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地山少年以诗词对联闻名,便有人请他教自家儿孙赋诗填词。然而自己写作容易,教别人作诗则是另一回事了,尤其是面对那些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顽皮孩子,更令他顾此失彼,为此他自题《小先生二首》,描述最初为砥翁和董翁两家私塾教学情景:
夷言而出夷言入,
两宅儿童学舌忙。
朝三暮四劳善诱,
群狙喜怒亦无常。
“夷言”古代指黄河流域华夏文明以外的各种语言。前两句讲他教孩童们吟诵诗歌,优美的唐诗宋词从孩子们嘴中一进一出,犹如夷人鸟语。后两句讲他面对这帮朝三暮四、喜怒无常的顽童,既要谆谆诱导,又要发威训诫,可顽皮的孩子们怎么会把他这个十几岁的小先生放在眼里呢?更让他委屈的是东家不说自家儿孙不是读书的料,反而指责他为师做得不好,似有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意思。小先生伤心,又接着发泄心中的怨气:
为师何必人皆好,
年少为师至可怜。
此境心头犹历历,
束脩月计一千钱。
发牢骚归发牢骚,一个无经验的小先生,月计 1000 文的劳动所得还是不错的。那时 1000 文钱就是一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家一月生活费,由此看教书授徒也是一门不错的手艺。大方一直想走出家乡看世界,游历大山名川,这下好了,自己可边走边教,既挣了路费盘缠又可桃李满天下。
1889 年,大方 17 岁先去祖籍安徽就馆教学童,他在那里拜访高人,领略桐城祖辈文风,从此开启了四处游学教书的生涯。正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骑马独行,边教书边旅游。他挣到钱就住店,没钱就住庙,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体验民俗、陶冶情操,从锦绣山河中汲取诗歌的灵感。
新秧如剪绿初齐,
风糁山花拂马蹄。
塔影湖光宜小立,
相逢恰似夕阳西。
溪水东流马向西,
仙翁岭畔踯云梯。
山泉汲罢空林晚,
忽听深山后懊啼。
山头禅室挂僧衣,
溪上无人任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
却听泉声恋翠微。
在游历各地领略风光的同时,大方也结交英雄豪杰和义士新朋,曾作《猛志四海》与友人共勉:
猛志逸四海,乃称大丈夫。
君行万里路,又读万卷书。
遍览东西州,时艰良可虞。
努力继先志,勿复为酸儒。
伟哉陶士行,能言惜分阴。
有为者若士,大禹又何人。
嗟君正年少,互以树功勋。
何当梦登天,八州张吾军。
大方少年走江湖,非全是游山玩水般的诗情画意,所遇人际冷暖亦是对他成长的磨炼,人在社会中成长。他观察风土人情,结交八方名士,开阔了眼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日后才智大暴发积蓄力量。正因为他看到了社会底层黎民百姓的痛苦,也认清了列强干涉下的清政府种种不堪,于是他奋而自励,决意为政体的改革擂鼓呐喊。他第一次来到京城皇都,耳闻目睹灯红酒绿的大街小巷,还有官场上各色人物的浮华,自题对联: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这是青年大方作的一副著名集句联,上联出自唐代杜甫《梦李白》诗句。意思是京城满是高官显贵,对国家前景无动于衷,诗人独自憔悴,忧国忧民。下联采自西晋左思《咏史》诗句。“柔翰”指写字的笔,“卓荦”是超众的意思。“弱冠”指作者本人当时不足 20 岁,与冠盖京华的能人贤士比,自感知识储备不足。他自我激励要以文章唤醒大众,自己也要博览群书,多做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