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香,展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寄托心灵的圣物,象征高尚的德行,带您体悟无常的人生。香以载道。

银叶荧荧宿火明,
碧烟不动水沉清。

纸屏竹榻澄怀地,
细雨轻寒燕寝情。

妙境可能先鼻观,
俗缘都尽洗心兵。

日长自展南华读,
转觉逍遥道味生。

明·文徵明《焚香》

一、中国香学文化概念

香,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指向,包括了香材、香料、用香、品香、香事活动、香文化等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系中,香,拥有美好事物、高尚道德、诗意境界的意蕴,承载了华夏民族心性修养、美学素养、宗教信仰的多重寄托。

香的历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香最早诞生于祭祀,作为宗教和其他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西方文明的不同背景下使用。从宗教和其他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后,香成为贵族阶层的专享奢侈品,为之提供了高端优雅的物质和文化因素,弥漫的沉檀龙麝芳香,氤氲了朝堂礼仪和社会上层生活空间。随着时代发展,香渐次进入社会各阶层,成为大众生活的常用之物。

清·竹雕人物香筒

本书主要是中国香学文化的研究与阐述。香学,简言之就是香文化。即用“香”作为媒介和载体来进行的文化活动,包括香材、香品的鉴别制作,用香的方法,香的历史,香的食用药用,香料的种植、加工等与香相关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内容。中国香学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围绕礼乐制度用香、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香事活动、大众生活日常用香,逐渐形成的能够表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文化传统、审美判断、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一脉优雅文化。

明·铜戟耳炉

人们对香材美好气味的感知和感悟,其实,就是以此为切入点,同大自然交流和对话,进而延伸出对大自然和宇宙时空的感悟,对自身内心世界不断深入探索的觉悟。香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雅从容的生活态度和自我愉悦心灵的智慧。

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和社会生活便利,但同时社会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面快速的世界,每个人都会感觉到生活压力的沉重,都要承受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击,焦虑不安、烦躁疲惫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空间。研究中国香学文化,参与香事活动,包括品闻一炉沉檀,都会使你放慢脚步,暂时远离喧嚣的尘世,舒缓疲惫的心灵,让美妙的香气抚慰你苦涩的精神世界,在忙碌和无趣中感受几分人生的诗意。

“香”的美好气味可以改善人的心情,使人安宁和愉悦。美好的香事活动,能使参与者在弥漫的芳香中,感受大自然神奇的美妙,升华人生品位,领悟生命价值。

二、中国香学文化与传统文化

拨开几千年烟雾弥漫的中国历史,香学文化纷繁众多的线索,足以牵动整个传统文化。迷人的馨香,美好的气息,渗透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香学文化历史,如秋夜碧空,群星璀璨;似春日原野,繁花似锦。众多的香学大师,彪炳史册的香学著作,铸就了中国香学文化曾经的辉煌。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高僧大德无不用香、爱香、惜香,中国的上层社会两千多年来也始终与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中国香学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晕染和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以。广泛的受众群体,众多的使用场景,使她涉及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皇室贵族文化、文人士大夫文化、平民百姓的世俗文化中,都有她曼妙的身影萦绕飘逸。无处不在的香烟馨韵,既给皇室贵族的礼制和日常增添了高端的味觉加持,也给文人士大夫的风雅和修身赋予了灵韵逸气,更是给平民百姓的起居卫生、礼佛祭祀提供了一份心灵寄托。她既有着本土儒道文化的坚实基础,也汲取了佛家文化的觉悟意蕴,规矩礼制与哲思灵动并存。

淡淡的馨烟不绝如缕,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美妙的气息润物无声,滋养着无数英贤的性灵真心;神奇的韵致通灵悟道,连接着天与人、人与大自然。香学文化是绽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这棵参天大树上的美丽花朵,她顽强而神秘,时隐时现,她精灵般的身影下总是聚集着华夏儿女的精英。她或许无关乎历史发展的紧要,但总会在岁月长河中掀起浪花,折射出闪光的人文片段。缥缈、执着、灵动的香韵在神州大地飘逸、弥漫,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凝聚沉淀。近代以来一段时间的缺失,只不过是形式和物质层面的暂时缺失,香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一直在华夏儿女的精神深处珍藏和隐伏。

南宋赵希鹄(1170—1242)在《洞天清录·原序》中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书房:“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一炉篆香居中,可见香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分量。香,寄托了文人冰清玉洁的高雅追求;香,消减了文人修身齐家却难以治国平天下的郁闷;香,给他们孤寂的生活平添无限雅趣;香,使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不再遥远;香,助益他们在“澄怀虑性”后,进入更广阔、更深邃的内心世界。

