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升心性有两个前提

仅凭一人之力,不管如何努力,只可能照亮一个角落。没有人是万能的。如果所有人都能照亮自己所在的那个角落,能够立足自我为他人奉献。那么,这无数盏灯就必然能够照亮整个天下。

——稻盛和夫

提升心性的前提是:第一,你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第二,你正在经历困境。如果你能度过这个困境,先不说成不成功,至少你的心性一定提升了。

有朋友说:“老师,你说的这个还是有点玄,我就想成功,不行吗?”我回答:“可以呀!你心性都提升了,明年再做市场,你想想你有多厉害呀!你有多勇敢、多坚强!你为你今后的事业又重新做了准备。”反过来说,提升心性是我们未来成功的关键要素,如果我们能够提升心性,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可是如果我们只执着于成功,我们未必能提升心性,也未必能成功。只要坚持正确的事情,无论顺境逆境你都能提升自己。

企业家做什么事情能提升心性?很简单,做让员工幸福的事情,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最正确的事情。

我们这时需要一种动力,需要一种激情,需要一种力量。在困境当中,希望在哪里?在员工的幸福里。

有一位四川的企业家遇到了问题:感觉自己总是没有动力,全是忧愁。我对他说:“你不要待在家里,出去走访员工,当你看到那些失业的员工,看到那些正在读高三、初三的员工子女,看到那些急需养老的员工父母,你再想想如果员工离开你,他们怎么生活。你们是命运共同体,他们要靠你来引领和帮助,相信见到他们的一瞬间你就能找到力量了。”树不离大地,企业家不离员工。员工就是我们动力的源泉。当为了员工幸福而战的时候,我们就真正找到了正确事情的起点和努力奋斗的方向。

当年共产党为什么而战?为的是百姓的解放事业,这样的奋斗目标使他们精神抖擞、充满力量,这就是最正确的事情。稻盛和夫先生78岁高龄,出山拯救日航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为了重建日本经济,为了保留住日航员工的就业岗位,为了日本国民,我鞭策这把老骨头不拿一分钱报酬,全力以赴。”日航不是他的企业,他也不要一分报酬,78岁的老先生都能挺身而出,为了重建日本经济而全力以赴。我们才38岁、48岁、58岁……为了重建祖国经济,为了保住我们企业员工的就业岗位,为了我们的同胞,我们要鞭策自己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们真正要向稻盛和夫先生学习的。

稻盛和夫先生78岁高龄还要提升心性,磨炼灵魂,我们怎么敢谈困难?我和大家分享几个盛和塾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沈阳盛和塾的理事长的故事。一次,她驱车300千米来到太阳谷华夏学校,和我交流她的想法并寻求我的建议。她临走时对我说:老师,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要把沈阳400名塾生的企业装在自己心里,这样我就拥有了强大的动力,而策略、方法有千万条,我会不停地去想、去寻找,相信一定会找到的。”我送给她一句话,当年毛主席说过的话——“万家忧乐总关心”。如果能够做到“塾生忧乐总关心,员工忧乐总关心”,我们就是真正明白稻盛思想了。

第二个故事,宁波盛和塾理事长张忠良先生的故事。一天,张忠良理事长打来电话,我们聊了很多。那时华夏学校正在建新校舍,资金压力很大,我正在提高心性、磨炼灵魂,他也一样。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取暖。他说:“显峰老师,你放心,我将为全体人民的幸福,奉献我的余生!企业的几千名员工我会装在心里,虽然企业已经上市了,但是我将带领更多的人往前冲。我精力还很充沛,我要学习稻盛塾长这种敬业精神,我要做一个像塾长这样的人。”他谦卑好学,他在盛和塾世界大会作报告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人生唯一的目的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换句话说,就是要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稻盛和夫先生一辈子就是这么做的。对我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追求企业4300名员工的幸福,在2013年4月1日的干部会议上,我第一次清晰地表达了我们企业的经营目的就是要追求全体员工的幸福。”听到这些,我很激动,送给他清代名臣徐士林的一句诗——“乾坤岂是无情物,民社还依至性人”。“乾坤”是天地。天地对我们不是无情的,是慈悲的,不会舍弃我们。“民社”就是民族和社稷。国家、民族、江山社稷还要靠这些企业家,靠大家这些至性人。什么是至性人?就是内心善良、勇于担当、有真性情、想着员工幸福的人。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企业家,才有了千家万户的温暖和幸福!所以,我看到这些企业家们,内心充满了敬意。民社还要靠大家!

