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司马睿:后下手为强

多年后,司马睿将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在富庶的江南延续司马氏国祚。但此时的他只是王室支脉,没有太多的政治影响力。

他是西晋奠基者司马懿的曾孙,祖父司马伷与西晋王朝的开创者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同父而异母,血统从这里就开始疏远。

他十五岁的时候,继承了父亲的琅琊王爵,封国正是琅琊王氏祖籍所在。他本人留在都城洛阳担任散骑常侍。所谓“入则规谏过失,出则骑马散从”,是皇帝身边的侍从,一般都由贵族子弟担任。

这个时期的司马睿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迹,在王室子弟中也不突出。《晋书·元帝纪》说他“不显灼然之迹,故时人未之识焉”。为了替他稍作辩解,史书说他是为了在乱世中保全自己,时刻谨慎退让。

这的确是某种程度上的事实。在司马家族那些年轻的王爷中,司马睿表现出了少有的隐忍和克制。当他那些同辈兄弟前赴后继地涌入舞台中央,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时候,他克制住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在漫长的煎熬中等待自己时代的到来。

他的隐忍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原因:血统疏远的他还没有机会挤入权力中心。在八王之乱前期登上舞台的司马玮、司马亮、司马冏等人都是王室嫡系血脉,而司马睿只是一个远远的看客。

根据一个没有得到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传言,他甚至不是司马家的骨血。

《晋书·元帝纪》载:

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

翻译过来就是司马睿生母夏侯氏不守妇德,与王府中一个姓牛的小吏私通,生下司马睿。

让这件事更加具有传奇色彩的是,据说早在司马懿时代,就有谶纬曰“牛继马后”,也就是说将来牛家人会取代司马家族的统治。

当时司马懿手下正好有个叫牛金的人,曾跟随他驻军关中,对抗北伐的诸葛亮。司马懿不能允许自己的事业最后被牛家人接管,于是以毒酒将牛金杀死。不料多年之后,家族中的媳妇还是与一个牛姓人(据说也叫牛金)私通,生下后代。而这个后代在西晋覆灭后,于江南建立了全新的政权东晋。

当然,以上传闻过于离奇,几乎不可信。但这种闺房秘闻总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传播力,不管真假,都会给司马睿的身份蒙上一层暧昧的阴影,继而影响到他的政治前途。即使司马睿后来开创了东晋王朝,还有人私下将其蔑称为“牛睿”。

因为这层原因,司马睿早期在西晋王朝中的默默无闻也就更好理解了。

他当时唯一的依靠是叔叔司马繇。这是一个长着漂亮胡须且有着大好政治前途的人物。司马繇在八王之乱前期因为支持贾南风,官升右卫将军,掌管一支禁军,后来再升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副宰相。遗憾的是,他很快在权斗中落败,后来虽然复起,又很快因为母亲去世而到邺城守丧。邺城在今天邯郸南边的临漳县,距离洛阳六百多里。

这直接改写了司马睿的命运。

永兴元年(公元 304 年)七月,司马越挟持皇帝北上攻打邺城的侄子司马颖,在洛阳为官的司马睿随军。在这场被后世称为荡阴之战的交锋中,司马越大败,逃回了自己的封地徐州。被抛弃的司马睿成了堂兄弟司马颖的俘虏,司马繇则因为有串通司马越的嫌疑而被杀。

司马睿失去了唯一的依靠,从现在开始,要自谋生路了。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他趁着守卫松懈逃了出去,孤身南下,潜逃六百里,直到黄河北岸。在眼看就能脱离司马颖的势力范围时,却不幸被关卡守军拦住。

当时司马颖有令,各个关口不准放贵族出入。

那时候也许雨仍在下,风还在刮,黄河的水涨了起来。司马睿环顾四周,尽是一片苍茫。他还什么都没实现,就要这样籍籍无名地死去了。

幸运的是,就在生死之际,落在后面的随从宋典赶到了。

史书关于宋典的记载不多,只说他是司马睿的“从者”。应该是始终跟随司马睿左右的随从人员,跟他一起被关押,也一起在大雨之夜逃了出来。只是司马睿逃命心切,马不停蹄,跑在了宋典的前面。这个细节也让我们看到了司马睿当时的狼狈不堪。

见司马睿被守关人员拦住,宋典赶上前去,用马鞭子抽了一下司马睿的马,故意嘲讽道:舍长,官禁贵人,汝亦被拘邪?

