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猫多力量大

对宠物的一种常见描述是,狗是充满爱心的社会性的群居动物,而猫是冷漠的独行侠。这种区分是有道理的,因为狗是生活在群体中的物种,它们是狼的后代,猫则来自通常被认为是独来独往的物种系谱。但我们将在这一章中看到,家猫的社会生活可要比我们通常认为的复杂多了,而比它们个头更大的猫科动物近亲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

当然,狮子一直被认为是猫科动物中非社会性的例外,众所周知,它们生活在由具有亲缘关系的雌性组成的狮群中,数量可多达21只(但更通常的情况下是5只左右)。狮群成员与一只或几只雄性(几乎不会超过7只)共同生活,这些雄性和雌性没有亲缘关系。狮群成员紧密的社会联系明显地反映在它们充满爱意的感情表现上,它们会相互磨蹭、梳毛,还会倚靠着彼此躺着。

狮群的社会性同样体现在它们合作捕猎的方式上,它们会合作猎杀那种任何一只狮子都无法单独杀死的大型动物,有时甚至是一头长颈鹿或者一头中型的大象。这些是真正互相协调的行动,而不是几只狮子在同一片地区各自徘徊。狮子会用到复杂的策略和调度,比如几只雌狮将猎物赶往埋伏在暗处的同胞的方向。

社会互动并不仅限于捕猎的范畴,而是渗透到了狮群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生下幼崽的雌狮会共同抚养幼崽,给彼此的幼崽哺乳,当其他雌狮外出捕猎时,会有一只雌狮照看孩子。狮群成员也一同工作,保卫自己的领地,对抗其他狮群。

相比之下,虎和豹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生活,雌性会和它们的孩子一起。当个体相遇时,互动的范围可以从高度攻击性,到擦身而过点头示意,再到(至少在老虎中是如此)在同一具尸体上基本和平地进食。与狮子不同,虎和豹都不会成群生活,也不会共同捕猎、保卫食物或空间,或者合作抚养后代。

在大多数情况下,其他所有猫科物种都遵循着虎豹模式。但在承认这种说法之前,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我们对大多数小型猫科动物的自然历史,也就是这些物种在野外做什么,都不甚了解。我们并没有掌握很多更隐秘的猫科动物生活的细节。我们所知的信息表明,它们都是类似的独居物种,但一旦有人对它们进行详细研究,谁知道又会出现什么惊喜呢?

第二点注意事项涉及一种最不寻常的猫科动物,那就是猎豹。令它们与众不同的是那修长的腿,让它们能以每小时70英里的速度冲刺。这种长着斑点、速度极快的动物的爪子像狗爪子一样无法伸缩,它们的社会组织也很独特。像大多猫科动物一样,成年雌性猎豹独自生活,或者与幼崽生活在一起。但雄性则截然不同,它们通常由兄弟组成联盟,联手控制一片领地,并与生活在领地内的雌性交配。和狮群一样,猎豹联盟的成员有时会合作捕猎,但它们只在求偶时与雌性打交道。

因此,野生猫科动物其实表现出了真正的社会性(狮子)、半社会性(猎豹)和非社会性(其他所有猫科动物)。那家猫又是什么样的?

我们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回答。对于家猫而言,不存在与猎豹相似的情况,没人报道过公猫兄弟联合起来试图掌控与母猫交配的机会的情况。事实上,奇怪的是,情况恰恰相反。虽然雄性家猫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但它们在向发情的母猫求爱时,却出奇地平静。当母猫与多只公猫交配时,公猫往往会平静地待在附近,而不会出现一只公猫击退其他追求者的情况。

家猫生活在远离人类的野外时,通常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成年猫很少遇到同类。这样的猫会在很大一片范围里游荡(我们将在第16章详细讨论这个话题)。有时,个体会有专属的游荡范围,但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只猫在同一片地区晃悠。

但这些猫很少相遇。部分原因是它们覆盖了很大一片地方,所以意外撞见另一只猫的概率相对比较小。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它们会留下“名片”,建议其他猫不要靠近。猫有极佳的嗅觉,它们的主要标记手段是战略性地留下粪便或尿液,从而留下臭味信息,宣布自己在一片区域中的存在。因此,说这些猫是非社会性的并不准确。它们其实经常通过化学方面的交流互动,只是不在对方面前而已。

