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由被动参与转向主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这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双向作用、深度交融、相互成就、双赢多赢的发展过程。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动机和稳定器,成为世界上体量最大、增长最快、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当前,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机遇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实现高水平的自主自强,加强创业链创新链对接,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管总规划,近十年来,“一带一路”把我国对外合作推进了一个新水平,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构建双循环不可或缺的链接器,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将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进器。
“一带一路”依托国际大循环,提升了我国国内供给和需求的适配度。近十年来,通过“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我国大量优质产能“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产能过剩的压力。国外大量矿产资源的进口,提高了我国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保供水平,大量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提升了国内民众的生活品质。近十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率超过当年贸易总体增长率水平。202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额为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7%,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投资177.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2020年上半年,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各类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不断增长,加快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随着“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东亚经济圈的产业链主导地位不断巩固,成为稳定我国国内发展基本盘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迅速,我国与沿线国家及相关国家以跨境电商为主要形式的数字贸易加快发展,我国参与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互联互通的重要领域,推动了我国数字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领域的竞争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以说“一带一路”对于塑造我国当前区域发展格局发挥了主导性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由于地理上远离沿海地区、交通不畅,开放水平提高缓慢。“一带一路”框架下形成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推动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跨境交通网络体系使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成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前沿,一大批依托“一带一路”形成的重要交通干线、口岸等战略节点和跨境合作区发展势头强劲,推动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推动提升国内国际互动水平,将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新机会、新动力,“一带一路”必将极大地受益于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20年11月15日,RCEP历时8年终于正式签署。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个成员国的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RCEP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而且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中国新发展格局正在做大,发展的基础日益扎实。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全球经济也是重大利好。“一带一路”作为联通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新形势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