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世界一流专业、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等不应同质化,在应然或实然理论状态中,特别是在中国话语体系里,需要多样化。所谓世界一流大学,是指已经和正在持续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伟大校友),持续产生推动国家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创新思想(哲学家)、前沿科学(科学家)、未来技术(大国工匠)等大学集群。世界一流学科是指拥有一流学者队伍、一流学生质量、一流科技成果、一流学术声誉、一流社会服务、一流国际影响等学科聚合。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是指能够坚持立德树人,持续培育具备全球担当、家国情怀、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实战能力的杰出校友的博雅教育,目标是破解“钱学森之问”,即能持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指明了“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前进方向,教育战略决策者、理论研究者、政策执行者必须深入领会“双一流”战略精髓,准确把握“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质,科学解构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框架(见图2-5),才能科学定位、合理分类、全面落实“双一流”战略部署。
由此可见,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需要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需要世界一流中等教育、世界一流小学教育、世界一流学前教育。同理,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需要建设世界一流中学、世界一流小学、世界一流幼儿园,用世界一流教育系统成就世界一流人才、产出世界一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