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新形势下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一国的稳定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是连接农业生产与农业科研的桥梁和纽带,是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应对新形势,创新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好首都农业科技引领作用,是当前亟须解决的课题。综观当前农业科技服务相关研究,多数研究仍停留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总结介绍,而对新形势下区域性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相对缺乏。现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双百对接”农业科技服务实践为例,对新形势下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的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一)北京市农业发展新特点及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1.北京市农业发展新特点

(1)农业功能需求日趋多元化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需要北京市率先垂范,将自身打造成国家都市农业引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与高效节水农业样板区。从北京市自身来看,现阶段北京市居民消费的农产品中,蔬菜30%、猪肉32%、牛奶54%、禽蛋66%、禽肉65%实现了北京市农业自给,市民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愈来愈旺,还需要京郊满足其逐渐增强的“养眼、洗肺、休闲”需求;农户需要先进的科技、优良的品种与精良的装备送至田间地头;涉农企业需要农业为自己提供原料、先进的生产技术示范平台、及时优质高效的服务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需要农业在生态保护、应急保障及治理“城市病”中发挥积极作用。

(2)结构调整成为适应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当前,北京市经济社会整体上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与发达城市化阶段,土地及水资源紧缺的“双紧”约束加剧,市场高风险与劳动力高成本的“双高”压力加剧,农业占GDP的比重将越来越小,这都是大都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常态下,北京市农业要保证处于发展的良好态势,就必须立足北京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承载力,根据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这是北京农业在科技、资金、人才优势基础上,面临“双紧”“双高”压力所应做出的最佳选择。

(3)产业融合正成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在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产业融合的都市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北京市的重要特色产业。2016年,北京市观光园接待实现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农产品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18.5%,占总收入的21%。民俗游接待实现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11.7%。农业会展及农事节庆活动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42%。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以及农业会展已经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农产品加工方面,2014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682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6∶1,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最低水平2∶1,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形态基本形成。目前,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速度进一步加快,融合性产业正在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4)非农收入难以保证持续增收

2016年,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性净收入2062元,同比增长5.3%,已连续3年保持稳定正增长(前2年分别增长7.1%和5.6%),增收贡献率为5.9%,而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638元,同比增长7.4%,增幅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为65.9%,仍然超过经营净收入,是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但是由于农民就业技能普遍较低,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及GDP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工就业机会呈下降趋势,工资性收入增长变缓。同时,随着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凭借粮食增产和提价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不断加大。

2.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1)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北京市现有的专职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站、水产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监理总站、土肥工作站、畜牧总站、植物保护站、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尽管数量众多,但服务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十分匹配,存在科技服务浪费和低效的问题。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人员偏少,尤其是基层农技队伍多年未获得补充与更新,许多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及地区找不到合适的专家配对帮扶,项目实施时间一拖再拖;少数科技服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家往往担负数个项目,往返奔波于各示范点之间,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一些中青年科研人员不了解基层,不具备独当一面进行沟通和服务的能力。

(2)农业科技服务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北京市当前的农业科技服务内容和模式需要更新,科技成果储备有待加强。在服务内容上,应围绕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特点:农业功能需求多样化、农业供需有待有效平衡匹配、产业融合扩大化以及非农收入逐渐降低,及时掌握农村形式和农民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在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菜篮子”产业、现代种业、优质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加工、新业态创造等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及示范。在科研成果储备上,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出缓慢,稳定性不足,老科技成果已不能满足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在服务模式上,现有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主要为农民培训、技术咨询、现场展示等,无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为首都“三农”工作的推动和开展带来了新契机,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应打破传统思路,大胆创新,从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到体系的建设都需更新升级。

(3)农业科技服务受体信息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工厂化农业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这就对农业从业者使用信息的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据统计,2015年北京市乡村从业人员292.8万人,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一线人员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农业技术服务的基本素养较低,接受新知识、新科技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控、检验检疫、大棚管理、温室环境管控等农业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会有效利用信息科技来提高生产、管理、经营水平的新型农民较少。

