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注“排名”还是关注“学习”

最近,有很多家长在网上反映考试排名的情况。对于这些信息,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这里面的正确与错误、科学与反科学,以及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科学路径进行治理。

我想从一个家长对孩子考试排名连续下降的忧虑谈起。

孩子们为什么报喜不报忧

前几天,我接到一位家长朋友的电话,电话刚接通这位家长朋友就以非常焦虑的心情告诉我:

“可怎么办呢?”

我说:“又怎么啦?”

他说:“今天与班主任通电话,才知道孩子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年级只排在332名。孩子的考试成绩在学校里的排名不断下降,真让人着急。”

“你才知道孩子的排名?”

“是啊!孩子一直没有告诉我。前几天,我问他的考试排名,他告诉我260名左右……”

“噢,没有告诉你真实的情况。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在今天的学生们中间是常有的事。我的孩子也常常是这样,考试成绩好了就告诉你,考试成绩不好就不说了,反正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说的。”

“你没有问问孩子为什么不告诉你考试的成绩?”

“我问啦。孩子说:‘告诉你干什么呢?反正考得不好,告诉了你,我一个假期都过不好,你的心情也不好,何必呢!’”

“那你前几天问他,他为什么还不告诉你真实的名次呢?”

“他说,三百多名与二百多名有多大区别吗,不都是考得不好吗?”

……

说实话,听了这对父子的对话,我倒是很欣慰。孩子比我们现在的父母都清醒:

他知道,父母很关心他的考试成绩,他也知道父母对他的期望值很高,自己期末的考试成绩肯定父母不会满意,何必让父母不高兴呢!在这里,我倒要给天下的父母们说几句话:今天的孩子为什么报喜不报忧?不就是因为我们关注孩子们的考试排名多过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本身吗?说到底,报喜不报忧都是当家长的太关注孩子们的排名本身惹的祸。

这里,是不是也应该提醒我们的老师、学校,应该知道孩子们为什么反对排名、排队了吧。

孩子们知道,三百多名与二百多名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家长那里反正都是学习不好。那么,怎么样才是学习好呢?就是班里排前几名,年级排前几名,就是最后能够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家长,我真的理解,但是,广大家长朋友们,一个班里的前几名有几个?一个年级的前几名有几个,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又有几个?

……

考试之后,我们到底应该关注什么?

考试的功能不在于排名

其实,我知道,这个孩子平常的学习并不错。不过,他不在学校的所谓重点班里,而是在普通班里。从我的朋友处我知道,他的学习在班里一直排在前几名,这次期末考试孩子的成绩还排在班里前4名。因此,在班主任眼里,在老师眼里,这一直是一个难得的好学生。就拿作文来讲,孩子经常向自己的语文老师请教……

在刚刚过去的假期里,孩子的学习也抓得很紧,自己安排得很好。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当家长的还有多少可指责的呢?其原因,不就是当家长的总在拿自己的孩子和全年级考试排在这个孩子前面的学生比吗?可怜我们的孩子!

光可怜不行啊!如何真正解放我们的孩子啊!

请看我和朋友的对话:

“孩子什么学科考试比较差?”

“语文、英语,语文才考了82分……”

“你没有和班主任、语文老师、英语老师沟通一下吗?”

“沟通了,人家都说,孩子不错啊,很好啊……”

“那你怎么对待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孩子找找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吗?”

“找啦。这几天我跟踪孩子的学习,我看孩子学习文言文。我让他先自己阅读,我问他会了吗?他说,会了。我就让他给我讲解,结果什么也不会,字词都不理解……”

“英语呢?”

“我看也差不多,学习就是不扎实。我让他先看一篇英语短文,不一会就说自己会背诵了,结果连单词的意思都没懂……”

“那你怎么办呢?”

“我发现他的考试出错的地方,往往并不是别人认为难的题目,而是一些自己认为会的题目……我看就是学习不扎实,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

“这就对了,你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了。”

“所以,我也不让他去上这培训班那培训班了,没有用,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把课本学好。”

“我举双手赞同!”

