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貌、礼仪源于礼,礼之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仪便产生和发展起来。从仪式上来说,礼起源于氏族公社举行的祭祖活动。在原始社会,人们无法解释日月星辰的更替、风雨雷电的变幻等自然现象,认为冥冥之中是鬼神、祖先以超自然的力量在对人类的生活进行干预,故对其顶礼膜拜。人类最初的礼仪都是与祭鬼神、祭祖先联系在一起的,其主要形式是用礼器举行祭祀仪式,以表示氏族成员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献与祈求。因此,有“礼立于敬而源于祭”之说。

原始社会的生活礼仪与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原始人类用拍手、击掌、拥抱等来表达感情,用手舞足蹈来庆贺狩猎的胜利,这就是最初的礼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不断取得成功,由此萌发了毫无节制地获取自然界恩赐的心,并企图为所欲为地侵夺他人财产。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节制人们行为的规范来维持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于是逐渐产生了礼仪。

礼仪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礼仪的起源阶段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原始社会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做装饰品,挂在脖子上;他们在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丧葬礼仪。

综合考古学、民族学的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原始的政治礼仪、祭祀礼仪、婚姻礼仪等已经有了雏形,但还不具有阶级性。

二、礼仪的形成阶段

礼仪大约形成于夏、商、西周三代。从夏朝建立起,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由于大规模地利用奴隶劳动,生产力比原始社会有了更大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这个阶段,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和制度,提出了极为重要的礼仪概念,如“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确立了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古代的礼制典籍也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载礼书籍——《周礼》。《周礼》、《仪礼》和《礼记》成为后世称道的“三礼”。“三礼”是各种礼制的总和,涵盖了中国古代礼仪的主要内容,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做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是我国礼仪的经典之作,对我国后世礼仪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西周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做了出色的注。郑玄的学术声望很高,使《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皇皇大典之一。《周礼》在汉代最初名为《周官》,始见于《史记·封禅书》。

《周礼》中记载了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涉及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中国文化史之宝库”。“周公制礼作乐”这一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工程,是周公旦在洛阳完成的。

(二)《仪礼》

《仪礼》,也称《礼经》《士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制汇编,共17篇,另有古文仪礼56篇,现已遗失。汉初高堂生所传《仪礼》中记述了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发展成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100多卷的《仪礼》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一、二、三……每一步该如何去做,等等。

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宴)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既夕礼等。《仪礼》文字艰涩,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记载,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非经过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

(三)《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20卷49篇,书中主要记载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还是古代中国人的礼仪教科书,是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礼记》章法严谨,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儒家“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礼记》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影响。

《礼记》原本46篇,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但因《曲礼》《檀弓》《杂记》3篇内容过长,大多数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49篇之说。

按照所述内容,《礼记》可分为以下四类:

(1)记礼节条文,补他书所不备,如《曲礼》《檀弓》《玉藻》《丧服小记》《大传》《少仪》《杂记》《丧大记》《奔丧》《投壶》等。

(2)阐述周礼的意义,如《曾子问》《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学记》《乐记》《祭法》《祭义》《祭统》《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儒行》《大学》《丧服四制》等。

(3)解释《仪礼》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

(4)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如《王制》《月令》《文王世子》《明堂位》等。

三、礼仪的变革阶段

礼仪的变革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承继西周的东周王朝已无力全面恪守传统礼制,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一时期,三代之礼在许多场合废而不行。一些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集团创造了符合自己利益和巩固自身社会地位的新礼。学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系统地阐述了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等,从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以及相应的礼仪规范。这一时期出现的标志性礼仪著作有《诗经》《论语》《礼论》,以及诸子百家的作品。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即《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因此实际存留下来的仅有305篇。《诗经》不仅反映了西周初年至西周晚期约500年间的社会面貌,还记录了西周时期周王大型祭祀的场面。这种祭祀是当时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礼仪活动。

(二)《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以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显易懂,但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论语》不仅是一部政治、伦理著作,更是一部礼仪著作。

(三)《礼论》

《礼论》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系统论述“礼”的起源、内容和作用。《礼论》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仪可调节人的欲望,避免纷争,使人保持安定。礼有“养”和“别”之说。“养”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需求;“别”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养”与“别”相互依存。文章详细分析礼的内容,重点论述丧祭之礼,提出“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节选如下: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四)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中流传最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和医家。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500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的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宋朝,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学说,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了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四、礼仪的强化和衰落阶段

礼仪的强化和衰落大约是从秦汉时期到清末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一方面,礼仪发挥着调节、整合、润滑人际关系的作用,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循规蹈矩地参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礼仪逐渐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人类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这一阶段,关于礼仪的典籍浩如烟海,举不胜举。

五、现代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的礼仪建设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礼仪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5年)

1949—1965年,中国当代礼仪发展处于革新阶段。“神权天命”“愚忠愚孝”“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在此阶段被摒弃。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和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得以确立。尊老爱幼、讲究信义、以诚待人、先人后己、礼尚往来等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得到继承和发扬。

2.礼仪退化阶段(1966—1976年)

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损失,这也给礼仪带来了一场浩劫,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被当作“封资修”扫进了垃圾堆,礼仪受到严重摧残。

3.礼仪复兴阶段(1977年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中国的礼仪建设也进入了全面复兴阶段。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岗位培训、礼仪教育日趋红火,讲文明、重礼貌蔚然成风。一批涉及礼仪的报刊、图书、辞典、教材问世。广阔的华夏大地上再度掀起礼仪文化热潮,如握手礼成为当前最通用的礼仪。

随着中国与其他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许多礼仪从内容到形式不断革新。我国现代礼仪以中国传统礼仪为基础,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在礼仪方面的优良传统,是具有时代特点的礼仪规范。同时,我国礼仪在新的层次上同国际礼仪接轨,是符合国际通行原则的礼仪规范。商务礼仪是现代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运用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和重视。

六、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区别

随着社会的进步,礼仪的含义也在发展,就有了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之分。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础不同。古代礼仪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而现代礼仪虽承认身份差异,但更强调以人为本,以尊重人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2)目标不同。古代礼仪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而现代礼仪重在追求人际交往的和谐与顺利。

(3)范围不同。古代礼仪讲究的是“礼不下庶人”,因而与平民百姓无关;而现代礼仪适用于任何交际活动的参与者。

与古代礼仪相比,现代礼仪更关心人际交往,其核心内容就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而不是像古代礼仪那样以自我约束为主。 Hr3Rwli5d5wY7eALDJQwsIgqq18MKAKyWXxNIdt+LTrXa3yuPuxq29i8Ej2A9Ha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