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的快乐从何而来
HAPPINESS AND GO BEYOND

副校长: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

今天的演讲嘉宾是索达吉堪布。堪布196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藏区,年幼时是放牛的牧童,如今是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著名学者。堪布经常在全球大学巡讲,而此时此刻,他正和我们相聚一堂。大家掌声欢迎堪布!

堪布对教学怀有极大热情,他的演讲总会探讨一些教育领域的问题。正因如此,我们邀请堪布来多马西教育学院和大家交流。他今天的演讲主题是“你的快乐,从何而来”。让我们再次欢迎索达吉堪布——

感谢副校长的致辞,也感谢各位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来到今天的课堂,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在座各位都是老师——现任的或将来的,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衡量,你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我今天讲得不一定好,但你们的学习态度的确令人赞叹。

我是第一次来马拉维。在座的很多是男老师,在我们那里,女老师比较多,但你们却有一位女校长——看来,你们这里的教育和我们那里还是有一些差别。

快乐之源:物质,还是心灵?

我小时候因为家里贫困,16岁才读小学。我在23岁出家之前,还读过中学和师范学校,但师范学校没有毕业,因为出家的缘故。

今天的演讲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因为麦克风只有一个 。刚才校长先生说,这里的物质条件跟日本等发达国家没法比。我也有同感,在物质方面,不用说跟日本比,即便是和藏地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但你们这里的人热情善良,天真纯洁,心灵没有任何污染,我非常羡慕。外在的物质条件和科学技术虽然不够发达,但你们内在的精神财富却非常丰富。这种内在的财富,将会给人类的未来增添美好的色彩。大家只要保护好自己原有的人格魅力,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斯威士兰宗教系一位教授说:“西方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是新技术,东方神秘主义给人类带来的是超我精神,而非洲这块大陆带给人类的是做人的方法。”我觉得言之有理。

阿非利加 有54个国家,现在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在关注这块风水宝地。我相信,未来你们这里的科学技术会越来越发达,物质水平会越来越提高。不过,大家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也是巨大的。

什么样的代价呢?人心将不再天真纯洁,不再清净无染,相反,会变得越来越狡诈,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没有良心。外在的环境也不再美好,青山绿水不复存在,矿产资源越挖越空……这是目前人类在地球上面临的最大挑战。

人类为了快乐而发展经济,但经济发展了,却失去了快乐……今天不准备讲这么大的话题,还是围绕“如何让心灵获得快乐”来展开吧。

一位东方老师的心灵分享

在座各位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我自己读师范学校虽然没有毕业,但出家之后一直在佛学院当老师,到现在有34个年头了。我希望把东方老师的一些理念和经验,和各位非洲老师简单分享一下。

1.多变的梦想

刚开始,我并没有想当老师——我的人生梦想一直在变。

在草原上放牛的时候,隔壁一些人放牛比较厉害,我很羡慕。那时的梦想是当一个会放牛的草原牧人。

小学时接触到一位医生,医术和人品都很好,我的梦想变成了当一名好医生。

读中学的时候,一位木匠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于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想的都是当木匠。

后来我考上了师范学校,在那里遇到了一位教书三十多年的老师,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之后,当老师才真正成为我的梦想。

我昨天到这里的时候,也听到一些类似的故事。刚开始,学校周围有一些工地,看见施工人员赚的钱比较多,很多同学就想将来做这个;后来发现老师的工资还要高一些,又想当老师;后来又发现,老师居然还可以出国,能挣更多的钱,大家便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出国。可见,同学们的梦想也在不断地变化。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什么肤色,什么种姓,什么宗教,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受金钱的诱惑,或受不同价值观的引导,梦想经常会发生变化——( 突然停电。稍后,发电机开始运行,噪音很大。 )也许你们只听得到发电机的声音,听不到我的声音。不管怎么样,时间很珍贵,我坚持讲下去,希望你们也坚持听下去。