但当猫撞见对方时,它们之间的互动往往并不友好(求爱的公猫接近发情的母猫除外,尽管这些会面也可能很激烈)。科学文献中有关两只野生猫接触时发生的情况的报告少得惊人。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一项野外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4只野生猫进行了200多个小时的观察。在此期间,研究人员观察到两只猫相遇40次。如果这两只都是公猫,它们“在鼻子、肩膀和肛门区域仔细嗅闻对方,并伴随着低沉的喉部叫声。这段狭路相逢的高潮是一阵高音调的叫声,伴随着一通猛击。居于从属地位的那只会侧卧,而占据优势地位的那只则以一种标准的直腿拱背的姿势站在对方的头的上方,继续发出低沉的声音。再过很短一段时间,通常不到一分钟,优势个体就离开了。最初的几步是腿绷直了走的。很快,从属个体也起身离开,通常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开。没有见过友好的相遇,也没见过成群的公猫”。

几乎所有猫科动物的生活方式都和野生猫的独居生活很相似。但当猫生活在我们身边时,情况就不同了。在许多地方,大量户外猫生活在人类附近,主要靠丢弃的食物或者人的施舍维生。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些猫群只不过是许多不存在特定社会倾向的猫的集群。但当研究人员开始对农场和城市中喂养猫的地方进行详细研究时,他们立刻意识到,家猫群体可不仅仅是一群碰巧生活在同一片地方的猫。

相反,猫群通常被划分为许多子群体,每个子群体都由具有亲缘关系的母猫组成。子群体中的成员对彼此很友好,而对附近的其他母猫却经常表现出攻击性。小猫是集体喂养的,一只“猫后”会给子群体中任何一只饥饿的小猫哺乳。 母猫甚至会协助其他母猫分娩,基本就是充当助产士的角色。例如,有人观察到一只猫后为另一只母猫的新生小猫咬断脐带并清洁身子。大型猫群包含许多子群体,最大、最强大的子群体位于食物的中心来源附近(如果有这样一处中心的话),而较小的子群体则处于外围。

因此,高密度的家猫群的社会结构与狮群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的群体都由有亲缘关系的雌性组成,它们成熟后会继续和家人待在一起。雄性则离开群体,到其他地方尝试繁殖。母亲们共同抚养在同一时间出生的幼崽,甚至互相哺育对方的后代。

家猫和狮子相似的群体生活解释了为什么是这两个物种,而不是其他猫科动物,会出现竖尾巴的表现。生活地点距离很近的猫发展出了一种视觉上示好的方式,这毫不奇怪。还有什么比尾巴更适合用于示好的呢?毕竟尾巴易于移动,远处便可以看见,还不会被其他活动束缚。如果要想想其他选项,腿也可以,但它们经常要负责支撑猫的身体或者让猫四处走动。耳朵也能承担这项工作,但它们在远处更难被看到,胡须更是如此。尾巴是猫科动物视觉交流的完美身体部位。家猫和狮子不约而同地把它用作社会信号,这是适应性趋同进化的一个例子,也就是说,类似的特征在经历类似情况的物种中分别独立地进化了出来。

在太忘乎所以之前我得说一下,这两个物种的社会组织并非一模一样,两者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雌性家猫会在其他群体成员面前分娩,雌狮则会进入灌木丛,直到它们的幼崽6周大的时候才回来。另外,家猫一般不会合作捕猎。(谢天谢地,想想一群家猫合作猎杀美洲旱獭和浣熊的画面!)

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雄性的社会组织。对狮子而言,雄狮会联手控制一个雌狮群,或者偶尔同时控制多个狮群。联盟成员有时是一起离开它们出生的雌狮群的近亲,但并不总是如此。

与狮子不同,公猫不会形成联盟,通常也不会只关注一个母猫子群体。相反,大多数公猫四处游荡,想和尽可能多的母猫交配。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狮群和猫群的社会组织的确惊人地相似,而且就我们所知,这与其他所有猫科动物(猎豹另当别论)都截然不同。但我们要如何解释猫和狮子的这种趋同的行为进化,以及其他猫科动物没有这种类似的社会性呢?数量是关键。

