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浅绛山水的起源、发展与绘制要义

浅绛山水的起源

要了解浅绛山水的起源,首先我们要简单了解山水画。浅绛山水与山水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都需要充分运用笔墨。

起初的山水画几乎全部以墨为主,在一些人看来会显得单调,似乎少了几分色彩的加持。于是画家开始使用一些淡红或者青,用这类浅的、半透明的颜色绘制山水画,这类颜色为画面营造了独特的意境。于是浅绛山水逐步成形。

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的题材多为山、云、水等自然景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就逐渐发展了。浅绛山水则是在扎实笔墨的基础上加以设色形成的画派。

浅绛山水的发展

提到浅绛山水,有人用“绚烂至极便归于平淡,是世间万物的必然。”来形容,笔者认为这是最合适不过了。

当大部分画家追求浓墨重彩时,老庄哲学出现,或许是因为受到它的影响,色泽艳丽的青绿山水出现了“线进色褪”的变化,笔墨的审美价值渐渐凸显。观察下面两幅作品,能看出浅绛山水独具清雅的色调、清晰扎实的笔墨。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从理论到实践,强调笔墨对山水画的重要性。后来在苏轼等名家的极力倡导之下,笔墨取代了色彩,成了山水画的重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色彩在山水画中变得不重要了,因为完全抛弃色彩并不是这些学者的初衷,他们在面对色彩与笔墨之时,分出了主次关系,认为笔墨高于色彩。

于是他们开始在色彩与笔墨之间进行调和,弃用了之前厚重浓郁的矿物色重彩,更多地使用半透明的颜色,因此淡雅从容的浅绛山水画开始慢慢发展。

浅绛山水的绘制要义

浅绛山水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难度极高的一种绘法,对笔墨和设色的要求都很高。画面没有了艳丽的颜色加持就需要笔墨的清晰工整,但只有笔墨也无法构成“浅绛”,因此设色也是至关重要的,二者皆有难度。

浅绛山水的笔墨

笔墨关系着一幅浅绛山水画的成败,所以如果笔墨的基础不扎实,无法行云流水地绘制,那么即便这位画家有着再好的构思创意,也是没用的。在下笔的时候,要讲究疏密聚散,用笔需要刚柔并济,这样才能够画出有起伏、有虚实变化的画面,而在用墨之际也要重视墨的浅、深、焦、浓四种状态。后续会讲到浅绛山水的笔墨。

浅绛山水的设色

在设色上,浅绛山水使用了简洁的着色方式,将原本颜色艳丽的山水变得清新自然,这就是“水墨为上,色彩辅助”。正如清朝学者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写的:“浅绛山水,则全以墨为主,而其色轻重之足关矣。”

以上两点就是浅绛山水的绘制要义,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为你提供帮助。

[元]黄公望《丹崖玉树图》 rUdxhLshZWpUByVM+LMJYKXeI0RyWjnuqlsGQQ09D/C8y1p5pMJVrjmCP4n7gXd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