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善心厚德
——佛教的财富观与传播
KINDNESS AND MORALITY: 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WEALTH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星期八文化交流中心”,非常有幸能在这里与各位结缘。

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媒体人、企业家、商界领袖。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大家创造了很多的财富,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却感觉内心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并没有随之提升。也就是说,随着财富的积累,我们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发展并不平衡。

那么,如何才能让二者达到圆融、圆满呢?为此,我们特意请来一位著名的智者、学者——索达吉堪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堪布的开示!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在座各位大多是商业领袖、媒体人,以及传媒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刚才,有些人分享了他们的成功之旅,有些人分享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虽然我可能讲不出非常深刻的道理,不一定能给大家带来启发,但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一些问题。

合理分配财富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佛教的财富观。佛教分为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内容包罗万象。所以,这个话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讨论,很难在短时间内讲清楚,但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和经验,也许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从宏观层面来看,如今这个时代确实很需要佛教的财富观,因为佛教中获取和分配财富的方法非常合理。佛陀在《阿含经》中讲到,我们的财富最好能分成四份:一份用于日常生活;一份用于做慈善,回馈社会;一份存起来以备急需;还有一份可以用于做生意、投资、科研等等。其实,这种分配方式很有必要。

很多年轻人在创业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所有的财产投入进去,但到最后可能无法从中获益,日子也会过得拮据,这恐怕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我认为大家有必要做好财富的分配。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常。目前来讲,你的人生可能非常成功,但再过一两年,你的处境也许会变得很悲惨。因此,大家最好有一定数量的存款,以备不时之需。这样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都无有畏惧、无有忧虑,会有一种安全感。

现在很多企业家认为,他们的财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因此并不热衷于回馈社会。当然,一个人财富的多少,往往与他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的协助。如果你赚到钱之后,没有回馈社会、广做布施、多做慈善,那到了一定时候,这些财产也许靠不住。

所以,我建议大家做好财富的分配。一部分可以存起来,另一部分可以用来做慈善,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病人、穷人,还是学生,对这些人而言,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笔资助,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对每一个企业家而言,有生之年积累的这些财富来之不易。为了让这种福报长存下去,大家一定要学会布施。现在有些人喜欢把钱都存起来,一点钱也不舍得花,这不是一种正确的财富观念。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有钱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财富的价值。

福报决定际遇

很多人经常讲,发财靠运气,只要恰当地抓住机遇,就可以一夜暴富。一个人的成功,确实有运气的成分,但运气跟我们的主观愿望没什么关系,否则谁都可以碰一碰运气了。从佛教的角度讲,所谓的运气其实是一种善业力。我们在今生、前世或前前世的某一时刻,积累了福德资粮的善因,再加上今生的努力,所以才拥有了现在的财富。如果单纯靠运气的话,也不需要努力去争取了,反正成功是靠运气而已,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无论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多行善事,多种善因。今天种下的种子,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开花结果,这个方法才是获得成功最关键的一环。

对于这样的因果规律,很多人都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早知道事情会这样发展,我可能已经成功了”“早知道要跟这些人合作,我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很多人喜欢用这种“早知道”的口吻来感叹自己时运不济。事实上,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我们每个人都行过善、做过恶,而善恶业力量的不同,导致了每个人的命运也不同。对此,大多数人应该深有体会。

以因果看今生

当然,有些企业家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有非常深刻的认知,这对于当前的社会而言很重要。有些人不认可这种观点,他们就像《道德经》中说的那样:“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所以,提到善恶因果的时候,如果有人不相信也没关系。当他们遇到特殊转折或重大灾难,甚至处于生死关头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我这次是不是没办法翻身了?”“我是不是以前做了什么坏事?”“我是不是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这个时候,他们自然而然会相信因果轮回的存在。有些人,当他们风光无限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任何信仰;而当他们处境艰难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思考。

