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能源消费升级的驱动因素分析及其长期可持续性

(一)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能源消费升级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升级的产物。2018年我国各省(区、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状况见表1-2。

表1-2 2018年我国各省(区、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状况

续表

近年来,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18年,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2.2%,显著高于40.7%的第二产业比重。从各地区情况看,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80%,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也接近70%,广东、浙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3%。

与第二产业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以电力为主。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必然导致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因此,各地区能源消费升级更多地体现在能源结构逐步优化,特别是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方面。

从长期趋势上看,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最大比重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因此,第三产业拉动能源消费增长和电力消费增长将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长期驱动因素,对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和能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加速

工业内部结构升级对我国能源消费升级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六大高耗能工业占我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

近年来,以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非高耗能工业发展很快,工业企业的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9%;新能源汽车产量115万辆,比上年增长66.2%;智能电视产量11376万台,比上年增长17.7%。高端制造业使用煤炭、天然气比较少,能源消耗以电力为主。因此,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电力消费加快增长。

从长期可持续性上看,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保持较高增速,在工业结构中占比提高是大势所趋。因此,工业用电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也将是长期趋势。

(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推动居民消费向高品质消费升级

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2018)》中《中国改革开放40年居民消费升级概览》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434元和1336元增加到2017年的36396元和13432元,分别提高了10.6倍和10倍。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内容从以关注生存为重点升级到以体验消费和品质消费为重点,从以高效工作为重点转移到以高质量休闲为重点,食品烟酒在居民人均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旅游、教育、生活电器、保健产品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热点项目。

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高品质的商品,对于新出现的高科技产品也热衷于尝试。苏宁易购的大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高端大家电、新兴生活小家电、智能数码3C产品销售比上年同期增长194%。其中,中高端大家电销售比上年同期增长154%,新兴生活小家电销售比上年同期增长141%,智能数码3C产品销售比上年同期增长288%。旅游、教育、生活电器等高品质生活和服务产品大多与清洁能源消费紧密相关,与煤炭消费的相关性不大。因此,居民消费升级是近几年我国清洁能源加速发展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

从长期可持续性上看,居民生活品质提高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将对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增长和能源结构优化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电力消费增长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得到运用,网络支付设备、移动终端设备、智能识别设备等越来越普及。

家用电器方面,我国家电行业的骨干企业相继发布智能家居战略。2018年,我国智能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80%,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的市场渗透率超过30%,智能冰箱的市场渗透率也超过10%,小米、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系列化智能家居产品和智能家居服务,小米台灯、小米音箱等智能化设备进入家庭,提高了居民家庭生活的品质和便捷程度。

在商场、超市、宾馆、饭店,移动支付终端得到迅速普及,“一部手机走天下”“无现金社会”“车联网”“电力物联网”等诸多基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新业态离不开电力的强有力支撑,其发展也必将显著拉动电力消费增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7—2018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7%,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延续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4.6%,比第三产业用电量平均增速高出近50%。贵州、内蒙古等西部地区,随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逐步建成和投运,信息业用电量高速增长。

从长期可持续性上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4G向5G升级和5G应用软件、5G硬件设备的全面推广,信息领域的电力消费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提高。

(五)环保压力下清洁能源替代步伐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境污染治理得到全国上下高度重视,煤炭减量化和清洁能源替代作为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在环保督察的强力推进下,各地区、各部门把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压茬推进。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要求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在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集聚区,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

在“大气十条”的基础上,国务院2018年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有效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确保北方地区群众安全取暖过冬”“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到2020年,全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直辖市)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0%,长三角地区下降5%,汾渭平原实现负增长;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的原则,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提高电力用煤比例,2020年全国电力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比重达到55%以上。继续推进电能替代燃煤和燃油,替代规模达到1000亿千瓦·时以上”。

统计数据表明,在环保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煤炭散烧比重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我国直接用于终端消费的煤炭已经从2011年峰值的约12.1亿吨下降到2017年的约9.2亿吨(见图1-11)。2017年,全部煤炭消费中的73%被用于能源加工转换部门生产电力和热力,这一变化有利于控制环境污染问题。