2.为师之乐

作为一名老师,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免费给学生上课,从来没有领过工资。课多的时候,有时候一天讲三四堂——像今天,上午去监狱讲课,下午在这里,晚上去孤儿院,有时一天甚至会上五六堂课。除了出门在外,我在佛学院基本上每天会不间断地讲一堂课——这是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

我认为,当一名老师,无条件地将自己懂得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是最好的人生选择。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以带领千千万万的人到达智慧、慈悲和道德的宝洲。每一位老师都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这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

3.若为金钱,千万别当老师

可是,我们那里很多老师却纷纷转行。为什么呢?为了金钱。如果公务员的工资高一点,他们就去考公务员;如果企业聘请的薪水多一些,他们就到公司上班。因为生活的逼迫,或者受金钱主义的影响——如今金钱主义盛行,没有钱寸步难行,很多人都没有兴趣当老师。只要有机会转行,宁可放弃可爱的学生和美好的校园,而选择有金钱、有地位、有各种待遇的工作。

有些老师虽然没有离开学校,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教育事业没有热情,对教学活动没有兴趣,对孩子的关心和热爱更是微乎其微。只是为了一份工资,消极地待在学校里面。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生若不好好治病,会对一些病人的康复有损害;一个单位的职工不好好工作,会给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损失;而一个老师如果不好好教书,他班级里的六七十甚至上百个学生的一生都将遭到损毁,因为他们只有一次青春。所以,教师这个职业,如果做不好,会非常危险。

老师对教书没有热情,讲课就不会有感染力,学生听起来就觉得枯燥,没有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即便在这个老师座下听过很多年的课,也学不到什么知识。现在很多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在缺乏热情的情况下,还可以保持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工资,满足于表面应付,工作效果肯定不好。

我在自己的家乡建了一些学校,一共有两三千个学生。这些学校中,有些老师非常优秀,甘愿放弃自己的一切,一心为学生付出;也有些老师则非常非常差劲,什么课都教不好。

我经常跟他们讲:如果你们对上课没有兴趣,最好不要来这里当老师,去当个木工、电工都可以。可是他们却跟我说:如果不当老师,就没有薪水;没有薪水,就没办法生活。很多人当老师只是为了一份工资。

4.优秀老师的窍诀:爱与热情

你们如果愿意当老师,我建议大家看一下《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 Marva Collins' Way )这本书,它是关于如何做好教育的,里面有很多引导学生的方法。作者马文·柯林斯 是美国非常著名的教育家,她1936年出生,2015年离世。里根( Ronald Reagan,1911-2004 )与老布什( George H. W. Bush,1924-2018 )两任总统都曾亲自请她当美国教育部的部长,但她不愿意,理由是她热爱教育,只想一心一意地当老师——她对当官和挣钱都没兴趣。

她的教育窍诀只有一个:用心接纳每一个学生。因为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不像我们有些老师,成绩好的喜欢,成绩不好的就不喜欢。她有一句名言:“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成功者。他们需要的是,有一个特别的人相信他们,激发出他们最好的一面。”

这本书很有启发性和参考价值。我建议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看一看,学习一下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我的家乡也有一位优秀的老师。她虽然没有马文·柯林斯那么伟大,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但她的精神却同样可贵,同样令人钦佩。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她每个礼拜六和礼拜天都坚持给学生补课,从来没有间断过。

由于她工作认真,教学成绩很优秀,被提拔为副校长。后来,她却亲自到教育部门恳求,撤销她副校长的职位。领导刚开始不同意,她恳请了两三个小时,终于如愿以偿。后来,我邀请她到我的学校当校长,她也同样不愿意。她说,她只想当一个平凡普通的老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我想说的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优秀的老师在发光。希望你们也能成为这样优秀的老师。

快乐从何而来

以上讲的是如何当一名好老师,接下来讲“我们的心如何获得快乐”。

1.老师的人生最快乐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当老师是最快乐的。我的人生本来有更多的选择,但我都没有兴趣。我觉得老师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之光,遣除孩子心灵的黑暗,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老师就像一盏灯,而且这盏灯能够传递。从时间上讲,可以是千秋万代;从空间上讲,可以遍及十方——一位好老师能够桃李满天下。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认为有钱很快乐,有人认为相貌端严很快乐,有些人认为拥有爱情很快乐,但是我觉得,喜欢学习、喜欢教书,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快乐的。我想,在座的各位对老师这个职业也应该充满兴趣和热情吧。

