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PREFACE

在您正式开始阅读正文内容前,我想把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一些实际学习和具体实践过程与您分享一下,以期共同感受文化带来的力量。

2007年,我有幸听到了周泳杉老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课程中的一个核心点使我至今难忘。周老师说:“如果劳资双方是基于对立而建立管理模式,管理则永无宁日。”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当前企业管理落地执行不了?我觉得是因为管理的前置条件“劳资双方是对立的”有问题。如果这个条件不能解除,管理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劳资双方“对立”的背后是什么?是非道思维。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一元”,如果劳资双方是二元,管理者没有明道悟道,不知道企业与员工是命运共同体,那么管理在源头上就出现了问题。

2007年,我第一次学习商业法则课程,现在想来,当时确实没学明白,但是却在我内心深处种下了“要用文化来助力企业发展”的种子。

2008年,我开始为企业员工讲《弟子规》。它和传统企业培训有什么不一样?《弟子规》重在传道和立德,教化人心。我从南宁走到河南、山东、广西、广东等地发现,只要企业员工上过这个课程就会有变化,说明《弟子规》符合教化的原理。

2008年12月4日,青岛召开首届传统文化论坛,500多名企业家参加,主要商讨的就是如何将传统文化引进企业。他们非常渴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来化解企业问题,但当时没有标准系统与方案,也没有理论支撑和具体实践。

2011年,我们推出了课程——“管理心法”,培训学员进行管理问题探源,讲述员工为什么是可以教育培养出来的,过去的误区在哪里,以及管理心法的五个步骤、企业导入传统文化的系统模式等内容。经过培训,学员能够掌握管理心法,明晰管理必须要抓住人心,学会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技能。很多企业员工听完课后都觉得受益匪浅。

2012年,我们研发出了“总裁悟道”课程,在课上重点研究探讨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做企业?”“事业到底是怎么做成功的?”“事业人生的最终意义到底在哪里?”后来又为企业开设了相关的系列课程,如“管理治要”和“职业宝典”等。

2013年,我到盛和塾做哲学顾问,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科学一个近乎完美的实践结合版。“人生意义在哪里”“大义名分”等内容,对我的触动很大。

2015年,我的朋友于雷老师在清华大学组建了传统文化企业运用课题组,我也作为专家之一应邀入组,开始了传统文化在中国企业中的运用的课题研究。

2016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我创立了学校,自己带团队,进入管理实战的一线,开始运作一个具体项目。对文化、经营、人才、产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管理的整体思考也有所不同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写完了《使命与发心》这本书。这是几年来一直的心愿,代表了我个人对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系统认知与见解。

回顾这些年自己在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领域所走过的路程,能够看到时代一直在发生变化。西方管理科学、日本稻盛经营学、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以德鲁克先生为代表的现代管理学、以特劳特先生为代表的定位学等管理思想不断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至今也有近20年的历程,这一切综合形成了中国管理科学的特色。

我们知道,商业文明直接推动着一个地区的商业发展。以德鲁克、特劳特先生等管理学大师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体系,带来了西方几百年的商业繁荣发展。以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为代表的日本商业文明体系,带来了“二战”后日本商业的崛起。那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深入中国企业管理,它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到底有哪些重要启迪呢?

本书中,我将重点谈以下五点:

第一,人生与事业的方向。

第二,商业法则和利他思维。

第三,起源思维与使命理论。

第四,管理的根本在心性。

第五,如何用无为法带领团队。

若用几个词来概括这五点,就是:方向、种子、起源、心性、无为。作为本书的作者,我殷切地希望《商业问道》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解决企业经营问题的力量,可以助读过本书的你一臂之力,从而更好地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让中国企业一直行走在道上。 fBWqpObnLuEir+Zthy7cLb471Tqt2qqUG+yoRQlwSLq57QL8gKQ4fSa57W3BJdI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