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赵威后问齐使

《战国策》

《战国策》共三十三篇,西汉学者刘向领校中秘书时所辑。刘向在《叙录》里说:“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事件。书中着重记录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他们言辞的雄辩、运筹的机智。虽然有时难免夸大,不尽合乎史实,而文笔流畅犀利,写人物活动,更是形象生动,富于文学意味。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 ,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 ,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 ,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叶阳子无恙乎 ?是其为人,哀鳏寡 ,恤孤独 ,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 ?彻其环瑱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 ?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 ,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作品注释】

①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四》。赵威后:赵惠文王的妻子。惠文王卒,太子丹立,号孝成王。孝成王新立,由太后(即赵威后)执政。

②齐王:指齐襄王的儿子,名建。使(shì)者:奉使命的人。问:问候、聘问,是当时诸侯之间的一种礼节。

③书:指齐王给赵太后的书信。发:启封。

④岁:一年的收成。恙(yàng):忧患,灾害。

⑤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意为难道把贱的搁在前头,把尊贵的搁在后头吗?

⑥不然:不是这样。

⑦苟:假如。何以:靠什么。

⑧舍本而问末者耶:有问话不问根本问题而问末节的吗?

⑨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钟离子:齐国的处士。

➉食(sì):此“食”和下句末之“食”,通“饲”,拿食物给人吃。

⑪衣(yì):此句末之“衣”和下句末之“衣”作动词,指“穿衣”,给人衣服穿。

⑫不业:不使他成就功业,意为不重用他。

⑬叶阳子:齐国的处士。

⑭鳏(guān)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⑮恤(xù):顾念,周济。孤独: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⑯息:蕃殖,滋息。鳏寡孤独困穷的人得救济,不至于死亡,就是使民蕃滋。

⑰北宫:复姓。婴儿子:姓北宫的女子的名字,是齐国有名的孝女。

⑱环:指耳环。瑱(tiàn):玉质耳饰。

⑲不朝:不上朝。古代妇女有封号才能上朝,所以这里的“不朝”实际上是指不加封号。

⑳於陵:齐邑名,在今山东长山县西南。子仲:齐国的隐士。

㉑不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

【作品评析】

赵威后执政期间,齐王曾派使者到赵国来问候。赵威后接见齐使时未看来信,先作问候:首问年成,次问百姓,再问齐王,显示了一位开明政治家“以民为贵”的政治观念。这对于固守传统等级观念的齐使来说,简直是一种大逆不道,难免会进行抗议。于是便引出了赵威后的二次问话:“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问得义正辞严,理直气壮,进一步凸显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进步政治理念。如果说第一次问话只是礼节性问候,第二次问话则是说理性诘问,那么赵威后紧接着的第三次问话,便是批评性的责问了。

因为在赵威后看来,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不应当仅仅成为一种礼仪、一种观念,而应该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的实践之中。为此,她便由虚而实,针对齐国赏罚不当的用人制度发出了严厉的责问:为何钟离子、叶阳子、北宫婴儿子这样为民爱戴的大贤大孝之人,在齐国得不到重用?为何子仲一类于民无用的奸佞之辈在齐国不仅不杀反而受到保护?而在这一褒一贬之中,始终贯串着尊民、亲民、爱民的政治准绳,从而把赵威后“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和盘托出,显得格外深刻、格外清晰。

赵威后的三次问话,都紧扣“民”字,一问到底,层层深入。内容有虚有实,句法有繁有简,语气有正有反,力求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寓统一,使全文既摇曳多姿,又浑然一体,其笔法实属高明。清代金圣叹为此称道本文“章法越整齐,越参差;越参差,越整齐。真为奇绝之文”(《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四),可谓一语中的。

【思考与练习】

一、赵威后的礼节性问候,为什么会引起齐国使者的抗议?我们从双方的反诘中,可以看出政治理念上有何种差异?

二、赵威后对齐国用人的赏罚不当作出了批评,她的标准是什么?这种标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何进步意义?

三、前人评点本文,以为“笔调参差,虚字传神”,请你联系实际略作论析。 KsK0foqLjyesZvSvVPVKwyRuWkiaLeN7toulaxl9hlPvb0ySy1i7A1xergRwHu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