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羲之的父亲

当时河北、山西在匈奴手中,自然是不能去的。陕西、四川等地关山四塞,便于防守甚至割据,却被司马越的几个亲弟弟占据。

王朝最南边的广州、交州是还没有完成开发的瘴气弥漫之地,不适合琅琊王氏这样的世家大族。

那么,最后剩下的就只有东南方向的扬州,还有东边的徐州、青州。

徐州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的徐州不是今天的徐州市,而是由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组成的行政区,级别类似今天的省。如今的徐州市在那时还叫彭城县,也归徐州管辖。

琅琊王氏祖籍临沂,即今日山东临沂市一带,在徐州境内的东北角。

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多是地方的核心力量,家族子弟往往出任本州郡主要官员,同时在该地占据大量田产,经营山川湖泽,积累下大量粮食和财富。遇到战时,以此凝聚宗族、同乡,以及本地读书人,自成战阵,圈地防守。

王祥初入仕途就担任徐州别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刺史需要借助他本地人的身份,凝聚地方势力,平定本地叛乱。王祥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使命,百姓称赞“海沂之康,实赖王祥”。“海沂”指的就是徐州境内的琅琊国、东海国,都在今天的临沂一带。

也许王导等人可以在徐州重现伯祖的辉煌,发挥琅琊王氏的宗族力量,扎根徐州,在乱世中经营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西晋末年徐州位置示意简图

然而,徐州地处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同时又有苏北平原产粮区,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吕布就在此反复争夺。

如今匈奴已经进入河北,只要顺势南下,渡过黄河,就能争夺徐州。琅琊王氏虽然宗族强盛,恐也难以抵御匈奴铁骑。

似乎所有的生路都已被阻塞。

但就在这时,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出现了。

《语林》记载道:

大将军、丞相诸人在此时闭户共为谋身之计。王旷世弘来,在户外,诸人不容之。

旷乃剔壁窥之曰:“天下大乱,诸君欲何所图谋?将欲告官!”

遽而纳之。

突然出现的人叫王旷,字世弘,是王导、王敦的堂兄弟。他在家族中向来不被重视,但他有个很有名的儿子——“书圣”王羲之。

上述引文是说:

王敦、王导等兄弟在家中密谋出路。

王旷突然出现,守在院门的下人怕事情泄漏,将其拒之门外。

王旷猜到了他们在屋子里有所谋划,就扒墙往里窥视,大喊道:“如今天下大乱,你们是不是搞什么阴谋?我这就去官府告发你们!”他说着就装作要往外走。

冬天的下邳格外寂静,王旷的叫喊也就格外令人心惊。王导等人害怕,只好让他进屋。

不论是在家族内部,还是在历史上,王旷都是一个不被接纳的局外人。

但历史和后人都严重低估了他。

王旷此时刚刚三十出头,但早已转战南北,从政资历甚至超过了王敦和王导。他最早在皇帝司马衷身边担任侍中一职。我们知道,在任何权力谱系中,越接近作为权力核心的皇帝本人,权力就越大,即使像宦官、嫔妃这种无官无职的人都因为能够直接影响最高领导人而获得话语权。

侍中就是这样一个职位,能够直接陪在皇帝身边,在国家大事上出谋划策,在权力巅峰期几乎等同于宰相。唐代仍然延续了这个传统,唐玄宗时期曾将这个职位名称改为“左相”,也就是左丞相。

西晋末年,皇帝大权旁落,侍中自然没有太多实权,但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只有被实际掌权者司马越信任的人,才会被安排到皇帝身边。王旷得到这个任命,说明他是司马越信任并器重的人。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判断,八王之乱后期的公元 305 年,王旷被司马越任命为丹阳郡太守。

丹阳是江南重镇,管辖包括今日南京在内的十一个县,是整个扬州的核心地带。它的稳定不仅关乎江南局势,还牵涉到对北方的粮草供应。这年八月,扬州刺史曹武与时任丹阳太守朱建不和,将其杀害,丹阳政坛动荡。司马越急需一个有能力的人前去协助曹武镇守扬州。

王旷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如果他能稳定扬州,那后面的一切历史都可能改写。

但历史在冥冥之中似乎有自己固定的轨迹。

王旷八月去南京担任丹阳太守,十二月,西晋将军陈敏就在扬州发动叛乱。王旷战败,逃回徐州,来见王导等人,也就有了上面一幕。

他之前并没有被邀请参加这次密谋,主动来了也被拒之门外。仔细分析,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王旷与王导等人可能原本就不亲近。从家族谱系来看,三人都是堂兄弟,源自一个共同的祖父。史书上关于王导、王敦两兄弟交往的记载极多,却少有他们与王旷之间的交流或者书信往来。

当然,他被拒之门外恐怕主要还是他被视为司马越的人,而王导、王敦等现在正密谋脱离司马越阵营,绝对不能让王旷知道。

王旷只好假意吓唬,逼得王导等邀他参与家族会议。

既然已经被王旷识破,进屋之后,王导也就将他们的想法透露给了王旷。

出乎意料的是,王旷并不反对家族另谋出路,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南渡江东。

也就是举家南迁,占据东南方向的扬州。

此时在场的所有人,甚至是王旷本人都没有预料到,这个计划不仅改变了琅琊王氏的命运,更决定了整个天下的未来。十多年后,琅琊王氏和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成为东汉末到隋唐初四百年乱世中,坚持时间最久的汉人政权。琅琊王氏也跃升为与皇权平起平坐的门阀,百年不衰。

后来的历史大多把“南渡江东”的功劳算在王导身上,其实第一个提出计划并推动执行的是王旷。

这确实是一个诱人的提议,但也极其危险。

王氏一族的根基在徐州琅琊,他们世代任职北方,所有的政治资本,包括庄园等经济资源都在中原。一旦南渡,几乎是一穷二白。而江东被本土世家大族把持,琅琊王氏作为外来者必然遭到排斥。这也是为什么面对即将入侵的匈奴,大多数家族,比如河东裴氏、颍川荀氏等依然选择坚守北方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江东刚刚经历了西晋将军陈敏的叛乱,正是兵荒马乱之际。此时南渡,无异于飞蛾扑火。

但王旷不以为然。

作为陈敏之乱的亲历者,他更了解江东局势。甚至可以说,正是陈敏的叛乱,让他看到了琅琊王氏立足江东的可能性。 go1FGTH0dmWpxUSOieih/ZqZDr4rzCAJU4cr+de4Ulk2qOMN8h+2f1YmC+NhPiV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