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三
奇峰?奇峰!

第一印象

初识奇峰,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他是在整个连续培训项目中间加入进来的,第一印象有点像是来踢场子的。后来我的感觉是来了一个内心肩负着重大使命又身怀武功的愤青。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从他的目光中看到的多是冷峻,还有,他的文字、谈吐风格也是冷峻、犀利、极具洞察力的。但那时候我还年轻,读不懂这些背后那些柔软和深情的部分。因此,在当时的情境中,可以说,那是一个我所不知道的奇峰。

第一个疑问

我和奇峰的情谊是从中德班的学习过程中开始的。参加一个培训项目,特别有意思的是学习之余大家的互动过程。课余,大家必然会经常一起胡吃海喝,天南地北胡侃。一次,奇峰说到,他在做武汉中德心理医院院长时,因为工作需要(肯定也是内心需要),经常在江湖上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感觉像是很能在场面上混的那种人。初听到时,我有一点敬佩,年纪轻轻,就做了院长,而且很有那种在中国做一个院长的素质……但同时,我看着他,感觉不像啊!我内心是有疑惑的,这么一个偏文弱书生的年轻愤青,怎么也不像是那种很世故的、有“社会功能”的人。是我看不起他吗?我始终认为,在这方面他是肯定达不到我这种俗人才会有的水平——不是一个级别的,关键是画风不一样。奇峰是文艺范学者型的。但是,他为什么要给别人这么一种印象呢?我至今没有就此问题与奇峰对质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一起混江湖

2003年,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高潮启动。我因为也负责我们医院这一块工作,想把心理咨询师考证培训工作做得与众不同一点,在考证培训中额外加入了几天精神分析的理论、技术及小组体验,请来了奇峰、琪嘉、晓波等众兄弟,当然不仅仅有兄弟,还有蕴萍、晓明等众姐妹。在那几年中,我们还组合着去全国各地传播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奇峰给我的印象是很有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兄弟们一块把事情搞得好玩,大家开心,搞得很有气势的样子,就会很有成就感……但是我感觉,奇峰是一个有独特才华的人,更适合一个人孤独远行,在一起的过程中,他会不会有委屈自己的时候?他内心真的喜欢和我们在一起吗?我有时候会矛盾,看到他一个人抽烟的时候,感到他很孤独,我不确定是走近他好,还是让他一个人待着好。是我的敏感脆弱在投射,还是他?还有,那些和奇峰称兄道弟的人,真的理解他吗?能达到他的境界吗?我这么说,是在孤立他,还是在接近他呢?这也是我所不知道的。

一个烟斗和一台电脑

烟斗,一度成为玩精神分析的标志。一次,奇峰和琪嘉在上海东方商厦买了一个烟斗送给我,把我拖下了水。我一直记得,奇峰在给我传授如何做一个烟斗客时的那种专注、痴迷、沉浸和欣赏的神态,这深深地吸引了我。如何开斗、装烟丝,如何慢慢吸、啜和品味,要做到始终保持烟斗微温,烟丝行将熄灭的状态……后来我才明白,其实那就是拉人下水、一起干坏事时的套路,他自己做不到,却有把这个光荣使命传给我了的感觉。我辜负了他的期望,经常猛吸,每次都把烟斗抽得烫烫的。当然,我们一起还干了一些其他坏事。

我因为心梗而痛定思痛,决心减肥,每天长时间快走,在一定范围内搞得动静有点大。兄弟姐妹们纷纷表达了各种担忧、关切、劝阻,或理解、支持……奇峰没多说啥,只是有一天,突然对我说:“我想送你一台跑步机,这样如果刮风下雨,你在家里也可以坚持锻炼了。”我不但从这句话中感到非常温暖,还感到只有他才能够理解我的追求、情怀和苦衷。我感慨,这是他作为一个男人照顾、呵护人的细腻而又不露声色的风格,或者他也渴望能被这样对待?我因为已经有了跑步机并更喜欢室外快走的感觉,所以不想要跑步机,但我不想放弃被他照顾一把的机会,于是对奇峰说:“你就送我一台笔记本电脑吧,我正好缺这个。”所以他送了我一台最好的电脑。

一群女人

说是一群女人,其实就是一个男人身边最重要的那些女人,老妈、老婆、女儿,传闻一度都住在很近的小区里……我感觉奇峰内心真正在乎的只有这些重要的女人,而没有自己,更不是我们这些哥们儿、姐们儿。有一次我忍不住对奇峰说:“你这样不是太辛苦了吗?!”我感觉奇峰“前世”是欠女人的。这种情况下,奇峰往往默不作声,一副和你们讲不清楚的表情。是坦然还是无奈?关于这一点,我等局外人无法妄加猜测,真要说什么,其实都是八卦。投射出的可能都是些我们所不了解的自己的影子。

在奇峰和丽娟的婚礼上,我看到奇峰的妈妈祝福儿子、儿媳婚礼的一段视频,看着并感觉着老人的气场,我似乎懂了点什么。

我们每次都发现,兄弟姐妹们见面,泽萍总是要重点“培养”一下奇峰,虽然表面上似乎也会“培养”一下琪嘉,但那不是重点,她最怜爱的是奇峰。我吃醋,我抓狂,又有何用!命不一样!

这些年,我感到奇峰越来越能够松弛下来,越来越有滋润的感觉了。看着他和丽娟在一起,我感到他找到了最终的归宿。我作为兄弟,由衷地感到欣慰。对一个男人来说,身边的女人总是最重要的。

走近一个人,才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他写的东西。同样,看了他写的东西,不由得就会很想去接近他。要想接近他,方式、途径有很多。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部主任

张海音 Gv0V9eF9XSP9GmsUwl1CZbEXaKl1R5kVO2PlOPS16XCw3JnbaGvS6usJVM4Sbq1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