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物华天宝的经济环境

(一)气候与土壤适宜耕种

山西高原的地形相当复杂,丘陵和山地的面积占据多数,较为平坦的耕地只有土地面积的 30%左右,而且分布得极不平均,主要是在中部大断陷带内汾河河谷的忻定、太原、临汾、运城等几大盆地,这些盆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河流汇集,人口稠密,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垦殖的重心地带。

其中,河东即晋西南地区的运城、临汾盆地,属于涑水河和汾河下游流域,是山西高原地势最低、无霜期最长和耕地最为密集的区域,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区内大部分是河谷平原和盆地,地势平坦,气候温暖,热量充足,无霜期长达 180—200 天;甚至可以推行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的复种制,是主要产粮区。因此,在山西高原乃至华北地区,河东是最早的农业开发地之一,传说中播殖百谷的农官后稷,即活动在河东稷山等地。汾阴还筑有纪念这位农神的后土祠,汉魏北朝的皇帝们屡次到那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外,运城盆地四周环山,每到雨季,洪水带来的泥土淤积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沃度。如程师孟所言:“河东多土山高下,旁有川谷,每春夏大雨,众水合流,浊如黄河矾山水,俗谓之天河水,可以淤田。”

(二)水利资源丰富

河东地区的农业发展,还有赖于当地具有丰富的水利灌溉资源。

1.涑水河、汾河及其支流

河东地区之内,可以利用灌溉的耕地面积较多。像发源于绛县横岭关的涑水河,横贯运城盆地,西流经五姓湖汇入黄河,全长约193公里,其流域两岸皆可承受灌溉之利。如《读史方舆纪要》卷 41 《山西三·平阳府·闻喜县》条记载:“涑水,在县南,《志》云:源出绛县横岭山乾洞,伏流盘束地中而复出,西流经县东合甘泉,引为四渠,曰东外、乔寺、观底、蔡薛,溉田百有二十八顷。西流经夏县界,下流入于黄河。”

运城盆地以南的中条山脉水文状况相当良好,地下水和地表水都相当丰富,山麓的诸多泉溪汇入涑水,也能溉注沿途的田地。《读史方舆纪要》卷41《山西三·平阳府·安邑县》载:“中条山,县南三十里。有石槽,泉出其中,曰青石泉,流经县东引以溉田,下流注于涑水。”其支峰盐道山,“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世所谓鸯浆也,发于上而潜于下矣” 。据史书所载,五姓湖以上的永丰渠就是引中条山北的平坑水、咸巫河、横洛渠、李绰渠等小川流的水汇合而成的,至盐池北其水量即可行舟。

此外,还可以开发渠道,利用汾水与河水发展灌溉事业。如西汉武帝时,河东太守番系便向朝廷提出了引水溉田的建议,“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壖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 。结果,“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

由于这些有利条件,河东地区之内的耕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均较高。

2.湖泊陂泽

河东地区古代天然湖沼甚多,河流与山区泉溪的溉注,致使在这一地区之内出现了为数众多的陂泽。见于史籍的有“ 泽”,又名“浊泽”。见《史记》卷 43 《赵世家》:“(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湪泽,围魏惠王。”《史记正义》:“湪音浊。徐广云长杜有浊泽,非也。《括地志》云:‘浊水源出蒲州解县东北平地。’尔时魏都安邑,韩、赵伐魏,岂河南至长杜也?解县浊水近于魏都,当是也。”同事又见《史记》卷 44 《魏世家》载魏惠王元年,“(韩)懿侯说,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魏君围”。地点在今运城解州镇西。

董泽,在闻喜县东北;晋兴泽、张泽,在今永济市西、中条山北麓,见《水经注》卷6《涑水》:

涑水西迳董泽,陂南即古池,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泽也。……

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又见《读史方舆纪要》卷41《山西三·平阳府·闻喜县》“董泽”条:

