卩,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跪坐着的样子,最初指跪坐的动作。跪坐时要弯曲膝盖,所以又指膝盖,以及像膝盖这样起到连接作用的骨头,也就是人体的关节。关节把一段一段的骨头连接起来,竹子之类的植物也有一段一段连接着的特点,这样的一段叫作一“节”。现在“卩”只作为偏旁使用,“关节、分段”的含义都写作“节”。这样的分段有一定的长度限制,引申出“有限制、有分寸”的含义,如节制、气节。把一年时间平均分成很多段,每一段设一个日子作为标志,也叫作“节”,如节气、节日。
“卩”在现代汉字中,除其本身,还变化成“巳”“㔾”“巴”等形体。以“卩”构成的汉字,有的跟人体相关,有的跟居住有关。
甲骨文作 ,像一个人跪坐着凑近食物,表示“接近”的意思,构词如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古代指小腿,“高脚凳”就是这个意思的遗留。“脚”字中暗暗隐含着两个表示意义的符号,“月(肉)”代表人体的部分,“卩”是跪坐,小腿是跪坐时的重要承担部位。书写时要注意“卩”和“阝”的区别。
从卩,口声。叩击和叩头,到底哪个是最初意义,学者们众说不一。从字形看,叩头是最初意义,因为“卩”是跪坐的人,叩头是人发出来的动作。但从文献中的辞例看,叩击是早期使用的意义,叩头也是以头击地面的样子。有个成语叫“叩钵成篇”,南朝有一位大学士叫萧文琰,他请同僚击打铜钵规定韵脚写诗,铜钵的余音消失,他的诗就写成了。这个成语形容文思敏捷,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诗作。同样的典故如“七步诗”“温八叉”等,都是形容人才思敏捷的词语。
字形像一个人跪着受另一个人训斥,最初指愤怒的脸色,泛指人的脸色,进一步指各种色彩。
可以住人的狭长的小街道,“万人空巷”就是说所有人都从小巷子里走上了大街,形容盛大的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