今天,香,依然会给中华民族以身心滋养,依然会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不断铸造辉煌。

三、中国香学文化的四次变革

中国香学文化满载了中华民族对美好事物和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粗放到精致,不断进步提高,深刻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香学文化开始起步。历史悠久、意蕴深邃的传统文化给了她以直接的浸润,外来的熏香文化给她注入了丰富的营养。香料的逐渐丰富、香具的不断精致实用、朝代鼎革的政治经济因素、时代风尚、生活方式的变动和精神需求的转变,都在不断影响推动香学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香学文化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以及多次的局部和细节完善,逐渐形成一脉独立完整、丰满高端的优秀文化。

明·佚名《十八学士图》(局部)

(一)汉代变革,步入正轨

随着汉朝版图的扩大,丝绸之路贸易的开拓与兴起,边陲和西域地区的香料以及印度、中东地区的用香方法,开始进入中土。先秦时代以焚烧香草香料为主的熏香方法,自西汉中期开始转变。以沉香、檀香、安息香、乳香、没药、龙脑等为代表的树脂类香料大量进入中土内地。这些香料发香持久,但不能直接焚烧,需要用炭火加温熏闻。于是,用香方法、香料以及熏香炉具都开始发生变化。香料由草本类向木质树脂类转变,用香方法由直接焚烧向炭火熏烧转变,由博山炉为主向小型炉具转变。

(二)唐朝变革,隔火熏香

从汉代起,经历了近千年的用香实践,到隋唐时,中国香学文化整体向精细化、系统化发展。唐代中晚期,高端的用香方式——隔火熏香开始出现,这对中国香学文化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的那种虽香气馥郁,但烟火燥气伴随的用香方法,渐次退出高端的香事活动。优雅舒缓、洁净细腻的香气追求,开始成为中国香学文化用香的最高标准。同时,高坐具和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流行,也给较长时间的香事活动带来便利,使得香席活动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雅集常事。

(三)宋代变革,单品沉香

宋代之前,中国香学文化的主流用香为合香。北宋中晚期,单品沉香的用香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以丁谓、范成大为代表的一批用香高手极尽体验、倡导之能事。宋人讲究雅致生活,日常起居须臾不离沉烟,记载和描述单品沉香的随笔小品及著作日渐增多。沉香开始成为最主要的香料,名列众香之首。用隔火熏香的出香方式单品沉香,能够深度体验沉香美妙多变、复合灵动、清洁高雅的香气,从而为人们深刻认识沉香提供了可能和途径。至迟在南宋中期,奇楠香开始单列,并成为最高级别的香材。

汉·中山靖王墓出土错金博山炉

(四)元朝变革,线香流行

元代出现线香,这是一种相对平民化、快餐式的用香方式。简洁方便的线香熏闻,扩大了香学文化的受众群体和人数。从一个大的范围来看,平民百姓包括一大部分达官贵人的寻常用香均以线香为多,大众化的佛事活动和其他祭祀更是如此。但沉、檀、龙、麝等上品香料依然是贵胄人家用香之常。

任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直到今天,中国香文化依然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持续地融入时代因素,吸收人文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果。香学文化必将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重新走进大众生活。

四、中国香学文化的本质特征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香”的国度,悠久的香学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几千年的兴衰历程。喜爱馨香、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不朽追求。中国香学文化以及中国人用香,从来都不是对某种香料的简单追求,也不是对某种表现形式和细节的极致美化,而是把“香”作为媒介和载体,追求更多的文化意境。所有的用香仪轨,爇香方法、品香体验和感悟,无不指向“道”的层面。“香以载道”是中国香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它包括知识探求、道德提升、心灵完美、智慧圆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香学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启智开悟、论道修心、精神价值、美学理想、思维模式上的独特神韵。

(一)本土文化的根基

中国香学文化的萌芽和起源,与其他民族的香文化并无太大差异,皆为祭祀与生活用香。它发展初期,即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被打上显著的中华文明烙印,明显区别于其他香学文化。