由此可见,诸事顺遂的人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古人也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以,我们有时要给人生留一个缺口。对于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每一次的遭遇和坎坷,都是一堂宝贵的人生课程。如果能很好地从中吸取经验,这些遭遇就会变成机遇。佛教中经常讲:“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意思是说,我们所遭遇的亏损,乃至别人的嫌弃、诽谤、轻蔑,都有值得接受的一面。

有些人可能认为:“如果我总是默默承受失败以及别人的诽谤,那我以后在社会上就没法抬头做人了,人人都会践踏我。”其实并不是这样。要知道,这句教言背后有着深刻的因果规律。如果我们在别人面前太过于高调,福报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如果我们在别人面前保持低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社会,就可以快速地积累福报。

因为前世的一些因缘,我们可能暂时会遭受痛苦和不幸,但今天积累的善业,一定会在未来得到好的结果。正如佛教中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说,一个人前世的所作所为,通过今生的状态就可以了知。比如:如果今生财富圆满、相貌端严、地位尊贵、身体健康,这一切都说明你在前世造作了很多善业;如果今生感觉时而快乐,时而痛苦,生活总是大起大落,这说明你在前世造作了很多杂业。杂业是指前世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所以今生的生活经历会比较复杂。

总之,今生的所作所为会决定后世的感受。如果今生一边做善事,一边造恶业,来世很可能就一会儿感受快乐,一会儿感受痛苦;如果一直只做善事的话,那将来收获的只有快乐。

从多种角度看世界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只是佛教的一种观点,对此并不相信。但不相信也没关系,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未必每个人都能接受,但不接受也可以听一听。如果觉得有道理,就可以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果觉得没道理,甚至还有点排斥的话,也可以理解。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应该用多维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是只用一种方式,不然思想就太过于狭隘了。比如,人生的快乐和痛苦,既可以通过宗教思想来观察,也可以通过哲学方法来分析。每个人所关注的焦点,看待问题的角度,很难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正是因为大家站在不同的维度,我们的研讨才变得更有意义。

我个人而言,在刚开始学佛时,只关注佛法的学习;后来发现,除了佛教的观点以外,还应该从多个维度来看待这个世界。虽然我不是学哲学的,也不是学量子力学的,但我对这些专业都抱有好奇心,也在尝试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观察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当中。如果只看眼前的问题,缺少长远的眼光和思维,恐怕很难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他们承担着很重的社会责任,因此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尤其是这个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按理来讲,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应该退休了,包括我以前的很多同学都已经退休了。但我觉得大家还不能退休,应该尽力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合理利用新媒体,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现在这个世界变化特别快,知识传播的方式和速度也不断更新。从媒体方面来看,很多传统媒体已经被短视频等新媒体逐渐取代了。面对新形势,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需要做出改变,否则可能无法经营下去。据我所知,很多企业也在思考转型的问题。当然,在转型的过程中,既有很大的挑战,也有很多的机遇。不论失败还是成功,我们都要有一颗坚定的心——按照佛教的说法,就是要有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如何才能做到如如不动呢?最好是心中有一种信仰。如果没有信仰的话,也可以只是一种兴趣爱好,或是依靠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研究宗教。虽然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但在寻找精神归宿的时候,应该依靠自己的智慧,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判断,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用好手中的财富

这个时代变化非常快,以往几百年、几千年才会发生的变化,现在几个月、几天内就有可能发生。这就是佛教中讲到的“诸行无常”。也就是说,一切万法都在刹那刹那地变化,这在生活中也可以见到。比如,很多有福报的企业家,就是从十年前的身无分文,变成了今天的身价过亿。但再过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这个很难说。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有福报的时候,多多积德行善,否则这种福报可能维持不了太久。

按照佛教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德因缘。这种福德,就是人们常说的“厚德载物”,也可以说成“厚善载物”。如果福德深厚的话,无论是财富多还是名声大,都可以承受得住;如果福德浅薄的话,即便暂时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可能也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比如:有些人彩票中奖一夜暴富,最后却妻离子散;有些人以不正常的手段官运亨通,最后却身陷囹圄;还有些人在生意场上超越很多人,最后却沦落街头,变成特别可怜的人。一般来讲,这些都是福报不够的表现。

