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令人迷惑的黑白条纹

斑马的条纹布满全身,每一匹斑马的条纹都不同

斑马的黑白条纹到底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人认为,黑白条纹是一种伪装色,用以迷惑天敌的视线。可是,黑白条纹在稀树草原上很醒目,在黑夜里更是如此,而且狮子的视力比人类高6倍,理应不受条纹的迷惑。斑马的另一天敌斑鬣狗则主要靠嗅觉发现猎物,斑马长不长条纹,对它们没有影响。

也有人认为,一匹斑马的条纹可能无法伪装,但几十、上百只斑马聚在一起,无数黑白条纹交错,形成一个复杂的“二维码”,足以让捕食者眼花缭乱,就不知道该挑哪一个下手了。可是,在狮子追赶斑马时,斑马群是四散逃窜的,并没有组成一个方阵,狮子应该很容易就能锁定目标。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黑白条纹是用来调节体温的。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草原上气候炎热,黑色条纹吸热,白色条纹散热,于是在斑马表皮形成一种小循环,以降低体温。这种解释确实有道理,但炎热对所有动物一视同仁,其他动物也得经受炎热的考验。水牛、疣猪、河马等皮肤比斑马更厚,为什么它们都没有进化出黑白条纹呢?

匈牙利科学家苏珊·埃克森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她把不同颜色的马和斑马的模型都放在草地和灌木丛中间,模型表面涂上黏胶。一天之后,她发现所有马的模型上都粘上了马蝇,但斑马模型粘到的数量最少。苏珊又给一匹真马披上一件斑马条纹的外套,马被马蝇叮咬的次数明显减少。

灌木丛茂密的区域有一种舌蝇,俗称采采蝇,它吸食动物的血,传播昏睡病(非洲人类锥虫病),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肯尼亚北部灌木丛区生活着一种细纹斑马,其白色条纹要比塞伦盖蒂的斑马细密,好像摩斯密码一样,因为那里采采蝇的密度很高,而在纳米布沙漠的斑马的白色条纹则宽得多。BBC(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视觉》中也做过类似试验,发现黑白条纹会导致采采蝇视觉模糊,从而大大降低了斑马被叮咬的次数。

东非稀树草原上的斑马数量有30万之巨,东非斑马属于奇蹄目、马科、平原斑马属,学名平原斑马。历史上奇蹄目很繁荣,出现了400多种动物,现存的奇蹄目只有三个科,就是马科、犀科和貘科,仅剩下16种动物。

斑马的迁徙规律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它们和角马的迁徙路线并不重合,出发和折返的时间也摇摆不定。斑马可以吃粗粝的长草,它食道狭窄,只有一个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盲肠中有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消化低营养的植物纤维,所以它们不像角马必须跟着降雨云奔走。但枯草和长草吃下去尤为胀肚,所以斑马看起来都大腹便便。

斑马迁徙时会跟其他家庭组合成上千乃至上万匹的群体

斑马过河时也常以家庭为单位

斑马群有时也聚集成几万匹的大群,连绵几千米至十几千米。斑马群由无数个斑马家庭组合而成。斑马家庭由一匹公斑马带领,其余的都是它的伴侣和子代,数量为5~30匹。还有一些单身公斑马在其周边活动,等待母斑马进入发情期后,向首领公斑马公开挑战或伺机偷情。

母斑马的发情期不固定,全年都可以交配繁育。大部分小斑马在雨季时降生,能够赶上充足的食物和水源。旱季来临时,斑马也不会立即离开。每天正午它们会成群结队去附近的池塘、小溪喝水。直到旱情严峻了,斑马才踏上漫长的迁徙之路。

一部分斑马会横渡马拉河,但大多数斑马在抵达马拉河之后便就此止步。斑马渡河时也保持以家庭为单位,它们很狡猾,不会去做渡河的排头兵。角马在河边徘徊犹豫,斑马就在角马群的旁边“煽风点火”,它们发出像驴一样的叫声,怂恿角马们赶紧下水,那意思好像是:“跳啊!你倒是跳啊!”终于,角马大部队跃入水中,风风火火渡河时,斑马就会跟上并夹杂其中,以免遭鳄鱼袭击。

