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研究空间及意义

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南宋题画文学仍存在相当大的研究空间。

首先,对题画文学的整理工作存在不足。第一,现今对题画文学的整理,多本于南宋孙绍远编《声画集》、清代陈邦彦编《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或是《全宋文》《全宋诗》《全宋词》之类文学总集和诗人别集,关注点集中于文集本身。题画文学相比于其他文学类型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很多作品是题写于画面之上的,在作者的总集和别集中很可能没有收录。因此,对题画文学的整理,不能忽略绘画上的题跋。浙江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了《宋画全集》 ,收集了大量的存世宋画,画上的题跋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题画文学整理的重要来源。第二,传统的题画文学整理多是按照文体分别进行,如依据诗集整理题画诗,依据文集整理题画文。然而,某些文体(如画赞)由于认知的差异,可能同时被放置到题画诗和题画文中,因此需要贯通考察。

其次,现今对题画文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唐代、北宋乃至元明,无论是断代研究,还是个案研究皆如此,而南宋则成为被忽视的阶段。从纯艺术层面上说,南宋题画文学确实比不上唐代和北宋,并且也没有出现像杜甫、苏轼和黄庭坚那样极其突出的题画文学大家,若还是按照传统概论式、以文本为单一考量维度的方式展开,则很容易吃力不讨好,因此,很多研究者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个时期。事实上,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南宋是题画文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第一,此期创作了大量的题画文学作品,数量远超于前代。第二,此期出现了第一本题画诗总集孙绍远《声画集》以及第一批题画诗别集。大量的题画文学编纂实绩表明南宋已开始了对题画文学有意识的分类整理,这意味着南宋是题画文学自觉的重要阶段。第三,南宋时期文学开始较多地题写于画面之上,题画文学完成了从语图分体到语图合体的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题画”文学,并由此开启了对中国画艺术内涵的重塑。因此,对南宋题画文学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本艺术层面(这也是传统研究题画文学最偏重的层面),同时在文献、文化层面皆有相当大的探讨空间。

再次,现今关注到南宋题画文学的人多是美术专业出身,如李慧漱、美国汉学家毕嘉珍等,通常是因为注意到南宋绘画的价值,从而顺带提及了文学作品,其研究方式大多是以绘画为本位,以文学为佐证,文学成为附庸于绘画的存在。然而南宋题画文学不应该只作为南宋绘画的附属存在,而应具有独立的价值。因此,本书试图从文学出发,以文学为本位,发掘南宋题画文学独立存在的意义,还原其在题画文学史上的价值。 iIrzBvDHbQ0JsHk8PpqsyHGYuEkFUwE0M9drHXDpeIopb6DMIvCk5mI36ItQer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