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即本书)一书,选择了一个已经拥有一定成果但仍有许多值得开拓的内容的课题做出研究。该书尽可能避开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可能不做重复研究,而以驿传体系与唐诗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关注点,探讨了驿传影响唐诗发展的具体内容,突破了以往仅仅以馆驿题诗和馆驿创作为研究对象的路子,在探讨唐代驿传对唐诗发展的深刻影响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收获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一是进行了驿路诗歌的本体研究,对驿路诗歌的生产方式、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二是探讨了驿传在唐诗异地交流中的实际功能;三是探讨了唐代驿传的具体传诗方式;四是探讨了唐代驿传与唐代诗歌团体形成的关系;五是探讨了驿传与唐代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
书中的本体研究集中在第二章,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研究驿路诗歌本身,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一般性地探讨驿路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而是用相对抒情的笔墨揭示驿路诗歌的生产方式、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质。如对驿路诗歌情感内涵的揭示部分,谈到羁旅行愁的情感内涵,作者通过对传统文化意义的“旅”和“居”的考察,确定了“羁旅”是中国人心中的不愿,然后用“浓重的飘泊感”“强烈的孤独感”“无奈的弃置感”界定唐代羁旅行愁诗的情感特质,认为驿路上变动不居的生活,长年在外的飘泊,使得很多唐代士人生活和心态都与常态有很多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唐代某一方面的社会生活的镜像。而对驿路诗歌的文学特质的探讨则从其写实性、内容与现实的疏离性、情感审美的悲凉性等层面深化了对驿路诗歌的理解。如分析情感审美的悲凉特质,作者列举了杨发的《宿黄花馆》后分析道:
馆驿的生活,与“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的生活迥然不同,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温馨画面更是相去甚远,独处的诗人所能关注到的,也尽是一些令人伤感的画面:稀疏的槐叶、萧条的孤馆、薄暮的蝉声、送人的场景,都足以令诗人切身地感受到一种自身不归的伤感,诸多的带有伤情的风物,组成一幅幽凄悲凉的画面,映衬着诗人仰望“迷鸿”的无限彷徨和相伴“数点残萤”的可怜兮兮。
这是用诗情画意的语言分析馆驿诗歌的情感特质,也在这种分析中让我们理解了馆驿生活对诗歌创作风格的直接影响。
该书还尽可能避开单纯的制度、体系方面的探讨,而注重对驿路、驿站与诗人、诗歌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将驿传体系与诗人的奔走四方、诗歌的被带往四面八方紧紧联系起来,将驿传与唐人文学团体的形成、文学风格的变迁联系起来,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真正交叉,并让交叉学科研究法真正为文学研究服务。如谈及元、白诗派的形成,抓住了元稹和白居易之间诗歌观念的交流是通过驿寄传书实现,诗歌的互相寄递才彼此产生影响,互相之间探讨诗歌发展方向和诗歌艺术的研磨也是通过驿路实现,而这些正是形成元、白诗派的重要因素。又如谈及诗歌风格的演变受驿传影响,在诸多观点中有这样一种认识:驿传带来有影响力的作品,影响作品所到之地的诗风。在这个观点下,作者先用元稹的“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说明元、白诗歌确有通过驿传产生很大影响,然后用杜牧的《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证明这种影响力的不虚:
诗者可以歌,可以流于竹,鼓于丝,妇人小儿,皆欲讽诵,国俗薄厚,扇之于诗,如风之疾速。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作者还列举了敦煌写卷中所存的最典型的著名作品影响当地诗风的例子,即韦庄的《秦妇吟》。《秦妇吟》创作于中和三年(883)春(依夏承焘年谱),按韦庄的观点,诗歌反映了黄巢兵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动荡。韦庄因为此诗的创作而获得了“秦妇吟秀才”的美誉。诗歌是诗人避乱到江南为献给当时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镇润州的周宝所作。谈及这篇作品传入敦煌并在当地产生影响,作者说:
让韦庄在江南和中原获得“秦妇吟秀才”美誉的这篇作品,因为敦煌的陷蕃,驿路的受阻,并没有很快传到敦煌,而是在敦煌回归大唐王朝、驿路重新畅通后,才在敦煌广为传播。敦煌于建中二年(781)陷蕃,咸通二年(861)彻底结束吐蕃统治,现存敦煌写卷有十个《秦妇吟》的写卷,其中有明确年代的有伯3381卷,天复五年(905)敦煌郡金光明寺学仕张龟写本;斯692卷,贞明五年(919)金光明寺学仕郎安友盛写本;伯2700、斯5834的拼合卷,贞明六年(920)写本;伯3910对折册页装诗文选抄卷,卷末题记“癸未年(923)二月六日净土寺弥赵员住左手书之”;伯3780卷,显德四年(957)学士郎马富德写本。敦煌陷蕃,是敦煌人民心中的痛,回归大唐王朝后,驿路畅通,《秦妇吟》才得以传至敦煌,而诗中所写的战乱生活的体验深深触动了敦煌人民对战争的记忆,故而敦煌人才广泛传抄《秦妇吟》。现存敦煌写卷中,有一些作品回忆敦煌陷蕃的痛苦,虽然我们很难断定其年代,但跟《秦妇吟》的影响当有很大关系。
这些实例,都是紧紧扣住“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的主题进行的阐发,真正实现了交叉学科研究法为文学研究服务的目标。
该书作者的思维是发散性的,也是富有开拓性的。全书结构宏阔,体系严密,又能够将观点落于实处,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同类型研究的已有成果,尤其是注重紧扣文学研究的做法值得肯定。这是书作者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的深入研究和拓展,希望她能够拓展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是为序。
201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