事实上,我们的福德就像一艘船。如果这艘船的质量好、体积大,就可以承载很多物资;如果质量差、体积小,装的东西越多,报废就越快。所以,每个人的“船”都有一定的承载量,这跟我们的福德有很大关系。只有不断地做善事,积累更多的福德,才能让它继续航行下去。

我们现在所做的善事未必当下就能成熟。事实上,现世现报是极少数的,大多数都要在下一世,甚至下下世才能成熟。但只要我们一直坚持做下去,以后肯定会感受善报。就像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 Rockefeller family ),兴盛了好几代,可能就与他们世代重视慈善事业有关。虽然民间流传着“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我并不是特别认同。当然,如果一个家族不重视慈善,它的财富很可能就没办法传承下去。所以,当我们拥有财富和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回馈社会。

我经常做一些助学、扶贫。每当把钱交到贫困学生的手里时,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觉到,有钱真的很好,能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每当把钱捐给那些身患绝症却又看不起病的人时,我也会觉得金钱确实很有用。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用好手里的财富,很可能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有些人可能认为,佛教提倡知足少欲,把财富比喻成毒蛇,强调修行人要远离,怎么又说财富是好东西呢?事实上,从佛教的角度讲,财富本身没有善恶之分,要采取中道的态度。佛教也认为,财富用得好可以利益无量的众生。即使比较保守的声闻乘,也承认金钱可以帮助众生。我们可以看到,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的很多寺院,一直都在做慈善事业,并且做得非常成功。实际上,佛教反对的,是对财富的过度贪求。如果欲望永无止境地发展下去,财富反而会增长相续中的贪心、傲慢心、嫉妒心等等。很多人也是因为有了钱以后才家庭不和、工作不顺,发生各种各样的不幸。所以,当我们拥有财富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小心谨慎,不能因此增上贪心和傲慢心,否则这种福报恐怕难以维持太久。

善心带来善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佛教中经常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有些人对此并不承认,但它背后蕴藏的甚深道理,值得每一个人深思。依靠这种高尚的品质,我们不仅可以在今生有所收获,而且还可以照亮未来的方向。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讲到有一个美国人的妻子病得非常严重,他们去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治好。后来听说中医很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他们就来到了中国。这个美国人生活并不富裕,但因为要和医生沟通,所以就花很低的报酬在外国语学院请了一个学生做翻译。这个学生的家境也比较困难,并且他的母亲还生病了,他就到处找翻译的工作。没过几天,同学给他介绍了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但他思考后还是决定继续帮这对美国夫妇四处寻医问药。

最后,那个美国人的妻子还是不幸去世了。他回国之后,事业发展得很顺利,甚至要来中国开连锁店。当他想要找一个中国人做代理时,自然就想到了当年帮他的那个大学生,觉得他为人真诚、心地善良,于是就高薪聘请了他。

无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依靠一颗善心,的确可以做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即使它没有立刻带来很大的改变,但在下一世或者下下世,一定会带来回报。就像种下毒药的种子,以后一定会长成毒药;种下妙药的种子,以后一定会长成妙药,这就是一种无欺的因果关系。刚才,我和一些人有过短暂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对因果哲理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一点非常好。

在此,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多行善

希望企业家们能重视回馈社会,多做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我刚才听说,在场的企业家当中,有很多人热衷于做慈善,希望大家能一直坚持下去。我个人认为,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利他。但有些人觉得升官发财才有意义,有些人觉得长相漂亮才有意义,有些人觉得爱情美好才有意义,还有些人觉得追求文艺才有意义。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相同,但从整个人生而言,我们一定要去帮助他人、利益众生。这是大乘佛教的精髓,也是全世界公认的社会价值观。

在座各位都是非常了不起、非常有福报的大德,就像《了凡四训》中所说:“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有了这样的福报,我们应该尽力去饶益众生。

