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歆 、 王 朗 俱 乘 船 避 难 , 有 一 人 欲 依 附 , 歆 辄 难 之 。 朗 曰 :“ 幸 尚 宽 , 何 为 不 可 ?” 后 贼 追 至 , 王 欲 舍 所 携 人 。 歆 曰 :“ 本 所 以 疑 , 正 为 此 耳 。 既 已 纳 其 自 托 , 宁 可 以 急 相 弃 邪 ?” 遂 携 拯 如 初 。 世 以 此 定 华 、 王 之 优 劣 。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去避难。有一个人请求搭乘他们的船,华歆不同意,王朗却说:“看他只身一人,挺可怜的。咱们的船还宽敞得很,捎上他也没关系,你为什么不同意呢?”华歆听从了王朗的意见。
他们乘船一路前行,敌兵追了上来,越追越近,情况非常危急。大家都想让船走得更快一些,王朗提议抛弃那个搭船的人,华歆却说:“刚才我不答应让他搭船,正是怕碰到这种事。可是,这个人既然把性命托付给我们,我们也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那么不管是福是祸,都要遵守道义,怎能在危急时抛弃他呢?”于是坚持让搭船的人安坐船中,一起逃难。
王朗在汉末入朝做官,至曹魏成为重臣,他最为人熟知的“事迹”是《三国演义》中在阵前被诸葛亮驳斥,坠马而死。其实这只是古代小说艺术化、戏剧化的改编,并非史实。据记载,王朗曾经和几个曹魏大臣联名给诸葛亮写过一份劝降书;诸葛亮则写了一篇叫《正议》的文章来回应,申明蜀汉政权的正统性,以及北伐抗魏的决心——这可能是小说中“骂死王朗”情节的原型。此外王朗还是位经学家,他的儿子王肃继承了父亲的“家学”而成就更高,是与郑玄并列的经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