先秦时代,中国香学文化受到道家思想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在两种思想的交替影响下起步。早期的宫廷用香中“以香养生”的理论是受了道家《黄帝内经》的影响,而在朝堂礼仪中用香体现的则是儒家“礼仪与尊卑”。我们从秦汉时期典型的香具博山炉造型,便可一窥端倪:博山炉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部为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峰峦叠嶂。其间有神仙人物、飞禽走兽,每当炉内燃香时,炉外群山便烟雾缭绕,云蒸霞蔚,神仙人物隐约其中,使人如临仙境,美妙异常。整个博山炉的造型和意境,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秦汉时期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博山炉因此得名。它凸显出当时人们对海外仙山、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向往,这正是道家思想及当时黄老学说的追求。再看博山炉下部,下部的炉是从三代的礼器“豆”演变而来的,其实从简单或实用的角度考虑,完全可以用一个圆柱体或者坛子去代替。用“豆”的形状不仅仅是追求造型完美,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礼乐制度和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拜,这正是儒家所倡导的。一具博山炉,体现了中国香学文化以儒家为基础,追求道家境界的宗旨。也有另一种说法,博山炉材质为金,香料为木,炭为火,下有托盘盛水,上盖山形为土,印证了道家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正像梁昭明太子《铜博山香炉赋》中所说“制一器而备众质”。不过此说,稍加揣测,应为后世附加。

汉代以后,佛教思想和佛家文化对中国香学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佛教进入中国后,迅速本土化,与儒道思想相互渗透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佛教与外来的印度文化,为中国的寺庙带来大量的香料,而众多的用香习俗也随之传入,丰富了中国本土的香学文化。在佛教思想和佛家文化全方位的影响下,中国香学文化在香料使用、用香方式、香学理念上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西汉中期之前,国人使用的基本上是草本类香料,像沉香、檀香类的木本树脂类香料在中原地区是没有的,用香的方法大都为直接焚烧。随着佛教的传入,沉香、檀香等精细香料进入内地。这些香料的香气细腻高扬,洁净多变,发香持久,更适合熏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用香方式,促进了香具向精致小型化发展。沉香从宋代起便成为中国香学文化的核心香料,所有的香学文化活动都围绕以它为主的香料去进行。

清·孙温绘《红楼梦》第四回(局部)

佛教思想,尤其是唐代中晚期开始盛行的“禅宗”,北宋时期在士大夫阶层更是成为一种风尚。香,成为他们参禅、问道、坐课的一大助益和必要载体。佛教的境界和修行术语,成为中国香学文化感悟的语境表述和审美判断,像“鼻观”“犹疑似”等佛教用语成为香事活动的境界追求和美学标准。沉香的结香原理与佛教的大劫大难、修成正果的理念正相吻合,从而沉香成为佛教供养与修法的无上之品。香学文化中对香味的有形与无形的理解与佛教“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理论亦是吻合。

中国香学文化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丰富而成长,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香学文化中最具文化深度的一支。它既不是外来文化的本土变异,也不是无所依据而骤然出现的,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从而根深叶茂。同时,中国香学文化具备不同于其他香学文化的深刻内涵。表现在用香以及品香的具体细节上就是:不拘泥于细节局部,而注重思想感受传递;不执着于具体香气和味道,而注重于韵味和文化含义;不注重言传身教,而注重意会感悟。这与精细、极致、严谨的日本香道和西方香水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

(二)文人士大夫对于香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大都爱香惜香,他们从来就是香学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对中国香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唐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用香是非常普遍的:读书以香为伴,独处以香为友;衣需以香熏,被需以香暖;公堂之上香烟显示庄严肃穆,草堂之间馨韵表达儒雅从容;调弦抚琴沉檀佐素心;品茗论道龙麝添逸韵;书画会友鼎炉助兴情。香是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

在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中,香更是有许多妙用:书中置香,墨中添香,沉香树皮做纸,龙脑麝香入茶,香料烹调餐饮等等,可以说无香不文人。

中国香学文化在萌芽状态时,文人士大夫就广泛介入并给予多方面的推助。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中,很多记载都反映了他们对香的推崇。屈原在《离骚》中咏叹:“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东汉蔡邕(133—192)《琴操》述,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于幽谷之中见香兰独茂,感慨:“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遂停车抚操,成《漪兰》之曲。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及域外的木本树脂类香料尚未传入中土,所用者皆兰蕙椒桂等香草,但文人士大夫对香的情感态度,已有清晰展示。

明·佚名《品香图》(局部)

清·禹之鼎《乔元之三好图》

其二,在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心目中,将焚香视为雅事。宋代的“四般闲事”(闻香、品茗、插花、挂画)实为四般风雅之事,把香列在了第一位,可见香的重要之处。

古代文人对香的这种高度肯定,既确定了香的文化品位,也保证了它作为“雅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品质。同时,他们也把香引入日常生活,而不使它局限在祭祀、宗教、庙堂之中,这对香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至关重要。

