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颁布,环境保护税作为一个新的税种被提出来并实施。环境保护税主要是为了提升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调控力量,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经济杠杆作用,规范各级各类企业、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收费行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增强政府对企业排污行为和污染治理的调节作用。通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环境保护税采用环保技术手段核定征收额度,与其他税种通过公司财务信息反映征收情况有着明显区别。因此,环境保护税是一个带有行业技术性特点的税种,其申报、征收和监管等工作都需要具备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目前,我国各类各级院校还没有相关人才培养计划,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缺少综合性、通用性强的教材,即既适合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又适合税务、财务相关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吉林师范大学环境保护和财务税收方面的专业教师,中翰格瑞(大连)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环境保护税申报、核定征收服务的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了环境保护税系列教材。《大气污染与应税污染物监测》是环境保护税系列教材之一,主要介绍大气污染与治理工艺,废气排放标准和污染当量核算,应税污染物监测方法、原理与技术要求等,这些是大气环境科学与环境经济学交叉产生的分支学科——环境保护税学的重要理论和实务支撑。
环境保护税学是环境科学与税收学、财政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它采用经济和技术融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税收征收标准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与系统性,以及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税收手段调控污染物排放并推动污染物治理技术创新等。
20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提出“环境保护税”的概念,认为应该针对污水、废气、噪声和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目的是逐渐减少运用直接干预手段,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措施等综合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荷兰是最早开展环境保护税研究的国家之一,制定并实施了燃料税、噪声税、水污染税等,推动了环境保护税在其他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实施。
我国的环境保护税是从排污费衍生而来的,其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控制粗放型经济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首次提出开展排放污染物收费制度研究的构想。197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将排污收费制度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该法中规定的收费原则为,超过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需要按照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数量收取排污费。1982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该办法也成为环境保护税缴费的基本原则。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排污收费制度不断完善。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新的排污费收费制度《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确定了按照排污总量收费的办法,覆盖了废气、废水、废渣、噪声和放射性五大领域,收费项目增至113项。这也是环境保护税的雏形。排污费的实施对防治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环境保护税相比,其在强制性和执法力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因此,相关学者提出排污费改税的建议,得到国务院相关部委的重视。2007年,国务院组织专家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具体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税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2013年党的十八大之后,环境保护费改税被列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环境保护税研究进入税法制定期。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环境保护税立法研究告一段落。随后开展了环境保护税实施办法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政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税学的知识体系。
环境保护税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等所有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都需要在了解、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开展各项研究或管理工作。环境保护税的征收与审核更是需要环境监测的数据支撑。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学科,涉及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监测等污染源监测等多方面多因子。其中,废气中应税污染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及相关机构对每种应税污染物都制定了多种监测方法,相对成熟稳定的监测方法被确定为标准方法进行推广。本书主要对列入国家标准的应税污染物监测方法进行介绍,通过对方法原理、适用范围、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的阐述,帮助学生和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工作实际合理选择和运用监测方法,以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汤茜编写第一、二章,滕洪辉编写第三章,朴明月、刘伟编写第四、五章,全书由主编滕洪辉统稿审校。此外,孙玉伟、王艺璇、陈钰琦、张静、张萌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吉林师范大学和中翰格瑞(大连)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吉林师范大学教材出版基金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经济出版社焦晓云编辑给与的建议和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限于学识和文字水平,错误在所难免,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