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无到有的崛起之路
——色情与谎言

2020年6月18日,慕尼黑附近的阿什海姆,Wirecard集团总部5楼CEO办公室门口围满了人。当马库斯·布劳恩听到大量的员工聚集在他的办公室门外时,他的脸色变得惨白,双手不停地颤抖,不知所措。

上午10点43分,Wirecard公司宣布无法提交2019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存在19亿欧元的缺口。员工去找老板讨说法,但布劳恩也给不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股价“自由落体式”下跌,不到一周,公司就面临倒闭。一位目击证人说:“当时的气氛十分可怕。”

布劳恩身边最亲近的员工把他堵在办公室,安保和物业人员把通往楼梯间和电梯的门都锁上了。他的贴身保镖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首席产品官(CPO)苏珊娜·施泰德(Susanne Steidl)急得大哭。

但是慌乱只持续了5分钟。如果布劳恩不能迅速冷静下来,那他就不是布劳恩了。他跟手下的亲信解释说,整件事情是一个巨大的误会。晚上,他又在YouTube发表了一个声明。“目前,不排除Wirecard股份公司受到了一场相当大规模的欺诈。”他在视频中说道。然后,他的司机就开着迈巴赫把他接回家了。当车子开到他位于慕尼黑的高档住宅区博根豪森的家门口时,已经快午夜12点了。

第二天就是周五,布劳恩宣布辞职。他并非自愿辞职,监事会只给了他一个选择,就是滚蛋,可他好像还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进不去系统了。打电话给IT人员。”布劳恩命令他的秘书。同一层的同事都知道,一切都结束了。最后,布劳恩在合规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地下停车场,他的司机正在一个封闭的区域等待。司机最后一次把他送回家,布劳恩再也不会踏入Wirecard总部的大门了。

在Wirecard高层工作了20年后,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布劳恩本人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他虽然落马,但还拥有公司7%的股份。下午,他给生意上的伙伴打了电话,大多数人对他的请求感到十分惊讶——他想借钱。他的计划是完全收购Wirecard。现在Wirecard的股价大幅下跌,可以低价买入。他相信在他的管理下,公司会再度辉煌起来。“然后我们将真正地飞黄腾达!”

但事情没有按照他希望的那样发展。3天后,马库斯·布劳恩向慕尼黑检方自首并被拘留,第二天缴纳了500万欧元的保释金后被释放;2020年7月22日又再次被逮捕。一位关键证人透露,检方指控布劳恩涉嫌一系列经济犯罪,包括商业团伙欺诈、挪用公款和操纵市场。

2020年6月25日,Wirecard就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股价不到3欧元,跟2018年秋天的最高点相比,下跌了98%。股东损失200多亿欧元。当天Wirecard集团不得不宣布破产,成为DAX指数中第一家破产的公司。全德国一半的人都在问:Wirecard到底怎么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欺诈案,到底谁是肇事者,谁又是受害者?谁遭到了无辜的利用,谁又是其中重要的帮凶?

在高层眼中,Wirecard始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支付服务提供商,更多的是一个想法、一个承诺:要通过技术尤其是通过规模,彻底改变支付服务市场。一位高管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赌注。”20年来,管理层一直以硅谷疯狂的创业文化为座右铭:“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要想彻底了解德国战后最大的经济丑闻——Wirecard事件,也要从新经济的发源地硅谷说起。

在信息时代如何赚钱

1998年是一个转折点。执政16年后,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 的时代即将结束。他领导的德国联合政府 先是提出了“精神与道德转折”,但在经历了两德统一的阵痛后最终未能在新联邦州实现“繁荣的景象”。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oder)的红绿两党 在选举中获得胜利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一切都将变得不同。他首次提出德国将利用“信息社会的机遇”,正如1998年社民党竞选纲领中所述,“所有的学校都要通网”,优先发展“新媒体”“新信息和通信技术”。社民党在这一年的4月17日于莱比锡通过了这一纲领。

同一时期,在莱比锡往南约300公里处的慕尼黑,一家公司正着手利用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创造资本,并且已经初具雏形。那时,互联网刚刚兴起,还仅仅是用于传输信息。但是这家叫安全互联网系统有限公司(Securitas Internet Systems GmbH)的企业却想得更远——他们想利用新的通信技术来实现价值的传递。

Wirecard集团早期的发展过程,和它20年之后的财务报表一样错综复杂。首先,它的创办日期就扑朔迷离。Wirecard官网上写的是成立于1999年,但其实创建它的想法在1998年7月3日就诞生了。这一天,Securitas在报告中向大家展示了支付平台的优点。新闻稿称:“想提供安全支付交易的公司,现在可以使用Wire Card。”它的目标是在互联网上用信用卡安全地进行支付。不过报告也表示,此项技术还“只在试点项目中投入使用”。这时Wirecard这个词中间还有空格,写作Wire Card(线卡),它其实是为新经济时代——互联网时代——造出来的一个词。但是它很好地概括了公司核心的商业理念,即通过长途线路和互联网实现信用卡支付。

