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选用河东、关陇士族出任军政长官

(一)河东大姓

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士族统治时期,这一阶层虽有部分成员腐朽没落,但是仍有许多人具备文武才能,掌握治国之术;又依靠封建依附关系,操纵着宗族乡里的众多民众,是州郡的地头蛇、土霸王,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势力。十六国北朝以来,入主中原的胡族统治者大多对其采取合作的态度,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宇文泰起兵时主要依靠部下的六镇鲜卑,但是人数有限,因此不得不拉拢境内的各股汉族门阀势力,以充实自己的统治力量。而河东士族自魏晋以来盘踞繁衍,曾多次拥兵割据,对抗朝廷。顾炎武曾说河东“其地重而族厚”。当地的大姓,“若解之柳,闻喜之裴,皆历任数百年,冠裳不绝。汾阴之薛,凭河自保于石虎、苻坚割据之际,而未尝一仕其朝。猗氏之樊、王,举义兵以抗高欢之众。此非三代之法犹存,而其人之贤者又率之以保家亢宗之道,胡以能久而不衰若是!”

西魏宇文泰在攻占河东前后,曾联络了许多当地豪族,并委派他们出任河东军政长官,依赖他们的力量巩固统治。例如他在弘农出兵渡河,攻打邵郡之际,借助于大姓杨 ,联系当地豪强里应外合。见《周书》卷 34 《杨 传》:“ 父猛先为邵郡白水令, 与其豪右相知,请微行诣邵郡,举兵以应朝廷。”夺取邵郡后,杨 等人即上表奏请当地土豪王覆怜为郡守。

后来杨 亦出任河东重职,历任建州刺史、正平郡守、邵州刺史,统领一方,守御边境多有战功。后来战败降敌,宇文氏政权考虑到他在当地的势力和影响,并未惩罚其亲属。“朝廷犹录其功,不以为罪,令其子袭爵。”

又如沙苑战后,河东大族敬珍、敬祥兄弟率众归顺西魏,使宇文泰得以顺利占领了河东,事后亦对其大加封赏。见《周书》卷 35 《薛善附敬珍传》:“及李弼军至河东,珍与(张)小白等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县户十余万归附。太祖嘉之,即拜珍平阳太守,领永宁防主;(敬)祥龙骧将军、行台郎中,领相里防主,并赐鼓吹以宠异之。太祖仍执珍手曰:‘国家有河东之地者,卿兄弟之力。还以此地付卿,我无东顾之忧矣。’”

另据记载,河东大姓被西魏政权委以重任,或在故乡,或在朝内,为官者甚众,这项政策一直延续到北周时期。略举其例:

1.闻喜裴氏

闻喜裴氏为河东第一大姓,其门下人才荟萃,文武兼济 。北朝时期,它在政治上发挥过重要的影响,被统治者尊称为“三河领袖”、“三河冠盖” [1] 。东西魏分裂后,闻喜裴氏中的许多人投奔了宇文泰,例如:

裴诹之东魏孝静帝迁邺后,诹之留在河南,“西魏领军独孤信入据金墉,以诹之为开府属,号为‘洛阳遗彦’。……遂随西师入关” 。高欢闻知大怒,囚其兄弟裴让之等,后因让之申辩得力才被获释。事见《北齐书》卷 35 《裴让之传》:“第二弟诹之奔关右,兄弟五人皆拘系。神武问曰:‘诹之何在?’答曰:‘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况让之老母在,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伏愿明公以诚信待物,若以不信处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

裴子袖北魏大臣裴延儁族兄聿之子,亦投关西,见《北史》卷38《裴延儁附族兄聿传》。

裴宽、裴汉、裴尼《周书》卷 34 《裴宽传》载:“裴宽字长宽,河东闻喜人也。祖德欢,魏中书郎、河内郡守。父静虑,银青光禄大夫,赠汾州刺史。”高欢领兵进逼洛阳,魏孝武帝入关之际,裴宽与诸弟商议投奔西魏。前引《周书》本传曰:

