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构建美好未来的原动力
——谈小松左京献给小读者朋友的四部科幻作品

孟庆枢

译林出版社推出了世界科学幻想经典作家小松左京的四部面向少年儿童的科幻作品,我读后颇感这些作品选得精准,出得适时。

在我翻译的《SF魂:小松左京自传》中,有一篇由小松左京的二公子小松实盛撰写的既颇有深度,又能积极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致谢词。他开篇就说:“小松左京自1962年作为科幻作家出道,到2011年去世为止,一直在思索人类及其未来的问题,他运用科幻的构思,通过故事不断发出心声。”小松左京是一位文笔雄健、特别善于和读者互动的作家,我想中国的小读者也会很高兴地阅读这位老爷爷所讲的故事。

在阅读上,我们主张的科学阅读包括科幻阅读,它对小朋友成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科学素养提升和想象力开发。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又是孩子未来竞争力的来源;科幻阅读同时还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拥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具备卓越的创造力,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科幻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引导读者脚踏大地、憧憬人生更美好的未来、在精神上做好充分准备以战胜更多艰难挑战的文学,这对于新时代接班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读物。小松左京的这几部作品能够很好地满足小读者的需要。我们不妨从《空中都市》这部作品切入。在小松左京笔下,那座新奇的未来都市的一切都会使小读者在心中生发出奇妙的憧憬和想象力、创造力。这部作品写于1968年,里面的很多奇观在大约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已显见雏形,有些方面甚至已经成为现实。令小朋友感到格外惊讶的是,在那座高耸入云的现代都市里,人们过的是绿色生活,人工智能(AI)已经进入了普通百姓家中,集市政府、电信局、气象台、警察局、新闻中心于一体的“信息中心”给人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让我感到格外欣喜的是,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与大约半个世纪前小松左京笔下的空中都市的卫星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未来都市里,男女老幼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特别是人们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关心爱护,让我们感受到对人的尊重。这不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吗?那里的人们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依然彼此照应,让我们古诗句当中的“天涯若比邻”变成了现实。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在心中萌发出要建造比小松左京笔下更完美的未来都市的愿望,并进行擘画。

他的另外三部作品主要是对人类离开地球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出发、探索人类新家园的幻想。因为大家都知道,从我们现在对地球资源的消耗情况来看,有限的地球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当然,对太空的探索,不仅仅是出于物质上的需要,更是人类创新意识的体现。这种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各种挑战。也许在不同的星系中存在不同的文明,我们对那些宇宙中的未知领域是无法准确预判的。

在《蓝色宇宙大冒险》这部长篇小说中,你们能读到地球人团结一致拯救宇宙的故事。他们被困在“超空间”里,当看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亮点时欣喜万分,这是他们永不会泯灭的乡愁的体现。在这场冒险中,有德国学者、日本教师和学生、非洲土著,还有能够与人友好互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最后这些地球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他们的宏伟目标。

在《隐形生物》中,你可以读到使用各种工具的老鼠背后有着看不见的神秘角色。在微观世界当中,还有没被人类认识到的,但是不可忽视其威力的病原体。这使我想到近年来人类在与各种病毒搏斗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宇宙观。

日本科幻评论家濑名秀明曾为《空中都市》写过一篇导读。他的这篇文章简练生动,以小读者为对象而发,相信他们的家长、老师,以及其他科幻小说读者看了也会产生共鸣。他指出,小松左京让人们认识到,“未来”不是在前方等待我们的既成之物,而是要我们团结一致,用智慧、创新、热情、执着追求去共同创造的,它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我相信,每个小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都会在心中绘出属于你自己的未来图画。这位评论家在导读结尾的时候说:“读者朋友们,你们读过此书之后的感受和心情,在几十年之后,一定会成为你们构建美好未来的原动力!”我给这句话点赞。

小松左京不是专为儿童写科幻作品的作家,但是他所创作的面向少年儿童的科幻作品在他整个人生历程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从小受到浓厚的民间文化、通俗文化熏陶,曾很小就参与演出,多才多艺,是个有表演天赋的童星。

小松左京一直怀着一颗爱孩子、为孩子尽责的心。通过这四部作品,他告诫孩子们绝不要忘记人类历史,不要患“失忆症”。他是经历过悲惨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几次和死亡擦肩而过的少年,在14岁的时候,迎来了日本战败投降。他曾写道:“在我和科幻小说相遇相知时,自己头脑里的‘战争’已经终结,画上了句号。反过来说,战时与战后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假如不曾有那场战争,我不会成为一名科幻小说作家。”纵观小松左京的创作生涯,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小松左京是一位反对战争、批判军国主义、主张和平的作家。

小松左京对人与生命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把少年儿童作为人类未来的锚,这就是他的科幻创作的担当。他懂得儿童心理,知道如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把握分寸,绝不让作品出现“怪味”,在不影响文学性的基础上做地道的科普宣传、科学传播。小读者朋友在看过这几部作品后,还能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在小松左京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普与科幻并非截然不同,它们可以互补;纯文学多年来正在和科幻相向而行,打造一种新型的文学形态。

小松左京用故事引导小读者的想象力飞离地球,直达太阳系,进一步直奔银河系。但是,他永远在脚踏大地、心系寰宇地逐梦。在《日本沉没》《复活之日》等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中都赫然出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字,可以说在当下,他仍然是中国小读者的同行者。

还有一点使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小松左京对宇宙的看法,他是在承继同时代人(如霍金等人)的卓见之后又提出了一系列深入的思考。我在他的启发下进一步大胆想象:是否可以把宇宙理解为大生命,而人类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生命呢?人类的智慧和自我意识是人类和宇宙相互作用的结果吗?我愿意把这一点大胆地提出来,希望与小读者共享。

亲爱的小读者朋友,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你们能听到来自“神舟”飞船上的叔叔阿姨们讲解的太空飞行课。你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上探索,你们很快还会看到我们的月球车将载着我们的宇航员在月球上探险,进行深度科研。伟大的时代在等待你们这些未来的接班人。相信今后会有更多让人惊喜的发现。你们会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为祖国争光!为人类争光!

(孟庆枢,原东北师范大学首批资深教授、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资深翻译家。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开创者。现为吉林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小松左京工作坊”发起人之一。) 91IVc3E1fXvX9rlrfY9Ood5vTszqmut+O9Psoy4W+CBDnfWRvqlpXYPC1K215F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