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需要单独提出来的是,南渡队伍中没有王敦、王旷的身影。当王敦跟王衍透露了南渡计划后,王衍对计划做了一个调整:在司马睿和王导被派往江东的同时,族弟王敦被任命为青州刺史,胞弟王旷被任命为淮南太守。
《晋书·王衍传》载:
(衍)说东海王越曰:中国已乱,当赖方伯,宜得文武兼资以任之。
王衍劝说司马越道:现在天下大乱,需要文武兼备的人才出镇各个军事要地。
这个建议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有助于稳定乱局,所以能得到司马越的支持。但站在王衍的角度,可能还是南渡计划提醒了他,应该早日将家族势力拆分为几支,散到各处,规避同归于尽的风险。这是大家族在乱世常用的保全策略,当年诸葛亮兄弟几人就分别入仕魏、蜀、吴三国。
王敦出任的青州在今日山东半岛北部地区,以临淄、寿光为主要城市。山东半岛像一个巨大的楔子一样斜插进华北平原,北接河北,南靠江苏,历来是控制南北战争局势的关键。河北军队想要南下江淮,必然会被山东所阻。明初朱棣从北京南下,想要渡江攻打南京,每次都被山东牵制,以至于两三年内都出不了河北。
南方势力图谋中原,也往往先北上占据山东,作为进攻河南、河北的基地。朱元璋灭元,就是在先拿下山东后,才敢进入河北。
青州往北越过黄河,即是河北。如今匈奴骑兵正顺着河北南下,这里是抵挡他们进入淮河一线的关键屏障。
青州另一个引人注意的是它剽悍的民风,这里曾是黄巾起义爆发的重灾区。曹操当年就是通过平定青州的黄巾起义,收服青州兵中的精锐,才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如今王敦出任青州刺史,有助于收拢人心,巩固北方防守力量。
在出任青州刺史之前,王敦因为在八王之乱中的功劳,先后担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侍中,都是守在皇帝身边的要职,其中左卫将军的职位还让他拥有了掌管一支皇宫禁军的权力。他不仅出身琅琊王氏,还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在西晋年轻一辈贵族子弟中声名显赫。
他在家族中的地位也高于王导,因此受到族长王衍重用,出镇青州。不过他在这个职位上不会耽搁太久,很快就会南下江东与王导会合。
除了派王敦前往青州,王衍还派自己的亲弟弟王澄出任荆州都督。荆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历来是南北交战的中路战场。
王衍曾对两个弟弟说道:荆州有汉水、长江天险,青州背靠大海,都是能够割据一方的好地方,我在洛阳与你们内外呼应。
这是王衍的狡兔三窟之计。他从王旷的南渡计划中得到灵感,提前将家族的两支力量安插到朝廷的关键位置,不论洛阳最后是否沦陷,都能延续琅琊王氏的权力。
再说王旷。
作为南渡计划的提出者,他却无缘南渡,被改派到江北的淮南郡担任太守。淮南郡位于淮河以南,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位于合肥以北一百二十公里处。这是一个连接南北的关键位置,向北顺着淮河支流颍水即可进入中原;向南越过长江,即可进入江东。
王旷在这里既可接应北方的朝廷,又能掩护江东的司马睿。不过对司马越来说,王旷在这里的首要任务还是牵制扬州都督周馥。
扬州的管辖范围除了江南,还有江北的淮南、庐江两郡。在司马睿南渡之前,整个扬州军事都归都督周馥管辖。为了削弱周馥的力量,司马越将扬州一分为二,江南等地都给了司马睿,所以司马睿的头衔叫“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也就是负责掌管扬州江南部分的军权。
江北两郡还归周馥管理,司马越依旧不放心,派王旷出任淮南太守。魏晋时期,都督管一州军事,相当于军区司令;刺史管理一州行政,相当于省长。太守则是管理州下一级行政单位郡的政务,相当于市长。
通过以上对王敦、王旷的任命,我们可以发现司马越、王衍依然把重心放在固守中原正朔,没有意识到可以把政权转移到江东。南渡江东的司马睿、王导等人在他们的联盟中依然只处于权力的第二梯队,只是负责去江东筹集粮草。
这是司马越最大的失败,他失去了挽救自己、挽救西晋朝廷的最后机会。
但站在司马越的视角来看,这一切又是理所当然。在西晋之前,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如此南侵,以至于最后颠覆中原政权。不管从文化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来讲,中华文明的正朔都必然是屹立在以长安、洛阳等北方都城为核心的中原地带。从周到秦,从汉到晋,代代如此。
这是中原政权的政治潜意识,也是他们的骄傲所在。后来的南宋、南明朝廷可以参照东晋故事,但此时的司马越没有任何参考。
当然,司马睿、王导的局面也并不乐观,甚至比此时的司马越更加艰难。在他们之前,还没有任何一支北方力量在江东成功立足。建康城的第一代主人东吴孙权,本身就发家于江东三吴地区。刚刚失败的陈敏尸骨未寒,更是一个惨烈的教训。
江南的一切都是新的、危险的。他们这群中原政权的流浪者,就这样贸然闯入了潮湿溽热、雾气弥漫的江南。
根据以往的军事经验,想要立足江南,首先以建康为依托,然后沿着长江一线布防,向上游控制夏口(今武汉)、武昌(今鄂州)等重镇,向下游掌握广陵(今扬州)、京口(今镇江)等地。如果有余力,再北上控制淮水一线,打造江东的第二道防线。对江东来说,如果长江是家门口,那么淮水就是院门口。
但对此时的司马睿、王导来说,这一切都太过遥远,他们眼下能依托的唯有建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