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芳香厚味的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是中国红茶中的精品,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并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它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一同被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祁门红茶为中国著名工夫红茶,常简称为“祁红”。主要产于安徽祁门县,以及相毗邻的石台、东至、贵池、黟县等县。只因祁门产量最多,质量最好,故以祁门命名。说起祁门红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胡元龙(1836—1924年),字仰儒,祁门南乡贵溪人。他博读书史,兼进武略,被朝廷授予世袭把总一职。但是胡元龙轻视功名,注重工农业生产,18岁就辞去官职,在贵溪村垦山种茶。清光绪以前,祁门不产红茶,只产绿茶、青茶等,而且销路不畅。光绪元年(1875年),胡元龙筹建了日顺茶厂,开始用自产茶叶试制红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到光绪八年(1883年),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胡元龙也因此成为祁门红茶的创始之人。

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盛产茶叶,而且茶叶贸易也非常兴旺,当时出产的“雨前高山茶”已相当出名。白居易的诗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句子。据史料记载,到元代时祁门的茶叶产量就已达到年产750吨。清光绪以前,祁门所产茶叶均为绿茶,称为“安绿”,主销广东、广西一带。光绪年间,引入红茶制法,这就是祁红的开端。由于当时绿茶出现滞销,红茶却因为出口而畅销,所以附近茶农纷纷改制,逐渐形成祁红产区。祁红一经问世,就以其超群不凡的品质而受世人瞩目,成为红茶世界的后起之秀。

祁门红茶的品质特点

祁门地处安徽南部山区,黄山支脉蜿蜒其境。这里“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而且“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是槠叶种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槠叶种是制造祁红的主要品种。这就为制造优质祁红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祁门红茶外形条索紧细,锋苗秀丽,色泽乌润有光,俗称“宝光”,冲泡后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滋味醇厚甜润,回味隽永,香气浓郁高长,既似蜜糖香,又蕴有兰花香。这种似蜜似花、别具一格的香气,是祁红最为诱人之处,故人们把它专称为“祁门香”。祁红能行销上百年而长盛不衰,皆缘于此。

祁门红茶的采制

祁红优越的品质还源于其精湛的采制工艺。祁红的采制工艺也很特别,首先它的鲜叶原料嫩度较一般红茶为高,高档茶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般茶以一芽二三叶或相同嫩度的对夹叶为标准。采回的鲜叶要按其嫩度、匀度、新鲜度等进行分级,分别付制。祁红的初制工序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

这些工序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非常细微、考究。以烘干工序为例,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称毛火,用高温(100—110℃)快速排除茶中水分,钝化酶活性,保持前三道工序形成的品质特征。在摊晾1—2小时后,又进行第二次烘干,称复火。这对于温度、时间、叶层厚度等的控制非常精细严格,非一般人所能掌握得好。经初制的祁红毛茶,还需经过筛分、切断、选剔、补火等十几道工序的精制才能成为形质皆佳的祁红。

延伸阅读
茶道中的“满江红”

茶道的传统茶单上,有一种著名的“满江红”独家茶,其主要成分就是红茶和生姜,以祁门红茶为最好。生姜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消炎、去湿活血、暖胃、止呕、消除体内垃圾等作用。用红茶混合适当比例的生姜成分,并且做到口感和感官的舒适,这就是“满江红”受到茶客欢迎的奥妙所在。我国民间早就有喝姜茶的习惯。把10克姜洗净之后切成五等份,与5—10克茶叶及300毫升水齐煮滚五至十分钟,隔去渣滓及茶叶,加30克冰糖搅匀后饮用,这种茶叶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07girmXD29VLCzbRUWs94PjvvrI3wNTHFrjs8+78adz70N6hOTtYUkaTG71cP5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