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庄姜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我们这一本书讲的是中国的文化女性,而中国文化的基石其实是在周朝奠定的。周文化的特征是礼乐文明。谈到礼,我们往往会想到诸侯之间结盟的烦琐礼仪,谈到乐,我们则会想到钟鼓笙竽,想到伴随着音乐演唱的诗歌。我们这开篇第一章,就从东周讲起,讲那个时代辗转在礼乐之间的女性。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的一个时代特点就是结盟。结盟的实质自然是诸侯国之间的政治交易,但表象却往往是男婚女嫁、秦晋之好,女性就这样走上了春秋的历史舞台。本文的主人公庄姜,也是政治婚姻中的一方,她同时还有另外一重身份——春秋时期第一白富美。其实,说她是春秋时期第一白富美还是贬低了庄姜,她更应该得到的头衔,是中国第一白富美。可能有人会想,这也太夸张了吧?我们中国有四大妖姬——妺喜、妲己、褒姒、骊姬,还有四大美女——西施、昭君、貂蝉、杨贵妃,难道这些美女都不如庄姜吗?确实不如。

有诗为证。这首诗是《诗经·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 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 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这首诗的主题是美人出嫁。这个美人给人的第一观感是什么?其实诗题就告诉我们了——她是“硕人”。所谓硕人,就是身材高挑的女孩子。庄姜是齐国的公主,今天的齐鲁大地仍然盛产美女,而且是那种高挑、端庄的美,不是网红脸,也不是小鸟依人,而是站在那里就有存在感,自带一副大女主的派头。

那么,这个昂然挺立的大女主究竟是什么来头呢?第一段写得清清楚楚。“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什么意思呢?好个修长的女郎,麻纱罩衫锦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卫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谭公也是她的姐妹的丈夫。这一段诗句让人明白,这位美女真来头不小,在她身上包围着四重光环。

先看娘家这边。庄姜的第一重保护伞是她的父亲齐侯。所谓齐侯指的是齐庄公,齐庄公本身不是一个特别有名气的君主,但齐国可是春秋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国。当年,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父子建立周朝,功莫大焉,自然成了第一批封土建国之人,他受封建立的诸侯国就是齐国。到春秋时期,周王朝没落了,但是齐国并没有没落,反倒靠着煮盐、捕鱼两项生意富甲一方。我们讲春秋五霸,第一个不就是齐桓公吗!庄姜作为齐侯的女儿,背后有大国撑腰,当然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庄姜身上的第二重光环来自她的哥哥——齐国太子。做齐侯的女儿只能保证现在,做太子的妹妹却能保证未来。总有一天,齐侯要老去,那个时候,接班人就是现在的太子。庄姜可不是庶出的女儿,她是太子的同胞妹妹,就算日后老爸去世,她还有亲哥哥罩着,怕什么呢?庄姜的第三重光环是她的姐夫邢侯和谭公。庄姜的姐姐,一个嫁给了邢国的国君,也就是邢侯;一个嫁给了谭国的国君,也就是谭公。这都是多么高贵的亲戚!有了这些亲戚的维护,庄姜的地位可不就是万无一失了吗!

再看婆家这边。庄姜嫁给了卫侯,也就是卫庄公。卫国也是个非常厉害的诸侯国,当初周武王伐纣,灭了商朝,怎么处理剩下来的商朝遗民呢?周公决定,就在商朝原来的首都朝歌建立卫国,安置商朝遗民。派去的统治者,是周公最小、最疼爱的弟弟康叔,这就是卫国的首任国君。这样的婆家才配得上她的娘家,这是高层次的门当户对。事实上,“庄姜”这个称号,正是由婆家和娘家组合而成——所谓庄,是她丈夫卫庄公的谥号,而姜,则是她娘家的姓。有这样显赫的家世背景,庄姜自然是大家风范,气度不凡。