图1-11 1980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的主要用途

从长期可持续性上看,以减少终端用能部门煤炭消费为重点的环保攻坚战已经取得重大成效。大多数终端用能部门的燃煤锅炉已经基本达到环保要求,用于加工转换部门的煤炭消费也基本达到了污染物排放要求。我国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比美国、日本、欧盟的排放标准更严格,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继续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难度越来越大,经济代价越来越高。同时,煤炭在我国仍然是价格最低、资源储量最有保障、消费者最容易获得的能源资源,短期内很难做到禁止煤炭消费。以环境污染治理为目标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长期持续难度很大。如果不对二氧化碳排放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难以发挥更显著的替代作用,大幅削减煤炭消费难度也比较大。

(六)极端天气现象导致供暖和制冷能耗增长

近两年,全球气候变化形势越来越严峻,全球气温持续提高。2019年5月,美国科学家探测到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415.26ppm,这不仅是1万年前农业出现以来最高的,也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2019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显示,全球变暖仍在加速,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将全球温度推向越来越危险的水平,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正在加剧。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2019年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指出,1951—2018年,中国年均气温每10年升高0.24℃,升温速度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夏季酷热和冬季严寒等极端天气现象越来越频繁,制冷或采暖时间更长,这将增大夏季时间电力高峰负荷的峰值和持续时间,增加冬季采暖的“度日数”需求,导致电力、天然气峰值负荷更高。2019年7月,江苏、山东、北京、河北等地区电网负荷均创下新高,地方政府和当地电网纷纷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

从长期可持续性上看,目前国内各界对极端天气现象导致的能源需求增长明显重视不足。极端天气因素不仅对能源需求总量有一定影响,而且对短期能源供应的冲击更大。为了应对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必须要提前做好无害预报和电力、热力峰值负荷冲击的应急防范措施,着手从电力、热力的产供储销环节加以应对。

(七)统计误差和统计制度不完善导致能源消费“增长”

能源消费统计数据是衡量我国能源消费基本情况的主要依据。能源消费统计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覆盖面非常广、核算过程非常复杂的统计工作,做到科学统计、全面统计、准确统计并及时发布统计数据难度非常大。在分析能源消费变化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统计误差和统计制度不完善所导致的能耗变化,才能使能源消费的分析更加客观、准确。

统计制度不完善导致非商品能源消费长期未纳入统计。长期以来,农村用秸秆、农村用太阳能热水等都属于非商品能源,统计这些能源消费难度非常大,农村用煤的统计往往难以保证准确性。近几年,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非商品能源和农村用煤炭被更加易于统计的电力、天然气等商品能源所替代,导致过去未纳入统计的一部分农村能源消费进入统计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农村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

另外,地条钢长期用于农村建设,而地条钢的产量长期未纳入我国钢铁产量统计。从市场供需变化情况看,2018年“去地条钢”政策所产生的钢铁需求缺口要比之前预想的大得多。中国钢铁协会专家认为,我国地条钢的产能至少在1亿吨以上,也有专家认为接近2亿吨。生产1亿吨地条钢相对应的能源消费接近1亿吨标准煤,而我国近几年平均能源消费增长仅为0.96亿吨,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数量级。因此可以想象,地条钢相关的统计误差和“去地条钢”政策带来的影响,对能源消费数据的影响也非常大。

从地区层面看,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各省(区、市)能源消费总量之和存在一定误差。2005—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各省(区、市)能源消费量之和的误差不断上升,到2012年时高达10.2%。之后,随着我国统计制度不断完善,误差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2013年以后被控制在5%以内,但各省(区、市)能源消费量之和仍略高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见图1-12)。

图1-12 1990年以来全国能源消费与各省(区、市)能源消费统计差异

从长期可持续性上来看,随着我国能源统计制度不断完善和非商品能源逐渐被商品能源所替代,以及煤炭逐渐被油气和电力热力所替代,能源消费的统计将会越来越准确,能源消费统计的误差将会有所减小。 pCl5GYLUwEslYvq9kFYZ+I6cY61GhfCJmlyvOyzxg0KRP0eEdP7IqIbeWeKxgh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