”。他十八岁见道后,曾游于襄水与汉水之间,之后才隐于南岳。所以,他开堂说法应该是六十岁左右。《宗统编年》记载,洪 icon 于990年隐迹于南岳,1009年住神鼎山,此部分大体相符。但是,《宗统编年》说洪 icon 在智度寺开堂说法,是在1018年,此时他住神鼎山,应该只有九年,并不是《禅林僧宝传》所说的二十年。《禅林僧宝传》又说,洪 icon 住山三十年时楚圆来访,据《宗统编年》的记载,此年是1023年,此时他住神鼎山只有十五年,二者亦明显不符。

两种文献记载不符,抉择不易,但楚圆是黄龙派和杨岐派的共祖,有关楚圆的年代,准确性应该会比较高。《宗统编年》记载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楚圆访洪 icon ,以及天圣二年楚圆住持道吾山兴化寺,此部分与《禅林僧宝传》所载事实基本吻合,所以应该是可信的,可作为推测其生卒年的基准点。

估计楚圆来访时,洪 icon 70岁,这样他应该是出生于954年(后周世宗显德一年)。再估计洪 icon 85岁去世,则他应该是卒于1038年(仁宗景佑三年)。即使以上的估计误差十年,他仍然是生于五代末期,卒于北宋仁宗时代。

【参考文献】

《续传灯录》卷一;《禅林僧宝传》卷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一;真观《挟菜置口的说法人——神鼎洪 icon 禅师的生平》。

【拓展阅读】
真观《挟菜置口的说法人——神鼎洪 icon 禅师的生平》

(出自河北省佛教协会《禅》2008年度第三期)

禅宗史上,有二位洪 icon 禅师。一位是唐朝的径山洪 icon 禅师(?~904年)。他是吴兴人,俗姓吴,是沩仰宗沩山灵祐禅师法嗣(得法弟子)。另一位才是北宋的神鼎洪 icon 禅师,也就是本文的主角。他是襄水人,俗姓扈,为临济宗首山省念禅师法嗣。径山洪 icon 为南岳(怀让禅师)下四世,神鼎洪 icon 为南岳下九世。他们本是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为法名相同,往往有张冠李戴的情形。

他十八岁时,本来只是想到开封学一点经论,作为一生修行的指南。不料,到了汝州,忽然兴起,上了首山(今河南襄城县南五里),被省念禅师(926~994年)当头一槌,顿时浃背流汗,豁然开悟。在充满法喜的状态下,他不自觉的跪下来礼谢省念三拜,成为临济宗第六代传人。

得法之后,洪 icon 和几位禅门老宿在襄水与汉水之间参访,在山野间的饭店参加斋僧会,碰到一位僧人在谈论禅旨,雄辩涛涛。洪 icon 问那僧:“您刚才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这是谁说的话?”那僧答:“是法眼文益大师所说的偈。”又问:“是什么意思呢?”答:“因为唯心的缘故,感官(根)与境界(境)全都是一心,所以没有感官可以察觉境界(根境不相到);因为唯识的缘故,便有万种声色的显现。”又问:“舌头是感官、味道是境界相吗?”那僧答:“是。”洪 icon 听了,便以筷子挟菜入口,嘴巴含着菜,语声含糊地问:“这样子叫作相入吗?”

文益是法眼宗的开山祖师,洪 icon 当然不会否定他所开示的法要,所以他其实是在境界相当中,显示唯心、根境不相到的宗门旨趣。只是他所显示的,明明是味尘涉入舌根的境界相,一般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在这时候,也是根境不相到?

开示根境不相到的经教,不在少数,如《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维摩诘所说经》“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等。不是真参实悟的人,对这类的经教,只有文字概念的理解,遇上洪 icon 这种丝毫取巧不得的机锋,只有瞠目结舌的份了。这便是见道者与凡夫的分野所在。

icon 便不客气的,把那位好说理而不务实证的僧人,结结实实地教训了一顿:“路途上的快乐,并不等同到家。你见解固然微细,却还不是真见道。参须实参,悟须实悟。未悟言悟,死后到了阴间,阎罗王可不怕你多言好辩!”