10月是旱季的尾声,斑马会比角马群提前南下,返回长出青草的短草平原。雨季就快来了。傍晚时分,草原上乌云压顶,风雨欲来,一群斑马从远处跑来,边跑边发出欢快的叫声。斜阳钻出乌云的缝隙,余晖打在斑马的身上,衬出它们健美的身材和黑白相间的皮毛。

到11月前后,大雨如期而至,斑马群主力密布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好像无数朵散落的花瓣。12月,母斑马进入分娩期。随着羊水破裂,小斑马前腿先出来,接着是鼻子和嘴巴。母斑马的腹部一阵抽搐,让小斑马坠落到柔软的草地上,脐带由于重力牵引随之断开。

小斑马身上裹着一层淡蓝色的胎衣,母斑马开始舔舐小斑马的全身,为之清理。小斑马摇摇晃晃地尝试站立,头两次一般不行,第三次终于成功地站起来探头吃奶。小斑马出生5分钟后就能奔跑如飞,和成年斑马没什么两样。在斑马的家庭中,小斑马会得到母斑马全方位的照顾。斑马群睡觉时总是两匹交叉站立,把头放在同伴的肩膀上或脊背上,为同伴观察其身后的情况,互为警戒。

我曾经从肯尼亚纳库鲁湖坐车去内罗毕。在马路两旁我居然看到了一群一群的斑马,它们的队伍连绵不绝,长达20多千米。这些斑马似乎习惯了身旁飞驰呼啸的车辆,沿着马路牙子不慌不忙地走着。司机告诉我,纳库鲁湖的斑马每年会在内罗毕国家公园之间来回迁徙。内罗毕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内,成立于1953年,面积为120平方千米,除了斑马,还有狮子、犀牛、长颈鹿、斑鬣狗、河马等大型动物。

斑马群返回短草平原

我跟司机开玩笑说:“这些斑马就在路边走,穿过村庄的时候,如果谁想养一匹,很容易就捉回去了。”司机嘿嘿一笑,说:“不会的,斑马是暴脾气,养不活。”

在17—18世纪,欧洲人尝试过骑斑马参加舞会,或用斑马拉婚礼花车,都没有成功。斑马习惯了炎热干燥的非洲草原,欧洲潮湿温和的气候反而让它们感到不适应,很多斑马被殖民者带到欧洲后很快就死去了。少数活下来的斑马也因为各种原因难以驯化。

斑马的脑袋方方正正,耳朵又细又长,前肢较短,前胸较窄,身体结构接近于驴。这种体型的前肢力量不足,很难被人长时间骑行。斑马性情粗野,比驴还要倔强。此外,斑马的足腕关节跟家马不同,难以大跨步跳跃,奔跑起来不够快速轻盈,斑马最快时速只有50千米,家马可以跑出60~70千米。人们已经有了家马、家驴,何必再去费时费力驯化一匹斑马。

平原斑马曾有一个亚种——斑驴,曾经遍布南部非洲,但是殖民者肆意的猎杀导致斑驴于1883年灭绝。斑驴前半身有条纹,后半身无条纹,有人以“斑马没墨水了”来打趣斑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重现灭绝物种成为可能。

类似斑驴的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

第一种办法是克隆。如果某种动物完整的DNA能够保存下来,理论上就可以进行克隆。近年来,一些商业人士凭借雄厚的资金,想用克隆技术复活猛犸象、剑齿虎等史前动物,但这样做即使成功也没有多少生态学意义。猛犸象、剑齿虎生活的时代跟现在有很大的区别,那时地球的温度、氧气含量都高于现代,克隆出来后,它们能适应当下的环境吗?它们能不能找到充足的食物?如果把它们放归到野外,它们也很难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第二种办法,就是选择与这个灭绝动物血缘最近的亲戚定向培育,让它的外貌特征慢慢接近已灭绝的动物,这跟培育宠物狗的方式如出一辙。斑驴和平原斑马的分化发生在距今20万年前,两者有很高的基因相似度,只要培育出某种显性基因,就确实能够制造出一匹类似斑驴的斑马。但这种方式只是在外表上复活了斑驴,并没有获得真正斑驴的基因,更不可能复活斑驴的行为习性和对周边环境的适应力,同样没有太大的意义。 WsdSFbIw+m1uhZlGCxVlYfVrBOOMMi9AEw1DVYIPKC1JlsFx68gSYwvo9l7weXL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