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蒋孔阳

王振复同志,本来身体不好。康复后,他以惊人的速度,除了完成教学等任务之外,几年之内,出版了三种学术专著。最近,他又继《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之后,写出了《周易的美学智慧》一书。他把洋洋洒洒三十五万字的清样送给我,要我说几句话。我不能不说:王振复同志,不仅勤学深思,而且思路敏捷,出手甚快。古人说:“后生可畏。”像王振复这样的年轻同志,真正令人可敬可畏。中国学术界多一些这样的同志,不仅后继有人,而且必能弘扬光大。

由于时间很紧,我没有办法拜读全书,这是十分遗憾的。但仅就我随手翻读的一些章节来看,我就感到了这部书的分量:资料翔实,论证深刻。例如在《前言》中,他指出:我国文化界,曾经出现过两种“热”,一是“美学热”,二是“易学热”。美学热,因为失去了一定的社会基础,由昔日的“天之骄子”,变成了而今的“明日黄花”;而易学热呢?则由于复古与迷信的暗流,“将《周易》这一本为广阔深邃的文化智慧之海,弄成了一个仅仅‘预测’命运的浅薄泥淖”,因而失去了严谨学者的重视。就在这两种“热”消退之中,王振复同志不仅没有对美学和易学感到失望,而且以清醒的头脑,顽强的意志,把美学和易学联系起来,“从文化学角度探究《周易》的美学智慧”,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和研究。他找出了中华文化智慧之源是《周易》,而从《周易》本经到《易传》,则体现了“从原始巫学智慧向美学智慧历史、时代和心理的文化转换”(原书50页)。

那么,《周易》的巫学智慧,怎么能转换为中华文化的美学智慧呢?巫术一般应当向宗教发展,可是,为什么中国《周易》的巫术却并没有像基督教和佛教那样,发展成为宗教呢?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文化史上的问题,王振复同志根据大量考据的历史事实,以及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加以信而有征的分析和阐述,令人信服。他在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周易》巫术智慧的特点,论证了中华文化之所以没有发展成为宗教,而发展成为“巫史”文化及其美学智慧的原因。在论证中,他还探讨了“吉”与“凶”这样两个巫学范畴,怎样在中国文化的土壤和流变中,转换成为“美”与“丑”这样两个美学范畴。正是在这些转换中完成了中国巫学智慧向美学智慧的转换。

人说“开卷有益”,我仅仅读了王振复同志著作极小的一部分,就得到很多益处,受到很多启发。因此,我感到他这部书,是有材料,有见解,有所发见的好书。特向读者推荐,不知读者以为如何? HxTZWJNpugBi9R4G+vpyQMVqwsJ4WxYPEzVdHvNM5qGRtwPfIGzSZTfBHue7xnV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