Wire Card的创始人拥有十分敏锐的商业嗅觉。世纪之交,互联网已逐渐兴起,但当时赚钱的只有MSN(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和AOL(美国在线公司)。小供应商的日子不好过,尤其是在线安全支付是个问题。Wire Card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马库斯·布劳恩后来总喜欢把自己说成是Wirecard的创始人,但其实他并不是。事实上,今天的Wirecard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两家成立于1998年的公司,而且这两家公司是由两个不同的人分别创办的。

第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是德特勒夫·霍本拉特(Detlev Hoppenrath)。他现在从事野营炊具的销售,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其实是一名程序员,负责开发安全的互联网信息传输技术。他在Securitas开发了一个软件,能够将网上商户、客户和信用卡中心连接起来。这个软件构成了Wire Card的核心。相关的专利(专利号:DE10008280C1)至今仍能检索得到,就连Wire Card这个名字也是霍本拉特取的。

1999年,霍本拉特在这个软件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公司。Wire Card股份有限公司从Securitas分了出来,霍本拉特担任CEO。Wirecard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人物——扬·马萨利克和马库斯·布劳恩,也是霍本拉特先后招进来的。20世纪90年代末,马萨利克还是维也纳附近的克洛斯特新堡联邦高中的学生,但他已经在编程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对学校的学习不感兴趣,而是痴迷于编写代码,每天晚上都在维也纳那些新成立的公司里打工。这是他后来自己告诉我的。马萨利克和父母闹翻之后,跟霍本拉特一起来到了慕尼黑,没有参加奥地利的高中毕业考试。

Wire Card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批客户包括连锁超市SPAR和票务与现场演出行业巨头CTS Eventim。霍本拉特拒绝接受色情行业和其他灰色产业的客户。但是软件的后续开发需要耗费数百万欧元,现有的业务无法支撑高昂的开发费用。在投资者的施压下(包括技术巨头索尼),霍本拉特不得不寻求帮助。马库斯·布劳恩受命解决这个问题。

出生于教师家庭的布劳恩有着远大的抱负

1998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布劳恩刚满29岁。他父亲是成人学校的校长,母亲是老师,家境殷实,他上的是维也纳十三区历史悠久且颇负盛名的Fichtnergasse文法学校。他姐姐长期活跃在学校的家长委员会。1998年,布劳恩从维也纳大学商业信息学专业毕业。

同年,他开始担任毕马威慕尼黑事务所的顾问。当时的同事认为他在人群中不太起眼。“他没什么存在感,也没什么突出的表现。”一位当时毕马威的审计员说道。但是布劳恩有两点让她印象深刻:一是在紧张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二是他总是很敢想。

布劳恩还在工作之余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课题是“基于图的并行程序特征分析”。他的导师加布里埃尔·科西斯(Gabriele Kotsis)称他“很有雄心”。“这是一个不太好做的课题,布劳恩愿意做有挑战的事情。”科西斯回忆道(他现在是奥地利林茨大学的教授)。科西斯说,布劳恩比较内向,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内容,和他共事也很愉快。2000年1月,布劳恩就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

2000年10月,布劳恩从毕马威被派到霍本拉特的公司时,正是投资者切断了该公司资金来源的艰难时刻。布劳恩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事业心,成功地让Wire Card软件得以继续开发。霍本拉特很欣赏布劳恩的果断,于是任命他为执行董事。布劳恩实施了一项成本削减计划,裁减了很多员工,但是有一个人和他相处得非常好,他就是扬·马萨利克。这个比布劳恩小10岁的瘦高个男孩,很快就成了布劳恩的左右手。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大量初创企业破产,Wire Card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死亡线上挣扎。这一次,救星是保罗·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Paul Bauer-Schlichtegroll)。他来自慕尼黑附近,是一位很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家。他和霍本拉特差不多同时想到要创办一个做数字支付的公司,1998年成立了娱乐印刷媒体股份有限公司(Entertainment Print Media AG),很快又更名为电子账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EBS)。EBS也是开发电子支付手段的,但是和霍本拉特不同的是,他很清楚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哪些客户能带来收益,也不介意从一些灰色产业捞钱。

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认识到,在互联网发展初期,有一个行业发展最为迅速,并且迫切地需要解决支付问题,那就是色情行业。万维网的出现对于色情行业来说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变革。顾客(尤其是男性)不需要厚着脸皮去报刊亭买黄色杂志,直接在家里的电脑前就可以浏览色情内容了。最开始,顾客还不能使用信用卡支付,因为这时信用卡在德国还不普及。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的团队决定使用电话账单付款——通过一个所谓的网络拨号器。这些小程序会把路由器的网络拨号转接到其他更昂贵的线路,比如0190开头的线路。这样一来,一分钟的费用就不是几芬尼,而是3马克 或者更多。很多顾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了这些拨号器,在收到电话账单的时候才知道费用如此之高。但是因为羞于被别人知道自己浏览色情网站,他们通常还是会偷偷支付这笔钱。这笔生意打着法律的擦边球(或者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越了法律的边界),给EBS带来了极为可观的收入。

