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学习书法的方法

学习书法要掌握基本技法,如书写姿势、笔法、点画、结构、章法等,这些都很重要。

学习书法时,基本笔画要笔笔到位,进而以偏旁部首为基准,学习结字,而后学习章法。

学习书法,自古以来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临摹碑帖。

学习书法,先学楷书,学习楷书一般先学习颜体,而后遍临多家。临摹练习要选名帖,在帖中选好字,认真临摹。练习时要做到“一步到位,一次成功”,即先专一帖,从中选好字,对每个好字先套写50遍、临写20遍,以达到像的效果。这样的书法练习可以使初学者所书写的汉字一下子达到高标准的状态,并建立学习者的高度自信。这种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

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学习者既要能写出漂亮的字,也要学养有素。学养指学问和修养,它包括知识、文学、艺术的修养,以及一个人的品德、气质、情操等。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宽广、越深厚,他的艺术品位也会越高。

书海遨游

王羲之五六岁的时候拜卫夫人为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时,王羲之便凭写字在当地小有名气,受到前辈们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12岁时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论》。他按照《笔论》所讲的方法,天天夜以继日地写、练,甚至到了忘我的地步。过了一段时间,他写的字与以前写的相比,果然有些变化。卫夫人看后吃了一惊,对别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超过我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被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他反而临帖更用心、更刻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喜爱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但他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块蘸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王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听到母亲的笑声后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王羲之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练字,临帖不辍,练就了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知识拓展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考古的三大发现之一(另两大发现是敦煌石窟和周口店遗迹)。发现甲骨文的过程是十分偶然而又富有戏剧色彩的。

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在北京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画着一些符号(见图1-10)。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么会有刻画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他对这批兽骨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分析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兽骨上的刻画痕迹中逐渐辨识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来又找出商代几位帝王的名字。由此他肯定这是刻画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兽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图1-10 王懿荣发现兽骨上的古代文字

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宜(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占卜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截至2012年,已发现大约15万片甲骨(见图1-11),分辨出4500多个单字。

图1-11 占卜甲骨

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的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官职、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畋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学以致用

1.简述学习书法的意义。

2.学习书法的方法有哪些?

素养提升

张良勋,字伯耀,号若水,1941年生于安徽宿州,1961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院美术系,1965年从事新闻工作。早年版画《收麦时节》《公社姐妹》同时参加国庆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赴欧、亚、非多地展出,获得好评。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他成为首批会员。同年,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他为创始人之一,被选为常务理事;1988年,他当选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1年,继赖少其、李百忍之后,他当选为第三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其作品曾参加第一、第二届全国书法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展,赴日巡展及多种全国性的大型书法展,并被多家中外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收藏,刻入多处名胜碑林。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曾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展赛评委,曾任第八、第十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书法家第四、第五届理事,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江淮诗书画研究院院长。

作为省书法家协会前主席,多年来,张良勋一直积极投身各类社会活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行动弘扬书法艺术,让书法艺术更多地走近寻常百姓的生活。

书法名家写春联,翰墨飘香春意浓。多年来,每逢春节,张良勋都积极参与各类“名家写春联”活动,到社区,街头巷尾,乡下农村,为百姓献上喜闻乐见的优秀书法作品,借此表达新年祝福。他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给我们书法工作者服务社会、奉献人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几年前,张良勋接到书写“合肥城市精神”表述语活动的邀约,虽然身体不适,但他毅然推迟了输液时间,准时参加活动,创作了一幅用笔苍劲、法度严谨、风格老辣的合肥城市精神表述语隶书作品,为合肥城市精神鼓劲。

张良勋积极弘扬书法艺术,推动安徽省书法事业的发展。几年前,张良勋书法巡回展在江苏多个城市举行,引发当地广泛的关注,展览现场人头攒动。观展人均表示,张良勋先生的作品书体各异,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特别是18米行书长卷《琵琶行》,堪称鸿篇巨制、撼人心魄,充分彰显了其笔墨功力和清雅的人文气息。

张良勋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造诣,还长期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书法艺术和推动安徽省书法事业的发展。1981年,在张良勋等人的积极推动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从此,张良勋一直积极推动安徽省书法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担任第三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他带领省内书法家积极参加全国书法展,并在省内举行书法展,促进安徽省书法家之间的交流。此外,省书法家协会还多次举办书法理论研讨会,以提升安徽省书法水平。

在张良勋的推动下,安徽省群众的书法教育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省书法家协会不定期举办书法学习班,免费教授书法,一批书法爱好者走上了专业道路。在此期间,热爱书法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安徽省书法爱好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讨论:

1.从张良勋推动书法发展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良勋对传承和发扬书法文化的社会责任感?请结合具体事例体会和分析。 thgzaTiWVZt2ajrkdU4hOxblra82eSCQNs49lwasAmcR38aPey48Xvq4TbiP7/0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