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证券交易所大体遵循如下战略发展规律:集团化发展(横向合并)和业务链拓展(纵向一体化),即全球市场扩张和多样化经营。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资讯愈加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更快的接收速度,都加剧了全球证券交易所间的竞争。此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让各国政府及监管机构开始逐渐解除金融市场准入、交易等诸多限制,提高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的资金进入,增强本土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近些年来监管政策打破了交易所行业垄断和进入壁垒,给行业注入更多竞争因素。这些政策通过上市地与交易地的分离、提高信息透明度、连接不同类型交易平台使之互联互通,从而形成更有效的竞争等方式,为更具技术优势的新兴交易平台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在此背景下,交易所不得不谋求变革以打造其在未来竞争中的相对优势。
2007年生效的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iFID)在欧盟区域内建立起了统一的金融服务市场,并给欧盟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更多的竞争因素。由于该法案允许股票在其挂牌的国家证券交易所之外的场所进行交易,一时间涌现出大量包括经纪商暗池(Broker Dark Pools)和多边交易设施(MTFs)在内的另类交易平台。在此期间诞生了一些可与老牌交易所匹敌的新兴交易平台,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Chi-X Europe ,其巅峰期的交易量甚至可与伦敦证券交易所相媲美。新兴交易平台抢老牌交易所“饭碗”成为在MiFID影响下欧洲证券交易行业的新常态。
自2007年11月1日MiFID正式实施以来,该政策在促进欧洲市场一体化、增强市场竞争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场外和暗池交易系统数量的不断增长,一连串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市场结构过于碎片化、数据搜集成本增加以及监管难度加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MiFID的修正版——MiFID Ⅱ于2018年推出。欧盟试图通过该项修正法案限制暗池和场外交易,希望能够将更多的股票交易拉回证券交易所。然而事与愿违,Rosenblatt Securities的研究显示,自从MiFID Ⅱ问世以来,交易所的核心业务大幅缩水。数据显示,公开市场的股票交易量在欧洲总交易量的占比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44.81%、42.18%和36.55%,呈逐年下降的态势。
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817年,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之一。得益于资本市场固有的网络效应,纽约证券交易所长期垄断着美国证券交易行业。然而随着美国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占比逐渐提高,直接促进了场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并增加了对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交易系统效率的需求。在有着明确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电子交易网络通过先进的交易技术,不断缩短交易价差和交易时间,对投资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得以迅速发展并开始与老牌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争夺市场份额。最终,由于技术的发展,美国资本市场形成了以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双寡头的证券交易市场格局。
随着场外市场的迅猛发展,美国资本市场的分散程度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激化的同业竞争以及交易效率降低的问题。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交易直通条例”,试图建立一套统一的证券交易报价系统,以价格为关注点,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在进一步增加市场竞争程度的同时连接不同类型的交易平台,使之互联互通,从而提高市场整体的交易效率。
2005年,SEC颁布了NMS修正案,该法案继承了“交易直通条例”中“最优执行”的订单路由原则,使得具有更先进技术的交易平台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订单。在该法案的激励下,各类型交易平台,甚至是常年占据垄断优势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都不得不卷入技术革新的浪潮,投入大量资源用以提高交易技术水平。NMS法案的演进见图1-12。
在交易技术的加持下,垄断带来的优势逐渐不再那么明显。2005年以前,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占有率基本稳定在70%,纳斯达克约占20%,其他电子通信网络(ECN)合计约占10%。然而在NMS修正案实施以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占有率约为40%,纳斯达克与之相差无几,而其他ECN合计约占20%。由此可见,美国通过有关政策的制定,尤其是NMS修正案的颁布和实施,在投资市场有着明确需求的情况下,通过促进各类型交易平台间的竞争促进了交易技术的发展,反之交易技术的发展又加剧了平台间的竞争,形成了良性循环。
图1-12 NMS法案的演进
资料来源:《NMS法案的演进及其对美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电子交易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本“画地为牢”的各地区、各主要国家的交易所开始面临越发严峻的来自海外同业的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下,交易所不得不谋求变革以打造其在未来竞争中的相对优势。
近30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境资本市场整合使交易所逐步暴露于全球市场,为了生存,交易所需要通过参与和涉足全球市场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拓展新市场并赢得新客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交易所开始对其业务进行国际化,在世界各地开设办事处以接触当地金融行业。1987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为第一家开设国际办事处的交易所,到了2002年,当时排名前20位的交易所合计拥有48家国际办事处。到了2018年,排名前20位的交易所共建有212家国际办事处。
此外,全球化趋势使交易所行业掀起了大规模的并购浪潮:第一轮并购浪潮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防御性的并购,参与并购的交易所目的在于扩大其股票和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彼时行业内流传甚广的口号是“流动性吸引流动性”——规模很重要。金融危机过后,交易所开始了新一轮的并购,这次并购则更具攻击性。面对传统交易业务利润的不断下降,交易所纷纷选择进入邻近的市场。它们开始在市场数据、指数以及固定收益电子交易领域中寻找并购目标。其中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2020年伦敦证券交易所出价270亿美元收购Refinitiv,后者是仅次于彭博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数据公司。
然而,由于交易所仍然被理解为对各国经济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准公共/国家机构,因此,许多国家对该行业的进一步合并存在着政治或监管方面的保留意见,几次以失败告终的高调并购,如2011年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SGX)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ustralian Securities Exchange,ASX)的合并、2012年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NYSE Euronext)与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2017年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以及2011年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oronto Stock Exchange,TMX)合并的失败都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交易所开始尝试通过组建联盟、成立合资公司、交叉上市、共同开发产品、连接交易平台等方式建立市场之间的联动性。
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进程推动交易所从国家出发,逐步开始活跃于全球,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商。
技术进步带来了交易方式的变革,算法交易、高频交易、DMA、Co-location等服务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这些新的交易方式在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对传统交易所发起了挑战。
近几年,传统交易所不得不将信息技术以及数据业务视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此外,纳斯达克、伦交所、港交所和澳交所等交易所还致力于发展区块链、云技术、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部分技术已被实际应用。
伦敦证券交易所在信息技术和数据业务的布局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1995年11月和2011年12月先后两次对Pearson集团旗下富时指数公司的股权收购,使富时指数公司成为伦交所全资子公司,由此加快了伦交所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发展进程。随后,伦交所又在2014年12月和2021年1月分别完成对指数公司罗素(Russell)以及金融数据分析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的收购。一系列收购不仅让伦交所的业务板块延伸至美国资本市场,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其在信息业务领域的优势。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2019年度和2020年度财务报表,2019年度和2020年度信息及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9.21亿美元和9.43亿美元,分别占其总营收的44.8%和44.4%,成为伦交所最主要的营收来源。经过多年的发展,伦交所已经不仅只是公司上市和股票交易的平台,更演变为一个投资者共享的大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