第三个故事,长春盛和塾副理事长吴文霞的故事。吴文霞不仅在长春盛和塾担任副理事长,还是松原盛和塾的发起人,同时她还经营着一家母婴企业,名字叫至优宝贝。她从2016年开始学习稻盛哲学,几年之后,明白了为什么要经营企业,明白了企业使命的重要性。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她的企业发展得很顺利,所有门店正常营业,并且所有员工的家属自动发起组建助力团送货上门。2020年3月,她的企业组建线上团队,线上运营快速进入高效状态。4月启动了“不降薪、不裁员,全员营销,向市场要效益”的百日计划。这些行动让企业效益在疫情中逆势增长,增长速度创历年新高。她自己充满感慨,同时也非常感谢稻盛哲学、传统文化以及所有的员工。她说:“我觉得活着就要感谢,就应该把全部的爱拿出来分享,就应该无私无我地奉献。现在的我们是为使命而战,为我们全体伙伴的安心幸福而战,为我们所有伙伴能找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受到世人的尊敬和信赖而战。只有我们身心和谐,才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受益于困境。”“受益于困境”——她把困境当作考验,当作一个成长、磨炼心性的机会。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企业家,经过在稻盛哲学多年的学习,每当企业遇到困境时,他们总是把它当成一次磨炼的机会,每次突破困境之后就有一次大的飞跃。这才是真正的学稻盛、用稻盛、悟稻盛、行稻盛、证稻盛。在此,送给他们一句话,也是稻盛和夫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照亮一隅是国宝”。

稻盛和夫先生说:“仅凭一人之力,不管如何努力,只可能照亮一个角落。没有人是万能的。如果所有人都能照亮自己所在的那个角落,能够立足自我为他人奉献。那么,这无数盏灯就必然能够照亮整个天下。”

作为企业家的您就是一盏灯,照亮企业的一盏灯!有您在,您的企业就不会黑暗;有您在,您的企业必然走向光明。

其实,突破困境的这一过程是很痛苦的,我们怎么看待这些痛苦呢?心理学家法兰克说:“活着就是要受苦,受苦是要找到受苦的意义。”我们还年富力强,我们不怕受苦,最关键的是找到受苦的意义,那我们就赚大了。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对自己说:“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受苦不怕,就怕不值得。如果我们受的苦能让我们提高心性,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睿智,人生有了更高的高度,思想有了更深的深度,那么这种受苦就是有意义的。难道2020年不是很值得的一年吗?说到这里,讲一个我身边好朋友的事儿。我的一个伙伴廖老师,目前在福建管理着一所和太阳谷华夏一样的学校。太阳谷华夏学校是我在2016年创办的,我觉得办学校对孩子们很好,在我的“怂恿”下,他也去办学校,找地、筹资。他本来生活挺好,是一个职业讲师,一年课时费蛮多的,后来跟我们一起学稻盛文化。文化事业缺钱了,廖老师就开始捐献,房子基本都捐献出来了。他不停地讲课、挣钱、捐款,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同时,他也特别开心,因为自己的内在福气和智慧也在大跨步地提升。后来他又决定办学校,其实当时我真为他捏一把汗。办,对孩子、对他心性成长有好处,但是很累人;不办,会耽误孩子。最后,他很坚定地说:“我要办。”我说:“那你就办吧,但你要注意,办学校的过程很折磨人,你肯定会遇到很多痛苦,但是经历这些痛苦以后,当你的学校建成的那天,当你的学校人才辈出的时候,一定是你特别欣慰的时候。这期间你会经历很多折磨,身体的折磨、心理的折磨,你能接受吗?”他说:“我能。”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经历过。2016年我办了学校,2017年春天我就病倒了,四楼都上不去,后来经过中医调理才康复,但我的收获特别多、特别大。经过办学校,我对稻盛和夫的经营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我鼓励他:“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若你要把它当作一种成长,来磨炼心性,就办。若你觉得还不想接受这么大的磨炼,就再等一等。”他很有魄力,着手去干了。

其实,廖老师一直在痛苦中成长,每天百事缠身,晚上倒头就睡。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成长,所以就活得很明白。我们每个人内心世界都要能拿得起放得下,“宽为限、紧用功”,“身要紧、心要松”,我们身体要很勤奋,内心也要很自在。在别人看来我是在忙事业,在渡难关,在突破困境,实则我在磨炼心性、在成长,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克服困难的过程。