第二,懂无常

虽然现在大家在某些方面特别有福报,但将来会不会发生无常?这个也不好说。因此,我们应该对无常有所思考。

在佛教里面,最重要的哲理就是无常,包括生老病死的无常、人生事业的无常等等。如果我们有无常观的话,当无常出现的时候,心里就不会太痛苦。有些人一生特别多灾多难,但他就像一个了不起的修行人一样,能够坦然地面对,其实这种态度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每天能够观修无常,慢慢就会获得轻松自在的人生,这也是一种修行的成果。

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应该多学一点无常。大家毕业后就会发现,原来社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很多人幻想着,毕业以后要如何创业、组建家庭,内心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一旦步入社会,也许这些梦想就会被现实逐个击碎。如果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到时候会选择走什么样的路也很难说。暂时来看,大家可能觉得观无常没多大的必要,但长久来看,了知无常的真实意义非常重要。

第三,信因果

希望大家相信因果。事实上,因果法则并不是按照凡夫人的分别思维来建立的,它的内涵非常深奥,难以想象。我听说有一位美国科学家,曾经尝试用布施巧克力来说明因果不虚的道理,大家有机会可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不论如何,我们都要遵守因果规律。当然,因果法则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虽然很难彻底了解它的规律,但只要我们心存善良,尽心尽力地做事,行为如理如法,即便遭遇一些不太让人满意的状况,最终也会像杲日从乌云中出现一样,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

第四,减烦恼

最后,希望大家能学习一些佛法。如果你的身份不太方便,也可以用研究的方式去学习。实际上,任何宗教都可以研究,任何人也都可以研究。大家可以研究之后,再决定信仰哪一个宗教。事实上,不论是佛教还是其他正信的宗教,都对人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依靠物质来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恐怕有些不切实际。有时候,物质条件越丰富,内心反而越痛苦。从我们现在的生活来看,各种吃的、穿的、用的,基本上应有尽有。但我们的内心是空虚还是充实呢?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没有一种满足感,物质越丰富,欲望就越大,烦恼也就越重。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运用一些佛教的修行方法,尤其是禅修,会对整个人生有非常大的帮助,包括拥有健康的身体、平稳的心态,以及和谐的家庭等等。

没有信仰的人可能认为,我这是在宣传佛教。事实上,如果佛法对众生没有利益,传教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但如果佛法的确对人的心态、生活、工作都有利,那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去了解一下。有信仰的人,可以加深信心;没有信仰的人,可以作为研究的方向。这样一来,你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无论是面对国内外的不同形势,还是面对自己家庭和工作的各种变化,你都能用一种淡定心、快乐心去面对。我个人认为,这是最宝贵的一种财富。

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只要还是凡夫人,相续中就会有烦恼和痛苦,我们最好是通过修行来解决这些。

现场互动

问:我以前很喜欢去寺院里做供养,但总有一种“花钱买踏实”的感觉,后来开始喜欢拿钱做慈善,就很少去寺院了。另外,不论谁需要帮助,我都会直接捐钱,虽然心里也有一点怀疑,但从来没有调查过,这样做对不对?

堪布:做供养和布施本身都是很好的行为。在大乘佛教中,经常会讲到六波罗蜜多,即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和智慧,而布施是其中的第一个。事实上,供养寺院和布施乞丐都很重要。而有些人不愿意布施乞丐,觉得他们中有很多骗子,这也可以理解。

如果对三宝有信心,可以供养寺院或出家人;如果没有信心,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回馈社会。我个人认为,做布施的时候,最好先对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而且有必要亲自去核实情况。否则,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将来很可能会生起后悔心。因此,选择合适的布施对象很重要。

有些人不愿意做财布施,或者根本没钱做布施,这也没关系。《杂宝藏经》中提到,布施有七种,包括身施、言施、心施、颜施、眼施、座施和房施。其中,身施是指身体力行地去帮助别人;言施是指赞叹别人的功德,不说别人的过失;心施是指对别人有恭敬心、欢喜心;颜施是指经常面带微笑,待人和善。

如果我们有能力用金钱去做供养、布施,这当然很好。但是,在布施的过程中,最好不要产生后悔心,同时还要用智慧去观察,否则随意地做布施,这样也不是很好。

问: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听了您的开示后,我对佛教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信心,请问如何才能皈依?