以上公案,在禅门中非常的有名,这是洪 icon 初出茅庐之作,也是他一生当中最有名的机锋,如雄狮怒吼,声震丛林,奠定了他大宗师的地位。此时的他,可能只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郎,最多也不过三十岁。

披露头角之后,本可开山说法,扬名立万,但他却甘于隐晦,于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到南岳三生藏隐居。直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有一位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富豪来福严寺游玩,偶然看到他“气貌闲静”,室中除了一只钵挂在墙上之外一无长物,生起景仰之心,因而邀请他到潭州神鼎山弘法。十年之后,有徒众三十人,仍以一张朽木床,作为说法的床座。

北宋云门宗著名禅僧契嵩(1007~1072年),年轻的时候曾经到神鼎山参访。洪 icon 跟他说:“你来得正是时候,我们寺院今年才刚有酱菜可以吃。”第二天早餐的时候,契嵩看到有人从竹筐拿东西分配到僧众的钵中,觉得很奇怪,特地出去看,原来都是一些碎饼饵。人家告诉他:“这寺院从来不煮粥,要是有施主请僧,住持洪 icon 便请僧众轮流赴请,把吃不完的食物带回来,弄碎后以小火焙干,当作早餐来吃。昨天堂头和尚说你来得正是时候,先前我们是没有酱菜吃的。”契嵩没想到这个寺院竟然节俭成这个样子,着实吃了一惊。

据《禅林僧宝传》,洪 icon 在神鼎山住持二十年时,智度寺沙门本延前来拜谒他。回去之后便禀报郡地方官:“洪 icon 公乃是真正的本色老宿,可惜隐没在山中,未能广度大众。”地方官乃备具礼数,延请洪 icon 开堂说法。洪 icon 推辞不掉,只得应命。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洪 icon 于今长沙县北方十里的智度寺开堂说法,从此之后,才广收门徒。

icon 晚年的时候,遭遇到一次法战的挫败,对手是他的法侄石霜楚圆(986~1039年)。《禅林僧宝传》记载,此事发生在洪 icon 住神鼎山三十年的时候,清《宗统编年》系此事于宋洪 icon 坐在朽木床上说法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当时他大约七十岁,由于机锋凌厉,寻常的参禅僧,是不敢登门求教的。有一天,楚圆却故意留着长发,穿着破烂的衣服,讲粗俗的地方话,自称是洪 icon 的法侄来求见。话才说完,大家已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icon 请小徒弟过去问:“请问长老,您是谁的弟子?”楚圆也不正视人家,把下巴抬得高高的,看着后面的屋子答:“我是亲见汾阳善昭而来的。”洪 icon 一看,不敢怠慢,问道:“传说汾州有只西河狮子,有这回事吗?”楚圆突然指着他后面,高声叫道:“房子倒了!”小徒弟信以为真,赶紧逃开。洪 icon 也猛然回头看了一下,什么事也没有!这才警觉自己已着了楚圆的道。楚圆于是坐在地上,脱一只鞋子给洪 icon 看,表示自己就是传说中的那只西河狮子。

按禅门的规矩,楚圆既以机锋表明证悟者的身份,洪 icon 本该请他到方丈室奉茶的。但洪 icon 年纪大了,忘记自己刚才问了什么,也弄不清楚圆的意旨,一时答不上话。楚圆看他答不上,便慢慢地站起来,整理衣服,边走边说:“好大的名气,见面不过尔尔。”洪 icon 派人去追,楚圆仍是扬长而去。

icon 毕竟是气度非凡的一代宗师,他并不以之为忤,反而赞叹着说:“汾阳善昭竞有这样的徒弟!”本延和尚因此向郡地方官推荐,让楚圆到道吾山兴化寺担任住持。石霜楚圆是汾阳善昭(947~1024年)最重要的弟子,黄龙慧南和杨岐方会都是他的法嗣。楚圆后来能够发扬临济宗旨,与洪 icon 的推荐,有很大的关系。楚圆这件事,并不影响洪 icon 的声望,不但如此,大家反而越来越推崇他,将他与唐朝的赵州从谂禅师相提并论。

曾经有人画他的肖像,要求他题字。他写道:

神鼎真,谁人写?吾之相,一如也。

真相既尔,秋天月夜,瞻之写之。摩诃般若。

显然,他并不是以色相为自己的真相,而要人家在秋天月夜,看看、写写,这样才能找到他的真相。

七十六岁时,洪 icon 闲来于墙上写偈:

寿报七十六,千足与万足。

若问西来意,彼此莫相触。

何付嘱?报你张三、李四叔,山又青、水又绿。

这首偈相当于他的临终传法偈。意思是说,他能活到七十六岁,已经心满意足了。如果有人问他:“何谓祖师西来意?”他会回答:“彼此莫相触。”他付嘱后人最重要的话是:“报你张三、李四叔,山又青、水又绿。”意思是说,你想知道西来意,就看看路上的张三、李四,还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与世长辞。

神鼎洪 icon 的生卒年皆不可考。仅能从文献中估计他是出生于954年(后周世宗显德元年),卒于1038年(宋仁宗景祐五年),误差大约十年。基本上他是生于五代末期,卒于北宋仁宗时代。

《建中靖国续灯录》记载,洪 icon 有法嗣十四人,其中澧州夹山子英禅师、随州善光山兰禅师、天台妙智光云禅师、潭州龙兴禹禅师、江陵开圣宝情山主五人有机语见录。

icon 年纪轻轻便声震丛林,有锐利的智慧与辩才而甘于隐遁,一生随缘、随分,节俭而不事钻营;老来法战失利,不以为忤,而能举荐贤良。若非真实悟道,岂能如此?惠洪《禅林僧宝传》称赞他:“譬如夜月行空,任运而去至,甘于枯淡,以遂夙志,依林樾以终天年。可以追媲其师也。”他的确是一位令人景仰的禅师。

谷隐蕴聪禅师

襄州谷隐山蕴聪慈照禅师,初参百丈恒和尚。因结夏,百丈上堂,举:“《中观论》曰:‘正觉无名相 ,随缘即道场。’”师便出问:“如何是正觉无名相?”丈曰:“汝还见露柱么?”师曰:“如何是随缘即道场?”丈曰:“今日结夏。”

次参首山,问:“‘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山曰:“家家门前火把子。”师于言下大悟,呈偈曰:“我今二十七,访道曾寻觅。今朝喜得逢,要且不相识。”

后到大阳,玄和尚问 :“近离甚处?”师曰:“襄州。”阳曰:“作么生是不隔底句?”师曰:“和尚住持不易。”阳曰:“且坐吃茶。”师便参众去。

侍者问:“适来新到,祗对‘住持不易’,和尚为甚么教坐吃茶。”阳曰:“我献他新罗附子 ,他酬我舶上茴香 。你去问,他有语在。”侍者请师吃茶,问:“适来祗对和尚,道‘住持不易’,意旨如何?”师曰:“真 icon 不博金 [3] 。”

住后,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邛州多出九节杖。”曰:“谢师指示。”师曰:“且莫作答佛话会。”却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踏著秤锤硬似铁 。”曰:“意旨如何?”师曰:“明日向汝道。”

问:“青山渌水即不问,急切一句作么生道?”师曰:“手过膝,耳垂肩。”

问:“如何是道?”师曰:“车碾马踏。”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横眠竖坐。”

问:“日往月来迁,不觉年衰老,还有不老者么?”师曰:“有。”曰:“如何是不老者?”师曰:“虬龙筋力高声呌 ,晚后精灵转更多。”

问:“如何是学人深深处?”师曰:“乌龟水底深藏六 。”曰:“未审其中事若何?”师曰:“路上行人莫与知。”

问:“古人索火,意旨如何?”师曰:“任他灭。”曰:“灭后如何?”师曰:“初三十一 。”

因作清凉河堰 ,僧问:“忽遇洪水滔天,还堰得也无?”师曰:“上拄天,下拄地。”曰:“劫火洞然,又作么生?”师曰:“横出竖没。”

问:“深山岩崖中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深山岩崖中佛法?”师曰:“奇怪石头形似虎,火烧松树势如龙。”

问:“古人道:‘见色便见心。’露柱是色,那个是心?”师曰:“昼见簸箕星 。”曰:“意旨如何?”师曰:“柳营 节级横阶上。”

问:“如何是道?”师曰:“善犬带牌。”曰:“为其如此?”师曰:“令人惧见。”

上堂:“十五日已前诸佛生,十五日已后诸佛灭。十五日已前诸佛生,你不得离我这里。若离我这里,我有钩子钩你。十五日已后诸佛灭,你不得住我这里。若住我这里,我有锥子锥你。且道正当十五日,用钩即是,用锥即是?”遂有偈曰:“正当十五日,钩锥一时息。更拟问如何,回头日又出。”

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直下看。”曰:“如何是塔中人?”师曰:“退后!退后!”