及孝武西迁,宽谓其诸弟曰:“权臣擅命,乘舆播越,战争方始,当何所依?”诸弟咸不能对。宽曰:“君臣逆顺,大义昭然。今天子西幸,理无东面,以亏臣节。”乃将家属避难于大石岩。独孤信镇洛阳,始出见焉。

裴宽在大统五年授都督、同轨防长史,加征虏将军。大统十四年,他与东魏大将彭乐作战被俘,齐文襄帝为了劝降,“因解鏁付馆,厚加其礼”。裴宽在夜晚将卧毡裁碎作绳索,缒城而下,逃归关中,深受宇文泰褒奖,他对群臣说:“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裴长宽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归我。虽古之竹帛所载,何以加之!” 遂重加封赏,为孔城防主,迁河南郡守。保定元年,出为沔州刺史,与陈朝作战被俘,卒于江南。

其弟裴汉、裴尼随之入关,亦任要职。裴汉“大统五年,除大丞相府士曹行参军,补墨曹参军。……(天和)五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裴尼“六官建,拜御正下大夫”

裴鸿为裴宽族弟,“少恭谨,有干略,历官内外。孝闵帝践阼,拜辅城公司马,加仪同三司。为晋公护雍州治中,累迁御正中大夫,进位开府仪同三司,转民部中大夫。保定末,出为中州刺史、九曲城主。镇守边鄙,甚有扞御之能。……天和初,拜郢州刺史,转襄州总管府长史,赐爵高邑县侯”。

裴侠字嵩和,父欣,任魏昌乐王府司马、西河郡守。裴侠在北魏孝庄帝时任轻车将军、东郡太守。后随魏孝武帝入关,除丞相府士曹参军。大统三年,裴侠“领乡兵从战沙苑,先锋陷阵” ,作战英勇以功进爵为侯。王思政镇玉壁,以裴侠为长史。高欢围攻玉壁,以书招降,王思政命裴侠起草回信,言辞壮烈。宇文泰读后称赞说:“虽鲁连无以加也。”后除河北郡守等职。

裴果字戎昭,“祖思贤,魏青州刺史。父遵,齐州刺史”。北魏末至东魏初年任河北郡守,沙苑之战后率宗族乡党归顺西魏,受到宇文泰嘉奖,颁赐田宅、奴婢、牛马、衣服、什物等。后为西魏勇将,屡立战功。《周书》卷 36《裴果传》载:

从战河桥,解玉壁围。并摧锋奋击,所向披靡。大统九年,又从战邙山,于太祖前挺身陷阵,生擒东魏都督贺娄乌兰。勇冠当时,人莫不叹服。以此太祖愈亲待之,补帐内都督,迁平东将军。后从开府杨忠平随郡、安陆,以功加大都督,除正平郡守。正平,果本郡也。以威猛为政,百姓畏之,盗贼亦为之屏息。

裴邃、裴文举裴邃之父裴秀业,曾任北魏中散大夫、天水郡守。裴邃亦被州里推举为官,“解褐散骑常侍、奉车都尉,累迁谏议大夫、司空从事中郎” ,后回归乡里。沙苑之战前夕,东魏入寇河东,占领正平(今山西新绛)。裴邃率领闻喜乡兵与之对抗,并设计夺取正平;西魏人马反攻至河东时,得到了裴邃的大力支援,他因此获得了宇文泰的嘉奖,被任命为正平郡守。《周书》卷 37 《裴文举传》曰:“大统三年,东魏来寇,邃乃纠合乡人,分据险要以自固。时东魏以正平为东雍州,遣其将司马恭镇之。每遣间人,扇动百姓。邃密遣都督韩僧明入城,喻其将士,即有五百余人,许为内应。期日未至,恭知之,乃弃城夜走。因是东雍遂内属。及李弼略地东境,邃为之乡导,多所降下。太祖嘉之,特赏衣物,封澄城县子,邑三百户,进安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太尉府司马,除正平郡守。”