* * *

研究人员研究了世界各地无主猫的群体,从布鲁克林的街道,到南极洲附近寒冷的岛屿均有涉及。他们发现,猫群的密度从一些地方的每平方英里 2.5只猫,到其他一些地方的每平方英里6 000多只不等。如果你想知道每平方英里6 000只猫什么概念,可以理解为大约相当于每英亩 9只猫,或者说每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地方就有一只猫。

造成这种2 000多倍差异的原因很简单:食物的可得性决定了猫的数量。当猫靠自己生活,没有人类喂养时,它们必须自食其力。在大多数地方,猎物并不丰富,猫也因此很少,需要大量土地来为一只野生猫提供足够的食物。这些地区的猫的密度很低,大约每平方英里2到15只。

相反,在缺乏本地捕食者的岛屿上,猎物数量可以达到极高的密度。尤其是海鸟,它们会选择没有捕食者的岛屿建立自己的群体,这些群体往往可以发展出巨大的规模。当猫被引入这里时,海鸟很容易就成了盘中餐。猫因此得以大量繁殖,它们的种群可以增长到很大的规模,至少在它们消灭海鸟种群之前是如此。

然而,许多无主猫不需要靠土地生活,至少不需要完全依赖土地。生活在农场里的猫以丰富的啮齿动物为食,但它们也接受农民的施舍(得哄捕鼠功臣们高兴!)。由于这种充足的食物供应,农场的猫群要比大多数没有食物供给的猫群大得多。

但极密集的猫群只出现在城市地区,这里有大量食物,要么是人们有意为猫准备的,要么是因为我们产生的可供猫群利用的垃圾很多。

其中一个地方就是耶路撒冷市中心的奈克拉沃老街区。维基百科告诉我们,奈克拉沃位于“旧城墙外”,并“以其狭窄蜿蜒的小巷、旧式住房、隐蔽的庭院和许多小犹太教堂而闻名”。维基百科页面继续介绍,“奈克拉沃的犹太教堂一度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都要密集,几个街区的半径范围内就有约300座”。但是,网上的百科没提到一个同样重要的让这里出名的原因:这片街区生活着全世界有记录的密度最大的猫群。

我们知道这一点全要归功于一位名叫韦雷德·米尔莫维奇(Vered Mirmovitch)的以色列研究生。米尔莫维奇在以色列的集体农场长大,那里的孩子是在集体中,而不是在父母家中被抚养大的,她对社会系统如何演化非常好奇。20世纪80年代初,她在上大学时,只住得起奈克拉沃的一间地下室公寓(有时被称为半地下室)。从她的窗户往外看,恰好可以看到街对面的垃圾箱(除非有车停在路上)。日复一日,她看着猫以垃圾残渣为食,相互交流。

在观察了一些猫以后,她就意识到,这些猫互相认识,并且一同群居,对同群的成员表现得很友好,但对外来者就充满敌意。与猫是独行侠的普遍观点相反的这个现象激发了她的好奇心,因此她决定将这些猫作为她的硕士学位研究课题。

她在附近徘徊,很快便发现,这些猫主要靠捡食垃圾桶/垃圾箱里的垃圾生存,要么是许多人在收垃圾的日子里推到路边的那种垃圾桶,要么是更大的垃圾箱。然而,在奈克拉沃街区,居民并没有自家的垃圾桶。相反,在这片占地6英亩的街区设有9处垃圾桶和大垃圾箱。每天,居民都会把垃圾拿出来,通常是在晚饭后,然后走到最近的一处丢掉。而猫就会在那里等着,一处垃圾桶附近可能有三五只猫,一个大垃圾箱那里则多达十几只。

最唾手可得的食物来自那些把袋子放在垃圾桶旁边,甚至把比较好吃的残渣扔到地上的人。如果垃圾桶或者大垃圾箱的盖子没盖好,或者垃圾太满,盖子盖不上了,即使是放在垃圾箱里的垃圾也很容易被洗劫一空。

关上的垃圾箱对猫来说更困难一些。但有一只猫学会了如何推开垃圾箱的盖子,扭动着身子挤了进去。然后——谁想在一个关着的垃圾桶里吃东西呢?——它会跳起来撞上盖子,这样盖子就会摇摇晃晃地打开来,让所有猫都能进去。其他猫就在旁边等着它施展魔法,但没有一只学会它的独门绝技。