可是,我们说她是中国第一美女,自然不能光讲气质和家庭背景,还得有外貌作为硬支撑。庄姜长相如何呢?第二段写得精彩绝伦。“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串比喻太妙了。庄姜的手像柔荑,柔荑是什么?是茅草初生的嫩芽。《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大观园一下子新来了四位小姐,小丫头们都去看热闹,晴雯夸得最有水平,她说:“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象一把子四根水葱儿。”想想看,这柔荑可不就是水葱儿的感觉?又尖又细,嫩生生的。庄姜的皮肤像凝脂,凝脂是什么?是凝结的油脂,想想看,那是多么白嫩,多么细腻的感觉呀。她的脖子像什么?像蝤蛴,也就是天牛的幼虫。现代人离自然越来越远,很多人都没见过天牛了,但是只要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天牛的幼虫长得又白又圆,身体还一节一节的,有点像蚕宝宝。想来,庄姜绝非瘦骨嶙峋,而是一个有点婴儿肥的美女,只有那种带点婴儿肥的圆脖子,才能被比作蝤蛴。她的牙齿像瓠犀,瓠犀是什么?是瓠瓜的子,又小又白又整齐。她的额头和眉毛像什么?她是螓首蛾眉,所谓螓,是一种像蝉一样的昆虫,头又宽又方正;所谓蛾,则是蚕蛾,蚕蛾的触角又弯又长。也就是说,她的额头开阔饱满,她的眉毛又细又弯。这一串比喻,在我们今天看来多新鲜啊。我们现代人,绝不可能把美女一会儿比成植物,一会儿比成动物油,一会儿又比成昆虫吧?我们活得太文明了,几乎跟大自然切断了联系,偶尔看到一只小虫子,都会吓得叫起来。可是,我们的祖先不一样,他们就生活在一个有瓠瓜、天牛和蚕蛾的自然世界里,他们的审美,就来自自然,他们心中的美人,正是集合了自然界的全部优点,才显得那么精妙无双。可是,诗人使尽浑身解数才想出来的这一连串比喻再美,也美不过最后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没有这嫣然一笑、秋波一转,这美人就是一幅画,一尊塑像,只有形,没有神。而一旦有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美人就活了。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能让六宫后妃黯然失色的,不就是这“巧笑倩兮”中蕴含的妩媚与灵动吗!所以,清朝的大学者方玉润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我说庄姜是中国第一白富美,道理也就在这儿。

如今,这位绝世白富美要出嫁了,诗的后两段,讲的就是她出嫁的场面。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 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 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什么意思呢?好个高挑的新娘,婚车歇在农田旁。看那四马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徐向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让君王劳。

黄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荡荡。下水渔网哗哗动,戏水鱼儿唰唰响,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棒,随从男士貌堂堂!

这个婚礼多完美呀,娘家做了最好的安排,有高车大马,有丰厚的陪嫁,还有跟她一起过来的媵妾和侍从。婆家也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连大臣们都相互打招呼:今天国君有大事,咱们别烦他了,让他早点退朝,好好休息!如此完美的新娘,如此完美的婚礼,就像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从此,公主就要过上幸福的生活了。是不是呢?

如果是,那就是童话故事了,而我们讲的是历史。历史是过去的生活,而生活,永远不乏意外。对庄姜而言,最大的意外,就是她的夫君卫庄公一点都不喜欢她。她如此完美,怎么会不喜欢呢?大概爱情就是这么无厘头吧,喜欢,说不上是为什么;不喜欢,还是说不上为什么。庄姜和卫庄公奉行的,是春秋时代贵族联姻的原则,这种婚姻,只保证利益共享,但不保证两情相悦。美貌的庄姜并不得宠,无宠又导致了无子,而无子的结果自然就是夫君进一步的冷淡和再娶。

娶了谁呢?卫庄公又娶了陈国的一对姐妹花——厉妫和戴妫。厉妫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孝伯,戴妫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完。一时之间,卫国的后宫,变成了陈国公主的天下,而身为正妻的庄姜,倒成了一条被晾在岸上的咸鱼。连卫国的百姓都忍不住怜悯她,怜悯她美丽而得不到爱慕,贤惠而收不到回报,他们甚至担心着她的未来,这位王后会面对怎样的结局呢?据说,《硕人》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传唱开来的,这就是《毛诗序》中所讲的成诗背景:“《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回头看《硕人》,是不是能读出一些不一样的味道?诗中的描写多美啊,但从头到尾,始终是旁观者的叙述,没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渴望,没有“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悸动,更没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期盼。一篇《硕人》,始终是庄姜的独角戏,让再惊人的美都带着几许悲凉的味道。

