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能源领域工作的重点已经从主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转变为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数十年能源需求总量快速增长和供应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发展不绿色、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能充分满足的矛盾。

为了更好地谋划“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回顾了21世纪以来国内外能源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和预判了未来世界能源发展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我国“十四五”能源规划的新思路、新目标、新定位和新举措。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研判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四五”时期是世界能源格局剧烈变动和能源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的时期,也是我国全面融入全球能源发展潮流的初级阶段,以绿色发展全面统领能源发展的重要阶段,深化改革、真正实现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为主的攻坚阶段。

第二,识别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各种风险,但主要面临的是安全风险、经济风险和绿色风险。尽管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可能不断给我国的油气供应带来风险,但我国能源总体自给率大于80%,安全风险总体可控;“十四五”时期能源开发成本面临上涨压力,能源资源型地区转型压力加大,经济风险不容忽视;煤炭消费量由减到增,“一煤独大”局面短期难以显著改善,新能源产业发展也会遭遇新旧制约和瓶颈。

第三,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要把到2035年全面融入全球能源低碳化大潮作为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以此确定“十四五”时期能源转型的目标和定位,即要把“绿色”摆在统领地位,统筹兼顾、协调促进“经济”“安全”,坚持走“绿色统领、优化结构、改革开道、融入全球、防范风险”的能源转型道路。二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必须要从过去采取的以“总量—结构—布局”为顺序、以“保障供应”为主要目标,切换到把绿色发展摆在统领地位的新思路上来。

第四,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实施生态能源行动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将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4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9亿吨以内;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3%以上,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34%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8%,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完成率达到40%以上;石油储备能力提高到90天进口量,天然气应急储备量占消费量比例提高到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左右;新能源全面摆脱补贴依赖,化石能源成本可控并力争下降;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第五,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实施生态能源行动的五大关键举措。包括真正从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以优化结构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式与分布式发展并重、大幅降低能源领域非技术性成本、建立国家能源安全预警信息系统。

第六,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八大战略重点。包括建立能源绿色发展目标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制定能源保供预案、补足能源安全短板;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升级;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和传统能源转型升级;着力推动重点区域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以能源技术变革推动创新发展;建立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为主的体制机制;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区域,营造“共同安全”的能源国际合作新环境。

本书是课题研究成果的结晶。王仲颖、白泉负责全书的谋划、组织和指导。第一章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升级的新形势与新变化,分析了能源消费升级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驱动因素的长期可持续性,提出了未来能源消费升级和能源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由白泉执笔。第二章是“十四五”时期和中长期能源转型情景分析。课题组利用模型工具系统分析了驱动能源发展转型的主要因素和边界条件,通过设定“既定政策情景”和“绿色低碳情景”,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和中长期我国能源转型情景和路径,预测了能源和电力需求与供给的规模、增速、强度、结构等主要指标,由赵勇强、郑雅楠、韩雪执笔。第三章系统梳理了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和绿色转型的趋势,重点剖析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外在之虞和自身之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能源安全风险的一揽子对策建议,由朱跃中、刘建国、蒋钦云执笔。第四章剖析了“十四五”时期深化能源治理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的“三有”要求,提出了能源治理改革的思路和重点,由高虎、苏铭执笔。第五章是对“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的建议,由王仲颖、韩文科、白泉、高虎、朱跃中、苏铭、赵勇强、肖新建、郑雅楠执笔。附录一是课题组对陕西榆林能源化工基地进行深入调查的研究成果,由王仲颖、姚明涛、熊小平执笔;附录二是课题组赴广东对广东省车用氢能产业链进行调查的研究成果,由王仲颖、刘坚、钟财富执笔。

需要说明的是,本课题研究是在2019年4—10月开展的,文中的定量分析以2019年之前的数据为基础,对2020年、“十四五”时期和2030年的能源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判,因此,基础数据与2020年的数据、有关部门调整完善后的数据、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实际发生的数据稍有差异,成书的过程中并未对此做过多修改。作为2019年前瞻性探索“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对国内外能源形势、“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战略重点和主要问题的分析研判,以及提出的相关建议,其参考性和价值并未受到影响。

课题研究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设施发展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与热情帮助,课题调研也得到了广东、陕西两省发展改革和能源部门及有关单位许多同志的支持和帮助,课题组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观点仅代表课题组意见,不代表政府部门的意见,更不代表社会共识。请广大读者对本书的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课题组
2021年5月 cLMeaOmhzcXUs0Ok8FRLDm4cj3fBA+gbBPIL5ciTluxTZF+zOXzVCA491DaWwN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