这里的丰富资源养活了许多猫,数量多到很难认清谁是谁。米尔莫维奇要研究猫之间的互动,就需要识别所有参与者。为此,她借了姐姐的相机,给见到的每只猫都拍了照,并随身带着一本大头照的相册。很快,她就学会了通过外观辨认它们。

最后,她终于不用再寻找新的猫,已经把它们全都登记在册了,总共63只。这就是我们如何得知奈克拉沃惊人的猫群的。这63只猫意味着奈克拉沃老街区猫的密度相当于每平方英里有6 300只。时至今日,这仍然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家猫密度的纪录。

米尔莫维奇的行为观察揭示了一种社会组织,我们现在知道这是密集猫群的典型特征。一旦能认出这些猫,她就能记录下谁和谁在互动。她发现,猫生活在群体中,并在限定的区域内进食。每个群体主要用一处垃圾箱,但也有第二处作为备用地点偶尔光顾。群体成员之间爱意绵绵,一起舔毛、磨蹭,也会一同睡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非群体成员出现在它们的垃圾桶前时,它们就会表现出敌意。

在米尔莫维奇研究的几年后,日本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一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猫,但这种环境与奈克拉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里也有人类提供的大量食物。

相岛是日本西南海岸的一个小岛。岛上大部分地区被草原、田野和森林覆盖,但在西南角有一个村庄,大约是奈克拉沃的3倍大,生活着渔民和猫。有传言说,猫被引入这座岛是为了防止大鼠把渔网咬破。并不清楚它们是否真的和渔民完成了这笔买卖,因为猫还有另一种食物来源,那就是渔民每天在海边的6个地点留下的成堆的鱼渣。

猫大快朵颐,并且不断繁殖。研究人员通过识别猫的特征,辨认出了200只猫,相当于每平方英里有6 100只猫,只比奈克拉沃的密度略低一点儿。这些猫的社会组织也类似,分为多个群体,每群几乎都只在其中一处垃圾场进食,这也和以色列的猫非常像。

奈克拉沃和相岛天差地别,但它们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两个地方的猫都格外多,而且其生活方式也非常相似。这凸显出,是食物的可得性,而不是其他因素,推动了家猫社会群体的形成。

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丰富的食物导致了猫的集中分布,这可以理解,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猫会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形成这些小团体,而不是继续作为一只经常撞见邻居的非社会性独行侠生活,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请记住,充满敌意是有代价的,你可能会受到伤害。此外,当食物足够的时候,也没理由再去护食了。因此,很容易想象,生活在食物丰富的地方筛选出了更低的攻击性。但这与积极示好并且与附近的猫合作并不是一回事。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从狮子开始。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对它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狮子生活在社会群体中,而不像生活在非洲草原许多相同地方的雌猎豹那样单独生活?

人们提出了许多想法。最初,首选的假说是群体生活能提高捕猎成功率。人们认为形成更大的群体,就更有机会抓到像斑马和牛羚这样中等体形的猎物,并且更有能力对付单独一只狮子无法应付的更大的猎物。

这两个前提都没错。群体捕猎比个体单独捕猎的成功率更高,甚至偶尔可以放倒一头中型大象。但群体生活也有个缺点:食物或许更多了,但也有了更多张嘴要喂饱。事实上,科学家进行计算后发现,群体生活对觅食并没有什么优势。在更大的群体中,每只动物吃到的肉量并没有更多,反而往往更少了。

如果不是为了吃,那群体生活的好处是什么?就一个词:防御。在像塞伦盖蒂平原这样的开阔环境中,没什么秘密可言。当一次成功的捕猎发生时,其他动物就会看到,盘旋的秃鹫会把消息传到几英里之外,一只狮子可能会被一群鬣狗从猎物身上赶走。但狮群中的狮子数量越多,大群鬣狗就越不容易赶走它们。

因此,群体生活让狮子在猎杀之后得以留住它们的猎物。更广泛地说,大型狮群能占据最好的领地而不被其他狮群侵占。

母狮群居还有一个原因。它以狮子的生活中更黑暗、更肮脏的一面为中心展开,所以,如果你心理比较脆弱,千万别看(或者直接跳到下一段结尾就行)。

事情是这样的。当一群新的雄狮接管一个狮群时,它们会杀死所有幼崽。这听起来相当可怕,但这种行为其实也出现在其他物种中,包括一些猴子,它有其进化的逻辑。为什么一只雄狮要花精力去抚养另一只雄狮的后代?雌狮没了孩子后,它们会更快恢复到繁殖状态,更快生育新雄狮的后代。这可不是一种无关紧要的考虑。平均而言,雄狮控制一个狮群的时间只有两三年,所以在谈情说爱的问题上可浪费不起时间。