2.快乐的名字叫知足

人人都在追求快乐,追求幸福。实际上,幸福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它的名字叫知足。可惜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

当一个人有10万元时,会觉得有20万更快乐;开上普通汽车时,会认为开高级汽车更快乐;没有伴侣时,会认为拥有甜蜜的爱情最快乐。可是,一旦真正拥有这些东西,却不一定真的能快乐,因为人心是很难满足的:20万前面还有30万,高级车上面还有更高级的车,爱情的甜蜜期一过,也就不甜蜜了。

我在非洲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人们在快乐地跳舞,听到人们发自内心的笑声,感受到人们真正的欢喜心。这些快乐,都跟物质无关,而是因为有一颗知足的心。将来大家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时,内心的这些快乐也许会逐渐消失。

3.平静的心灵,藏着快乐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老师,你觉得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你们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答案都可以。

(堪布与现场互动……)

刚才,有两位老师回答了我的问题。一位老师说“赚钱”,另一位认为是“心灵平静”。我比较赞同第二位老师的答案。

心灵的平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你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管是非洲、美洲,还是亚洲,都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感受由内而外的快乐。这是最容易得到的快乐,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一颗心。

4.钱越多,离快乐越远

那么,有钱人会不会快乐呢?我这一生,遇到过很多非常有钱的人,但这些人里面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快乐的。

维持基本生活确实需要金钱,但金钱并不是越多越好。随着金钱越来越多,压力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大,痛苦也会变得越来越深。如果认为金钱是一切幸福的根源,那你可能很难得到幸福,因为这个观点根本就是错误的。

佛教里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一天,三个年轻人去见著名的无德禅师。禅师问他们,世界上最让人快乐的是什么。一个人认为是金钱,另一个认为是名声,还有一个认为是爱情。无德禅师反问:“这个世界上,有人同时拥有金钱、名声和爱情,可依然闷闷不乐。这是为什么?”三个年轻人无言以对。

当我们贫穷的时候,会希望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因为我们发展教育、加强环保以及提升各方面的理念,都必须以相应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但是,追求物质要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物质带给我们的,就不再是快乐,而是痛苦。

5.人生,因意义而快乐

在座的各位老师,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满腔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跟其他一些地方比起来,你们这里经济比较落后。而发展经济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才,人才的根源则在教育。你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每天都要面对那么多学生,一定要用正确的理念和方法,把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开发出来,努力为国家培养人才。

当然,作为一名老师,日日夜夜为学生操劳,默默无闻,工资又低,的确非常不容易。但我刚才讲了,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甚至对整个人类的未来而言,老师这个角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当一名老师是最好的人生选择。这样的人生,会因为有意义而变得精彩,并充满快乐。

6.苦难的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落后、资源匮乏、卫生条件不佳等困难和障碍,对我们的人生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美国一位联邦法院的官员,在他16岁儿子的中学毕业典礼上,应邀以家长身份发言。他的发言很耐人寻味,因为在他的发言中,没有“愿你们将来工作顺利、财源滚滚”之类的美好祝词,而是祝孩子们在人生旅途中多经历一些不幸、障碍和痛苦。 这样的观念,一般人很难接受,但的确很有深意。

大多数人都认为,所谓的幸福人生也好,优质教育也好,一定意味着占有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多的钱财和更高级的物质享受。似乎只有具足这些条件,人生才会过得更好,教育才能做得更成功。

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幸福的人生和成功的教育不一定来自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享受。也许,在人生最贫寒的时候,学习效果反倒是最好的。

我以前在世间学校读书也好,在佛学院读书也好,学习条件都特别差。早期的佛学院没有电,也没有公路,晚上看书全部是在月光下——因为没有点灯的钱,只有借月亮的光。我们那一批学生,生活都非常贫寒,但大家的学习成绩都不错。当时的环境如果像现在一样,电视、电脑、手机样样俱全,各种社交媒体狂轰滥炸,我们的学习可能也搞不好——就像现在很多国家的“富二代”那样。