裴邃去世后,其子文举亦被任命官职,“大统十年,起家奉朝请,迁丞相府墨曹参军” 。后迁威烈将军、著作郎、中外府参军事,并承袭父爵。“世宗初,累迁帅都督、宁远将军、大都督。……保定三年,迁绛州刺史。”

2.解县柳氏

据史籍所载,受到西魏重用的有柳庆、柳带韦、柳敏等人。其情况分述如下:

柳庆字更兴,为解县大族。其五世祖柳恭,在后赵时曾出任河东郡守。其父柳僧习,在北魏时担任过北地、颍川两郡太守,扬州大中正;柳庆则除中坚将军。魏孝武帝西迁之前,曾任命柳庆为散骑侍郎,派他先行入关,和宇文泰联络。“庆至高平见太祖,共论时事。太祖即请奉迎舆驾,仍命庆先还复命。”

柳庆回到洛阳,孝武帝却改变主张,欲迁往荆州,投奔军阀贺拔胜。柳庆力陈西迁之利,说道:

关中金城千里,天下之强国也。宇文泰忠诚奋发,朝廷之良臣也。以陛下之圣明,仗宇文泰之力用,进可以东向而制群雄,退可以闭关而固天府。此万全之计也。荆州地非要害,众又寡弱,外迫梁寇,内拒欢党,斯乃危亡是惧,宁足以固鸿基?以臣断之,未见其可。

结果,孝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及帝西迁,庆以母老不从。独孤信之镇洛阳,乃得入关。” 先后出任相府东阁祭酒、领记室,户曹参军,大行台郎中、领北华州长史,尚书都兵,雍州别驾,平南将军,大行台右丞、加抚军将军,民部尚书,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并由于受宠而被赐姓宇文氏。

柳带韦字孝孙,柳庆兄子。随同其叔伯归顺西魏,被宇文泰任命为参军。“魏废帝元年,出为解县令。二年,加授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明年,转汾阴令。发摘奸伏,百姓畏而怀之。” 后入朝任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凡居剧职,十有余年,处断无滞,官曹清肃。”

柳敏字白泽,西晋太常柳纯七世孙。父柳懿,北魏时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柳敏少时好学不倦,博涉经史及阴阳卜筮之术,文武俱备,负有盛名。北魏末年曾出任地方官员(河东郡丞)。大统三年,西魏占领河东后,柳敏归顺,深得宇文泰的赏识。《周书》卷 32 《柳敏传》载:“及文帝克复河东,见而器异之,乃谓之曰:‘今日不喜得河东,喜得卿也。’”

柳敏被征拜为丞相府参军事。“俄转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恒令接之,爰及吉凶礼仪,亦令监综。又与苏绰等修撰新制,为朝廷政典。” 后又接连升迁,并统领本乡武装。“迁礼部郎中,封武城县子,加帅都督,领本乡兵。俄迁大都督。”

西魏废帝元年(552),尉迟迥伐蜀,“以敏为行军司马,军中筹略,并以委之。益州平,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迁尚书,赐姓宇文氏”。 孝闵帝即位后,柳敏进爵为公,又被任命为河东郡守。

3.汾阴薛氏

在西魏出任要职的有薛端、薛善、薛憕、薛寘等人。

薛端字仁直,本名沙陀,后因“性强直,每有奏请,不避权贵。太祖嘉之,故赐名端,欲令名质相副” 。薛端为北魏雍州刺史、汾阴侯薛辨之六世孙,世代为河东大姓。高祖薛谨曾任泰州刺史、内都坐大官、涪陵公。曾祖薛洪隆曾任河东太守。北魏末年,司空高乾征辟薛端为参军,赐爵汾阴县男。后来他看到天下大乱,居朝无所作为,且有性命之忧,便辞官返回乡里。西魏建国后,宇文泰命大都督薛崇礼镇守龙门杨氏壁,薛端随同前往。后杨氏壁被围,薛崇礼投降东魏,薛端不从,率领宗族、家僮逃入石城栅固守,并设计收复杨氏壁,得到宇文泰的赏识和提拔,成为他身边的一员勇将。“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并有功” ,升为吏部尚书,赐姓宇文氏。“六官建,拜军司马,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侯。”