问:“承古有言:‘只这如今谁动口。’意旨如何?”师曰:“莫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 。”

张茂崇太保 问:“摩腾 入汉,已涉繁词。达磨单传,请师直指。”师曰:“冬不寒,腊后看。”

问:“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万象是物,如何转得?”师曰:“吃了饭,无些子意智 。”

问:“寸丝不挂,法网无边。为甚么却有迷悟?”师曰:“两桶一担。”

问:“有情有用,无情无用。如何是无情无用?”师曰:“独扇门子尽夜开。”

上堂:“春景温和,春雨普润,万物生芽,甚么处不沾恩?且道承恩力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春雨一滴滑如油。”

问:“如何是学人自己法身?”师曰:“每日般柴不易。”曰:“此是大众底,如何是学人底?”师曰:“三生六十劫。”

问:“逐日开单展钵,以何报答施主之恩?”师曰:“被这一问,和我愁杀。”曰:“恁么则谢供养也。”师曰:“得甚么人气力?”僧礼拜,师曰:“明日更吃一顿。”

问:“古人急水滩头毛毬子,意旨如何?”师曰:“云开月朗。”

问:“急水滩头连底石,意旨如何?”师曰:“屋破见青天。”曰:“屋破见青天,意旨如何?”师曰:“通上彻下。”

问:“一处火发,任从你救。八方齐发时如何?”师曰:“快。”曰:“还求出也无?”师曰:“若求出,即烧杀你。”僧礼拜,师曰:“直饶你不求出,也烧杀你。”

示众:“第一句道得,石里迸出。第二句道得,挨拶 将来。第三句道得,自救不了。”

上堂:“五白猫儿爪距狞,养来堂上绝虫行。分明上树安身法,切忌遗言许外生。作么生是许外生底句?莫错举。”

僧入室问:“正当与么时,还有师也无?”师曰:“灯明连夜照,甚处不分明。”曰:“毕竟事如何?”师曰:“来日是寒食 。”

【注释】

[3] icon (tōu)不博金:真正的“ icon ”不输于“金”。博,指以物赌输赢、角胜负。“真 icon 不博金”是当时的谚语,甚言可贵。 iconicon 石,又简称“ icon ”。一种黄色有光泽的矿石,即黄铜矿或自然铜 icon 石似金而非金也。(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又指人造 icon ,指铜与炉甘石共炼而成的黄铜。关于“ icon ”字,旧校本校勘有误,项楚撰写《〈五灯会元〉点校献疑续补一百例》(《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上册)指出:“第一次印本作‘谕’,固误;第二次印本改作‘榆’,亦非。”宝祐本亦作“ icon ”。在佛典里面,还见用“ icon ”造立佛像。《大唐西域记》卷五“羯若鞠阇国”条所载,该国有 icon 石佛像。同书卷七“婆罗痆斯国”条亦载,位于婆罗痆河东北十余里之鹿野伽蓝,有 icon 石佛像。又《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亦出现“林邑国献无量寿 icon 石像记”一项。

【概要】

慈照禅师(965~1032年),宋代临济宗僧。广东南海人,俗姓张。出家后,参百丈道常,继之参首山省念,大悟,嗣其法,为临济宗传人。后游方,历参湖北洞山守初、大阳山警延、智门师戒等。景德三年(1006年),住襄州(今湖北襄樊)石门山,天禧四年(1020年),移住谷隐山太平兴国禅寺,两山徒众多达千人。并交结翰林学士杨文亿、中山刘筠等。天圣十年示寂,世寿六十八,谥号“慈照禅师”。李遵勖为撰碑文。著有语录《石门山慈照禅师凤岩集》一卷。