堪布:如果有信心的话,可以自己找一个皈依师,因缘具足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佛教的仪轨皈依。

问:我是一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佛教中经常讲要随缘、放下,我知道这不是说不努力,其实创业圈中也有“不争是傻子,死争是大傻子”的说法。请问争与不争、放下与不放下的标准是什么呢?

堪布:有关不争、放下和随缘的道理,在禅宗和密宗中都有提及。就像你说的那样,佛教并不是让人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如果把布施、持戒等六波罗蜜多全都放下,修行也就无从谈起了。

“随缘”和“放下”属于禅宗术语,是比较高的一种修行境界。包括“四大皆空”“一切都不执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词也是如此。一般来讲,在现实生活中,该行持的善法要去做,该断除的恶业要去断。不论是工作还是修行,该做的事情不能随意放下。当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随缘、放下。

事实上,佛教中的一些个别词句,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引用。但现在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把这些词断章取义地用在生活里,其实这并不合适。如果遇到对众生有利的工作,还是要去争取一下。

前段时间,我讲了一部有关“生活佛教”的经典,叫做《佛说善生经》 。其中讲到,不管是敬养父母,还是处理亲朋好友的关系,或是从事有关农业、工业、畜牧业等工作,都应该尽心尽力地做好,这是佛教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要知道,如果能安住在法界的光明与空性无二无别的境界里,自然会放下一切,做到不执著。但我们不能用佛教中一两个词来代替所有,这不太合理。

问: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吃素已经大半年了。但我平时要做一些采访工作,在见嘉宾的时候,对方会非常用心地为我准备一些食物,但基本不是素的。我不知道是该拒绝他们,坚持茹素的习惯,还是随顺他们?如果不得不吃肉的话,有什么咒语可以化解?

堪布: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于没有条件完全吃素的在家人,汉地很多高僧大德提倡吃肉边菜。至于咒语的话,我以前是看过一个咒语,但记不太清楚了,你们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很难做到完全吃素。这样的话,最好多念金刚萨埵心咒“嗡班匝 萨埵吽”进行忏悔,还可以念观音心咒“嗡玛呢巴美吽”回向给众生。

问:我们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收入做慈善,但有时候工作与修行会发生冲突,比如正在做一个大项目的时候,就没时间修行了。听说佛学院正在开“金刚萨埵法会”,我们特别想去参加,但工作上又脱不开身,请问应该如何取舍呢?

堪布:你们能坚持每年都做慈善,这样非常好。我个人认为,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像美国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做慈善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相对而言,我们这边做慈善的人很少。很多人认为做慈善和自己没关系,只有像企业家那样的有钱人才会做慈善。这种理念并不值得赞叹。

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做慈善,穷人有穷人的方式,富人有富人的方式。如果从一个人小的时候学校就给他灌输回馈社会的理念,那他长大以后会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这种风气,要让大家明白,所有人都有做慈善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然,企业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做慈善,那就坚持做,如果做不下去了,也可以做一些调整。但最好不要为了不想做慈善,而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此外,我觉得工作和参加法会并不矛盾。事实上,参加法会不一定非要到现场。如果能在家里念诵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基本上和现场参加没什么区别。所以,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念咒,如此一举两得,既不耽误工作,也能把法会念诵圆满。

问:您多次提到,做善事要回向。我们能不能回向给自己,让生意更好,从而更有能力做慈善?