薛善字仲良,祖父薛瑚,曾任北魏河东郡守。父薛和,任南青州刺史。薛善在北魏末年任司空府参军事,迁傥城郡守,转盐池都将。魏孝武帝西迁后,东魏控制河东,任命薛善为泰州别驾。沙苑之战后,高欢败归晋阳,留薛善族兄薛崇礼守河东,被西魏大将围困。薛善见形势不利,劝崇礼投降未果,遂与亲属、门生开城归顺。“太祖嘉之,以善为汾阴令。善干用强明,一郡称最。太守王罴美之,令善兼督六县事。” 后被提拔为行台郎中,黄门侍郎,又出任河东郡守,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宇文氏。

薛善之弟薛慎亦出任丞相府墨曹参军,负责讲学进修事务。《周书》卷35《薛善附慎传》载:“太祖于行台省置学,取丞郎及府佐德行明敏者充生。悉令旦理公务,晚就讲习,先《六经》,后子史。……又以慎为学师,以知诸生课业。”

薛憕字景猷,北魏普泰年间拜给事中,加伏波将军。高欢拥众干政后,薛憕与族人西入关中。《周书》卷38《薛憕传》曰:

及齐神武起兵,憕乃东游陈、梁间,谓族人孝通曰:“高欢阻兵陵上,丧乱方始。关中形胜之地,必有霸王居之。”乃与孝通俱游长安。

后被宇文泰任命为记室参军,征虏将军、中散大夫,“魏文帝即位,拜中书侍郎,加安东将军”。并参与制订朝廷仪制。

薛寘 祖父薛遵彦,北魏时担任过平远将军、河东郡守、安邑侯。父乂曾任尚书吏部郎,清河、广平二郡太守。薛寘曾为州主簿、郡功曹,又入朝为官,“稍迁左将军、太中大夫” 。后随魏孝武帝入关,封阳县子,中军将军。后迁中书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二)关陇大族

另外,西魏(北周)政权还委派了一些关陇大族人士,来担任河东地区的军政要职。例如:

1.杜陵韦氏

关中著名大姓。柳芳在论述南北朝族姓时曾说:“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 杜陵韦氏在河东任要职者有:

韦孝宽《周书》卷31《韦孝宽传》曰:“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为三辅著姓。”跟随宇文泰帐下,屡立战功。“文帝自原州赴雍州,命孝宽随军。及克潼关,即授弘农郡守。从擒窦泰,兼左丞,节度宜阳兵马事。仍与独孤信入洛阳城守。复与宇文贵、怡峰应接颍州义徒,破东魏将任祥、尧雄于颍川。孝宽又进平乐口,下豫州,获刺史冯邕。又从战于河桥。”大统八年(542)转为晋州刺史,镇守河东要塞玉壁,曾抗击高欢大军围攻,坚守六旬。

韦瑱“字世珍,京兆杜陵人也,世为三辅著姓。” 跟随宇文泰克复弘农,并参加了沙苑、河桥之战。大统八年,高欢入侵河东,兵围玉壁,韦瑱随从宇文泰前往救援。“军还,令瑱以本官镇蒲津关,带中潬城主。寻除蒲州总管府长史。” 其子韦师,在北周时出任蒲州总管府中郎,行河东郡事。

2.华阴杨氏

杨敷字文衍,大统元年(535)拜奉车都尉,后任帅都督、平东将军,“天和六年,出为汾州诸军事、汾州刺史,进爵为公”