一代人的安逸、迷茫、短视会毁掉下一代人的前途;一代人的奉献、担当、远见会托起下一代人的未来。自从廖老师把安逸放下,把担当拿起,就走上了痛苦的成长道路。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讲过这样一句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告诫我们:忧患、劳碌可以让国家兴起;放逸和胆怯则会亡身。亡身并不是死亡,是让你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人生的方向。就像许多企业虽然已经上市了,却找不到方向。“忧劳不仅可以兴国,也可以磨炼心性”,这才是有智慧的人做事情的思维方式。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痛苦的。当你穿越这种痛苦,你会发现,喜悦、平和、宁静、智慧会融入你的内在,与你相伴。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成长,而真正的成长必定是与痛苦相伴的。只有在经历这些事情之后,你对生命的感悟才是真实的。

我学习稻盛哲学和传统文化很多年,2020年我也出来给企业家讲课、为企业家服务。我建学校,其实和企业家们经历的痛苦和煎熬是一样的。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出来?很简单,我学习传统文化有一个最大的追求,就是希望有一天当我看《论语》《道德经》时,当我看稻盛和夫的书时,不再觉得那么陌生。我深深地知道什么能让我靠近这些圣贤的思想,就是那些让我内心煎熬的经历。我每经历过一年、三年、五年,就会对这些典籍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因为圣贤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如果我们一直守着安逸的生活,就永远理解不了前人是怎么思考人生的,是怎么传承商道的。所以,真正的内在成长,一定是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折磨、动荡,在一次次忍耐、磨砺中获得的,就像钢砂不经钢炉是无法锻造成钢的。我们今天的磨炼必然带来明天我们想要的人生。

稻盛和夫先生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时我们甚至怨恨神佛,为什么只让我经历那么多的苦难?但正是这些苦难才能磨炼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人格。把苦难看作考验、看作机会,我们需要这样来思考问题。能够把考验看作机会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

新的征程在前方,我们应调整心态,抓住机遇,阔步向前!

下面补充回答一个朋友提出的问题:

问:显峰老师您好,我是襄阳盛和塾的塾生,有个问题想请您解答,稻盛和夫先生所说的“人生的意义在于提高心性、磨炼灵魂”,我始终想不太明白,请您再详细说说,为什么人生的意义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

答:为什么说人生的意义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我们这一生,无论怎样努力奋斗,总是有顺有逆、有成有败。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面对,事业总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也终将老去,终将退休,把它传承给我们的后人,这就是现实。

所以,在事业的变化中,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给后人留下什么?给自己留下什么?有人说留下财富,那么请问:你给后人留下的财富能够维持多少年?曾国藩的外孙,晚清的一位民营企业家,他写过一本书叫《保富法》,他在书中做了一个统计,晚清时期,当年的富贵人家几十年以后能够保住富贵的家族不到5%。美国也做过这样的一个统计,他们发现,富贵人家到了第三代能保住富贵的家族不到12%,这就是现实。

所以,留财给后人,这个路是走不通的,而且对后人还是一种耽误。我们晚年要的仅是财富吗?什么让我们晚年更幸福?是财富还是内在的欢喜?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做过缜密的、深刻的、反复的对比思考,最终发现,带不走的是财富,能带走的是心性。

有一个朋友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未来事,不管有没有,姑且先信之,如果真有的话,你准备好了吗?”他还说:“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人出生的时候,差别就如此之大?难道都是偶然的吗?”这些话对我是一个警醒,也让我产生很多思考。如果生命是生生世世的话,是什么在一直陪伴着我们?肯定不是财富,而是心性。我想,稻盛和夫先生一再提醒我们提高心性,告诉我们要抓住生命的重点,要抓住关键时刻能帮到我们的东西,就是他对我们的一个殷切叮嘱。

我们要给后人留下什么呢?不是留财富,而是留下创造财富的智慧,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给自己留下什么?心性!我们的心性怎么提升?在为员工谋幸福当中提升,在为国家谋富强中提升。心性提升的方法是没有国界的。稻盛和夫先生说:“现世就是人类得以用来提升心性的期间,用来锻炼、修养灵魂的场所。或者说,企业就是你用来提升心性的一个道场。”生命走到晚年时,我们的成绩单不是财富,而是心性。心性才是我们一生真正的成绩单。

我们为什么学稻盛,要学他做500强企业吗?不能说我们没有可能,但是,如果没有做成500强企业,我们就输了吗?我觉得不是。因为稻盛和夫先生并不是让我们必须像他一样做成500强企业,而是告诉我们每一位企业家,如果你这一生在做事业当中,能够提升心性、磨炼灵魂,这就做对了,这就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像我在办教育、为企业家服务,可能这一生我都无法达到像稻盛和夫先生这样的高度,但我的心性已经提升了,我每一年都比上一年过得好,每一年都比上一年成长了很多,这就足够了。当我们以提高心性为人生最高追求时,我们遇到困难还会害怕吗?我们会静下来问问自己,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如果我们放下对外在的那些追求,内心会变得无比坚定。