我是一个经常周游世界、走访各国大学的“云游僧”。我看到,不管是在澳洲也好,美国、英国也好,大学里都有一些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学生,开豪华轿车,穿名牌衣服,经常在酒吧、网吧流连忘返。对于一个学生来讲,这些行为不一定合适,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可想而知——并不优秀。虽然我看到的不是全部,但这种现象的确比较常见。

相反,从贫穷家庭走出来的学生,因为懂得刻苦学习,学业往往非常非常棒。人类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经过了诸多苦难和磨练才变得伟大而耀眼的。很多高端的科技成果,也是科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刻苦钻研,饱受艰辛和煎熬之后才逐渐获得的。

因此,当大家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金钱上的时候,我们如果懂得独辟蹊径,到金钱的背后去努力挖掘,会找到更有价值的文化、智慧和幸福。

终生为师,终身快乐

非常荣幸今天能跟这么多老师一起交流,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我老师那样的人。

我的老师叫晋美彭措法王,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老师。他从十五六岁开始给学生上课,一直到71岁示现圆寂,一生都在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

他离开我们已经15年了。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几年时间里,虽然眼睛已经看不见,但仍然坚持讲课。他提前让人把要讲的课录下来,课堂上放一段录音,然后他讲一段;再放一段录音,再讲一段。他一生讲了五十多年的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没有间断过。

一生讲五十多年的课,这是非常伟大的成绩。我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很难说。不过我自己在心里制定计划:讲不了五十多年,能不能争取讲四十多年?

作为老师,我们没有其他的目标,就是一心一意让所有学生都学好,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遗憾的是,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更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点。

在学校里表现一般的学生,将来的人生也许会非常成功。乔布斯 、美国总统罗斯福 等,在学校里的成绩都是不及格的,在常人眼里是“非常不成材”的一类学生,但后来他们的潜力逐渐开发出来,成就了非常优秀的人生。

我个人在教学方面最主要的特点,一是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信心,二是对教育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对教育感兴趣,所以讲的课有一定的感染力,能让很多学生听明白。现在很多老师缺乏激情,缺乏感染力,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从开始当老师到现在,我的身体虽然越来越老,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兴趣,却越来越大,越来越浓。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这一生,只要没有闭上眼睛,就要坚持把老师当下去,最后以老师的身份离开这个世界。

希望在座的老师们也对教育充满信心,立志终生当老师——这是我唯一的希望,也是各位快乐人生的源泉。

现场互动

问:您一开始想成为一名医生,后来想当一名木匠,最后您想成为一名老师。难道前两个职业不能带给您幸福感吗?

堪布:老师是改变人类心灵的人,而木匠改变的只是物质,注重的是技术。当然,当木匠或其他技术工,也很重要。所以我也曾想过:这里要是有一所技术学校,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收益,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每个人的兴趣其实都不相同。我不否认,有人觉得当医生快乐,有人觉得当军人快乐,也有人觉得当木匠快乐。我以前也做过一些木匠活儿,但做得不是很好,没有成就感。所以从我自身而言,不愿意当木匠,只想当老师——当心灵的老师。我觉得当心灵的老师最快乐,最有幸福感。

问:您在演讲中提到,您工作了30年,却没有任何薪水,那您生活中的物质需求如何解决呢?

堪布:如果物质太缺乏,确实很难维持生活。不过,如果只需要吃饱穿暖,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实际上,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用心来把握和操控。你们这里资源非常丰富,可是,如果你们不知道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去开发利用,别的民族和国家很有可能会伸出手来,“帮”你们开发,“帮”你们利用。所以,在座的老师一定要教年轻人学会技术,让他们懂得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否则,当地人一直懒惰,却让别的国家和民族过来利用你们的资源,非常可惜。我们要发展经济,满足物质需求,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

问:为什么佛教会和功夫之类的暴力行为有联系呢?