这让人很不舒服,但这就是自然。任何能提高个体将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的性状,都会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无论这种性状是腿更长、脑袋更大,还是杀死竞争雄性的孩子从而让雌性生下你的后代。

雄性杀婴与群体生活的关系是,当入侵的雄性遇到一只带着幼崽的雌性时,所有幼崽几乎无一幸免,但当雄性遇到一群两只以上的雌狮时,通常至少有一些幼崽能活下来。

因此,狮子群体生活的意义被归结为防御,包括防御领地、防御捕食者、防御入侵的雄性。同样的解释适用于家猫的群体生活吗?

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如此。集体照料提高了小猫的生存率,跟狮子幼崽的情况一样。多只母猫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养育小猫,因为一只母猫可以离开去觅食,而另一只留下照顾家庭,还因为多只母猫可以更好地抵御捕食者,狗可能是它们最大的威胁。

除此之外,公猫的杀婴行为虽然不像狮子那般普遍,但也确实会发生。 跟狮子一样,多只母猫形成的群体或许能更有效地发现并赶走“作案”的公猫。

更大的家猫群体会占据更大的优势,这是家猫与狮子的又一个相似之处。在那种一片小范围内堆放着大量食物的地方,比如垃圾堆或者饲养员喂食的地点,最大的雌性群体生活在离食物最近的地方。其他群体的雌性不会被排除在外,但它们肯定也不会受到热烈欢迎,因为它们由于想要获得食物而入侵了更大群体的空间。

不过与狮群的区别在于,还没有人见过群居的猫齐心协力保护食物不被其他捕食者吃掉的情况。

总的来说,在野外的社会生活方面,家猫和狮子一脉相承。食物丰度高导致种群密度大,让彼此合作的具有亲缘关系的雌性形成群体,它们一同工作,占据最好的区域,在那里生活并守护着它们的孩子和资源。家猫这种社会生活能力的进化,是它们自非洲野猫发展而来之后出现的一种最重要的进化改变。

如果社会性对家猫和狮子如此有利,为什么其他猫科动物没有群居呢?原因或许是食物的匮乏。大多数栖息地都不像塞伦盖蒂平原或者奈克拉沃的垃圾桶那样食物丰富。而没有太多食物,周围就不会有足够的猫科动物让群体生活可行。

这种解释可能是对的,但实际上,量化一个特定地方的特定物种拥有多少潜在的食物相当困难。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已经能够证明,就少数物种,比如欧亚猞猁、虎猫和狮子而言,存在更多猎物的地区,猫科动物的种群也更大。

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我们没有这样的数据,但我们可能并不需要。如果猫科动物的种群数量非常稀少(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就不会期望它们形成群体。为了评估这个命题,我们只需要有关种群规模的数据,这种信息比关于猎物可得性的数据更容易获得。我们的预测很清晰:与家猫和狮子相比,大多数猫科动物的种群密度应该很低。

相比于在耶路撒冷的街区估计猫的种群规模,在热带雨林中估计虎猫的种群规模要难得多了。在一片小型的开放区域中,我们有可能观察并学会识别生活在那里的每一只动物,就像米尔莫维奇做的那样。但是对于更稀有的物种,科学家需要在更大的区域内调查,这反过来又让找到每个个体变得更为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用到了统计方法来估计一片特定区域内一个物种的数量。我就略过那些可怕的数学细节了,只举一个例子,有些算法会用有多少个体被看到过5次,有多少被看见了4次,有多少被看见了3次等这类信息,来推断还有多少个体一次也没有被看到。

还有一个问题:这些方法依赖于实际看到的猫科动物的情况,但野生猫科动物是出了名地隐蔽。我在中南美洲雨林的所有时间里,只见过一只猫科动物,是一只虎猫。我没见过美洲豹,没见过细腰猫,也没见过长尾虎猫。但多亏了近期的技术革新,科学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相机陷阱 只有一本厚平装本小说那么大,它可以拍照并录像。相机由运动或身体热量触发,能拍下几张照片或者一段短视频,并将图像存在数字存储卡上,再自行关闭几秒,等待被再次触发。研究人员会把相机陷阱布置在野外,通常是绑在树上,高度恰好适合一些目标物种(比如拍鹿的话大概在腰的高度,拍猫科动物则接近地面)。布置好之后,研究人员只需要定期回来下载图像和更换电池即可。