在此,我给大家提一个建议,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足家人用的,剩下的资产就放手一搏,用来提高心性。万一提高心性以后,这一年却输掉了,怎么办?那就从头再来。市场不会永远这么萧条,当市场复苏时,你已经拥有了好心性,这时你再带领员工、服务客户,一切都会奔你而来。你有了心性,就有了真正的本钱。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心性大失,即使市场复苏了,你还是没有机会,就白白错过了这一年。

当我们能够以终为始时,就可以不负今生。想想终点,我们要什么?心性,因为其他什么都带不走。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奔“心性”而去。提高心性不是一天的事儿,需要很多天,也不是一年的事儿,需要很多年。我们过去已经错过很多年了,现在不能再耽误了。怎么提高心性?像前人说的:做正确的事情,不管顺逆!

如果我们坚持不断地按照“提高心性、磨炼灵魂”去做事,那么无论产业规模大与小,事情成与败,我们都已经赢了,我们是心性的赢家,我们将来会是一个睿智的老人。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时,几乎用尽了全部身家;田家炳捐资中国教育事业,用尽了所有的财富;卢作孚支持抗日,民生航运就此破产。可是他们内心是充实的,他们觉得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了无遗憾!可是,历史上也有很多守着巨大财富的人到最后却“进不得,退不得”,儿女争财;因财富来路不对,突然崩塌的例子也很多。想想,这又何必呢?若我们把这些事情看破了、放下了,那该多好啊!因为只有放下了才能更好地拿起来。

真正做大事的人,他只问该不该做,不问能不能成。因为前行的路上是否会成功,谁都算不出来。既然这个事该做,那就要做,那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已经做了董事长,就要担起这份责任,不能当逃兵。我们已经做了企业家,就要担起社会的责任,保就业、保税收、保财富、保民生,这是我们必保的东西。既然这些责任本来就是我们的,我们就要把这个担子担起来,这叫德配其位;如果我们逃跑了,就是德不配位,自己内心都会不安。

很多朋友问我:“李老师,你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在网上给大家讲课。”我说:“我只求一个心安。如果我不站出来讲课,我内心难安,至于我讲得对不对、好不好,团队在网络操作方面技术如何,相信大家都不会太在意或是怪罪我们的。但若不站出来讲,我觉得很愧对服务了这么多年的企业家朋友们,关键时刻不伸手,够朋友吗?学稻盛这么多年了,不出来弘扬,对吗?”在解决中国企业经营困境的问题时,稻盛哲学就是一把利剑,很实用。

无论何时,不管成败,我们都要放手一搏,我们搏的是人格,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内心能说服自己就足够了。哪怕到最后,企业还是亏损,还是不能扭亏为盈,那就给员工鞠个躬,说一声“你们的董事长尽力了,问心无愧”。我当年出来做教育时,就在想,如果我的女儿长大后问我:“爸爸,当我在接受教育,中国教育又是最困难的时候,你们那代人在做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你的爸爸当年没有藏一分力气。”所以,我们宁可今天累得满头汗水,也不要让明天流下悔恨的泪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稻盛和夫先生78岁能拯救日航,我们还不能拯救自己的企业吗?路是人走出来的,方法一定会有,更何况我们还有这么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有盛和塾、有稻盛哲学、有传统文化、有国家。调整心态,定住方向,方法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内心就可以不再恐惧,勇敢向前,一生心无畏惧,一生无愧对之人,一生对得起国家。当有一天我们退休时,再回看我们做企业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没有一丝懊悔,我们做了自己该做的,不管能力大小、智慧多少、财富多少,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了。我们不争不比,内心平和,坦然面对。

稻盛和夫先生叮嘱我们:“尽管人在世间尝遍酸甜苦辣,历经幸与不幸交织起伏的人生,在撒手人寰之前,还是得努力不懈地活下去,这整个过程就像磨刀,让我们提升心性、修养精神,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如果你问我,这一生所为何来?我会毫不犹豫,也不带一点骄傲地回答,我是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换句话说,哪怕只比原本好一点点也无妨。我就是为了带着那净化过的崇高灵魂,离开人世而来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请拿起稻盛和夫先生的书;当遇到困顿时,请想起先生的这些话。找来三五位好友,一起聊聊,一起分析,相信我们就会重新找到当初的勇气和创业的干劲,重新拾回我们最初的梦想! hjcYPnw66Ngx9RTSACPBjgePinvb2AdnZFuqx0cLMQNHEXpZSjuz6O1jngo0PAU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