(4)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农业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仍需加强。在科技服务评价上,由于科技服务成果与科技人员自身利益并不挂钩或挂钩不紧密,目标考核机制、风险责任机制、服务农业生产的激励奖励机制、晋升晋级机制缺乏或不适宜,导致科技人员科技服务的内在动力不足。在科技服务时间上,受农业科技项目周期和科研经费的限制,科研人员用于科技服务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科技人员扎根基层、服务郊区的长效机制仍不健全。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科技服务供需双方之间缺乏相互联结沟通的有效政策引导和保障机制。

(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双百对接”的实践

1.主要举措

(1)统筹谋划,缜密做好顶层设计

密切衔接“调转节”、低收入增收扶贫等北京市重点政策,从全院层面策划和部署“双百对接”工作,构建院、所两级传导迅速、步调一致的组织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在已有北京市农委扶持资金基础上,每年从院科技惠农资金中拿出近200万元经费用于支持“双百对接”工作的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国家级、市级相关政策资源和社会化资金,形成推动“双百对接”工作合力;与10个远郊区县农委或农业局,就“双百对接”工程思路、机制进行深入沟通,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三年来,全院累计组织13个所(中心)、178名专家与北京市13个郊区县及津冀地区的198个基地“结成对子”。

(2)设立标准,严格筛选对接基地

本着“需求导向、重点突出”的原则,结合该院优势科技成果资源,在“双百对接”核心基地选择上,以“菜篮子”相关产业为核心,兼顾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沟域经济、农产品加工配送等新型农业业态。严格对接基地标准,要求示范基地以京郊具有一定规模、示范与辐射带动性较强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主;从事农业生产3年以上,具备稳定的生产面积,有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稳定的人员队伍;示范基地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工作所带来的生产风险;与该院合作基础良好,基地负责人科技创新和开拓意识较强。

(3)力求成效,精心遴选对接专家

“双百对接”工作采取责任专家制,由责任专家牵头组建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开展工作。要求责任专家热爱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事业,具备“献身、创新、务实、钻研”的科学精神和优良的职业道德;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业务精通,专业能力较强。其中,推广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优先推荐;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每年牵头对接的基地数量不超过两个。鼓励所(中心)之间联合,组建跨所、跨学科、老中青结合的综合科技服务团队。团队在责任专家带领下,围绕基地需求,采取“责任专家+服务团队+基层技术骨干+种植养殖基地+农户”的方式,展示示范科技成果。同时,依托基地,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优势,为基层科技服务团队培养技术人才。

(4)需求导向,强化项目过程管理

为确保“双百对接”工作务求实效,该院针对每个“双百对接”项目制定了“六个一”工作标准:“一份《项目任务书》”“一份《服务协议书》”“一支科技服务专家团队”“一个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一项科技成果”“一个生产技术骨干”,另外,3年服务期满,对接基地经济效益需提升10%。制定“需求调研—年度考核”管理制度,同时将考核工作纳入各所(中心)科技服务年度工作考核和科技人员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实施院—所(中心)两级督导制度,成立督导专家队伍在项目执行期中、期末进行定期督导和检查,各所(中心)也组织专家采取不定期方式进行督导。另外,充分发挥市、区农业及科技主管部门作用,与院共同监督、管理、规范专家与基地对接工作。

(5)奖惩分明,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将“双百对接”工作整体纳入院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考核激励体系。在每年度评选“科技惠农行动计划”团队奖、个人奖及基地奖过程中,对参加“双百对接”的工作团队、个人及基地给予适当倾斜,在申报资格、评审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应优惠政策。探索“双百对接”滚动扶持制度。制定“双百对接”考核评价打分指标体系,从基地选择合理性、对接内容实用性、对接方式有效性、对接效果显著性及继续支持可行性等方面入手,对期满“双百对接”项目进行打分评议,进而根据打分评议结果情况,择优对对接效果好、实施效果显著的“双百对接”项目进行滚动支持。

