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全部中文人名和地名,均采用罗马拼音法,无声调符号。为保证全书统一,中国台湾地区出版的论著和作者姓名也照此拼写。唯一例外是中国作者以英文出版而使用其他拼音系统的著作。日文姓名和专名采用了标准赫本式罗马字。韩文姓名和专名,采用了修正的马科恩——赖肖尔表记法,人名和地名的音节之间没有连字符。蒙古文人名和地名,采用了《剑桥中国史》各卷使用的拼法。至于英语世界中的著名地名,如东京和平壤,省略了长元音标记。中国官职的英文译名,参照贺凯(Charles Hucker)的《中国古代官名辞典》。农历和公历的转换,参照薛仲三、欧阳颐编著的《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特定日期一般转为公历日期,如果仅标月份(如第四月),则指农历月。
征引具体论著,一般尽可能引用现代页码。否则给出引文所在的卷次和卷内页码。由于这类著作一般为刻本,每一叶有两面,某书卷十五第十二叶的第一面或正面,就标为“15,12a”。若是李光涛的《朝鲜史料》 [1] 等文献汇编,摘引一般标注原书卷次和页码。
[1] 原文为 Chaoxian shiliao ,但李光涛并未整理过名为《朝鲜史料》的史料汇编,此处疑指《朝鲜“壬辰倭祸”史料》。(本书脚注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校译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