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作为断代史来讲,始于清朝入关建立全国的统治,终于宣统间为辛亥革命所推翻,历经268年。清朝入关以前,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统一满洲及反对明朝的“开国史”(“先清史”),与清史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溥仪在辛亥革命后,被冯玉祥驱逐出故宫以前的历史,也同清史有关。我们说的清史,系指清朝对全国统治时期的历史。倘若广义言之,就需要包括在东北的开国时期和在故宫的小朝廷时期的历史。因此,清史史料学研究的时间范围,亦应同清史的概念相一致。
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无论是从中国君主专制社会长期历史进程去观察,或从同时代世界历史的变化去分析,我们都可以发现清朝具有不同于以往各朝的特征。
第一,清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重要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经过了几千年的历程,各个朝代的历史情况相异,对国家的统一、发展、巩固所起的作用和贡献也有不同。汉、唐、元、明、清五朝贡献较多,作用较大,其中尤以清朝为著。它以少数民族统一全国,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融合,巩固和增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联系、发展,稳定与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奠定了牢固的疆域,实现了我国进一步统一、发展和巩固的历史任务,此疆域至今仍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栖息、建设的广阔土壤。
第二,清代是中国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的开始。如以鸦片战争为界标,清代可划作前后两个时期。在其前期,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结构在缓慢发展和变化,统治阶级及其政府对社会矛盾尚能作局部调整,仍处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晚期阶段。但这时西方一些国家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产业革命,疯狂地向外殖民,中国成了他们的侵略对象。只是前期的清朝政府,坚持与殖民主义者斗争,保持住了国家的独立;清后期统治腐朽,被侵略者的炮舰政策轰开了大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这样巨大的社会变化,绝非偶然,说明整个清代中国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已处于衰落时期。
第三,清代是文化上有所成就的时期。清代在文学、哲学、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数学、天文学、建筑学、医药学和古籍整理等方面都有新的成就,产生了大量的珍贵的传世之作,如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也出现了诸如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唐甄等著名的思想家。
倡导古籍整理的李一氓说:“在史籍整理与历史研究上,我以为更应该着重清史。” 这是很有见地之论,处于中国古代和近代交替时期的清代史,距离今天只有百余年的时间,它那个时代的一些物质的、精神的东西,仍然存在着或变形地存在着,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现实生活。因此,研究这个时代对于理论和现实有着双重意义:即不仅有利于说明中国的过去,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认识现实,改造现实。说得具体一点,就是:
第一,了解清代历史上的成就,民众运动的经验,反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斗争及其失败教训,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活力。
第二,了解清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状况和特点,以便批判和肃清现实生活中专制主义残余,改革不适应当代社会建设的上层建筑。
第三,了解清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风俗习惯,以便进一步剔除其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改变人民精神面貌,发展和树立社会新风尚,建立高度文明的社会。
第四,了解清代民族关系和清朝政府的民族政策,以利进一步增强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
第五,了解清朝同世界各国关系史,以便从现状和历史两方面实际出发,发展对外事务,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六,加强清史研究,也是建设科学的清朝断代史的需要。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是新的部门,异常薄弱,空白点太多,同它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需要加强建设。同时,后代为前代修史,是中国史学的良好传统。关于清朝一代的历史,大部头的只有民国初期编纂的《清史稿》,但尚不足为一代信史,即此一端,可见加强清史研究的必要性了。时至今日,清史研究已有快速发展,但离人们的期望尚有很大的距离。
研究清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表明加强这门学科建设的迫切性,而历史研究必先从整理史料着手,这就引出下面将要叙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