科学家经常在一片研究区域内布置大量相机陷阱,时间持续数周到数月。如果能通过花纹从照片中认出某个猫科动物个体,他们就会用到我刚才提到的算法。如果不能,他们还有其他统计技巧。但无论如何,这些图像都赋予了我们估计种群规模的能力。

当然,即便你布置摄像机的目的是监测猫科动物,也会出现大量意外收获。我在自家后院用相机陷阱时认识到了这一点:相机拍下了北美负鼠、美洲旱獭、冠蓝鸦和鹿鼠,甚至偶尔还有鹿或郊狼。

这些图像有的相当有意思,比如松鼠在半空中被抓住,它们的前腿像超人那样伸着;一只北美负鼠妈妈带着8只幼崽艰难求生;两只厚颜无耻的浣熊被“捉奸在床”,正在“制造”下一代小土匪。

有时,这些图像也会告诉你一些关于你研究的物种的生物学知识。比如,偶尔能看到猫科动物嘴里叼着猎物,这就提供了它们吃什么的信息。在一项研究中,图像显示一头鹿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在舔舐或者用嘴巴和鼻子轻轻蹭一只容忍度高得出奇的猫。

相机陷阱技术的出现令我们对那些生活在复杂或者偏远栖息地中的神秘猫科动物种群的监测能力得以改头换面。因此,科学家现在已经估算出了25种中小型猫科动物的种群数量。有记录的最丰富的野生猫科动物种群位于南非一处石油化工厂周围30平方英里的围栏区域,那里每平方英里有2.5只薮猫。几个虎猫种群也不甘落后。大多物种的数量则远远低于每平方英里1只。

石油化工厂的薮猫密度还不到奈克拉沃的猫的密度的1/2 000。米尔莫维奇记录的一个小垃圾桶上的猫,比南非一平方英里草地上出现的薮猫数量还要多。也难怪家猫的社会组织与类似体形的野生猫科动物截然不同。

薮猫

狮子的密度有时会大于每平方英里1只,与一些最密集的小型猫科动物种群差不多,但也远低于无主家猫的密度。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与用高种群密度来解释家猫和狮子的社会生活的理论出现了矛盾。

然而,相比于小型猫科动物,狮子和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的个头大得多,它们需要更多东西,包括食物、水、栖息地和空间,因此密度要更低。此外,大型猫科动物的猎物比小型猫科动物也大得多。因为大鼠的数量比斑马多得多,大型猫科动物对大型猎物的依赖也导致了每平方英里能容纳的个体数量更少。

因此,狮子和薮猫完全没有可比性。为了了解狮子的社会性,我们得拿它们和其他大型猫科动物进行比较。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看到狮子的密度比其他大多数物种要高得多,这无疑是非洲平原上猎物众多的结果。

但也有一个例外。豹的密度有时也很高,那为什么豹不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呢?这里的答案同样可能归结为防御。在开阔的非洲大草原上,一群豹无法抵御一群更大的狮子。因此,它们只能单打独斗,把猎物拖到高处的树上,避开地面上的狮子和鬣狗(猎豹也会被更大的捕食者抢走猎物,但由于它们不善于爬树,唯一的办法就是以风卷残云之势尽可能快地吃掉尽可能多的食物)。

虽然其他猫科动物没有生活在我们家里的优势,也没有靠我们施舍或者我们产生的垃圾生活,但许多物种的确生活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中。如果食物的可得性驱动了家猫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那我们或许会期望在其他物种中看到类似的灵活性。

事实上,有一些迹象表明这可能已经发生了。狮群的大小与食物的可得性有关,在卡拉哈里沙漠这样食物稀缺的地区,狮群的规模就比较小。甚至还有人声称(未得到有力证实),非洲北部已经灭绝的巴巴里狮根本就不是群居的。