堪布:很多人回向的目的,希望自己身体健康、生意顺利,各方面都好,这也可以理解。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回向给所有的众生,让他们也从中受益,这样回向的力量更大。

《普贤行愿品》中讲到,我们要把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愿他们离苦得乐。要知道,大乘佛教的核心理念就是利他,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一般而言,其他宗教只饶益自己的教徒,或者只饶益人类。而对大乘佛教来说,哪怕做了一点点的善法,包括今天一个小时沟通的善根,也要回向给天下所有的众生。这种广大的发心是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的,有着非常甚深的隐含教义。

因此,我们每次回向的时候,最好按照《普贤行愿品》的精神,回向给全天下的众生。同时,也可以回向给自己,积累暂时的人天福报。

问:我在十年前开始给边远山区的学校捐建图书馆,七年前建了一所传统文化学校。我自己也在里面当老师,但这一路坚持下来,真的是身心疲惫,想从中抽离却又舍不得,请问我该怎么办?

堪布:不管是建图书馆,还是建学校,都是非常好的事情。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也在提倡建图书馆,但我们这边的图书馆做得不是很理想。像一些欧美国家,就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图书馆,里面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图书,而我们的图书馆里几乎都是新书。

实际上,图书馆里蕴藏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如果你有能力的话,确实可以多建一些,毕竟图书馆跟其他学习方式有所不同。当今这个时代,人们很喜欢用iPad或手机来获取信息,愿意看纸质书的人很少。其实,看电子书很难有看纸质书的那种感觉。真正的智慧,都藏在古圣先贤的书里。因此,我们要学会藏书,把珍贵的、有价值的书放在图书馆里面,以供大家阅读。

最近几年,我们佛学院的男众区和女众区各建了一座图书馆。不论是佛教书籍,还是世间书籍,都可以放到这里面。像英国就有很多图书馆,包括一些私人图书馆,每一个都非常古老,里面收藏的书籍也非常难得。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如果以后有因缘,大家可以去一些偏僻的学校,或者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多建一些图书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功德很大,也给人类社会留下智慧的结晶。图书馆里还可以收藏一些珍贵的宗教、哲学以及世间的书籍,这样人们进入其中就会觉得受益匪浅、身心安逸。

你提到了身心疲惫,我想这可能是心力的原因。我和你一样,在建学校和讲课方面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我不但身心不疲劳,反而还非常振奋。在交流会开始之前,主办方给我安排了一段休息时间。但我建的那个学校最近一直在做绿化,我就利用这段时间跟他们讨论工作。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力足够强大,也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

现在很多人总是习惯性地说:“我太累了,身心太疲惫了。”这在无形之中就给自己增加了很多负能量,实际上未必有这么累。如果我们被关在监狱里,没有自由,心里痛苦很正常。但我们现在自由自在的,吃穿不愁,晚上可以好好睡觉,白天也能做很多事情。实际上,这不能叫累,可能只是心里的一种执著而已。十几年以来,我在坚持讲课的同时,也建了一些学校,但我并不感到累,一直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事情。

以前,有人问曾国藩:“你每天日理万机,是如何做到既把事情处理好,又在学问上如此出色的呢?”曾国藩说:“读书的时候别想着见客,见客的时候别惦记着读书。专注于一事,才能忙而不乱,事情自然就能做好了。”由此可见,心态调整非常重要。如果能把心态调整好,别说建一所学校,就是建一百所学校也不会累。

问:我马上就要进入媒体行业做直播,但我很容易紧张。请问怎样才能做到心如止水?

堪布:刚步入社会时,很多毕业生都会有点紧张,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当你有了一些工作经验后,应该就不会这么紧张了。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心都要淡定。其实,我每天讲课就像是当众讲考一样。今天已经讲了两堂课,明天和后天还有课。虽然连备课的时间都没有,但我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所以才能保持淡定、随缘的心态。

另外,希望大家步入社会以后,能够保持一颗利他心,这会成为你最大的心理支撑。不管是做播音还是其他工作,都可以这样发愿:“希望我的语言以及所作所为能对他人有利!”有了这种心态,做事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一般来讲,像我这种年纪的人,对于人世间的各种事情都看得比较透彻了,但人也老了,没办法做很多事了。而你们还年轻,还会遇到很多好的机缘,如果能保持内心坚强,就可以从容面对一切。

问: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我在课余时间会去学习配音,在理解每个角色的同时,也更加理解身边的人,哪怕是那些伤害我的人。但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我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总觉得自己很委屈,但理智又告诉我,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请问怎样才能取得理智和情感的平衡?