县东北三十五里,……杜预曰:“河东闻喜东北有董泽陂。”陂中产杨柳,可以为箭也。一名董氏陂,又名豢龙池,即舜封董氏豢龙之所。其地出泉名董泉,民引以溉田,流入涑水。

《读史方舆纪要》卷41《山西三·平阳府·临晋县》“五姓湖”条:

县南三十五里,亦曰五姓滩,滩旁为五姓村,湖因以名,即涑水、姚暹渠经流所钟之地也。《水经注》:“涑水迳张杨城东,又西南属于二陂,东陂世谓之晋兴陂,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西陂一名张泽,或谓之张杨池,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西北去蒲坂十五里。”五姓湖当即两陂之余流矣。

这些湖沼也有利于河东地区的水利事业,后来由于河流改道,水源断绝而干涸,或因被围垦田而先后消失。

(三)水草茂盛,利于畜牧

中条山区是历史上山西生物资源最为繁多的地区,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杂木林为主。在当时,植被良好,林木繁茂。其支峰盐道山,“翠柏荫峰,清泉灌顶” 。鼓钟山翠柏青松,相间并茂 。首阳山“嘉木松柏,浑然成林” 。除森林外,还分布有大量的草地与陂泽,为牲畜的繁殖提供优越的条件,促使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战国秦汉魏晋时期,河东是以出产马牛而闻名天下的。

如《左传·昭公四年》载晋平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向而不济?”《水经注》卷 6 《涑水》亦载:“涑水又西迳猗氏县故城北,……县南对泽,即猗顿之故居也。《孔丛》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也。’”《汉书》卷90《酷吏传》曰:“咸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买马河东,见宣无害,言上,征为厩丞。”颜师古注:“将军卫青充使而于河东买马也。”《三国志》卷16《魏书·杜畿传》曰:“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

《魏书》卷 110 《食货志》亦载北魏神龟初年高阳王元雍等上奏时,提到当时的鼓吹主簿王后兴等请求朝廷每年向河东征供百官食盐二万斛之外,还要“岁求输马千匹、牛五百头”,由此可见当地畜牧业的发达。

(四)矿产丰饶

河东还蕴藏着丰富的盐、铁、铜、银等矿产资源。

1.盐矿

《汉书》卷 28下《地理志下》称“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运城盆地面积约为 3000 平方公里,海拔 330—360 米。盆地的大部曾经是一个湖泊,有很厚的食盐和石膏沉积,随着湖水干涸,逐渐萎缩残留于南部中条山前的凹陷带,构成了今天盛产盐硝的解池、硝池等盐湖。著名的解池在安邑(今属盐湖区)之南,年产食盐100余万担,号称“潞盐”;其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是一个盐量很高的咸水湖,鱼虾等生物无法在湖中生长,隆冬也不会冰冻。《水经注》卷6《涑水》对其有详细的记述:

其水又经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盬,长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一十六里,从盐省古声。吕忱曰:夙沙初作煮海盐,河东盐池谓之盬。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则盐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径,防其淫滥,谓之盐水,亦谓之为堨水,《山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土俗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鹾也,而味苦,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

河东盐池储量巨大,加工程序简单方便,是当时内陆最大的产盐地,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史记》卷 129 《货殖列传》称“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后者主要指的是河东盐池所产的硝盐,它给历代政府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是国家财赋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公元528年,北魏朝廷下诏取消河东盐税,大臣长孙稚便上表反对,言称:“盐池天产之货,密迩京畿,唯应宝而守之,均赡以理。今四方多虞,府藏罄竭,冀、定扰攘,常调之绢不复可收,仰唯府库,有出无入。略论盐税,一年之中,准绢而言,不下三十万匹。乃是移冀、定二州置于畿甸;今若废之,事同再失。……昔高祖升平之年,无所乏少,犹创置盐官而加典护,非与物而竞利,恐由利而乱俗也。况今国用不足,租征六年之粟,调折来岁之资,此皆夺人私财,事不获已。臣辄符同监将、尉,还帅所部,依常收税,更听后敕。”甚至提出“一失盐池,三军乏食”