人们对非洲野猫也进行了类似的令人好奇的观察。人们通常称这些行踪隐秘的猫过着一种独来独往的生活,但以它们为对象的研究少得出奇。迄今唯一的研究是在沙特阿拉伯中部一处小型聚落周围,对6只野猫进行的无线电追踪,这处聚落包括一个野生动物研究站、一个奶牛牧场和一个骆驼挤奶站。这片地区有许多垃圾堆和垃圾场,从野餐的剩饭到山羊的尸体,各种食物应有尽有。这里经常有野猫造访,但它们彼此之间没有社交,更没有形成大型群体。 这一观察表明,与家猫相比,非洲野猫并没有利用丰富的食物资源形成社会群体。

尽管如此,还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并非所有非洲野猫都会效仿“沙特阿拉伯六猫组”的做法。一个世纪以前,一位英国博物学家两次观察到非洲野猫在耳廓狐或者其他动物打的洞中,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有可能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一个案例中,野猫聚集在沙鼠成群的地区,这说明丰富的猎物会带来非典型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太把一个多世纪前这些缺乏细节的报告当回事儿,但它们确实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非洲野猫的社会性会随着食物的可得性而变化,就像家猫和狮子一样。

因为非洲野猫是家猫的祖先,我们没能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动物的自然历史很是遗憾。通常的假设是,群居能力是家猫在过去几千年间,随着它们开始在我们周围生活时进化出的特征(第7章中会有更多关于这种情况的介绍)。但如果非洲野猫同样具有这些倾向,社会生活并不是家猫为了生活在人类中而进行的进化适应,那么因果关系可能截然相反:食物丰富时的群居倾向,可能是一种为猫的驯化铺平道路的重要倾向。在没有更好的数据的情况下,在这本书接下来的部分,我还将遵照传统的想法认为社会性是在家猫中进化而来的。然而,我们也要对新的信息可能改变这种观点抱持开放的态度。

撇开狮子不谈,其他大多数猫科动物都被认为是独居的,只有交配时才会聚在一起,在其他情况下都会回避对方,即使相遇也不会相处得很好。很多情况下可能的确如此,比如,我们都知道雄性虎猫会杀死其他雄性,但最近的研究增加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一些大部分时间都独自生活的猫科动物,在食物周围相遇时未必不友好。

美洲狮符合对多数猫科动物的传统认识。除了母亲带着幼崽,这些猫科动物都是独行侠。或者说,我们是这样以为的。研究人员使用GPS无线电项圈追踪了怀俄明州大提顿国家公园附近美洲狮的行踪,他们发现,这些猫科动物通常会一同享用被杀死的马鹿。研究中总共13只美洲狮都和另一只至少分享过一次食物。在尸体附近布置的运动触发相机陷阱记录到,这些猫科动物大多友好地互动,尽管偶尔也会发出嘶嘶声或者“重拳出击”。

猎物的大小可能解释了这种出乎意料的社交容忍。在这片地区,美洲狮主要捕杀马鹿,这种动物对一只美洲狮来说太大了,甚至可以吃好几天。研究人员推测,美洲狮以一种互惠利他的方式行事,你今天让我吃点儿你的鹿肉,下周我就会让你吃点儿我的。粗略的报告表明,其他通常独居的大型猫科动物,尤其是美洲豹和老虎,也会分享大块或丰富的食物。

这种分享进食可能仅仅适用于大型猫科动物分享非常大块的猎物的情况。锈斑豹猫似乎不太可能分享蚱蜢,薮猫也很难分享大鼠。尽管如此,但谁知道当我们对小型猫科动物的生物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之时,会有什么惊喜等着我们呢?也许我们会发现,尚未被发现的类似的社会倾向为家猫群体生活的进化创造了条件。

无论非洲野猫是否存在潜在的社会倾向,农业的兴起都是一个分水岭,让猫科动物踏上了通向我们客厅的那条路。人类开始永久定居,加上大量食物被储存在中心位置,导致大量啮齿动物和其他潜在的猎物相当集中,非洲野猫的数量随之激增。

野猫在丰富的食物来源周围形成高密度群体,意味着它们必然会经常出现在彼此附近。就像美洲狮分享马鹿一样,非洲野猫必须能共存,而非互相残杀。打架就有受伤的风险,如果每一只猫都能获得足够的食物,打架就毫无必要了。因此,随着高密度的和平生活成为这些猫科动物生活的常态,他们在进化中学会了更好地相处。可能正是由于这个简单的原因,生活在早期农业社区周围的家猫祖先进化出了社会性。我们将在第6章讨论有关驯化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更多问题。