【参考文献】

《天圣广灯录》卷十七;《释氏稽古略》卷四。

【拓展阅读】
石门蕴聪

(摘自徐文明著、明生主编《广东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

据《天圣广灯录》卷十七《先慈照聪禅师塔铭并序》:始悟于决汝州首山念。念为马祖九世嫡。襄阳虎溪凤凰两山聚千徒。历二纪。天下仰之。予表赐紫方袍。再号慈照。名蕴聪。南海人也。姓清河氏。幼不杂戏。终日习坐。里人异之。自落发。不执爱行书。而自义了。未三十。达宝所。有奇相。

如此蕴聪为广东南海人,姓清河张氏,幼年便终日习坐,不好戏耍,颇有佛缘。出家之后,不执着于经书,而能明其意,亦与六祖有似。他初入江西,参法眼文益门人百丈禅师,后又到河南汝州,参首山省念(927~993年),淳化四年(993年)首山省念入灭之后,蕴聪又南下襄州,参云门文偃门人洞山守初,再到郢州参曹洞宗大阳警玄(941~1025年),又至随州参智门师宽禅师。如此蕴聪虽然得法临济,却历参法眼、云门、曹洞诸宗,故备得天下禅门精华。

蕴聪后来到襄州石门山,景德三年,知州查道请为此门主持,不久,雪窦重显出川南下,至襄州,从蕴聪问道三年。天禧四年(1020年),郡守夏竦请住谷隐山太平兴国禅院。天圣四年(1026年),蕴聪自谷隐退席,驸马都尉李遵勖请到京中,住资国寺。天圣十年(1031年)春入灭,临终有偈:

故疾发动不多时,寅夜宾主且相依。

六十八岁看云水,云散青天月满池。

灭后荼毗之时,无色成焰,舍利无数,灵应极多,观者如市。门人遍布诸方,有果州光普、襄州了同等,特别是俗家弟子李遵勖,作《天圣广灯录》,有名当时,影响后世。

广慧元琏禅师

汝州广慧院元琏禅师,泉州陈氏子。

到首山,山问:“近离甚处?”师曰:“汉上。”山竖起拳曰:“汉上还有这个么?”师曰:“这个是甚么盌 鸣声?”山曰:“瞎!”师曰:“恰是。”拍一拍便出。他日又问:“‘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山曰:“家家门前火把子。”师当下大悟,云:“某甲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山曰:“汝会处作么生,与我说来看。”师曰:“只是地上水碙 砂也。”山曰:“汝会也。”师便礼拜。

住后,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竹竿头上曜红旗。”

杨亿侍郎 问:“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未审在甚么处?”师曰:“敲砖打瓦 。”又问:“风穴道:‘金沙滩头马郎妇。’意旨如何?”师曰:“更道也不及。”

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曰:“上木下铁。”曰:“恁么则罪归有处也。”师曰:“判官掷下笔。”僧礼拜,师曰:“拖出!”

问:“如何是佛?”师曰:“两个不是多。”

上堂:“临济两堂首座相见,同时下喝,诸人且道还有宾主也无?若道有,只是个瞎汉。若道无,亦是个瞎汉。不有不无,万里崖州。若向这里道得,也好与三十棒。若道不得,亦与三十棒。衲僧家到这里,作么生出得山僧圈 icon [4] 去。”良久曰:“苦哉!虾蟆蚯蚓 icon [5] 跳上三十三天,撞着须弥山百杂碎。”拈拄杖曰:“一队无孔铁锤。速退!速退!”

【注释】

[4] icon (huì):同“圈缋”。圈定的范围,圈套。多指禅家接人施设或机语作略。《圆悟语录》卷五:“寸丝不挂,犹有赤骨律在。万里无片云处,犹有青天在。若乃不尽去,未免者也周由。直饶一切坐断,已落佛祖圈缋。到这里作么生举扬,作么生提持?”《碧岩录》卷一,第五则:“只如道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这个时节,且道以情识卜度得么?须是打破罗笼,得失是非一时放下,洒洒落落,自然透得他圈缋,方见他用处。”亦作“圈 icon ”“绻缋”等。(摘自《禅宗大词典》)