其三,文人士大夫广泛参与香品、香具的制作,改善提升用香的方法和境界。文人之间相互赠送香料、香品,既传递了深厚的友谊,也表达了彼此的人生志趣与追求。王维、李商隐、徐铉、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都曾授人以香和受人之香。苏轼在他弟弟苏辙六十岁生日时赠他沉香山子并作《沉香山子赋》为寿。同时,他们也根据亲身的用香体验撰写了香学著作《香谱》等典籍,为我们今天传承推广中国香学文化奠定了基础。

其四,赋写了大量与香有关的文学作品,讴歌香料和香学艺术。从《诗经》《楚辞》汉乐府诗歌,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戏曲,无不馨香弥漫。代表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最高艺术水平的《红楼梦》有一百三十多处写到了香。“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夜读书”(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寿简斋先生》),这是古今很多文人雅士所憧憬的一种读书意境,香已经成为他们读书生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唐宋以来的书画作品,多有描绘古人用香情景,更是令人向往。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传播广泛,对推动中国香学文化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中国香学文化源于儒家和道家思想,但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恰恰相反,中国香学文化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世界所有的古老文明中,焚香都是祭祀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期望通过高升的香烟,把心中的祈求上达上天神灵。袅袅的香烟从祭坛飘向天际,既代表了人们对神灵的礼赞,也寄托了永恒的憧憬。印度、中东、东南亚,包括西方的香文化,都曾给中国香学文化增添了新鲜的元素。域外香料、用香方式、表达的情趣智慧,都使得中国香学文化更加丰满多元。

清·沉香山子

从汉代起,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外贸易中,香料就一直是进口的大宗货物。在进口香料的同时,域外的用香方法也影响了中国香学文化。在古巴比伦、古埃及的祭祀中,乳香的使用量非常大。据记载,古巴比伦神庙一年要使用两吨半的乳香。《圣经》中有一百八十八处提到香料,其中出现最频繁的是乳香和没药。从唐代起,中国就大量进口乳香、没药、安息香、苏合香、龙脑香等香料,宋代达到高峰,仅熙宁十年(1077)广州一地所收乳香就达三十四万余斤。

基督教在弥撒、晚祷、赐福、礼拜时都要用香。印度佛教对香也多有涉及,在中国语言里,许多和佛教有关的词汇都带有“香”这个字,诸如香火、香客、香案、香偈、香钱、行香、上香、供香等。伊斯兰教与香关系更是密切,除宗教仪式、家居生活外,唐宋时期许多从事香料贸易的都是伊斯兰人,他们的足迹遍及长安、广州、泉州、宁波等城市。中国第一部域外香药专著《海药本草》,即为伊斯兰人后裔、五代时期的李珣所著。

就当代中国香学文化而言,我们也应该继续学习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的香学文化,不断丰富提升我们自己香学文化的内涵和高度。比如日本香道精细的技法,恭敬的礼仪,严格的授业传承,西方香水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高处起步,香以载道

中国香学文化像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早熟且起点极高。先秦时代,虽然用香惟椒兰桂蕙而已,但理论上已经达到很高层面。“香以载道”是中国香学文化起步阶段的顶层设计。香是高尚德行的象征,香是恭敬天地祖宗的表现,香是美好感情的表达和传递,香是世间万物变幻无常的影像。

中国香学文化从最初就不追求纯粹的感官享受,而是赋予它更高的“道”的追求。《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德行的馨香最高,非物质的香气可比。“佩服愈盛而明,志向愈修而洁”,屈原《离骚》中佩戴香草鲜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高洁。古代的先贤大德,热爱香学文化,通过香,修身养性,追求“道”的人生目标。高洁的人格、圆融的智慧、诗意的生活成为中国人用香的终极目标。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注重含蓄意会,追求朦胧灵动之美,而不是像西方文化注重直观性、精确性。香水直接喷洒,芬芳满身,张扬而直观,这是西方香文化的观念。而我们的儒释道三家文化无不言开悟,最高深的思想是“意在言外”,最美好的意境是“言尽而意不穷”。表现在用香上,便是在享受美妙的芬芳之外,更多地感悟人生经验,提升思想境界。

中国香学文化注重从宏观上把握香料、用香方法和品香感受,没有过多关注怎样将香料分得更细致精准、更系统化,不过分研究如何精确调配各种香料,追求更多变化和更极致感受,而是点到为止,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香料以及用香方式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内涵和思想境界上,香以载道。这同日本香道以及以香水为代表的西方香文化、以熏香精油为代表的南亚香文化有很大差异。