……

这个家长很厉害,比我们当今许多当老师、当校长的厉害!透过这段对话,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学校进行那么多的考试,那么频繁的考试到底为了什么?这些考试的功能到底何在?我们老师布置那么多的作业,老师能不能做到全批全改,能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每一次考试都能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都能够做到下次考试不犯同样的错误?都能够通过考试或者作业,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哪些地方有进步,哪些地方存在问题,从而找到学习的方向和努力的路径……我觉得,在这方面,我的那位家长朋友做得真不错,真值得我们学习!

“排名”不会自动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说到底,考试的功能不在于排名,而在于通过考试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只可惜,我们今天的考试功能似乎只剩下为学生分等级和排名了。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我的那位家长朋友学习。

我记得,我当时上初中、上高中时,考试次数不多,但老师对每次考试结束之后的试卷分析与讲评都很重视。

我大学毕业到山东省教科所工作之后,从事的第一项重要的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就是学习借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开展目标教学研究。目标教学特别重视借助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来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馈矫正,防止知识的缺陷积累。那时,我们在实验定点学校组织单元达标教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专门的课型,叫作单元反馈矫正课,就是每个单元学习结束之后,进行单元知识检测,对检测之后反映出来的问题,老师专门组织一节课,甚至两节课进行矫正性教学。

那时,这些考试或测验都是不排名的。

今天,我们的孩子不愿意考试、害怕考试,为什么?

考试,本来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正常检测和科学诊断,是帮助学生学习与进步的。可是,我们今天的考试在充当着什么样的功能?

排名——1、2、3、4、5……

分等——谁是好学生,谁是差学生?……

羞辱——把你的名次张榜公布,让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抬不起头来,再让你不听话……

告状——把成绩通知家长,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又下降了……似乎这成绩的下降与老师自己无关。

领赏——考的成绩好与自己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啊!

……

当然,大多数老师可能抱着这样的想法,通过排名激励学生。可是,我想告诉老师们、校长们的是:考试成绩排名,对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而言,排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于学习好的学生,他学习成绩本来就排在前面,没有什么激励作用;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反正自己学习差,无所谓,你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考试排名对于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呢?能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呢?能。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要通过考试,让学生知道自己进步在哪里?从进步中得到信心;让学生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从这里找到努力的方向。

只有让中间状态、后进状态的学生,通过“考试之后的教育”,树立前进的信心,找到前进的路径,才能对考试排名在前的学生形成“威胁”,进而产生激励作用。

问题在于,我们当下的中小学教育,考试之后除了忙于各种排名、召开家长会“告状”之外,还有真正的“考试后教育”吗?

……

每次考试之后,关注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胜过关注学生的排名100倍!

考试背后揭示的问题解决需要时间

除了科学地认识考试的功能之外,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握考试的“度”?我们不是要取消考试,而是要科学地把握考试的度。

学习兴趣、习惯与方法的养成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根本

我总认为,教师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或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与方法。有了学习的基本素养,学生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今天的教育,是一种颠倒的急功近利的教育,是只教知识,不教方法的教育,是一种“笨教育”……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内化有一个过程

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的学习,短则需要一周,长则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更不用说能力的形成与情感的内化了。何况考试并不是只针对一个知识点……

考试所揭示的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有一个过程

考试中所揭示的问题,如果不给予学生相当的时间往往是不会得到真正解决的。比如,我们说一个孩子考试总是马虎,可下次考试,他还会马虎。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在一次考试之后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而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这个问题是不会解决的。

综合性的测试,不能太频繁。否则,我们不给学生留下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内化知识的时间,不给学生改变坏习惯、养所好习惯的时间,那么,学生的问题只能积累得越来越多,学生学习兴趣只能越来越差。

因此,频繁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无益的。

学校教育不能以考代学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技能的掌握,更有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内化。后两者绝不是仅仅通过频繁的考试所能实现的。 /55bUCl7pqlG7ZoD1cfUQs7b59MEl48XuaKS308BvtCdKNOzOumXPgjOpUzsPjL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