3.京兆王氏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汉河南尹王遵之后,世为州郡著姓。” 曾被宇文泰任命为大都督、华州刺史,数次挫败东魏军队的进攻。后调任河东太守,镇守该地。大统七年(541),卒于镇。

4.安定梁氏

梁昕“字元明,安定乌氏人,世为关中著姓。” 宇文泰迎魏孝武帝入关时,“昕以三辅望族上谒,太祖见昕容貌瑰伟,深赏异之。即授右府长流参军。……从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 。后曾出任邵州刺史。

5.陇西李氏

李远字万岁,曾从宇文泰征窦泰,克复弘农,参加沙苑、河桥战役,并有殊勋。大统三年十月,西魏占领河东后,任命他为该郡太守。《周书》卷25《李贤附弟远传》载:“时河东初复,民情未安,太祖谓远曰:‘河东国之要镇,非卿无以抚之。’乃授河东郡守。”

6.陇西辛氏

辛庆之“字庆之,陇西狄道人也,世为陇右著姓。” 大统初年被任为车骑将军,后迁卫大将军、行台左丞。西魏进占河东后,委任他镇守盐池,屡立战功,后曾代行河东太守事务。见《周书》卷39《辛庆之传》:

时初复河东,以本官兼盐池都将。四年,东魏攻正平郡,陷之,遂欲经略盐池,庆之守御有备,乃引军退。河桥之役,大军不利,河北守令弃城走,庆之独因盐池,抗拒强敌。时论称其仁勇。六年,行河东郡事。九年,入为丞相府右长史。兼给事黄门侍郎,除度支尚书。复行河东郡事。

这些人既是西魏政权的统治基础,与宇文氏有着共同利益;他们的亲族又远在后方,可以被利用作为人质,如有叛降,即会被杀,使其难有二心。由于家属会受株连,在河东出任军政长官的关陇人士多为忠心不二、宁死不降者,如韦孝宽以玉壁孤城抗高欢大军,坚守数月,面对劝降慷慨陈词:“孝宽关西男子,必不为降将军也!”高欢将其侄韦迁“锁至城下,临以白刃,云若不早降,便行大戮。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

又杨敷困守汾州,粮尽援绝,仍不肯降敌,“敷殊死战,矢尽,为孝先所擒。齐人方欲任用之,敷不为之屈,遂以忧惧卒于邺”

即使有个别降敌者,其亲属也会受到严惩,使他人心怀怵惧,不敢效仿。例如,宇文泰曾任命关中豪族韦子粲为南汾州刺史,镇守汾北前线。后来东魏进攻该地,韦子粲投降,宇文泰即诛灭其族。事见《资治通鉴》卷158梁大同四年(538)二月,“东魏大都督善无贺拔仁攻魏南汾州,刺史韦子粲降之,丞相泰灭子粲之族”。《北齐书》卷 27 《韦子粲传》亦曰:“初,子粲兄弟十三人,子侄亲属,阖门百口悉在西魏。以子粲陷城不能死难,多致诛灭,归国获存,唯与弟道谐二人而已。”其弟韦子爽逃亡隐匿,后至大赦时出首,仍被处以死刑。

[1] 《魏书》卷 45《裴骏传》:“会世祖亲讨盖吴,引见骏,骏陈叙事宜,甚会机理。世祖大悦,顾谓崔浩曰:‘裴骏有当世才具,且忠义可嘉。’补中书博士。浩亦深器骏,目为三河领袖。”
《周书》卷34《裴宽传》:“……因伤被擒。至河阴,见齐文襄。宽举止详雅,善于占对,文襄甚赏异之。谓宽曰:‘卿三河冠盖,材识如此,我必使卿富贵。关中贫狭,何足可依,勿怀异图也。’” G44iZhiXW9Z/Swu5ySpjqNuu63MX+cBuT1OPHBPy6P8M5nwuTexkxX/Elg/yh0m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