正是因为盐池的出产给国家带来丰厚的利润,政府经常派遣官员、兵马在此监护,并和敌对势力展开激烈的斗争,力保该地不失。如北魏之盐池,“本司盐都尉治,领兵千余人守之” 。西魏初年,高欢两次攻入涑水河流域,企图占领盐池,都被守将辛庆之力战击退。见《周书》卷 39 《辛庆之传》:“时初复河东,以本官兼盐池都将。(大统)四年,东魏攻正平郡,陷之,遂欲经略盐池,庆之守御有备,乃引军退。河桥之役,大军不利,河北守令弃城走,庆之独因盐池,抗拒强敌。时论称其仁勇。”

北魏政府为了防止客水浸入盐池,解决运盐车辆翻越中条山的艰难,提高运输效率,于正始二年(505)在盐池与西面的黄河之间开凿了永丰渠(后称姚暹渠)。这是我国北方唯一的一条专事盐运的运河,由都水校尉元清主持,动用当地大批人力完成。它基本上是沿战国初年猗顿运河的故迹而开凿的,“渠出自夏县,经巫咸谷北合洪洛渠,东合李绰渠,经苦池而迤逦西向,自安邑历解州抵临晋入五姓湖”。出湖后,顺涑水河道西行,至今永济市西南,“由孟盟(明)桥而注黄河” 。全渠长60公里左右,呈东北—西南走向,大体上成一直线。五姓湖以下渠段,是利用了涑水的下游河道。这一方面为这段运渠提供了水源,保证了运河航道所需的水量;另一方面,它也是涑水航道的较早记载。如《宋史》卷 95 《河渠志五》仁宗天圣四年闰五月,陕西转运使王博文奏言:“准敕相度开治解州安邑县至白家场永丰渠,行舟运盐,经久不至劳民。按此渠自后魏正始二年,都水校尉元清引平坑水西入黄河以运盐,故号永丰渠。周、齐之间,渠遂废绝。隋大业中,都水监姚暹决堰浚渠,自陕郊西入解县,民赖其利。”

2.铜、铁、银矿

古代河东的金属矿产资源亦很著名。中条山区的矿产以铜为主,此外还有铁、金、煤等多种矿物资源,为山西高原重要的矿区。先秦时期,就有“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的记载。据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天下产铜之山共有 29 处。经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和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研究,在河东者有两处,即今山西平陆县境的阳山和垣曲县的鼓镫之山 。另外,1958 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运城的洞沟还发现了一座古代铜矿遗迹。据分析,其开采的历史可从先秦延续到东汉 。河东又“有盐铁之饶”,南部的中条山脉是我国北方冶铁的发源地之一 ;而北部绛邑之得名,亦归于紫金山的铁矿。较为丰富的铁矿储量,使当地得以开采冶炼,促进其经济的发展。魏都安邑所在的故地——山西夏县曾发现过大批战国时期冶铜的陶范,以及不少战国前期的铁制工具,表明当地金属铸造业的发达。后来西汉政府在安邑、绛、皮氏等地设置铁官,就是对前代魏、秦铁官的继承经营。

《魏书》卷 110 《食货志》北魏熙平二年(517),尚书崔亮奏请各地开铜矿铸钱之处,即有王屋山矿(时属河内郡),“计一斗得铜八两”。

银矿的记载可见于《读史方舆纪要》卷 41 《山西三·平阳府·安邑县》:“中条山,县南三十里。……又有银谷,在山中,《隋志》:县有银冶。唐大历中亦尝置冶于此。”

正是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古代河东是北方农业、畜牧、采矿冶铸业相当发达的地区,丰饶的出产使它成为中原历代封建政权的重要物质基础。 7i75gC8zGDKvDC+8uGO760+io05VV257Kxq5qsHdxbbWBA5um+GkWy971idAW0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