2.主要成效

(1)探索了以科研单位为主导的“一体两翼”多元协同科技服务模式

科研院所主导,统一协调优势资源,推动科技专家与示范基地紧密契合成“一体”;通过“一帮一”“点对点”的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塑造特色鲜明的科技示范点(样板、窗口);市、区相关农口单位、其他服务组织、基层服务资源则从“两翼”辅助和协调,通过技术集成、资源整合以及多元服务主体之间的横向沟通,共同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辐射、带动附近其他经营主体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村镇经济增长(如图1-5-1所示)。“双百对接”工程打破了传统的技术扩散“S”形曲线模式,服务方式“短链化”“直推式”,实现成果与需求对接及时化、精准化,有助于“双向式”信息沟通和反馈,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过“双百对接”工作,以基地为支点,发挥科技“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科研项目、人才团队等更多资源流向首都农业。截至2016年8月,通过“双百对接”项目引领,基地主动进行基础设施环境改造等直接投入3220.23万元,带动社会上其他投入3551万元,100多个基地累计落实、承接国家和地方相关科研推广项目经费544.64万元,吸引了一些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前来出谋划策。

图1-5-1 “一体两翼”科技服务模式

(2)建立了一批科农关系紧密、示范带动效应显著的基地

截至2016年底,该院通过“双百对接”累计在京郊建立对接基地198个。从基地分布区域来看,对接基地分布最多的为大兴、顺义、密云和房山,朝阳、海淀、怀柔、平谷和丰台分布最少。从基地主体类型情况来看,涉农企业7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产销协会75个、企事业单位试验示范基地2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7个、种植大户4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占基地总数的77%,属于“双百对接”工程实施的主导和中坚力量(见图1-5-2)。这些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成为首都农业科技成果最“直接”的受益者,以对接基地为示范窗口,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因地制宜地优选和组装一批符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生产模式、关键技术、品种、标准和装备,大大提高了其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这些基地成为该院在郊区留得住、带不走的展示窗口和前沿阵地,对首都农业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图1-5-2 “双百对接”示范基地主体类型

(3)培养了一支扎根基层、“研”“推”兼备的专家队伍

截至2016年底,全院累计遴选“双百对接”责任专家共计178名。从年龄及职称分布来看,副高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有8400人,中级以下职称科技人员有1600人。专家平均年龄43.2岁,且70%集中在30~49岁年龄段(见图1-5-3)。处于30~49岁年龄段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是该院科技服务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却又往往处于事业发展“瓶颈期”。“双百对接”项目以极小资金投入,通过“一定三年”的扶持形式推动中青年科技专家深入基层,不仅促进了中青年专家在实践中积累推广服务工作经验,而且促进了其快速发现和总结出当前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问题,带回到实验室后又成为指导个人今后开展科研工作的方向和指南。“双百对接”工程的实施,很好地实现了推广服务和科技研发的结合,科学诠释了该院“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双轮驱动的要义。另外,在责任专家带领下,所(中心)际之间合作加强,组成了一批专业能力强、具有该院服务特色的服务团队,推动了科技服务由传统“个人服务”向“团队化服务”转变,也对该院后备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1-5-3 “双百对接”责任专家年龄及职称分布

(4)示范引领了一批都市现代农业

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品种上,示范推广了300多种优新品种(系)(见表1-5-1),包含林果类、瓜类廊架蔬菜、观赏蔬菜、茄果类、瓜果类、叶菜类,玉米、小麦新品种以及肉用种鸽、北京油鸡、授粉蜂、松浦镜鲤、哲罗鲜、鲜鳟鱼、墨底三色锦鲤种鱼等特色优良品种。技术上,种植业方面,示范了高效栽培模式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等,实现对接基地平均增产10%以上,促进每户年均增收4143.2元;养殖业方面,示范了疫病防控、高效养殖模式等,促进每户年均增收14279.8元;林果花卉方面,示范了省力化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引进了相关设施设备,促进每户年均增收14697.1元;大田作物方面,示范了良种繁育、种子包衣及高产节水节肥栽培技术,抗旱品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实现每户年均增收1050.8元(见表1-5-2)。引进了农作物节水型作物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了蔬菜、林果、花卉等节水种植模式,推广了畜禽低碳节水养殖新技术等。装备上,示范了现代物联网、农产品检验检测等新设备,展示了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设施农业云服务系统,安装了北京市农科热线App、农业技术咨询云服务终端机,提供了温室监测仪器、水肥一体化设备、授粉蜂养殖箱等先进设备。