[5] icon (bèng):同“蹦”。

【概要】

元琏禅师,生卒年不详,俗姓陈,泉州晋江(今福建省)人,北宋临济宗僧人。他参学时,曾参招庆真觉禅师,在招庆门下做饭,有时间就诵经。有一次,真觉禅师看到他在诵经,就问:“你念的什么经?”他回答说:“《维摩诘经》。”真觉禅师又问:“经在这里,维摩诘在什么地方呢?”元琏禅师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他很震惊,哭着说:“大丈夫汉,被人一问,无话可说,岂不愧哉!”于是,他再到别处去参,一共参了福建地区的五十多位禅师,都没有开悟,这才到河南参首山省念禅师,终于大梧。

白云守端禅师颂道:“空手归时谁肯信?驴驮马载入门来。家家举起火把子,半夜天如白日开。”

佛鉴慧懃禅师颂道:“宝山到日事如何,空手回时所得多,家家门前火把子,明如日月照山河。”

广慧元琏禅师和蕴聪禅师的最后开悟,问的问题一样,首山省念禅师的回答也一样,两人都能言下大悟,所以,撰写《补续高僧传》的明河禅师说:“首山一把火,前烧谷隐,后烧广慧。”

【参考文献】

《续传灯录》卷一。

三交智嵩禅师

并州承天院三交智嵩禅师,参首山,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山曰:“楚王城畔,汝水东流。”师于此有省,顿契佛意,乃作三玄偈曰:“须用直须用,心意莫定动。三岁师子吼,十方没狐种。”“我有真如性,如同幕里隐。打破六门关,显出毗卢印。”“真骨金刚体可夸,六尘一拂求无遮。廓落 世界空为体,体上无为真到家。”山闻乃请吃茶,问:“这三颂是汝作来邪?”师曰:“是。”山曰:“或有人教汝现三十二相时如何?”师曰:“某甲不是野狐精。”山曰:“惜取眉毛 。”师曰:“和尚落了多少?”山以竹篦头上打,曰:“这汉向后乱作去在。”

住后,上堂:“文殊仗剑,五台横行。唐明 一路,把断妖讹。三世诸佛,未出教乘。网底游鱼,龙门难渡。垂钩四海,只钓狞龙。格外玄谈,为求知识。若也举扬宗旨,须弥直须粉碎。若也说佛说祖,海水便须枯竭。宝剑挥时,毫光万里。放汝一路,通方 说话。把断咽喉,诸人甚处出气?”

僧问:“钝根乐小法,不自信作佛。作佛后如何?”师曰:“水里捉麒麟。”曰:“与么则便登高座也。”师曰:“骑牛上三十三天。”

问:“古人拈椎竖拂,意旨如何?”师曰:“骑驴不著靴。”

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家乡有路无人到。”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暗传天子敕,陪行一百程。”曰:“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曰:“无头虾蟆脚指天。”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晋祠 南畔长柳巷。”

问:“古人东山西岭青,意作么生?”师曰:“波斯鼻孔大。”曰:“与么则西天迦叶,东土我师。”师曰:“金刚手板阔。”

问:“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师曰:“开化石佛拍手笑,晋祠娘子解讴歌 。”

问:“临济推倒黄檗,因甚维那吃棒?”师曰:“正狗不偷油,鸡衔灯盏走。”

问:“如何是截人之机?”师曰:“要用便用。”曰:“请和尚用。”师曰:“拖出这死汉!”

郑工部 问:“‘百尺竿头独打球,万丈悬崖丝系腰’时如何?”师曰:“幽州著脚 ,广南厮扑 。”郑无语。师曰:“勘破这胡汉。”郑曰:“二十年江南界里,这回却见禅师。”师曰:“瞎老婆吹火 。”

僧问:“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未审意旨如何?”师曰:“广南出象牙。”曰:“不会,请师直指。”师曰:“番国皮毬八百价。”

上堂:“寒温冷暖,著衣吃饭,自不欠少。波波地 觅个甚么?只是诸人不肯承当,如今还有承当底么?有则不得孤负山河大地,珍重!”