堪布:实际上,媒体起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导向作用。我希望你们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秉持一颗善心。当然,这个世界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不管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理想与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社会仍然很需要善的引导。如果人们的价值观是错乱的,那整个社会也会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即使表面上看起来井井有条,实际上内心也是紊乱的。

大多数人认为,如果别人对我好,我也应该对他好;如果别人对我不好,我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和态度对待他。但佛教并不是这样。按照声闻乘的观点,修行人应该秉持“沙门四法”。也就是说:别人打我时,我不还手;别人骂我时,我不还口;别人恨我时,我不恨他;别人说我过失时,我不说他的过失。不管对方什么态度,作为一名佛教徒,都不应该有报复心。

按照大乘佛教的观点,由于无明愚痴的束缚,有些人连对恩人都没有报恩心,对其他众生就更不用说了。对于这种人,我们不但不能伤害他,还要用最大的饶益心去帮助他。当然,一般世间人很难接受这种观点。

大多数人认为,如果别人害我,我不但不报仇,反而还要帮助他,这是不是说明我很软弱,而且社会岂不是越来越乱了?实际上,这就是大乘佛教利他心超越一切的原因。有了这样的利他心,就可以处理你刚才所提到的问题。

问:我是一名老师。我觉得所有的问题在堪布看来可能都是一件好事,那有没有什么是不好的呢?

堪布:我并不认为所有的事都是好的,比如伤害众生就很不好。

问:在做善事的过程中,我有时会感受到不自由或是痛苦,而自己对此又无能为力。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智慧不够,请问如何提升智慧?

堪布:无论是做慈善,还是做其他事业,都需要有一种智慧。佛教提倡智慧,世间也提倡智慧,但什么是智慧呢?其实,智慧就是取舍,该取的取,该舍的舍。

不管做任何善事,都要善于观察,了解整个过程,从而正确地取舍。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放生,但很少有人会去观察放生的地点是否合适。如果放生鱼类,也不观察是淡水鱼还是咸水鱼;如果放生鸟类,也不观察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这些都不观察,只是以一颗慈悲心随意地放完就走了。他们也许是没有智慧,也许是没有运用智慧。事实上,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智慧先观察,再思考,最后取舍。

如果个人的智慧实在有限,无法观察准确,可以向一些有经验的长辈、智者请教。其实,很多问题都需要经过多次的探讨、分析、研究,才能想明白。这时你再去做善事,效果会更好。即便做得不是很理想,也不会后悔。如果凭借一腔热血去做事,后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

总之,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用敏锐的智慧去观察。如果自己的智慧不够,就找几个有智慧的人一起讨论。当然,我并不清楚你从事的慈善事业方不方便和他人讨论。但一般来讲,这种谈论可以让我们明白应该怎样去做,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办法。

问:我是一个毕业生。我最近经常感觉心里不平衡,尤其在和别人比较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好像迷失了。请问怎样才能认清自己?

堪布:不仅仅是你,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这可能是因为大家在读书的时候,过于专注在学业上。而现在即将毕业,面临融入社会的现实,来自家庭、工作、感情等各方面的压力,自然会感到紧张,觉得没有安全感。

人们常说“祸不单行”,也就是说,很多不开心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出现。但其实用不了多久,就会雨过天晴,遮盖心灵的“乌云”都荡然无存。究其根源,不过是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太过于执著了。

暂时来讲,这种执著还无法遣除。因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对生活、工作都充满了热情,有一种特别强大的执著。虽然佛教强调不要执著,但有些事不是说不执著就能不执著的。不过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和工作阅历的丰富,这种负面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再过两三年,你的心态会变得更加强大。到了那时,这些就不算是大问题了。

问:请堪布给大家留一个作业。

堪布:希望大家看一遍《大圆满前行》。 bf/GtOCfURscI1ZgpNsJqnEeW07pIKSfe5uFyb50RqmDuuKryK8pjZXnpga1Ix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