表1-5-1 不同类型基地示范面积及示范内容

表1-5-2 科技成果应用面积及效益情况

(5)提升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镇村发展能力

在该院科技资源帮助下,提升了龙头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一些基地的科研及生产水平位居该区域、该市或同行前列。采取“专家工作站”方式,共同建立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增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和示范带动能力。一些合作社在责任专家带动下,全面应用该院先进科技成果,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和示范带动能力大大增强。“双百对接”工作与延庆四海镇、顺义张镇、大兴长子营镇等特色乡镇建设工作结合,引进和示范畜禽、蔬菜、食用菌、花卉、林果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拓展基地产业功能、开发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了特色乡镇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将“双百对接”工作与“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低收入村帮扶工作紧密结合,截至2016年底,累计对接“一村一品”专业村34个,帮扶低收入村8个,实现了一些专业村产业的“做大做强”和低收入村产业的“从无到有”。

3.创新之处

(1)创新运行机制

“双百对接”工程不同于以往侧重于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模式,是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主导的“一体两翼”多元协同科技服务新模式,以“短链化”“批量化”“团队化”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工作,强调责任专家与示范基地进行“一对一”的对接,从而构建起农业科研院所、基地与农户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在服务内容上更具有创新性与科学性。

(2)创新管理机制

该院就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进行了管理制度的创新,从全院层面策划和部署了“双百对接”工作,构建起由副院长牵头的院、所两级传导迅速、步调一致的组织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严格筛选对接基地标准,采取责任专家制,设置遴选标准,责任专家需与示范基地、责任专家所在所(中心)和科技推广处四方共同签订《“双百对接”工作任务书》,强化项目过程考核管理,制定“六个一”工作标准,将任务考核纳入年度考核工作。成立“双百对接”工作的院所(中心)两级督导制度。

(3)创新激励机制

为有效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如在每年的“科技惠农行动计划”团队奖、个人奖及基地奖评选过程中,对参加“双百对接”的工作团队、个人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并在申报资格、评审机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制定“双百对接”考核评价打分指标体系,对于基地的选择较为合理、对接的内容较为实用、对接的方式较为有效、对接的效果较为显著且具备继续支持可行性的项目进行滚动支持。通过这样一些激励措施推动农业科技者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深入农业科技服务中。

(三)完善“双百对接”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几点思考

“双百对接”工作创新了科研院所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通过对“双百对接”工作的梳理,结合北京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1.明确工作定位,完善考核制度

“双百对接”工作定位要进一步“精准化”,应聚焦于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在整个地区的推广速度;要明确“双百对接”持续性、长期性定位,将“双百对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进一步完善、优化及简化“双百对接”成果考核制度,明确院、所(中心)、责任专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责任定位,加强监督考核管理。

2.完善基地遴选标准,探索有效扶持模式

在基地的选择上,对接基地数量不宜发展过多,要结合北京市农业产业发展分布,重点布局大兴、房山、密云、延庆、顺义、通州等主导产业区县,兼顾其他区县特色产业发展;要坚持一定的标准,基地要有一定的生产基础,有较强的科技需求,与专家之间的协调沟通良好;探索变“普惠制”扶持模式为“分级制”扶持模式,对基地扶持分层次、扶持资金有侧重。加强基地之间的横向联系。探索多个所(中心)联合开展科技对接服务的工作机制。

3.完善专家遴选条件,打造品牌责任专家

在专家的选择上,不唯大牌,不唯领导,向30~40岁的中青年专家倾斜;不建议将新入职的科技人员(20~30岁)安排为责任专家;优先鼓励和引导挂职干部承担项目。打造职业素养高、能力强的品牌责任专家,要求专家既要有专业知识,对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问题和趋势有宏观把握,又能深入一线,与基层“打成一片”,且能及时总结科技示范的有效模式进行示范推广,并能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反馈到科研加以攻关,从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4.完善科技服务相关机制,推动“双百对接”长效发展

拓展和升级科技推广服务机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综合服务试验站—专家工作站—试验示范基地”三级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双百对接”与低收入帮扶等社会资源的整合机制,充分发挥“双百对接”的产业扶贫功能,在对接基地选择上向低收入村倾斜。探索公益性与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在保证基地建设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完善科技服务管理“三项”机制,完善专家和基地淘汰机制,进一步完善责任专家激励机制,完善基地之间、责任专家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对接成果宣传机制。 oa1z4FX1iCWaYQ8UDb2u+QYUEAjBdpn6Wqeaplh/dZikBWFjg84b1yIWwjq6z48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