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联系在一起的。有了文字就有了文字的书写,也就有了书法史的开端。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即刻画符号。汉字从图画、刻画符号到基本定型,由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经大篆到小篆,再由篆而隶,后来发展为楷书、行书、草书。书体与文字同步并进,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书法,便也在这个过程中萌发了。
甲骨文、大篆、小篆是汉字中最古老的字体,通常称为“古文字”。
甲骨文是目前我国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因其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故名“甲骨文”(见图1-1)。甲骨文最初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遗址出土,它蕴含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笔法、结体与章法。
图1-1 殷商甲骨文拓片
金文是大篆的一种,以西周青铜器铭文为代表。西周金文多为铸刻,且大多出现在礼器上,制作考究,保留了较多的书写笔意。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刻在十个石鼓上,每一石鼓上刻有一首四言古诗(见图1-2)。石鼓文是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自唐代初年在陕西凤翔被发现后,历来备受推崇。
图1-2 战国石鼓文(局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丞相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统一文字,进行简化,形成秦小篆。秦小篆的特点是线条圆润,结构匀称。
隶书萌芽于战国时期,兴盛于汉代。西汉时,隶书已演变成熟,由古隶向今隶演变。隶书到了东汉时已发展为高度完美成熟的一种书体。东汉树碑之风盛行,传世的著名隶书碑刻皆为东汉时所刻。东汉隶书气象恢宏,法度严谨,风格多样。
汉代隶书除碑刻外,书于竹木简牍上的汉简隶书亦蔚为大观,典型的有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湖南马王堆简书及甘肃的居延汉简等。
行书、楷书在汉代也已萌芽。史传颍川刘德升创造了行书。西汉的帛书和竹简有许多字形趋于方正,笔画有楷书笔意。此后,书中楷体的成分增多,为楷体的独立成形打下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中国书法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篆、隶、楷、行、草五体渐趋完善,书法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出现了钟繇及王羲之、王献之(代表作《中秋帖》,见图1-3)父子(世人称“二王”)等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的杰出书法家。
图1-3 王献之代表作《中秋帖》
南朝书法继承东晋风气,受“二王”书风影响颇大。北朝书法以雄浑恣肆、古拙朴茂为主,形制有墓志、碑刻、摩崖、造像题记等,尤以北魏楷书最为著名,世称“魏碑”“北魏体”。
隋唐是楷书的中兴时代。隋代虽历时短暂,但在书法上融合南北,为唐代书法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初唐时,以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为代表的“初唐四家”继承“二王”风范,各有专擅。中晚唐时期的楷书家颜真卿、柳公权对书法进行了创新,使唐代楷书艺术达到一个新的巅峰。
行书方面,初唐的李世民、陆柬之皆有较高造诣。中唐的李邕是唐代倾注全力于行书的大家。
草书方面,初唐孙过庭师从“二王”,尤精草书,所撰《书谱》精辟独到,书文并茂,是后世学习今草的绝佳范本。唐代草书以中唐狂草最能标榜气势,张旭、怀素为其代表人物,世称“颠张醉素”,被公认为“草圣”。
篆书方面,以唐代李阳冰的成就最高,其得秦李斯笔法而能开合变化。李阳冰曾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也。”其代表作有《三坟记》《城隍庙碑》等。
唐末五代时期的杨凝式,书风奔放奇逸,破唐人窠臼,开宋人尚意书风之先河。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宋人书法虽在楷书上不及唐人,然以行草胜,借书法表现哲理、学识、性情和意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后世推崇,被称为“宋四家”。
元代是复古晋法且以复古为革新的时代,以赵孟頫、鲜于枢、康里、杨维桢等为主要代表。
明代书法,承宋元之势,帖学盛行。明初书法成就首推“三宋”“二沈”。“三宋”指宋克、宋璲、宋广,均以草书见长。“二沈”指沈度、沈粲兄弟,松江华亭(今上海金山)人。明代中期书法以“吴门书派”为代表。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的书法成就最为杰出。明代中期以后称雄书坛的“四大家”之一董其昌集帖学之大成,成就最著。明末清初书坛代表书法家有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
清代前期,康熙好董(董其昌),乾隆喜赵(赵孟頫),于是董其昌、赵孟頫的书风天下风靡。清代中期以后,帖学衰落,碑学大兴。清代碑派书法,金农、伊秉绶、邓石如鼎足而三,冠冕群流。
西方钢笔在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使沿用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毛笔逐渐退居“二线”,引发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革命,产生了现代硬笔书法。硬笔书法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水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其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的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广泛等特点。当代著名的硬笔书法家有梁鼎光、庞中华、吴玉生、顾仲安、钱沛云、沈鸿根、张秀、田英章、卢中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