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怀孕的蛇颈龙

蛇颈龙(Plesiosaur)是最具代表性的史前动物。它们和鱼龙一样,经常不幸地被贴上会游泳的恐龙标签。但蛇颈龙是一群肉食性水生爬行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洋,用四个硕大的、像翅膀一样的脚蹼游泳。自200多年前发现它们以来,科研人员和大众都在思考:这些奇妙的动物是如何繁育后代的?它们生活在陆地还是水中?是卵生还是胎生?人们研究了蛇颈龙骨骼的承受能力,特别研究了其不灵活的脚蹼,以及脚蹼与身体脆弱的连接之处。通过这些研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蛇颈龙在陆地上寸步难行,因此必须在水中生产。与同时代的鱼龙不同,没有一件标本能为它们的繁殖行为提供确凿的依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1年。

实际上,将时间节点定在2011年并不完全准确,应该追溯到1987年。那一年,经验丰富的化石猎人查尔斯·邦纳(Charles Bonner)在自家位于堪萨斯州洛根县的邦纳牧场进行日常徒步。偶然间,他发现了一些从岩层中露出的骨骼化石。查尔斯觉得这可能是什么特别的发现,就和家人一起把这些东西挖了出来。原来这是一块7800万年前的蛇颈龙骨骼化石,化石相互关节(大部分骨架都在原位,骨骼依然相连),基本上保存完整。不仅如此,在其肋骨附近还有一具较小的骨架。

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们收到消息后十分兴奋。邦纳家族希望科研人员能够对这个发现展开研究,还将其捐赠给博物馆以表诚意。当时,古生物学家们默认这个标本可能是被封存在某处的蛇颈龙母子,这是第一个可以证明蛇颈龙是胎生动物的明确证据。然而,标本仍被埋在一大块岩石中,在清理掉多余的岩石之前,这一假设的准确性还无法得以验证。

在内陆的堪萨斯州发现海洋化石似乎很奇怪。但在白垩纪中后期,一个叫作西部内陆海道的温暖内陆海横跨了现在的美国中西部,将现如今的美国大致一分为二。

时间快进到21世纪10年代中期,人们计划在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创建一个新的古生物展厅,并设置了一个专门展示海洋化石的区域,蛇颈龙化石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人们认为不应该让标本在藏品中继续沉睡,而清理、处理这样精致而罕见的化石,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必须寻求资金支持。经过几年技术纯熟、谨慎的准备工作,标本的原貌终于完全展露出来。生物学家们可以在公开展览前进行研究了。

博物馆研究和收藏部门的负责人路易斯·恰普(Luis Chiappe)负责监督标本的清理工作。他意识到这个标本具有重大的科研意义,就联系了西弗吉尼亚州马歇尔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罗宾·欧基夫(Robin O’Keefe)。欧基夫对蛇颈龙有着多年的研究,是该领域公认的世界顶级专家。二人携手解开了这个标本中蕴藏着的故事。

首先,他们将这具骨架与已知的蛇颈龙物种进行了比较,确定这是一只大型成年短颈蛇颈龙类恐龙——宽鳍双臼椎龙( Polycotylus latippinus )。该物种是1869年,科学家们在研究一件同样在堪萨斯州出土的碎片标本时,首次发现并命名的。物种鉴定工作结束后,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疑似胎儿的部分。这个小骨架保存不完整,骨化程度低,许多骨骼已然脱位。这个幼体大约有60%—65%的骨骼被保存了下来,包括许多椎骨、肋骨以及腰带和肩胛带的一部分,其中一些与成年蛇颈龙的右前掌混在一起。虽然幼体与成体一起出土,这表明它可能是一个胎儿,但必须要排除其他情况:这只小恐龙只是在成年同类死后在其旁边休息,或者是被成年恐龙吃掉的。

以上猜测,被逐一排除。首先,小骨架位于成体的体腔内,所以这个小家伙不可能只是在成年恐龙身边休息。物种鉴定结果显示,小骨架的骨骼与成体一致,都属于宽鳍双臼椎龙。其次,没有证据能表明幼龙是被成年龙吃掉的,因为它的骨头上没有被啃食的痕迹,也没有被胃酸侵蚀,掠食者的最后一餐都会留下这些痕迹。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未出世的胎儿的骨架。

图片由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研究所提供

图1.11 怀孕的蛇颈龙(宽鳍双臼椎龙)的图片(a)与示意图(b)

图1.12 K-选择繁殖策略

一群蛇颈龙(宽鳍双臼椎龙)正在抵御角鳞鲨( Squalicorax )的进攻,其中一只成年蛇颈龙产下了巨大的蛇颈龙宝宝。

成年宽鳍双臼椎龙骨骼总体长约为4.7米,相比之下,宽鳍双臼椎龙胎儿的骨骼看起来非常小。不过,外表是会骗人的。在进行测量时,这个胎儿的骨架被拼凑在一起。人们发现它其实很大,体长约为1.5米,是宽鳍双臼椎龙妈妈体长的32%。然而,由于缺乏完全骨化的骨骼,该胎儿还没足月。据估计,出生时其体长应约为母亲体长的40%。这是个巨大的宽鳍双臼椎龙宝宝,它的个头相当于一个6岁的人类宝宝。

很多海洋爬行动物,例如鱼龙,通常会生下多个体型相对较小的后代,而非单个体型较大的后代,这就是所谓的“r-选择繁殖策略”,即生育率高。这可能会增加幼崽的存活概率,因为它们不太可能全部存活下来。这种选择秉承“数量大于质量”的原则,意味着在亲代抚育上投入的精力很少,甚至无须抚养后代,对母鱼龙的影响比较小。相比之下,雌性蛇颈龙怀有一个体型大的胎儿,这就是所谓的“K-选择繁殖策略”,即母龙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一个胎儿身上。蛇颈龙身上的这一发现在海洋爬行动物中可谓独一无二。当然,这种宽鳍双臼椎龙只是蛇颈龙类下的一种,因此不能确定是否所有的蛇颈龙都如此繁殖。不过,现代海洋哺乳动物也采取这种策略,它们花费所有的时间全力抚养一个宝宝。有些哺乳动物的妊娠期甚至长达两年。海洋哺乳动物表现出长时间的亲代抚育和社会性行为,这说明蛇颈龙可能也会照料自己的孩子,也许会成群结队地照顾孩子。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因为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记录怀孕蛇颈龙的化石。它解开了200年前关于蛇颈龙生殖行为的谜团,使人们对于蛇颈龙的生命周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TtQcIaQB5gTroYT+fnxVmAunndEJDY/TPljJLA+sbovudfxvJtifgmw1DLgcDpb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