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茶养廉的魏晋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十分奢靡,在一些进步政治家的积极倡导下,以茶养廉之风开始出现。由此可见,茶逐渐超越了其自然属性的范畴,开始进入世俗社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官吏及贵族皆以夸豪斗富为美,使得纵欲主义盛行,世风日下。这种奢靡的社会风气深为一些有识之士痛心,于是出现了陆纳以茶待客、桓温以茶替代酒宴、南齐世祖萧赜以茶祭奠等事例。这些政治家提倡以茶养廉,用以纠正社会的不良风气,使茶成为节俭作风的象征。

陆纳以茶待客

陆纳,字祖言,他少年时代就崇尚清流,贞厉绝俗。太原王述雅敬重他,引荐为建威长史。后又任黄门侍郎、本州别驾、尚书吏部郎等职,晚年出任吴兴太守。陆纳为人廉洁,在他看来,客来待之以茶就是最好的礼节,同时又能显示自己的清廉之风。在他任吴兴太守时,有一次卫将军谢安去拜访。陆纳并没有大肆招待,只是清茶一碗,辅以鲜果而已。他的侄子非常不理解,以为叔父小气,有失面子,就擅自办了一大桌菜肴。陆纳得知非常生气,待客人走后,就揍了侄子四十棍,边揍边说,你不能给叔父增半点光,还要来玷污我俭朴的家风。

刘琨以茶解闷

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东北)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西晋诗人、音乐家和爱国将领。在“八王之乱”的末期,司马越掌了朝政大权,刘琨被派往西北重镇并州镇守,此时北方匈奴乘虚而入。刘琨眼见领土丧失,国无宁日,心中十分苦闷,但他并没有因意志消沉而追逐奢靡,而是以喝茶来解闷消愁。当时刘琨曾在一封给他侄子刘演的信中说,以前收到你寄来的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这些都是我所需要的。但是当我感到烦乱气闷之时,却常常要喝一些真正的好茶来消解,因此你可以给我买一些好茶寄来。

萧赜以茶为祭

萧赜,字宣远,汉族,祖籍南兰陵。齐高帝萧道成长子,南朝齐武皇帝,年号永明。齐武帝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他以富国为先,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提倡节俭。萧赜在他的遗诏中说,我死了以后,千万不要用牲畜来祭我,只要供上些糕饼、水果、茶、饭、酒和果脯就可以了,自此茶开始步入大雅之堂,被奉为祭品。这也是萧颐针对当时贵族糜费的丧葬仪式所提出的改革。萧颐发布的遗诏,对后世以茶为祭的习俗有所推动。

茶之所以被视为一种节俭生活的象征,不仅是因为它被社会上层和普通百姓饮用,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便宜。“茶”与“俭”建立联系,并不是由茶所特有的物质属性,而是茶的社会属性。总之,以茶养廉之风在魏晋南北朝的兴起,说明茶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开始萌芽。

延伸阅读
以茶养廉的古代茶宴

茶宴之道,追求清俭朴实,淡雅逸越,以清俭淡雅为主旨,展示人们希冀和平与安定的心愿。古代茶宴因客而异,分品会、茶果宴、分茶宴三种。品会纯粹品茶,以招待社会贤达名流为主;茶果宴,品茶并佐以茶果,以亲朋故旧相聚为宜;分茶宴,才是真正的茶宴,除品茶之外,辅以茶食。

茶宴符合中华民族俭朴的美德,以茶养廉、反对奢侈,反腐倡廉,乃俭德之风,这样的茶宴具有待客交谊之功,又能明志清神,修德养性。 8hazPGJxCneM48xHPAyl8VEdtK6LooXII468DFTPSdDyjFlZMA3amqTDaNyade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