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的甲骨文像一个双手交叠温顺跪坐的女性形象,本义是未出嫁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是美丽贤淑的女子,会是君子的好配偶,其中的“女”就是“闺中女子”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女”指所有的女性,与“男”相对,如“女生”指女同学,和“男生”相对。古代用“儿”表示孩子,后来专指“儿子”,女孩子用“女儿”或“女”表示,构词如儿女情长、生儿育女。
以“女”为表意偏旁的字,多和女子有关。
甲骨文作 ,像一位双乳突出的女子,字形重在强调乳房、哺乳,字的本义是母亲,构词如慈母、母爱。“母”还可以指其他女性长辈,如奶奶又叫“祖母”,母亲的姐妹叫“姨母”,父亲的姐妹叫“姑母”。“母”也指雌性的动物,和“公”相对,如母鸡、母羊。“母”还可以比喻养育和塑造人的事物,如从小学习的第一门语言叫作“母语”,读书毕业的地方叫作“母校”,人们赖以生存的河流叫作“母亲河”。进而指事物的来源,如供飞机起飞降落的航空母舰,生产其他机器的工作母机。还指配套零件中能够嵌套其他零件的部分,使用起来就像母亲怀抱着孩子一样,比如,固定螺丝钉用的螺母。在现代汉字中,“母”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首字,从字形看起来,跟“女”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小篆作 ,像一个女子双手叉腰的样子,字的本义是腰部,后来借用表示“需要”的含义,“腰部”的含义就加形旁“肉(月)”,用“腰”这个字来表示了。
从女从生,在母系社会时期,每一个氏族或部落都有自己的姓,同姓的人会有共同的女性祖先,古老的姓多从“女”字旁,如姜、姬、姚、嬴(yíng)、姒(sì)、妫(guī)、妘(yún)、姞[jí,一说为妊(rén)]等,被人们称为“上古八大姓”。春秋时曾经发生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其中的主角之一褒姒,就是褒国姓姒的女子。周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叫姬昌。秦始皇叫嬴政,后来秦朝灭亡,这个姓也逐渐消亡了,《百家姓》中就不再有“嬴”这个姓了。
甲骨文字形为 ,一位女子抱着一个孩子表示新生命的诞生,以此来表示“美好”。后来一切如美丽、健康、和睦、适宜的事物,都可以用“好”表示。如“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这里的“好”即指容颜美丽;“身体很好”,表示健康;“百年好合”,表示和睦;“青春作伴好还乡”,表示适宜。以上意思都读作hǎo。“好”还读作hào,是由上述形容词的意义引申出的动词意义,因为美好而喜欢,所以“好读书,不求甚解”中的“好”,就是“喜欢”的意思。这个动词的义项又引申出副词的意思,比如“铁好生锈”“好惹是生非”,表示容易地、经常地。
甲骨文字形为 ,一位跪坐的女子旁边立着一把扫帚,繁体写作“婦”,更加清晰地体现了这个意思,以此表示持家的妇女。“妇”指成年女性,杜甫的《兵车行》中“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其中的“健妇”就是健壮的劳动妇女。“妇”也指已婚女子,如主妇。
这个字非常有趣。字形出现得比较早,在南朝梁武帝时期由顾野王编写的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楷书字典《玉篇》中就出现了,但是在这部字典中,“她”是“姐”的异体字。到了20世纪后,人们发现指称第三人称的代词,男性有“他”,动植物有“它”,女性却没有专门的代词指称,开始的时候称作“伊”,鲁迅先生早期的作品如《一件小事》中便有这样的表达。一位叫刘半农的学者,提议用“她”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很快便被人们接受了。
从以“女”作为表意偏旁的字中可以看出女性地位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