舍长,就你这样的一个人也被当成达官贵人拦住了吗?

舍长指的是管理客栈的人,地位低下,后来经常跟仆妇相提并论。

守关人听了宋典的话,才给两人放行。

史书说,当司马睿还在洛阳时就跟王导相识,王导经常劝他不要在洛阳逗留,早日回到自己的封国。也许那时候的王导就已经看出了西晋王朝的摇摇欲坠。

经此一难的司马睿,终于想起了王导当年的提醒。他渡过黄河,到洛阳找到家人后,就逃回自己的封国琅琊。

琅琊国在徐州东北方向,再往南就是司马越的封地东海国。州郡长官为了巩固统治,一般都会招揽本地世家大族子弟入府任职,像司马越、司马睿这样的封王也不例外。王导此刻正在司马越府中担任参军,负责在军事上出谋划策。

一年后的公元 305 年,司马越为了壮大势力,西去关中与另一个藩王司马颙决战,建立自己的军事联盟。没有背景的司马睿被他任命为平东将军,留守徐州,负责转运粮草物资。

曾被司马越抛弃的他同意了,但提了一个小小的条件。

他请司马越的参军王导协助自己。

这是对日后天下形势至关重要的一刻,但那时候司马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关中的对手身上,并没有看清自己阵营中司马睿、王导的能力和野心。

他轻易地同意了这个请求。

于是王导自此转入司马睿府中担任司马。

司马比参军的职位重要多了,负责军政大事,在战时可领兵打仗。日后携手在江南开创东晋的王导与司马睿终于走到了一起。

《晋书·王导传》载:

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

这里的元帝就是司马睿,他与王导志趣相投,都有匡扶天下的大志。在王导任职司马期间,司马睿对他非常信任,“军谋密策,知无不为”。

当王旷出现在下邳王导家中,并提出南渡计划时,王导依然在司马睿军府中任职司马。他们的初步合作顺利投契,让王导有信心说服司马睿参与他们的计划。

而司马睿也正在想方设法离开危险重重的下邳。

这个地方最早是那位讽齐王纳谏的邹忌封地,因为他被封为下邳成侯,此地得名下邳。

西晋末年下邳位置示意简图

下邳地处苏北平原,通过穿城而过的泗水连接北面的黄河、南边的淮河两大水系,是南北势力运输粮草、物资,集结兵力的枢纽之一,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下邳为吕布所据,曹操久攻不下,掘泗水冲击下邳城,吕布投降被杀,史称“水淹下邳”。

下邳再往南不到百里,就是淮河一线。这里更是南北争夺的主战场。北方的势力想要统一天下,必须越过淮河南下。南方势力准备进取中原,也往往以淮河一线为跳板,在此囤积粮草、兵力。即使为了自保,南方势力也往往争夺淮河一线,作为长江之外的第二道防线。历史上曹魏与东吴的对峙、蒙古与南宋的交锋,多在淮河一线展开。

眼下匈奴势力不断南侵,早晚都会进入淮河一带。

司马睿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早做筹划,他在司马越阵营中只处在权力的第二梯队,真正被司马越重用的是他的三个亲弟弟,以及手中握有强兵的苟晞、王浚等悍将。当初荡阴战败时,司马越完全没有顾及他的安危。他意识到如果继续驻扎下邳,既不能掌握大权以自保,还有随司马越一道万劫不复的风险。

根据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司马睿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生性冷静、清醒。长于隐藏自己,在潜伏中冷静地洞察局面,然后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果断出手。在被司马越等血统高贵的族人们冷落、忽视的漫长时间里,他早已清楚地看清了时局,并不动声色地做出了选择。

他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v086mkUqoiAAV2tp5toVrRJgUlTMBD+Bd3nYkl8Rr3DxzRkTkJBEyZdC0KqjuEH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