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悲剧与喜剧的交融

“蒋兰兰,悲剧和喜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正在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顾悠突然抬起头问道。

这猛然的一问把蒋兰兰也问住了:“是按照结局和文风?不对,我上网搜一下。”

“悲剧是把有意义(有价值)的一面给损毁,假丑恶一方压倒真善美一方(包括人性的摧残、战争的失败、社会的腐败等);喜剧是把丑恶(没有价值)的一面给揭露显现出来,结局通常是愉快的、美满的,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有时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揭示深刻道理,有讽刺意味)。”顾玄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头头是道地讲起来。

“呦呦呦,顾大才子果然名不虚传,不过这品行嘛,有待商榷。”跟在顾玄身后的邢凯笑着说道。邢凯是顾玄的舍友,这次是被顾玄拉着来听课的,但很快他心里的“不情愿之意”便会烟消云散。

几个人打闹了几句,同学们也都陆陆续续到了,莎士比亚老师也走了进来。

邢凯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神奇的课堂,惊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看到他的样子顾悠不禁想到自己第一次来时的窘态。

“老师,《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什么是正剧?也有人说它是悲剧?”蒋兰兰的提问将顾悠的思绪拉了回来。

“所谓正剧,就是悲喜剧,简单说就是戏剧作品中既有悲剧性也有喜剧性。现代人对悲剧往往存有误解,认为悲剧就是悲惨的事件,是悲情痛苦的,需要用大量消极情绪来展现。但这仅仅是一方面,悲剧更多的是表现正义力量被打败和毁灭的悲壮与无力,揭露现实的黑暗,而非停留在个人的悲伤之上。喜剧也不是单纯的插科打诨,而是喜剧性在戏剧中的集中体现(例如圆满、错位、讽刺,甚至抑郁等)。当然,搞笑是必须有的,喜剧就是引人发笑的艺术,但更为重要的还是笑声背后引发的深思。”莎士比亚老师解释道。(如图2-3所示)

图2-3 悲与喜的交融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典型的悲喜剧吗?”蒋兰兰问。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风格与我早期创作的大多数喜剧相一致,诗意盎然,热情充沛,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喜剧氛围,但很多人更愿意把它看作一部悲剧,悲剧的冲突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恋情与两个家族间的仇恨和对立,两个渴望自由、勇敢追爱的年轻人最终还是不敌封建势力的压迫,双双赴死,它表现了自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之间尖锐的矛盾。可以说,这部剧的特征就是悲剧的,我也曾明确地称《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命运悲剧。”莎士比亚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蒋兰兰的问题。

“不过,这部作品与其他几部悲剧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从作品的语言风格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出现的大量抒情形式和意象是其他悲剧中没有的,男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对爱情的追求与憧憬之中,比如第二幕第二场在凯普莱特家花园中的情景,‘朱丽叶对月抒怀,与罗密欧热烈的情感交流’,这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是我的喜剧作品中惯有的。”莎士比亚老师又继续说道。

“另外,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赴死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爱情本身是美好的,他们对爱情的深沉与坚贞,冲破封建礼教的无畏精神以及面对巨大压迫时的乐观与不屑,都深刻体现了‘乐观主义悲剧’的特征。戏剧的结尾,看似是真爱敌不过封建势力和家族仇恨,有情人成了可怜的牺牲品,但实际上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因为这对情人的死而抛开旧仇,言归于好,用纯金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铸像,这表明真正胜利的仍旧是真爱,是两个年轻人为之献身的理想,更是他们所代表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乐观主义悲剧。”莎士比亚老师继续补充,他的小胡子今天也打理得格外精致。

顾玄见老师讲完了,若有所思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看过一篇赏析您作品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说的是,您喜剧的基调是乐观主义,悲剧的特征是关于‘人’的命运、冲突和斗争。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综合了这两个方面,是这样吗?”

“小伙子,你总结得很到位。”莎士比亚老师挑眉称赞。

“其实,不单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我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喜剧或是悲剧。”莎士比亚老师语气轻松地讲述着,“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们那个时代还没出现的戏剧理论,你们知道什么是‘三一律’吗?”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的结构理论之一,针对戏剧结构的一种规则,规定剧本创作只能有一个故事线索,发生时间不能超过一天(24小时),且必须在一个地点,这样规定的目的是迎合戏剧表演的特殊性,使得剧情集中紧凑。”好不容易适应了的邢凯在顾玄的鼓励下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这位同学很是眼生啊。”莎士比亚这才注意到邢凯,笑眯眯地端详着。

“老师,我叫邢凯。”感受到老师的注视,邢凯紧张得舌头都打结了,“天呀!这可是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老师示意他坐下,接着说道:“没错,刚才邢凯同学说的是‘三一律’的优点,但它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太死板,不够灵活,无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恰恰是我最不能忍受的,所以17世纪的‘三一律’在我看来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我不止一次说过,戏剧要反映现实的本来面目,探索人物内心奥秘,是为舞台和观众而创作,而不是为了被专家、规则承认而写,所以我的戏剧从来不受规则束缚,也没有悲剧、喜剧的界限。悲剧中有喜,喜剧中也有悲,这才是人生百态。” tZqHV8iNpYfD6dIrtXGdM1hcyque3VjbaonTrcc2/0J85IirPFSeMdEBzVI4OD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