狗在几千年前就完成了同样的转变,而家庭生活则进一步赋予它们更高的社会性。把一条新来的狗领进一个全都是狗的家庭,它们很快就会成为最好的伙伴。但对猫而言,情况则完全不同。生活在我们家里,并没有给它们带来更高的社会性。

有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猫相处得很好,但也有些时候,气氛并没有户外猫群中的那般友好和友善。我从个人经验中了解了这一点。

我的第一只猫塔米到家两年后,一只从收容所领养的猫毛里希亚 来到了家里。这两只猫一拍即合,在接下来的15年里,它们经常靠着睡在一起,互相舔毛,似乎成了最好的朋友。

塔米和毛里希亚睡在一起

不幸的是,我们现在养的这只猫情况完全不同。几年前纳尔逊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是简和温斯顿的天下了,这对同胞兄妹的母亲在它们只有两周大的时候被车撞死了。 幸运的是,附近有人知道母猫刚生了小猫,便找到了它们,并把这对孤儿交给了一位朋友抚养。4个月后,它们来和我们一同生活。

温斯顿和简已经占据这座房子6年之久,它们对一个捣蛋鬼小家伙的到来并不高兴。纳尔逊整天想着玩,但它们俩一点儿都不想。它俩越是拒绝纳尔逊,纳尔逊就越是积极地寻求互动。在纳尔逊长大后,这种关系已经变成了长期的冷漠,纳尔逊会欺负个头更小的简,骚扰温斯顿,尽管温斯顿的体形要大得多,但它不会为自己而战。

纳尔逊的情况并不罕见。在一项调查中,45%的多猫家庭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猫每个月至少会打一次架。

理解家里发生的事情的一个关键是记住,猫群中的社会群体通常是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这里的家庭通常由一只母猫的几代雌性后代组成。相比之下,除了有人收养同窝出生的幼崽的情况,家中大多数猫都没有亲缘关系。因此,把没有亲缘关系的猫放在一起可能很棘手。正如一位猫行为专家解释的,猫社会的基本规则是:“当遇到任何一只在你有记忆以来就不属于你的(猫)家庭的猫时,要谨慎行事。”

我认为在猫之间没有亲缘关系的家庭中,猫打架的情况会更普遍,但我不知道有什么数据可以检验这种假设。一项研究的确发现,当主人不在家,一对对猫被寄养在猫舍里时,同胞兄弟姐妹躺在一起、同时进食、互相梳毛的次数,要比多年来生活在一起但没有亲缘关系的猫多得多。

在户外成群生活的无主猫和在家中与其他猫一起生活的宠物猫还有一个区别。在户外群体中,一只或几只猫可以把另一只猫赶走,让它的生活变得太不愉快,从而换个地方居住。相比之下,同居的室内宠物不得不瓜分它们居住的房子里任何可用的空间。主人如果不提供足够的食物、水、猫砂盆或者睡觉地点,就可能让情况变得更糟。结果便是,猫被迫闯入其他猫喜欢的区域,增加了本就不合群的猫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

尽管猫群成员几乎都对非本群成员抱有敌意,但有时通过决心和坚持,这种闯入者也能被接纳。因此,让没有亲缘关系的猫和平共处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书店的书架上摆满了“猫咪大师”的书,解释如何领一只新猫进入家庭,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努力会成功,比如塔米和毛里希亚就是。

这种成功可能表明,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猫也会沿着狗的路线,随着驯化过程的推进而变得越来越社会化。但目前我必须总结一下,“半驯化”的标签很适合猫,特别是与发生更大转变的狗和其他驯化物种相比。群体生活是非纯种家猫和非洲野猫之间的主要区别。其他的变化,比如解剖学上的微小改变和友好性的提升,只是程度问题。非纯种家猫与它们的祖先并没有什么不同,野生猫很容易恢复野外生活,这也很容易让人们得出这个结论。

猫的驯化极限就到此为止了吗?还是说,它们会走向一个驯化程度更高的未来?在我们问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想想它们达到现在这种驯化的状态前所走过的路。 hUTV43uD6fM/G+LJOVvTaWf11gmMCD1e0q+OxohHW8b23rDe/IuJq7lkydUpmCK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