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手下还有一位高管——奥利弗·B.(Oliver B.)。当时他20岁出头,是一位年轻的银行家。2005年离开德国中央合作银行来到EBS,成功地解决了公司的财务问题,改善了账目混乱的情况。他就是公司陷入困难时的救星,是负责解决问题的人。事实上,一直到Wirecard破产前,他一直扮演着这样的角色。现在他和马库斯·布劳恩一样已被拘留。

EBS早期有一个问题:拨号器很快就被消费者保护机构和政府部门盯上了,负面新闻铺天盖地。所以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开始寻找其他的支付方式。他的目光落在了慕尼黑附近的一家竞争对手公司身上。这家公司虽然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却拥有更好的技术。它就是霍本拉特的Wire Card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向Wire Card股份有限公司发出了收购要约。霍本拉特拒绝了,因为他不想离开自己的公司。但布劳恩却在背后跟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进行谈判,至少霍本拉特在笔录里是这样说的。

确切的情况仍然不清楚。但事情从这里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了。管理层投票决定出售软件许可。2001年11月,布劳恩和马萨利克的笔记本电脑在Wire Card办公楼被盗,里面有重要的公司数据。奇怪的是,没有任何外人闯入的痕迹,传闻是内部人员作案。不久之后,Wire Card股份有限公司就宣布破产了。这对于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2002年2月,EBS以低价收购了Wire Card。

在此次破产事件中,布劳恩扮演的角色饱受争议。公司前高管后来在德国周刊《明镜》(Spiegel)中指责他掏空了公司,促成了整个收购过程。布劳恩则称这是“无稽之谈”。霍本拉特甚至对布劳恩及其手下提出了刑事指控,但是检方几个月后就终止了调查。很多年之后,霍本拉特告诉《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的记者梅兰妮·贝尔格曼(Melanie Bergermann)和沃尔克·特·哈斯博格(Volker ter Haseborg):“我们当时的技术对于后来的Wirecard来说就是摇钱树,只要接触到愿意支付高额费用的客户,这项关键技术就保证能赚钱。”

无论事实真相如何,马库斯·布劳恩成功地从Wire Card早期的动荡中走了出来,在2002年成为新公司的CEO。2005年1月,Wire Card通过反向收购,也就是“走后门”的形式上市。壳公司是电话服务商信息天才股份有限公司(Infogenie AG),它也是新经济狂潮中众多失败的公司之一。Infogenie被收购并更名为Wire Card。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反向收购是一种简单快捷的上市方式。

上市之后,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先是转到监事会,不久便完全退出了。他和布劳恩发生了争执,布劳恩以辞去CEO职位相威胁,后来鲍尔-施利希特格罗尔以优惠的价格给了布劳恩大批股份。至此,布劳恩独揽大权,一直到最后他都持有Wirecard 7%的股份。

美丽的表象和真实的扩张

2005年前后,Wire Card给出的官方数据看起来增长势头一直大好,这也是Wirecard集团自始至终秉承的一个宣传策略。2006年6月,公司名称中的空格被正式删除,全新的Wirecard股份有限公司被纳入德国证券交易所DAX指数。

早在2000年,Wire Card就展现出了要对外展示自己良好面貌的强烈意愿。这一年,公司的营业额为300万欧元。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数目,但是他们的计划远不止于此。在向媒体发布的新闻稿中,他们早就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Wire Card,一家领先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在亚洲设立了首个分支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立地点是中国香港,“Wire Card将从中国香港直接向迅速扩大的亚洲市场销售其产品和服务”,韩国、中国和日本市场的开发正在“具体”的筹备中。Wire Card具备“战略性的优势”,可以“在亚洲地区的市场占据领导地位”。

然而事实上,直到2020年Wirecard倒闭,它都从来没有占领过韩国、中国内地和日本市场。它的扩张仅仅局限于东南亚地区。但是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Wirecard一直采用的模式:公司官方的自我宣传始终都比实际的运营情况要红火得多。

Wirecard很早就在迪拜设立了一个子公司——2004年成立的Cardsystems FZ-LLC公司,这家公司后来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德国,Wirecard的股价飞涨,2002年才0.41欧元/股,10年时间就涨到了近19欧元/股。

Wirecard成功的秘诀里还有一条:它很乐意为那些老牌银行不愿意接收的客户提供服务。最开始,Wirecard为色情行业提供支付服务,但是2003年德国收紧了网络拨号器相关政策,商家必须向顾客说明费用明细。另外,两家最大的信用卡公司VISA和Mastercard都阻止向色情行业付款。

这一举措几乎使Wirecard走到了毁灭的边缘,2003年,它的销售额下降了40%。但是该公司发出的新闻稿却称,“在其他利基市场获取的客户”拯救了公司的命运。向这些客户提供服务,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体系来掩人耳目。这也注定了Wirecard后来走向没落的命运。 Twfz2w1pceO2cPCrEUrdrzu5CcH7o3UZYPQjzJW9/TDA//LOevUVhH+bhhoOb6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