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走进诂经精舍

章太炎的父亲章溶生在动乱年代,没有在科举道路上获取功名,也没有在世俗官场有所斩获,一生坎坷,郁郁寡欢,人至中年便有点心灰意懒,除了将希望寄托在三个儿子身上,别无他求,有心向佛。

大约为了儿子们有个好前程,所以当著名学者俞樾于1868年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不久,章潜就被邀请参与诂经精舍日常事务的管理,长时期担任诂经精舍监院,成为仅次于山长的二把手。

诂经精舍是19世纪中国最著名的教育文化机构,其创办人为阮元。阮元是乾嘉汉学的重要学者,也是有作为的封疆大吏。1795年,阮元调任浙江学政。两年后,他在杭州孤山南麓建造房舍五十间,选派两浙通经学者集中在那里分纂《经籍诂》。1800年,阮元升任浙江巡抚,第二年,热衷于文化事业的阮元就将编纂《经籍诂》的房舍改造成书院,定名为“诂经精舍”,选聘王昶、孙星衍等著名学者主讲,生员均是经过挑选的青年学子。1809年,阮元因故调离浙江,由他一手打造的诂经精舍从此走向衰败之路,甚至几度停办。1866年(同治五年),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捐资重建诂经精舍,稍后延聘俞樾掌教。诂经精舍由此走向中兴之路。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生于1821年,浙江德清人。185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河南学政等。后因遭人弹劾,免职归里,从此无心仕途,潜心学术,拼命著书,在经学研究领域享有很高地位。

章太炎的父亲章溶究竟和俞樾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他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出任诂经精舍监院,我们也不太知道。我们所能知道的是,他为诂经精舍贡献了心智,也对诂经精舍产生了无法释怀的情感。所以他当1890年初去世前,反复交代已经23岁,且有相当学术功底的章太炎到诂经精舍拜俞樾为师。

诂经精舍不是一般的启蒙学堂,而是一个相当高深的研究院,但凡到那儿拜师学艺,必须已经有了相当学术基础。章太炎过去的23年间,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由于他的父亲严加督促,由于他的外祖父朱有虔的督导,还有他的两个哥哥愈挫愈奋的精神影响,以及他的母亲朱夫人也不是一般的家庭主妇,所以章太炎在进入诂经精舍时,已经有相当的学术基础。

根据章太炎自定年谱排序,他6岁时也就是1873年开始启蒙,9岁时由外祖父负责督导,16岁时外祖父返回海盐故里,他的父亲章浚接手亲白督教,传授了中国学者必修的目录学,并指导他写律诗及科举文字,显然希望这个小儿子能够和大儿子、二儿子一样、用心于科举,获取功名,光宗耀祖。经过几年潜心研读,1883年,章太炎16岁,遂奉父命赴县应童子试。遗憾的是,章太炎在准备阶段过度用功,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总而言之,他竟然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以患眩厥而放弃科举考试。

眩厥就是癫痫,农村人叫做羊角风。这是当时一个非常棘手的疾病,基本上发生在儿童时代,发病时的前兆并不明显,然而发病时,病人往往突然倒地,昏厥过去,不省人事,浑身僵直,或者抽搐,有的持续好长时间,有的则是短暂瞬间。这种病的另一个特点是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这些患病儿童只要能侥幸熬到了12岁,这个病一般就能够不治而愈。

章太炎已经16岁了,竟然患上眩厥,哪还能指望他什么呢。章浚在这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就是活着就好。所以,章浚下令章太炎停止科举考试的复习和准备,允许他自由阅读,随意浏览。也正因为这个特殊的机缘,使章太炎在小小年纪,有机会涉猎史传,浏览《老子》、《庄子》,泛览典文,左右采获。

幼年的章太炎原本就是体弱多病,现在又患眩厥症,让他放弃科举考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其间的因果关系非常明白,绝不是章太炎后来解读的那样,有意识地放弃,主动放弃,更不是因为他意识到异族统治,不愿为伍,只是情形使然,不得不如此,并非有意为之。

因病放弃科举考试的章太炎并没有因此放弃读书,而他自小养成的读书习惯依然得以保持,况且他的家里藏有相当多的图书,于是他此后数年浏览周秦、两汉之书,前四史、《昭明文选》、《说文解字》,以及秦汉诸子,并逐渐认同荀子、司马迁和刘向的学术理念和价值倾向,以他们三人的理念回观古今中外之典籍,建立了会通中外的学术根基。三子以后,又信奉汉代的盖宽饶、三国的诸葛亮、西晋的羊叔子和明朝末年的黄宗羲。章太炎以为这四个的事业虽然不同,名声亦异,然其大要在于知君民之分际,与亲仁善邻之所以长久,而不肯以残夷割剥陵轿元元者,也就是他们四人所具有的民本主义,以及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深深打动了章太炎。

到了18岁,章太炎在伯兄章篾指导下开始阅读唐人《九经义疏》,接着阅读顾炎武《音学五书》、王引之《经义述闻》,以及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由此获知经学门径,一意治经,文必法古。章太炎后来之所以强调语言文字音韵训诂的重要性,就是他在这个时间里的阅读思考,使他深刻意识到不明训诂,不能治《史记》、《汉书》,于是他在《说文解字》、《尔雅》等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工夫。借助于语言文字的研读和知识积累,章太炎将精力转向《十三经注疏》,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将阮元主持编辑的《学海堂经解》、王先谦主持编辑的《南菁书院经解》浏览一遍,对于懦家经典特别清代学人的贡献了然于胸。这两部大型图书就是后来的《皇清经解》和《皇清经解续编》。

或许是因为章太炎将学术兴趣转向清代学者的学术成就,在阅读泛览中注意到了明末清初的异端思想,以及在乾嘉学者内心深处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章太炎在后来的回忆中说由此发生排满的民族主义思想可能稍嫌夸张,但他确实在这个时间里阅读了这些思想资料。

章太炎的眩厥在这些年时好时坏,章氏家族数代行医,也不知道这个病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只是章太炎个人在没有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压力后,反而对随意浏览兴趣盎然,从早到晚,手不释卷,伏而读、仰而思,渐渐产生了独具个性的学术想法,渐渐有了著述之志。这大约就是他的父亲章凌在临终前嘱他前往“诂经精舍”拜俞樾为师的根本原因。在章浚看来,既然章太炎没有办法在科举道路上有所斩获,既然他的兴趣在读书在著述,这也算是歪打正着,那么他就应该投奔俞樾这样的大师,走上学术正途,以免误人野狐禅的邪路。 rZPe/KE0w0UlqB9vlUA4KkT1SuCwloHuTgHMrFlGT2xkT5e7M8zZa4TM7qQonM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