堪布:佛教有很多分支,比如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等。你提到的功夫,一般是汉传佛教某个支派的部分修行人所行持的一种修行方法。

佛教有寂静和忿怒两种修行。寂静的修行,表面上看起来特别温和柔顺,就像大家看到的佛菩萨像那样。而忿怒的修行呢,会拿着棍棒、刀枪等各种各样的兵器。但修行人不会真的拿这些兵器去害人,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让那些性情野蛮者的心得到平静。这是一种降伏方法,也就是修行人以自己外在的恐怖形象,去降伏某些野蛮粗暴的人,平息他们内在的烦恼。

大家学了佛教寂静和忿怒两种修行的道理后会明白,不管外相上是寂静还是忿怒,修行人内心的慈悲和寂静,从来没有离开过,一直都在。

其实佛教里面的忿怒相有点类似于非洲的舞蹈面具。非洲的原始民族非常善良,但大家在跳舞的时候,会按传统戴上各种动物的头像,有的甚至非常恐怖。人们在观看这些舞蹈表演的时候,有时候感到恐怖,有时候心生欢喜,有时候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但不管怎么样,这些面具改变不了跳舞者善良的本性。

所以,每一个民族的传统也好,每一个宗教的历史也好,它们呈现出来的舞蹈或形象跟我们平时的心态不一定完全相应。为了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它们在舞蹈动作或形象装扮上,有时会显得夸张或特别,但这并不代表表演者内心的真实状况。

问:非常荣幸邀请到您这样的大德。请问,佛教的基本准则有哪些?

堪布:佛经中有一句话:“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最重要的教理。

意思是说,我们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诸恶莫作”。不能干坏事,包括不能杀人、偷盗、邪淫以及说大的欺骗别人的狡诈之语等。总之,凡是伤害别人的事,都不能做。

其次是“诸善奉行”。我们要积极地做善事,包括行持十种善法,努力地奉献自己,去帮助所有的人类,乃至所有的有情众生。

第三个是“自净其意”。我们不要经常被欲望、嗔怒和愚痴等各种负面情绪搅乱内心的平静,而应该时常保持简单快乐的心态。这是佛教的三个基本准则。

佛教跟其他宗教一样,都提倡爱和慈悲。但除此之外,佛教还强调内心的平静。这就是我所认为的佛教,也是佛陀亲自定义的佛教。

问:我对您的穿着很感兴趣。之前听说您要来马拉维,我还以为您会穿西装呢。我想问的是,在马拉维怎样加入佛教?如果有兴趣,怎样才能出家?

堪布:我不建议看到出家人穿的衣服好看就马上出家。

出家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事。真正的出家是因为看破了世间的很多事情,然后才去一心一意地修行,一心一意地饶益众生。不经过深思熟虑就出家是一种草率的行为,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

如果你经过思考,真的打算出家,阿弥陀佛中心的慧礼法师经常到这里来,到时可以去找他。汉传佛教跟藏传佛教虽然穿的衣服不太一样,但出家的仪式和方法基本相同。你可以去慧礼法师和其他几位师父那里剃度。

副校长:

我代表校长对堪布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今天下午他带给我们引人深思的演讲。

堪布在演讲中提到,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这份责任带来的荣耀;老师是光,可以照耀学生的心灵;老师是灯,可以代代相传,也可以学生满天下;老师必须对学生充满信心,对教学充满热情……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满怀热情,因为我们的热情会传递到每一个学生。而且,只有我们满怀热情,学生才会享受课堂,享受知识。这一点,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同时,我们还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金钱确实是生活的必需品,这一点我们无法反驳,但金钱不能成为我们人生唯一的目标。因为,作为老师,我们承担着比挣钱更为重要的责任!

真心感谢现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也再次感谢您,索达吉堪布!

把自己当作别人,

把别人当作自己,

把别人当作别人,

把自己当作自己。 KhyZA+RqtemODNDG1/7UdvoG36ocYTuV8YCgTX5P6vx1Jr4+aJeQJWzHsiQ+9g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