那么,庄姜的故事是不是到此结束了呢?并没有。后来,事情又有了转机。厉妫生的公子孝伯早夭,而戴妫生下儿子之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她的儿子公子完没了母亲。怎么办呢?庄姜毕竟是大国之女,卫庄公的正妻,孩子的嫡母,所以,卫庄公就让庄姜抚养这个孩子,而庄姜也从公子完身上获得了莫大的安慰。卫庄公死后,公子完顺理成章地接班,史称卫桓公。母以子贵,有了卫桓公,庄姜也就晋升一级,成了太后。看到这里,恐怕很多读者朋友都松了一口气,觉得她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是不是呢?仍然不是。新的意外又出现了,卫桓公被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杀死了。卫庄公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君主一样,身边永远不乏美女。他并不是只有厉妫和戴妫两个妾,也不是只有公子完一个儿子。卫庄公晚年,最宠爱一个叫州吁的儿子。州吁爱好军事,卫庄公不但不加以禁止,反而让他带兵。当时就有大臣劝诫卫庄公说:一个人若是喜欢自己的儿子,就应教他走正道。如果您准备改立州吁做太子,那就应该定下来;如果既不让他当太子,又不约束他,那迟早会酿成大祸。卫庄公不听,于是,州吁也就越发骄横跋扈。卫桓公即位之后,觉得州吁在身边迟早是个祸患,就罢免了他的官职。州吁于是逃跑了,卫桓公也没有再斩草除根。结果,州吁在卫国之外结交了一些卫桓公的反对派,他们奔回卫国,杀死了卫桓公。卫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遭到杀害的君主,这也开创了一种新的时代风气,从此之后,弑君废君就逐渐成了常态。这是卫桓公之死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那么,这件事对庄姜的影响又如何呢?卫桓公一死,庄姜也就失去了她在卫国的最后一个依靠。论身份,她仍然是卫国的太后,但是,这只是一个泥菩萨的龛位,内里无论如何都是虚的。

这时候再回头去看《硕人》,你会发现,这真是一个看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的悲剧故事,这种故事我们的古人见多了,还总结出了一个“红颜薄命”的成语。庄姜确实红颜薄命,但是,她跟一般的薄命红颜还不一样,因为她写诗。

在那些备受冷落、倍感煎熬的日子里,她一直在写诗。写什么呢?如果我们相信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推测,现存的《诗经》中,有五首都是她写的。她说“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风儿猛吹多狂暴,有时冲我笑一笑,一会儿调戏一会儿闹,让我内心更寂寥。这是讲丈夫善变的。她还说,“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打算跟他去倾诉,没想到正赶上他暴怒。这是讲丈夫暴躁的。她又说,“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太阳月亮放光芒,光辉普照大地上,可是竟有这种人,背义和我断来往。这是讲丈夫无情的。但是,无论丈夫如何,她终究不只是一位妻子,她更是春秋时代一个背负着政治联姻使命的王后,她不会,也不应该随着丈夫的节奏翩翩起舞。所以,她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什么意思呢?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这一篇叫作《柏舟》,后来,人们一直用它来讲节妇的操守,再到后来,人们甚至用它来代表烈士的决心。

甚至到她的儿子卫桓公死后,她还在写诗。那时候,来自陈国的厉妫已经在卫国待不下去了。她的亲生儿子死了,她的外甥卫桓公也死了,她又不是正妻,更没有依傍,就决定回到母国陈国去。这时候,庄姜亲自到郊外去送她,写道:“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子燕子飞翔,参差舒展翅膀。妹妹今日还家,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落纷纷如雨。当年,厉妫得宠的时候,庄姜未必没有伤感过,可是,两人毕竟又一起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所以,庄姜最后送给她的,不是我们在后宫戏中看到的那种你死我活的仇恨,而是一种相濡以沫的温存。“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这是一种多么深沉的感情啊!所以,历来对庄姜的评价,都不仅仅是美,而是既美且贤。

可能有人会觉得,庄姜太完美了,既美丽,又贤德,还那么有才华,完美得这个世界都装不下了,所以才更不容易得到幸福吧。这真是一种误会,而且,现在好多人不负责任的宣传又在加深着我们的误会。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很多母亲甚至都在教导自己的女儿,你不要那么完美,那么强大,那样会把人吓跑。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庄姜的悲剧,并不来自她的完美,而是来自她的时代。事实上,她一直用完美来对抗命运。她的对抗当然没有成功,但是,她毕竟为自己留下了痕迹,这痕迹,便是直到今天还广为传颂的《硕人》《柏舟》《燕燕》。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和优秀绝不是女性的负累,恰恰相反,它是女性的力量,有力量才能抓铁有痕,否则,庄姜的故事为什么能穿透那么漫长的岁月,一直流传到今天呢? NaPTgpHIKZr/tBahVuyMcec7GkFAyTNSSrb3sBnT6g+Ie7CQKsJhzxK7SyWq3z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