南宋·刘松年《秋窗读易图》(局部)

五、中国香学文化融汇集合了众多美好

中国香学文化的表现形式为香席雅集和其他类型的香事活动。这些以品香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承载融汇了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技术美、艺术美等众多的美好,呈现出高度的审美追求和美学境界。品闻欣赏香的美好气息,既是生活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审美过程,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诗意栖居生活的向往。

(一)香中的自然之美

香材、香料凝聚了大自然美好的气息,是大自然精粹所在。山川河海英灵,日月星辰能量,风雨雷电滋润,共同造就香的芳香与能量。几千年的用香实践,香的美好意象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香已经“物化”为美好的指代,在汉语言范畴中,香无一例外地指向了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各种美好。

一缕馨香升起之时,美好的气味寂然入鼻,给人以愉悦和欢喜,香的自然之美此时变化为意念上的美好,香与人交互浸润氤氲,形成了鼻观嗅觉的万般美好。这个美好的意象世界,正如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鼻观的体验使人感悟到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享受融入生意盎然,活泼泼大自然的愉悦。

(二)香中的社会生活之美

社会生活是人的“生活世界”的主要领域,是充满了意味和情趣的世界。哪怕是单调、平淡的日常生活,也都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果能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就会有一个充满情趣的意象世界。燃一支线香,爇一炉沉水,能给日常生活增添许多的美感,芳香美妙的气味摸不着,看不见,但人人都能感受到,而且往往沁人心脾,达到灵魂的最深处。

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用香风尚亦是如此,唐人喜欢香艳浓烈,宋人崇尚清微淡远,元朝流行简单粗放,明清附庸风雅而不无做作。几千年的发展,香已经渗透到国人日常起居的方方面面,成为寻常之物,弥漫的芳香能晕染出丰盈的社会生活之美。

同样,不同社会阶层会有不同用香审美取向,富贵者追求沉檀龙麝,平民百姓则用寻常之香。香也会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更会有不同的爇香之法,但渲染形成的肯定是美好的氛围,诗意的意象。

(三)香中的技术之美

每个时代有不同的用香方法,不同香学文化体系也会有不同的用香技术体系。但总体的追求和趋向,却大致相同,即通过圆融舒展,优雅美观,沉静安详的技术手法,使香气的散发逸出从容雅致,无烟火燥气,从而充分地展示香的美好形象。这些技术以优美的动作和形象,展示出诗意的境界,给参加者提供精神层面的享受。为他们的“鼻观”提供良好的平台,从而“观念”“观想”“思维”的生发能依托更好的物质基础。

李商隐的“兽焰微红隔云母”和杨万里的“不文不武火力匀,但令有香不见烟”都是用香的技术之美,亦是古人用香方法的高度,至于颜博文的“香不及火,自然舒慢,无烟燥气”则是技术之美的结果呈现。高度的技术之美,既能使香表现出美好的形象,又可以感染带动参加活动者安详沉静,从而更好地体验香的美妙气味。

不同的香学文化体系的用香手法,并无高低之分,都是在用自己的技术体系,诠释香的不同的美好。

(四)香中的艺术之美

即香席或香事活动中融汇外溢的艺术之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融入、内含、外溢。融入是指香席雅集或香事活动中,都会有其他艺术形式,如茶、古琴、插花、书画欣赏、服装等艺术的参与和融入,形成众美齐备、众雅共聚的场景,为香展示美好形象提供良好助益。内含,是指在这些活动中,使用的香具、香品会呈现和携带不同的艺术形式,香艺师或主香人用香手法、礼仪程式都会呈现出一定的艺术表演性质,参与品香或用香者亦会有艺术因素的体现。外溢,是指香的意象或场景,会在书画作品、古琴、茶道、舞蹈、插花、朗诵等其他艺术表演中以不同形式融入和参与,对其他艺术也有着重大促进和提升作用。

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香学文化融汇集合了众多的美好,不断呈现大美状态,铸就了难以企及的辉煌。这脉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千年不息的美学追求,影响提升了整个民族的审美境界,伴随着岁月长河,融入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一炉沉烟,一缕馨香,成为无数中国人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香学文化是一个渊源久远而又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文化课题。在日益国强民富的当代,她必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挖掘、整理、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品质。我们深信,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香学文化这朵传统文化的奇葩,必将再度怒放于中华大地。 6KXIsWj/3oCPbCMXBhOUAX6+yvulnMSRYTPCqDNDssDe+S6RW/+Xl8ay01Qx/+a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