问:“祖师西来,三藏东去,当明何事?”师曰:“佛殿部署 修,僧堂老僧羞。”僧曰:“与么则全明今日事也。”师曰:“今日事作么生?”僧便喝,师便打。

问:“如何是学人用心处?”师曰:“光剃头,净洗钵。”曰:“如何是学人行履处?”师曰:“僧堂前,佛殿后。”

上堂,举: [6] “法眼偈曰:‘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大小法眼未出涅槃堂。三交即不然,见山河与大地,锥刀 各自用。珍重!”

【注释】

[6] 上堂,举 :旧校本标点有误。所谓“上堂,举”,指禅师上堂开示,举出祖师所说过的话或公案,从“举”后开始就要用冒号与引号,这是上堂开示的开始。禅师引用祖师的话要用单引号,然后就是禅师对前面所引的评论与开示。本书凡是出现“上堂,举”时,旧校本标点常有误。

【概要】

智嵩禅师,住并州(今山西汾水中游一带)承天院,又称“唐明智嵩”,首山省念禅师之法嗣。初参首山省念和尚,问道:“如何是佛法的大意?”首山和尚道:“楚王城畔,汝水东流。”智嵩禅师一听,言下有省,顿契佛意。后作三玄偈,呈首山和尚印可。智嵩禅师悟道后,住并州承天寺接众。曾上堂开示云:“寒温冷暖,著衣吃饭,自不欠少。波波地觅个甚么?只是诸人不肯承当,如今还有承当底么?有则不得孤负山河大地。”

【参考文献】

《续传灯录》卷一;《宗鉴法林》卷二十九。

忻州铁佛院智嵩禅师

有同参到,师见便问:“还记得相识么?”参头拟议,第二僧打参头一坐具曰:“何不快祗对和尚?”师曰:“一箭两垛 。”

师问僧 :“甚处来?”曰:“台山来。”师曰:“还见龙王么?”曰:“和尚试道看。”师曰:“我若道,即瓦解冰消。”僧拟议,师曰:“不信道。”

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也?”师曰:“下坡不走,快便难逢。”

汝州首山怀志禅师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三尺杖子破瓦盆。”

问:“如何是佛?”师曰:“桶底脱 。”

问:“从上诸圣有何言句?”师曰:“如是我闻 。”曰:“不会。”师曰:“信受奉行 。”

仁王处评禅师

池州仁王院处评禅师,问首山:“如何是佛法大意?”山便喝。师礼拜,山拈棒。师曰:“老和尚没世界那!”山抛下拄杖曰:“明眼人难谩。”师曰:“草贼大败。”

智门迥罕禅师

随州智门迥罕禅师,为北塔僧使 点茶次,师起揖曰:“僧使近上坐。”使曰:“鹞子 头上,争敢安巢?”师曰:“捧上不成龙。”随后打一坐具。使茶罢,起曰:“适来却成触忤和尚。”师曰:“江南杜禅客,觅甚么第二碗。”

襄州鹿门慧昭山主

杨亿 侍郎问曰:“‘入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时如何?”师曰:“君子坦荡荡。”

僧问:“如何是鹿门山 ?”师曰:“石头大底大,小底小。”曰:“如何是山中人?”师曰:“横眠竖卧。”

丞相王随居士

丞相王随居士,谒首山,得言外之旨。自尔履践,深明大法。临终书偈曰:“尽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

【概要】

王随(973~1039年),北宋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字子正。真宗咸平进士。累擢淮南转运使、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及扬州。入京权知开封府,旋复出知杭、通等州及江宁府。所至有惠政,曾在淮南和江宁救灾。天圣间,由知河南府召为御史中丞。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拜参知政事。景祐二年(1035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所弹劾,罢相。卒于判河阳任上。卒谥“文惠”。

王居士与佛有缘,真宗时,以给事中知杭州,往兴教寺谒小寿禅师,机语契合,竟明大法。曾为长水子璇禅师之《首楞严义疏》注经作序,并删次《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为《传灯玉英集》十五卷行世。临终书偈而逝。

【参考文献】

《宋史卷》三一一;《宋史新编》卷九十七。 f8r8yPemkYIybdfksB9JOgW2fYoW+qDeNZ9/feyyBoHQ088N5y5Lhp3RHFtD57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